——爱情泛滥的时代
爱情应该是美好的,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但是,由于娱乐业激情泛滥,反叛的情欲和爱的肤浅已经把文艺复兴及贵族式的爱情变成了性欲尖叫。性欲和血腥成了主题游戏。
最早是柏拉图提出了人的精神恋爱,甚至有人讲,柏拉图是同性恋,因为他向往的爱情不是女诗人那种具体的肉欲,而是一种更为深刻,也更为深远的精神追求。这种爱情,不同于青春纯情的萌发,也不同于成人的肉欲追求;这是对一种人格的敬仰,一种返老还童的纯情之恋。在骑士时代,骑士将这种爱变成为与“基督的爱”同样的格调,爱是一种幻想,一种向往,一种崇高的自我提升的经历,也是一种仁爱。把对圣母玛利亚的爱变成了对某一个具体女性的爱,如但丁《神曲》中描写的那样。爱情是唯一神圣的纯情依恋。没有这种骑士风度,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肤浅的情欲,一种简单的情绪。
随着人类生活不断进步、改善,人的爱情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经过浪漫的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情书成为一种流行的体裁。再接下来,写实主义和现代派作品风行。将爱退化为单纯的偷情、性欲过程。进而反叛、反文化。在强大的商业传媒机器的鼓吹刺激下,爱情已经变了味道,成为催情表演,这不能不说是商业利益驱使的结果。在现代,人类已经被太多的激情和文化毒品所引诱。
从小说、电影,到电视、因特网,人们一代又一代沉浸在娱乐中,追求古老的爱情主题,进而已经上瘾,以至于没有这种爱情的歌声就好像缺少了神魔。情欲不断地被演绎成为爱情。
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性意识是人类产生智慧后的发现。但是,这也给人类带来了苦恼。因为性既给人类带来了生命的快乐,也带来了丑陋感觉。人类开始穿衣,美化自己。特别是女性的爱美意识,在处于弱势的历史中已经形成了合理的习惯。于是,性被掩盖起来,性欲被堵塞,只有成熟的人结婚才能在新婚前夜得到一点指教,青少年就成为性禁忌的对象;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就意味着某种犯罪、某种灾难。当性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时,就产生了很多性问题。弗洛伊德发现这一深刻矛盾后,进行了精神分析,要对文化中的性欲进行科学的解释,进而形成了一种医学流派和新的意识形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了性解放运动。接下来诱发了性乱问题,少年父母、堕胎、乱交、艾滋病和虚无、放纵。当人类经过科学研究对性观念有了全面的理解后,人们已经把握了性心理。性爱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并且更有意义,这是一种内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爱情与事业,成为诗的主题。性是可以把握的美好存在,只要你是心理健康的智慧人。爱情不属人生之树的主干;必附于创造之中。
爱情,是人们相互爱慕的表现。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爱情,这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从最初的纯情萌动,到相互不敢对视,进而相互以一种文化的方式进行接触。之后就可能不断地加进利益方面的考虑,所谓门当户对,谈婚论嫁。这其中就会更加清楚地想到社会意识和社会功利,这也是理智的重要表现。没有爱情的婚姻可悲;没有理智的爱情是大魔咒。
爱情应该有一见钟情的惊奇;也应该有八十岁老人的融融至情,但更多的要有理智的把握,看到“现代性”存在的偏狭。爱情只是一种不断成长的情绪、情感、情操,更需要文化的养育和实践的能力培养,使人成为心理健康的理智者。
存在的文化现象中有大量的垃圾,必须加以关注。性健康教育和爱情教育,甚至心理学知识都应该普及,消除垃圾文化的隐患。真正区别爱情与性欲、色情与健康、情绪与情操之间的本质不同;消除不必要的性紧张、性焦虑。
两性之间交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不仅仅为了下一代和自身的利益,更主要的是人性本身需要交流、提高、融合,既包括言语,也要有形体的拥抱。只有深层的交流才有高尚的飞跃;就像卡尔·马克思对燕妮·威斯特华伦的爱情,像巨人那样强劲有力、绵远深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