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批判王占阳的权利吗?
----回应应先生“请教田忠国先生的逻辑”一文
田忠国
夜里读到了 应学俊 先生批判我的两篇文章,让我大开眼界,原来 应 先生和王占阳一样,是教授级的人物,了不得的。再此,再次感 谢应 先生对我的批判。在此我之所以用批判而不用批评,是因为,按我的理解,批者,点也,而所谓点,是在读书时对于赞同或反对的观点,划一杠标识出来的意思,判呢,就是对原来的观点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批判。当然,我是乡野下人,说的是乡野下人的话,理解的也是乡野下人的理解,自然不同 于应 先生和主流精英的标准答案:批判就是“革命大批判”(甚至用上了“王占阳的罪恶”这样的“革命大批判”语汇--- 应 先生语)。
对 于应 先生的文章研究了半天,我才从字缝里读到,原来 应 先生并非为了批判我的观点而为文的,其主要原因,原来就在“那么, 田 先生在网络上一而再、再二三地批王占阳,甚至用上了“王占阳的罪恶”这样的“革命大批判”语汇,这是不是在剥夺王占阳的言论自由呢?所以, 田 先生似乎倒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这里。也就是说,因为我批判了王占阳, 应 先生为官员打抱不来了。赫赫, 谢谢应 先生如此为民。
应 先生说, 田 先生似乎倒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据我所知,王占阳是厅局级教授兼官员,属于双挎枪的那一类人物,但是,如果 应 先生忘记了我的真实身份的话,我在此再重复一遍:下井工,挖煤的,在解放前属于埋了没死那类人。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谢毛泽东,是他让我这个“埋了没死的人”成为领导阶级的一员,也感谢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重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之所以感谢他们,是因为中国如果如王占阳、 应 先生的“普世价值”之愿,我大概只能再次真正成为“埋了没死的人”。因为,“普世价值”无论多么美妙、多么动人,但没有人民大众的份你没有法。
有人可能说了,我这是胡扯,但一个下井工批了中国的一位高官之后,就成了“普世价值”的信奉者, 应 先生笔下的“ 田 先生似乎倒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的邪恶之辈,假如中国有一天真的如 应 先生之愿,美梦成真了,“普世价值”了,我大概只能 成为应 先生潜意识下的刀下之鬼。
通观应 先生批判我的全文,说一千道一万,其实 应 先生就一句话:姓田的你不能批判王占阳。其实,在批判王占阳之前、之中,我对王还是抱有真诚的尊重感的,我只是认为,王的观点是错误的,对之进行批判,并通过批判,以求获得社会共识,起码像王这样的主流精英,要和普通百姓,也就是 茅于轼 先生所说的95%的人达成共识( 茅 先生的观点我批判过多次,而我仅对其观点进行批判,对他这个人,一位年高八十有余的老者,是十分尊敬,但尊敬不等于我同意他的观点,批判也不等于我对他不尊重),这样主流精英才能在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好的作用,而如果相反,像现在这样,主流精英无视民众的存在和对人民民主权利的诉求,只是一味的赎卖美国的“普世价值”,以救世主的样子教诲民众,或者敌视民众,最终结果只会在主流精英的指导下,中国走向暴力冲突,并由暴力冲突演化成暴力革命。
基于这种认识和对思想文化革命可以化解这种主流精英和民众的矛盾冲突----的认识,我对主流精英展开了无情的批判。因为,我个人认为,如果再没有人对他们批判,一任他们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其结果只能有一个:逼人民群众上山。虽然我的祖辈是拉游击出身,我也有足够的拉游击的智慧,而人民大众比我更拥有拉游击的智慧,但有一点希望,我还是不希望主流精英把人民大众逼上山。
但 从应 先生对我的批判上看,愿望总归是愿望。
因为,中国既有王占阳那样的主流精英,又有 应 先生的这样的精英捍卫者,普通民众又算得了什么呢?
应 先生在“请看: 田忠国 先生对笔者的反驳”一文中如是说,本来,在“解读”栏目,按网站要求,不应大段拷贝原文内容,但实在是为了“解读”之方便,也因为 田忠国 先生回应笔者《田忠国先生:文革不该彻底否定吗? 》一文发在“”,且观点涉及分散,所以笔者不得不拷贝其文章予以逐段“解读”与回应。仅此一次,望网站与网友谅解。
我所知道的“解读”栏目,是一个一次只能发194字的栏目,每天五条,也就是说,一天只能发970个字,而 应 先生批判我的文章,也就是“请看: 田忠国 先生对笔者的反驳”一文是多少字呢?5706字。由此可知 应 先生这个所谓“教书匠”之来头。
也由此可知,所谓观点之争背后的权力的黑手,而这只黑手,叫“看不见的小手”,但问题是,我没有批判王占阳的权利吗, 应 先生?
( 应 先生之文:请看: 田忠国 先生对笔者的反驳。http://www.chinavalue.net/NewsDig/NewsDig.aspx?DigId=23919
请教 田忠国 先生的逻辑
http://www.chinavalue.net/NewsDig/NewsDig.aspx?DigId=23893)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