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设立“农民工安置办公室”?
库爽生
农民工流动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颇为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个令地方政府甚感头疼的问题。
农民工进城打工,是化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需要,也是农村居民有效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但是,我们看到,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流动一直以来都是盲目的,故被媒体恰到好处地称之为“盲流”。一般来讲,他们信息闭塞或者信息不对称,对各地城市劳动力需求状况茫然无知。他们进城打工,一般就是羊群效应,:听说深圳、广州好挣钱,就往深圳广州跑;听说上海北京易找事,就向北京上海撒丫子;听说江浙经济发达,就打起背包奔沿海……反正,一大群羊在一只领头羊的带领下,背井离乡,踌躇满志,风风火火闯九州。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只有到处试错、碰运气,无形中提高了农民工进城的成本费用;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为城管、公安部门增加了不少的负担和麻烦。众所周知,城市的社会治安问题,很大比例是由没有顺利找到工作的外地进城人员引起的。因为他们要生存,无以通过劳动挣钱,就得动其他心思。
如何解决农民工流动这个老大难问题?如何使每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变盲目流动为合理有序流动?我想起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农民工进城打工,两者流动虽是逆向的,即前者是从城市流向农村,后者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但是当年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工作方法和宝贵经验,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其丰富的经验中有一点是很突出的,就是各地县区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组织工作,设有“知识青年安置办公室”这么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回城工作。因此,此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在,我们面对数量上远比当年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多得多的农民工进城,为什么就不能由政府设立有关机构来严密组织呢?农民工问题是当今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政府有责任和农民工们零距离接触,“手拉手”地帮助他们有序流动。
有人会说,当年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相应党的号召,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锻炼成长,并援农业建设,实质上是一种公益性活动。而现在,农民工进城是他们为了自己挣钱。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此说有一点道理。但是,我们的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等方面的优势,对浩浩荡荡的农民工进行科学组织管理,也应该说是份内的工作,何况还有利于城市管理,有利于政府方方面面的工作。
政府机关增加农民工管理职能,并不一定要成立专门机构,只需在各县市区政府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内挂一个“农民工安置办公室”的牌子,让这些素质优秀的公务员们兼职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善莫大焉。假如真设立这么一个兼职机构,将有很多工作可做的,比如调研农民工资源和城市劳动力需求缺口,向农民工提供有效劳务信息;培训少数有愿望者的劳动技能;直接和用工企业沟通,使劳动力供需接轨;组织安排农民工有计划、有秩序地流动,等等。不要说什么现在是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应该由市场自然配置,计划这种手段还是需要的,解决农民工问题确实需要政府这一只看得见的手。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一个坚实的支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