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时报 朱建陵
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间左派的声音再获重视,而这样的重视,对大陆知名左派阵地《》来说,却非常“复杂”,它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认同的同时,也被迫面对八方而来的攻击与挑战。对此,《》网站站长范景刚说:“被敌人反对是好事!”
成立于○三年九月的《》,是一个结合书社、网站、文化讲座为一体的民间综合性机构,由于主事者对“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坚持,更由于网站内容有一些对毛泽东及文化大革命正面评价的内容,《》自始就被新自由主义势力贴上“极左”的标签。
坚持“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
所谓左派,加引号与不加引号,意义有所不同,区分情况复杂,至于“极左”,范景刚说,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只要是对毛泽东、对文革稍微提出正面评价者,都被列为“极左”而成为被打压的对象。
自创办以来,《》已迎来多场硬仗,包括参与企业家“第一桶金”来源的讨论、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讨论、揭露“新西山会议”的“改革阴谋”等,近期以来,则是继网站被暂时关闭一次后,书社于年初被查抄(但无外媒所称“人员被带走”情事),及遭遇大陆政治评论家马立诚撰文批评、国外“自由媒体”“诬蔑报导”等。对于外界的“诬蔑”,《》重要支持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认为,主要出于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以偏盖全”,以及他们对毛泽东及文革存在的既成偏见。
张宏良说,他主张以“大众民主”来代替“精英民主”。他说,“大众民主”在文革时期仍不具备条件,如今“股票”已实现了“大众民主”的经济条件,而“网络”的出现,则实现了政治事务由民众共同管理的政治条件。
对于八方攻击,甚至有呼吁大陆政府部门取缔《》的声音,范景刚质疑说,为何新自由主义者主张的言论自由,到这个时候就不见了?他强调说,《》的立场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维护国家利益,“为老百姓代言”,做的只是公共政策的批评讨论工作,绝不是“反政府”。
《》的成立,据范景刚说法,是集合许多“自费爱国”者各种形式共同支持而成,他不否认《》的立场得到部分中共“老革命”认同和支持,但其支持绝非外界认定的“政治后台”。相对于右派“老革命”支持下的《炎黄春秋》杂志,范景刚认为,大陆左派根本就失去了话语权。
金融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市场放任主义遭质疑,马克思经典及社会主义意涵重新被诠释,尽管“”仍遭打压,但预料面对金融风暴,在许多议题上更有发挥空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