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改派的人力观
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其本上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社会,识字的人不多,能识字的人多数都成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无论城市乡村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各级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立了起来。身为国家主人的工人农民学习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到一九七九年改开时,青少年中很少有文盲的,即使没有读上大学,但也是高中毕业居多,读书得少的,也有个小学文化程度。这样一种被孔夫子称为“有教无类”的大规模群众性普及教育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为改开试验田——广深(广东深圳)地区输送了大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却是非常廉价的劳动力。这是“双赢”。所谓“双赢”就是外国资本家获得了比在国内要高得多的利润,打工者获得了比内地要高得多的工资收入(那时内地工薪阶层的工资约为百元左右,而广深地区则有六七百元)。是以广深地区很快就发展起来了,“三天建一层楼”被誉为深圳速度。然而时过境迁,改开二十多年后,内地工资已经达到千元上下,而广深地区工资亦只一千五六百元,刨去生活费用及离乡背井所受的屈辱,两地收入几乎没有差别了。能够在家门口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哪个原意跑得远远的去受那些苦?是以近两年广深常出现用工荒就是这个原因。
为什么资本家就不能提高工资以吸引打工者呢?问题就在这里,不是资本家不愿意,而是资本家也没得办法。你可能就会问了,为什么呢?钱在资本家手里,他想给谁就给谁,没人管得着的呵。这话说得对,资本家有钱,他可以爱给谁就给谁,没人管得着的,但是资本家的钱是从哪里来你们知道吗?你可能会说,资本家本来就有钱嘛,不然,啷个叫资本家呢?对,糊涂的人都会象你这么说的,但你说错了!正确答案是,资本家的钱是打工者为他们挣的!这也就是说,如果资本家提高了打工者的工资,也就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在卖出价相同的情况下,那么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就少了,这样的傻事资本家会干吗?不会!你会说,资本家可以提高商品的价格撒。说得轻巧,值根灯草。资本家只可能降低价格,以期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哪里还敢提高价格哦。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岂不是没有办法了?办法是有的,可是资本家做不到。
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这些工厂大部分都聚集在广深地区。这些工厂的产品都是些什么呢?小电子产品、纺织品、玩具、衣服……等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更严格来说, 这些产品大多在国外都是地摊货。有人戏称;要换一架美国的飞机,须用八亿条裤子!二十几年来,世界工厂就做着这些没有创新价值的事情!然而,有些因素却在改变,这就是打工者的知识水平。如果说二十年前,到广深地区打工的以中学毕业生为主体,那么二十年之后就是以大专毕业生为主体了。知识群体不一样,他们的诉求当然也就不一样了。他们这些具备有更高技能与文化的打工者要求获得更体面的工作与更高的报酬,而这些,显然是一个世界低级的加工厂所不能办到的,于是用工荒也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不在这里。
我们知道,自从中国的大学市场化后,那学费就直线上升,到目前为止,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了。那么也就是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花费了高昂的学费,到头来,却是到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的世界低级工厂打工,收获菲薄的工资,这投入与产出也太不成比例了,简直是亏本的买卖呵。于是乎,我们看到,一些大学毕业生宁愿在家里啃老,也不愿到薪水低的岗位就业!这不是他们的过错,这是资改派胡乱搞市场化的结果。
毛主席曾说过,人是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是以毛泽东时代人们的创造力几乎发挥到极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造出了飞机、汽车、火车、轮船、两弹一星等高科技产品。而那时,人力资源的成本是很小的,收获却很大,住房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还有,个人只要做出了成绩,那荣誉奖可就顶了天了。
改开之后,在资改派的倡导下,除了人不值钱,其他的都值钱了。
2010-1-15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