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系下,为什么“二流子”比“老实人”更容易成功
在这篇帖子里,所谓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其实为了避讳而采取的一种委婉说法,原本意思其实是指一段仍在延续的历史时期,并非特指经济制度,这点请网友们明察。当然,经济制度也确实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记得前段时间曾经写过一篇帖子,大概内容是说一个团队的作风,往往由其核心领导的个人作风决定,这当然不是我的原创,这是当年大热的电视剧《亮剑》里面的一个观点,我只不过稍微论证了一下,觉得这个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有道理的。不是有句歇后语叫“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吗?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并不复杂。
什么样的人玩什么样的鸟,反过来就是玩什么样的鸟,则必然是什么样的人,对于拥有绝对权威的团体核心来说,后面这个结论也是成立的。如果没有太大掣肘,任何群体的发展都是以“自我复制”的方式来进行的。每个人最信任的其实是自己,如果非得要相信别人,那么最容易相信的人就是和自己相似的人。所以,如果自己的组织发展壮大了,那么在关键的位置使用自己信任的人,与自己相似的人,这是符合人本性的,这大概就是人际关系之中的“相似相容”原理吧。当然,社会群体领导的自我复制,最终结果就是让群体组织带上核心领导的个人风格。早几年之前,经常在新闻联播里面看到一幅眼镜出现在不同人的脸上,就是那种大而宽,方框四角带点圆弧的眼镜,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网友也和老僧一样,留意到这个细节?其实那款眼镜现在还在新闻里面能看得见,前段时间与某新闻记者合演一场大戏的某人就拥有一副那种眼镜。当然,细节上可能略有不同,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嘛。
其实我不想写得过于清楚,那样的话就有诲淫诲盗的嫌疑了。因为这其实是在教唆别人怎么拍马屁,本来这只是少数人知道的马屁诀窍,一旦让大家都知道了,反而不好。但现实社会就是这样,网友们如果不信,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看看单位上那些顺风顺水深受领导赏识的人,与你们单位主要领导在哪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衣着服饰只是末结,最多弄出个形似,而行为风格才是最重要的神似。所以,如果想要得到提拔,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谈吐举止,与上级领导必须保持高度一致,这样你的机会就必然会大大的增加。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这样做的代价就是你得把自己的灵魂给清空,换上别人的东西。以自己的躯体,去盛装别人的灵魂,这个价码其实是很高的,有些人可能也不会干。当然,愿意干的人也不会在乎自己的什么狗屁灵魂。对于他们来说,精神这个东西,存在吗?只有实实在在金光灿灿的利益,那些不知所谓的“精神”是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充不了饥,也保不了暖,是人生的非必需品。
还是回到标题上吧。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二流子”会比“老实人”容易成功呢?前面说了一个方面,下面就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谈谈。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最核心的价值观可以用一个字来归纳——那就是就是“赚”,所谓市场,无非就是买卖,而买进卖出,都紧紧的围绕着一个“赚”字,“赚取利益”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或者说“不劳而获”是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都想要的结果。而所谓的二流子,就是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而“游手好闲”的前提则是必须要有“不劳而获”物质基础,不然是没有办法“游手”的。因此,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价值观与二流子的价值观完全契合,这是二流子们能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得水的社会基础。另外一方面,由于二流子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所以他们可以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吃吃喝喝、交游关系、联络感情这方面,通过这些“不务正业”的活动,他们可以比老实人们拥有更广阔的人际关系,所以一旦机会合适,可以很快的组建起自己的关系网,再透过关系网豪夺资源,从而取得成功。说起武大郎,就想起了西门庆,这西门大官人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二流子,《金瓶梅》这本小说其实也可以称为《二流子兴覆记》,有自控能力的成年人其实可以看看《金瓶梅》,大明王朝对于现实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既然扯到现实,干脆再扯近一点。就论坛上来说吧,有些网友并不怎么写帖子,一上论坛先和版主打打招呼,套套近乎,交游网友,有闲情了转两篇,或者就故作惊人语,自我感觉还挺深遂,在老僧看来,在一个命名为“强国论坛”的地方,不为强国出一策就是不务正业。当然,深水区这样的网友比较少,所以深水的老实人也居多。对于那些很善于与版主和网友拉关系的马甲,我总是保持着几分距离,当然这是老僧不与时俱进的地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