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草根”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语,经常见诸于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草根专家、草根经济、草根英雄、草根文化等类似的词语层出不穷。在大众媒体的塑造下,“草根”非但不土,反而变成一种时髦和值得炫耀的资本,数量众多“草根专家”更是以其见解犀利、敢说敢为、思维独到、逻辑严密、立场公正和关注民生而备受普罗大众尊重,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积累和沉淀在很多时候更是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于是不少民众在对体制内专家们表示失望的同时,对草根专家们寄予了厚望,甚至认为他们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可以令中国脱胎换骨,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草根”直译于英文的grass roots,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二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同时还包括着业余、民间和非主流的意思。
从目前来看,我国草根专家队伍在整体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绝大多数集中在人文、社科特别是国学领域,而在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非常鲜见。第二、这些人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其所从事的工作和他们所专长的领域重合度并不是很高,甚至干脆就是风牛马不相及。第三、他们在研究上更多倾向于经验总结和逻辑思辨,素材基本上都是透明度较高的公开资源。第四、研究成果往往集中在某几个点上,具有很强的细分性和专注性,系统性和集群性不是很强。我国草根专家之所以会有这种表现,是和各个领域研究的特点和所需资源有着很大关系。
从现在重大科研项目来讲,基本上都是技术、资金、人才、设备和仪器密集型产业,是一个高度系统化、集约化和协同化的工程。而一些特别的项目,更是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一大批专家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比如,1996年启动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结合,设置9个课题44个专题,并组织了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名科学家进行联合攻关。著名的“曼哈顿计划”,更是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历时3年,参与的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就是连相对要简单得多的某应用软件开发和汽车发动机改良,都得需要一支专业性很强的团队,至少数十万元的经费去完成。目前在科技方面的项目,很少有所需经费低于几十万、不需要团队去协作完成的。而草根们明显在这些方面都存在劣势,他们一缺乏资金,二缺乏技术,三缺乏团队,四缺乏设备,只能靠拳拳之心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去追逐理想,但其结果可想而知。
与科技不同,人文、社科特别是国学领域的研究,更多需要以文献梳理和思辨的方法去进行。而目前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相关的素材、理论、流派和动态,可以以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得,由此所需的配套成本也极为低廉。除了个别非常重要的课题外,大多项目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人员,也不需要专业性很强的设备,只要个人有良好的思维框架和研究方法,靠刻苦钻研基本上就能胜任。在这些领域,大多数情况下更多需要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这些都给草根专家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任意驰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曾红遍天涯的独立经济学家刘军洛,以观点犀利著称的资深评论家邋遢道人,当红财经评论人叶檀,凯迪社区知名网友黎明,皆是“草根专家”当中的佼佼者,而他们的成功恰恰都说明了目前在人文、社科领域更容易诞生草根专家。同时,无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的普及在更大程度上成就了他们。这一方面是因为给他们提供的前所未有的发表自己言论和观点的平台,例如博客、社区、门户网站等多元化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可供借鉴的观点,此外使得更大范围内的交流成为可能,相关性很强的材料比较容易找到,而在这些基础性条件的提供上,谷歌、百度、QQ和MSN等服务商的搜索、百科、贴吧、即时通讯功能无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里我们还应当特别提到的是,目前国内民众对互联网的信息公开程度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似乎绝大多数信息都在互联网上找到,“信息极大丰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已经到来。但笔者近十年来的深刻体会是,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说是极大丰富,因为每天都以天量的速度更新,让我们应接不暇,也可以说是非常匮乏的,因为信息同质化程度很高,大量的所谓新信息只是原来信息的重新排列组合,并没有多少全新的信息点,同时浮浅的信息多、深度的信息少,人文社科的信息多、自然科技的信息少。尽管互联网给大家的信息获得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重要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在科技方面依旧被少数公司或者机构所垄断,能从公开渠道获取的少有又少,仅仅是皮毛中的皮毛。众所周知,关键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对研究成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如果缺乏相关重要信息和知识,靠在深山老林里自我修炼是很难成为专家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技领域不同的信息公开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两个领域草根专家诞生的概率和数量。
此外,一些领域虽然不需要大规模协作,但实践性很强,需要不断积累实际案例、通过丰富的历练才能够成长为专家。比如军事、医生、和经营管理者,即使是成规模的正规单位专业人员,个人非常努力,积极向上,若得不到大量的不同锻炼机会,也基本不可能成为专家。而对于那些业余的草根们,更不太可能有那么多机会去锻炼、观摩和交流,只能靠文献资料去领悟。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有人成长为专家了,大多也只是纸上谈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实践性较强的领域,缺乏实战经验、没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专家”根本就算不上专家,靠他们提升国家竞争力无异于缘木求鱼。即使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很多课题也是需要不同专业知识、学术背景的人员组成联合小组,协作才能完成,同样需要较大的资金实力作为支撑,比较大型专项调研、某一重大经济问题定量化研究等,传统的思辨式定性研究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
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草根专家们不可避免地集中于人文社科的思辨式研究领域,而难以诞生在科技、军事、管理、统计、定量经济等方面,当然也不能排除极个别的案例。我们在肯定草根专家在给社会带来贡献、推动学术繁荣、历史进步的同时,也不应当过分高估他们的作用。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一再证明,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才是提升一国竞争力的最为根本的要素。换而言之,一个国家要全面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最终靠的还是数以万计来自各个领域的具有丰富创造力的科技专家。一项重大科技进步,可以成就一个行业,创造一个时代。非常遗憾,科技恰好是草根专家们不太擅长的领域。草根专家对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提升一家竞争力,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帮助,但作用非常有限。与其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寄希望于草根专家身上,倒不如想方设法、竭尽所能推动正规的科技专家队伍大幅提高创造力和研究成果的质量,创建更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环境。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arpriver2008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