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成都考生梁实今年再次在金牛区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上世纪90年代就已身家百万的他,这是第14次参加高考。梁实说“如果今年还考不上,明年和儿子一起高考。”这真是——古有孔乙己,今有高考王!不能不说他是现代科举制——应试教育执迷不悟的产物以及牺牲品。
说实话,我对高考王的做法不敢苟同,原因是尽管他的一心求学的精神某种程度看值得赞扬,可是他为考而考,把宝贵的大好几十年青春时光都白白浪费于大学门槛前,却不去做更加多与社会、个人以及家庭甚至学业有实质意义和积极的事情,实在是个悲剧。
比如有些人就是不知道,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进一步消磨知识分子的反抗暴政斗志,培养草根里精英们因循守旧的习惯,便将金钱、美女以及功名等利益元素植入读书中,鼓励社会人读死书,死读书,无暇顾及专制者的暴行,其险恶用心以及阴谋昭然若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的就是这件事。
此外长期以往那些读书人穷经皓首一辈子都在读无用的道德文章——四书五经,结果大多数人都成为像孔乙己一样百无一用的书呆子,甚至是变成一些整天口里就会唠叨几句“之乎者也”的精神残疾儿。试问,这种所谓的“精神”又有何可嘉的?
我鲁国平以为,现代高考王包括古代孔乙己这种情形就像古时候的“愚公移山”一样。——愚公还真的愚啊,你说,你门前有座大山使你们全家与外部交通不方便是事实,不过你干嘛和一座冷冰冰的大山较什么劲!要知道,你的目的是生活工作方便,而不是为修路造桥而修路造桥,这不,你带着全家搬家到山外不就得了,还“世世代代和子子孙孙”地发誓要把移山倒海事业进行到底,费那么大的劲干嘛?
同样,毕竟现代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虽然古代科举制和现代应试教育用功名包括文凭绑架考生以及重文凭轻能力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社会还有一席之地,甚至曾经鼓吹的状元情结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还很根深蒂固,但大势所趋,多元化的变革社会需要如今读书人与时俱进,务实求真。例如,这位高考王既然考了3-4年后还不能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门,何必在大学门前干耗时光?那么自己干脆就直接进入大学课堂好了!反正现在国家设立的“先进后考”模式的自学考试制度对广大往届考生很实用、方便或者大学课本比比皆是,何况社会大学要比挂着大学牌子的任何一所综合性大学都要强至少10倍,自学成才未必不是一条康庄大道,而不是一定要像古人一样,青灯黄卷伴随一生,最后即使拿到做官的通行证——功名包括现代文凭,也只能是最高统治者以及高管手里的一个随便把玩的文化废物罢了。
无疑这位高考王还把高考文凭当做古代男子梦寐以求的唯一功名,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孔乙己。确实,这位哥们仍然活在千百年前知识分子被所谓孔孟之道所宣扬的读书人“正统道路”迫害得奄奄一息的封建王朝,没有醒过来!其迂腐、愚蠢实属可笑!
并且现代中国不需要文凭至上或者大学门前迷路的高考王,却是活学活用、自学成才以及有着大量实用性知识的学子,举例为证:今年初有媒体报道,曾经轰动一时的今年41岁“高考王”曹湘凡就为毕业前夕以及后面的就业犯起了愁,因为年龄大,他便遭遇了应聘简历根本没法投出去的尴尬。“自己13次高考,现在想来确实有些偏执了。”曹湘凡笑着说。尽管最后在媒体的一再“关注”下,报道出来后,社会反响很大,不少用人单位和爱心人士与他取得联系,抛出橄榄枝,老家汉寿县也发出了热情邀请,42岁的曹湘凡终于日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了,可是今后还有多少个高考王可以重来?
于是借此实例与以上高考王梁实借鉴。也希望社会舆论对此现象予以批评,但愿这个现代应试教育产下的文化怪胎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少!
新闻链接:http://news.beiww.com/2010/0610/article_55494.html,http://news.qq.com/a/20100611/000615.htm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