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武候坡网友的《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直气壮地弘扬毛泽东思想》一文,对你的忠贞不渝的品德、孜孜不倦的精神深表敬意。但对你下半文的观点有些不同的看法,个人认为你对社会上出现“非毛、反毛”的原因分析还是比较模糊的。
本来一篇文章只是一个人的观点而已,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也出于应景需要、有时也为了适应时局,总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一个人的文章中,说些文不对题的话是有的。但看了武候坡网友在此文的二个跟贴,认为你对时下“反毛”的观点的原因认识是根深蒂固的,而且也在极力宣传这种认识,就情不自禁的想说二句了。个人认为,对于事物所发生的原因,只有搞清楚其产生的根源,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理地解决问题,否则会被假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在解决问题时也无法找到问题的关键。
最近中央台热播了新版《三国》,几千年来,三国的故事能经久不衰,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演义,演出了往后几千年来中国史的精华。无论历史是处在那一段,无论这个官员是处在那一个地位,我们都能在《三国》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精神。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其政治势态与汉末时期是相当的。所以就说一说“汉朝与董卓”。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后宫干预朝政,各地诸侯拥兵自重,天下大乱。同时,东汉末年也是个腐败透顶的时代。桓灵时就公开卖官,连公卿这样的官职也一千万八百万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一时拿不出钱甚至可以赊欠!这样的官员上了台,除了拼命“赚钱”外还能干什么?这样的朝代不灭亡才是奇迹。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汉朝的灭亡不是由于“农民起义”,而是亡于地方官员(诸侯)的反叛不臣。
董卓只是一个地方诸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当时朝中空虚,董卓借此机会旋即掌控了朝中大权。随后,他的官职也不断往上涨,太尉,相国,后来还到了“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自比萧何。他有了一定的实权之后,把少帝废为弘农王,另立9岁的陈留王刘协为献帝。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标志着汉朝的权威彻底被摧毁。从此,各地诸侯对东汉的中央政权不再有任何实质上的尊敬。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就是在利用巧妙的口号来获取实际的利益。
董卓是个粗人,自已也称没读过多少书。到了天子脚下也干不了细活。看到洛阳城中富庶,就放纵士兵抢劫强奸,当上了强盗头子。抢完活人抢死人,何太后下葬不久,董卓连陪葬的宝贝也席卷一空。董卓也知道大家都痛恨宦官滥杀忠良,虽然胡作非为却也装模作样小恩小惠、礼贤下士,大力提拔了一些名士,而他自己的心腹亲友并没有谁占据要职。董卓不管采用什么措施,他的目的唯一的就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董卓羽翼日趋丰满,并自恃权势与威望,越来越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又加之打败了十八路诸侯对他的征讨,一时,董卓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董卓,并没有废掉汉室自立为皇,并不是说,当时的汉献帝手中拥有多少兵力,董卓不敢争夺,实际上,此时的董卓如果摘取皇位就是如“囊中取物”。为什么他不改朝换代呢?这需要一个过程,那时,大批汉室老臣尚在,各地诸侯都是打着维护汉室的旗帜在抢夺地盘,400来年的汉室江山也给天下的百姓们有了一个尊汉的正统思想。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思想与行动的转换过程,即在思想上还需要对汉皇朝进行不断丑化、不断的妖魔化,在行动上还需要对汉室的江山基础不断地摧毁。这一点不但董卓知道,就是后来的曹操也是深知的。此时的董卓掌握的禁军也在保护着汉皇室成员的安全,董卓的军队也在打击地方诸侯们对汉室的分化,相信董卓在对诸侯的斗争中所提出的口号也是为维护汉献帝,甚至有时也要提一提汉高祖刘邦的权威出来用一用的。这个时候的董卓以及各路诸侯在争夺自己利益的时候,所打出的旗帜也都是为了维护汉室江山的利益。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董卓没有变更汉室政权,并不等于董卓是在拥护汉室皇朝;董卓没有自立为皇,并不等于董卓在维护汉献帝的历史地位。那么如果我们评价这段历史的时候,在论证东汉末年的兴衰的时候,只去引用董卓、曹操之流的作用,只去讲董卓、曹操的历史地位,而忽视刘备的历史作用,而忽视如董承、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马腾等一班能接受血诏讨贼的忠臣良将的存在。这就是人为地混淆是非,歪曲、误导人们对历史的解读!
汉室的覆灭是谁之过?难道是象右派们所说的是汉高祖刘邦早就埋下了灭亡的种子,是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不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所致?难道是左派所说的,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是夏侯惇、曹仁、张辽、许褚、李典、乐进之辈?
2010。07。03。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