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恩浩荡先生转贴了《讲几个故事让你知道什么叫落后》,内容是关于中国科技落后的故事集,原“编者”是一个网名为“一点五”的人。本网友经过搜索,找到了原文:《讲几个故事让你知道什么叫落后》
本网友认为,编故事其实是一种高级技术活,属于“复杂劳动”的一种。
编关于“科技落后”的故事,更是对“编者”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仅仅具有一定的科学常识通常都是不够的,更不要说缺乏基本科学常识了。
让我们来一段段地看这个编得非常失败的故事集。
先看第一段:“1979年小平同志访美时,美国送给中国最大礼物是什么?一颗卫星(使用权),一颗资源探测卫星。这颗农业资源探测卫星能让中国政府及时知道全世界当年的农业生产情况,从而在买进粮食时掌握了主动权。如果按今天中国某些人思维,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粮食输出国之一,美国政府的行为完全就是“卖国”。”
1979年小平同志访美,把“教训越南”的决策告诉了美国,并且同意中美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因此,中国当然也就得到了美国的回报,其中包括上面说的这颗卫星的“使用权”。本网友认为,这属于两国之间以外交形式表现出来的商业交易,因此不存在“美国政府卖国”的问题。从结果来看,在这个交易之中,中国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接着看第二段和第三段:“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气象预报都在一个星期以上,中国只能预报三天。并非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质量不行,而是中国制造的计算机能力跟不上。卫星资料回来了,算不出来。中国政府用于天气预报的计算机是从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租借来的。
国产左愤可能天然的想起:中国大型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不是仅次于日本位列世界第二么?我可以负责任告诉你:这是用来蒙经费、蒙面子、蒙自豪感的。全世界的核大国只有中国政府坚持进行核试验,这东西是特别费钱的。为什么人家不试验?很简单,人家通过高速计算机可以模拟出核爆炸的全部数据,中国不行。计算机能力不行,无它。”
自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发现“蝴蝶效应”以来,经过若干年对于“混沌”现象的研究,科学家达成了共识:制约长时间气象预报的精确度的因素,是非线性现象导致的“蝴蝶效应”,而不是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蝴蝶效应”在天气预报中的表现就是:初始时刻测量得到的气象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微小差别,在长时间演化之后,计算机模拟结果将与实际气象结果之间的较大误差,这种误差可以导致“有”和“没有”这样级别的区别。
由于“蝴蝶效应”,两周以上的天气预报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一周以上的天气预报则是很不准确的,顶多只能预测“天气趋势”。
这些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没有多大关系。
计算机算得再快,只要初始数据与真实数据存在微小误差的,那么长时间之后的结果就必然存在大的差别。
至于所谓“全世界的核大国只有中国政府坚持进行核试验”和“人家通过高速计算机可以模拟出核爆炸的全部数据”,这是望文生义而又不了解“行情”的人在想当然。从理论上讲,“通过高速计算机可以模拟出核爆炸的全部数据”是可能的,然而事实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国家真的实现了。
现在能够实现的是:从“临界核爆实验”里取得数据,可以用来来模拟出核爆炸的数据。所谓“临界核爆试验”,就是反应堆就要达到核爆条件的时候使其停止,然后测出此时的数据。
全世界的核大国都仍然要进行“临界核爆试验”。中国已经签署《禁止核试验公约》,这说明中国已经具备通过临界核爆实验进行模拟的能力。
这种技术是既不可能花钱买来,也不可能从“联合国XXX组织租借”来的,所以应该归功于“闭关锁国”,虽然这是被迫的“闭关锁国”。
下面这一段就很有意思了:“原子弹我们确实生产出来了,但提炼核材料的离心机我们生产不出来。老产品是前苏联提供的,中国政府承诺核不扩散之后,美国政府提供了新的离心机。新老离心机差别有多大呢?我没有看见过实物,也不可能看见实物,据有关材料:苏联离心机有一间房屋那么大,美国的只有一台电视机这么大。”
这几年,由于伊朗核问题,“离心机”这个词似乎很“普及”。
可惜,这位只知道“离心机”,却不知道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从研制原子弹到成功的那段时间,唯一可行的工业规模分离铀同位素的技术,并不是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气体离心分离法”,而是根本不需要“提炼核材料的离心机”的“气体扩散法”。
“气体扩散法”的关键元件是“分离膜”,此膜的表面有大量十分微小的孔,铀化物气体通过这些小孔扩散出来。
不同原子量的铀化物气体分子的扩散速度不同,根据这个道理,可以对铀化物气体分子进行同位素分离。
当时,只有美国、英国、苏联这三个国家掌握着制造分离膜的技术,但均被列为重点国防机密,严禁扩散。
苏联还把这种分离膜称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
据《两弹功臣邹世昌先生回忆》:“1960年8月,苏联专家撤走。。。钱三强说:“有人扬言,苏联专家走后,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其中关键之一就是我们不会制造分离铀235的分离膜元件。这个技术是绝密的,不可能得到任何资料。党和国家决定把研制分离膜的任务交给你们去完成。”。。。1964年,符合要求的分离膜元件终于研制成功。试用结果表明,性能超过了苏联的元件。1965年,它通过了国家鉴定并于同年建成了生产厂,可以大批量生产,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独立掌握浓缩铀生产技术的国家。为我国的核工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项技术在1984年被授予国家发明一等奖。”
此外,这位“编者”显然以为离心机是什么“机密”,因此才会说出“我没有看见过实物,也不可能看见实物”。
“离心机”其实就是一个高速旋转的圆筒,它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分离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分离不同质量的蛋白质分子等等,都要用到离心机,这根本不是什么“不可能看见实物”的机密玩意。
离心机的关键部件,一是发动机,离心机的分离能力正比于转速的平方,转速提高十倍,尺寸就可以缩小一百倍;二是材料,高速旋转会产生很大的离心力,这要求材料的强度足够大。
“据有关材料:苏联离心机有一间房屋那么大,美国的只有一台电视机这么大”则是完全不懂的人胡扯。
由于核燃料铀的天然含量非常低,使用离心分离技术进行铀的同位素分离,那得几千台离心机级联使用。
若是苏联的离心机一台就有一间房子那么大,几千台得占多大地方?
给大家看一个铀浓缩工厂的罐式离心机群(每个悬空的罐罐就是一个离心机):
再看一个圆筒式铀浓缩离心机群(每个圆筒就是一个离心机):
下面这一段就更有意思了:“远程大炮中国有,但具有精确制导的炮弹则必须从俄罗斯买进。又贵又少,舍不得打呀,于是我们的的远程大炮天然只能用来对会领导检查与吓唬海那边不明真像的民众。这也是中国对美国卖些常武器给台湾都怕得要死的原因。美国真正的先进武器只卖给日本,二流的才卖台湾。”
这位显然是把“远程大炮”与“战术导弹”搞混了。
“远程大炮”的“制导方式”就是所谓的“惯性制导”,从原理上讲与普通炮弹的瞄准方式没有区别。这里不是科普论坛,具体的就不说了。
至于“美国真正的先进武器只卖给日本,二流的才卖台湾”,可以看一看2009年美国武器买家排名前九的是哪些: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9亿美元)
阿富汗(54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33亿美元)
中国台湾(32亿美元)
埃及(21亿美元)
伊拉克(16亿美元)
北约盟国(9.245亿美元)
澳大利亚(8.187亿美元)
韩国(7.166亿美元)
中国台湾排在第五,日本榜上无名。当然,这位可能会说:美国的先进武器是白送给日本的。
最后来看最后一段;“丁肇中曾说中国50年内不可能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因为中国没有前沿科学研究所必须的科技设备。这中间的差距非一日之隔,也非举全国之力就能达到。丁肇中先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50年前他到德国做实验,精确率是百亿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南京在下雨,一秒钟内是一百亿滴,其中有一滴是绿色的,这仪器能准确地把它找出来。由于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科学仪器都跟不上,中国再有天才也只能被埋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本网友认为,丁先生不大可能举上述例子来说明“精确率是百亿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他真的这样举例子,那是很容易产生误导的。
测量一个物理量的数值,使其测量精度达到百亿分之一,这与从一百亿个雨滴里挑出绿色的一滴来,是困难度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测量精度的提高,大致上有三种方式:
1)提高单次测量精度;2)多次重复测量然后求统计平均;3)对含有噪声的测量数据进行信息分析,降低噪声。
单次测量精度要达到百亿分之一是不大可能的,而“从一百亿个雨滴里挑出绿色的一滴来”显然是既不可能通多次重复测量然后求统计平均,也不可能通过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而实现的。
实际上,目前中国在科学仪器上并不落后,虽然关键部件需要进口,但这并不是真正影响科研的因素。
真正影响科研的,是科研的动力和目的,或者说,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科研这个问题。
本网友认为,编故事其实是一种高级技术活,属于“复杂劳动”的一种。
编关于“科技落后”的故事,更是对“编者”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仅仅具有一定的科学常识通常都是不够的,更不要说缺乏基本科学常识了。
让我们来一段段地看这个编得非常失败的故事集。
先看第一段:“1979年小平同志访美时,美国送给中国最大礼物是什么?一颗卫星(使用权),一颗资源探测卫星。这颗农业资源探测卫星能让中国政府及时知道全世界当年的农业生产情况,从而在买进粮食时掌握了主动权。如果按今天中国某些人思维,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粮食输出国之一,美国政府的行为完全就是“卖国”。”
1979年小平同志访美,把“教训越南”的决策告诉了美国,并且同意中美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因此,中国当然也就得到了美国的回报,其中包括上面说的这颗卫星的“使用权”。本网友认为,这属于两国之间以外交形式表现出来的商业交易,因此不存在“美国政府卖国”的问题。从结果来看,在这个交易之中,中国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接着看第二段和第三段:“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气象预报都在一个星期以上,中国只能预报三天。并非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质量不行,而是中国制造的计算机能力跟不上。卫星资料回来了,算不出来。中国政府用于天气预报的计算机是从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租借来的。
国产左愤可能天然的想起:中国大型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不是仅次于日本位列世界第二么?我可以负责任告诉你:这是用来蒙经费、蒙面子、蒙自豪感的。全世界的核大国只有中国政府坚持进行核试验,这东西是特别费钱的。为什么人家不试验?很简单,人家通过高速计算机可以模拟出核爆炸的全部数据,中国不行。计算机能力不行,无它。”
自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发现“蝴蝶效应”以来,经过若干年对于“混沌”现象的研究,科学家达成了共识:制约长时间气象预报的精确度的因素,是非线性现象导致的“蝴蝶效应”,而不是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蝴蝶效应”在天气预报中的表现就是:初始时刻测量得到的气象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微小差别,在长时间演化之后,计算机模拟结果将与实际气象结果之间的较大误差,这种误差可以导致“有”和“没有”这样级别的区别。
由于“蝴蝶效应”,两周以上的天气预报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一周以上的天气预报则是很不准确的,顶多只能预测“天气趋势”。
这些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没有多大关系。
计算机算得再快,只要初始数据与真实数据存在微小误差的,那么长时间之后的结果就必然存在大的差别。
至于所谓“全世界的核大国只有中国政府坚持进行核试验”和“人家通过高速计算机可以模拟出核爆炸的全部数据”,这是望文生义而又不了解“行情”的人在想当然。从理论上讲,“通过高速计算机可以模拟出核爆炸的全部数据”是可能的,然而事实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国家真的实现了。
现在能够实现的是:从“临界核爆实验”里取得数据,可以用来来模拟出核爆炸的数据。所谓“临界核爆试验”,就是反应堆就要达到核爆条件的时候使其停止,然后测出此时的数据。
全世界的核大国都仍然要进行“临界核爆试验”。中国已经签署《禁止核试验公约》,这说明中国已经具备通过临界核爆实验进行模拟的能力。
这种技术是既不可能花钱买来,也不可能从“联合国XXX组织租借”来的,所以应该归功于“闭关锁国”,虽然这是被迫的“闭关锁国”。
下面这一段就很有意思了:“原子弹我们确实生产出来了,但提炼核材料的离心机我们生产不出来。老产品是前苏联提供的,中国政府承诺核不扩散之后,美国政府提供了新的离心机。新老离心机差别有多大呢?我没有看见过实物,也不可能看见实物,据有关材料:苏联离心机有一间房屋那么大,美国的只有一台电视机这么大。”
这几年,由于伊朗核问题,“离心机”这个词似乎很“普及”。
可惜,这位只知道“离心机”,却不知道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从研制原子弹到成功的那段时间,唯一可行的工业规模分离铀同位素的技术,并不是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气体离心分离法”,而是根本不需要“提炼核材料的离心机”的“气体扩散法”。
“气体扩散法”的关键元件是“分离膜”,此膜的表面有大量十分微小的孔,铀化物气体通过这些小孔扩散出来。
不同原子量的铀化物气体分子的扩散速度不同,根据这个道理,可以对铀化物气体分子进行同位素分离。
当时,只有美国、英国、苏联这三个国家掌握着制造分离膜的技术,但均被列为重点国防机密,严禁扩散。
苏联还把这种分离膜称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
据《两弹功臣邹世昌先生回忆》:“1960年8月,苏联专家撤走。。。钱三强说:“有人扬言,苏联专家走后,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其中关键之一就是我们不会制造分离铀235的分离膜元件。这个技术是绝密的,不可能得到任何资料。党和国家决定把研制分离膜的任务交给你们去完成。”。。。1964年,符合要求的分离膜元件终于研制成功。试用结果表明,性能超过了苏联的元件。1965年,它通过了国家鉴定并于同年建成了生产厂,可以大批量生产,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独立掌握浓缩铀生产技术的国家。为我国的核工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项技术在1984年被授予国家发明一等奖。”
此外,这位“编者”显然以为离心机是什么“机密”,因此才会说出“我没有看见过实物,也不可能看见实物”。
“离心机”其实就是一个高速旋转的圆筒,它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分离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分离不同质量的蛋白质分子等等,都要用到离心机,这根本不是什么“不可能看见实物”的机密玩意。
离心机的关键部件,一是发动机,离心机的分离能力正比于转速的平方,转速提高十倍,尺寸就可以缩小一百倍;二是材料,高速旋转会产生很大的离心力,这要求材料的强度足够大。
“据有关材料:苏联离心机有一间房屋那么大,美国的只有一台电视机这么大”则是完全不懂的人胡扯。
由于核燃料铀的天然含量非常低,使用离心分离技术进行铀的同位素分离,那得几千台离心机级联使用。
若是苏联的离心机一台就有一间房子那么大,几千台得占多大地方?
给大家看一个铀浓缩工厂的罐式离心机群(每个悬空的罐罐就是一个离心机):
再看一个圆筒式铀浓缩离心机群(每个圆筒就是一个离心机):
下面这一段就更有意思了:“远程大炮中国有,但具有精确制导的炮弹则必须从俄罗斯买进。又贵又少,舍不得打呀,于是我们的的远程大炮天然只能用来对会领导检查与吓唬海那边不明真像的民众。这也是中国对美国卖些常武器给台湾都怕得要死的原因。美国真正的先进武器只卖给日本,二流的才卖台湾。”
这位显然是把“远程大炮”与“战术导弹”搞混了。
“远程大炮”的“制导方式”就是所谓的“惯性制导”,从原理上讲与普通炮弹的瞄准方式没有区别。这里不是科普论坛,具体的就不说了。
至于“美国真正的先进武器只卖给日本,二流的才卖台湾”,可以看一看2009年美国武器买家排名前九的是哪些: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9亿美元)
阿富汗(54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33亿美元)
中国台湾(32亿美元)
埃及(21亿美元)
伊拉克(16亿美元)
北约盟国(9.245亿美元)
澳大利亚(8.187亿美元)
韩国(7.166亿美元)
中国台湾排在第五,日本榜上无名。当然,这位可能会说:美国的先进武器是白送给日本的。
最后来看最后一段;“丁肇中曾说中国50年内不可能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因为中国没有前沿科学研究所必须的科技设备。这中间的差距非一日之隔,也非举全国之力就能达到。丁肇中先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50年前他到德国做实验,精确率是百亿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南京在下雨,一秒钟内是一百亿滴,其中有一滴是绿色的,这仪器能准确地把它找出来。由于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科学仪器都跟不上,中国再有天才也只能被埋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本网友认为,丁先生不大可能举上述例子来说明“精确率是百亿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他真的这样举例子,那是很容易产生误导的。
测量一个物理量的数值,使其测量精度达到百亿分之一,这与从一百亿个雨滴里挑出绿色的一滴来,是困难度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测量精度的提高,大致上有三种方式:
1)提高单次测量精度;2)多次重复测量然后求统计平均;3)对含有噪声的测量数据进行信息分析,降低噪声。
单次测量精度要达到百亿分之一是不大可能的,而“从一百亿个雨滴里挑出绿色的一滴来”显然是既不可能通多次重复测量然后求统计平均,也不可能通过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而实现的。
实际上,目前中国在科学仪器上并不落后,虽然关键部件需要进口,但这并不是真正影响科研的因素。
真正影响科研的,是科研的动力和目的,或者说,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科研这个问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