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号外!号外!”的欢声响彻中华大地,中国遭外国侵略的百年屈辱史宣告结束。历史的创伤不应该忘却,国人当常思昔日伤痛,让警世之钟常响心头。中国要在大国崛起的路上,有尊严地留下一个又一个稳健凝重的脚步!
毛泽东为抗日战争胜利题词(1945年9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有65年了。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的伟大胜利,不仅赢得了中华民族自身的解放,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斗争和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事业书写了辉煌篇章。这场战争给我们中华民族和人类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产生着什么样的影响?日前,记者对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少将进行了采访。
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
朱成虎说,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既有物质遗产,也有精神遗产。他认为,抗战胜利前,中国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拥有国际尊严的国家,抗战胜利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朱成虎回顾说,对中国来说,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在这100多年中,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蹂躏。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面前,腐败的清政府不得不在每一次战败后接受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向帝国主义国家割地赔款,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全世界所公认的胜利,其意义巨大而深远。通过这场战争的胜利,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特别是收复台湾和东北,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自主的国家;同时,为中国在战后国际格局中,特别是在联合国安理会中赢得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创造了条件。中华民族14年的抗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更重要的是,抗战胜利,使中国获得了历史上千载难逢的民族伟大复兴的契机,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为日后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朱成虎认为,中华民族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和日本的命运,而且改变了东亚地区的战略格局,直接影响了世界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的时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取得最后的胜利。朱成虎认为,中国的6年局部抗战和8年全面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坚持时间最长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举足轻重。中华民族以伤亡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和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抗击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歼灭日军150余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以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打破了日军北进苏联的计划,而且迟滞了日军南下太平洋的行动,彻底粉碎了德、日法西斯欲北攻高加索、中东,南攻澳大利亚,在埃及和印度实现东西会师的战略图谋,从战略上给苏美英等国作战以有力支援,使盟国“先打德国再击日本”的先欧后亚战略得以实施。可见,中国抗战的胜利,也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挽救了人类文明,促进了各国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精神的广泛觉醒。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抗战的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给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对弱国战胜强敌有巨大意义
从中日两国当时的实力来看,抗日战争是落后的农业国与比较先进的工业国之间的较量。朱成虎引用军史专家徐焰的有关研究数据论述了这样的观点。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为13.6亿美元,农业和手工业产值约合50亿美元;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农业、渔业和手工业产值约40亿美元。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前,南京政府年财政收入仅17亿元法币(当时折合5亿美元),日本政府年财政收入却达50亿日元(当时折合15亿美元)。此外,1931年日本利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轻易占领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东北,在那里建立伪满洲国,每年十几亿日元的财政收入也归日本支配。所以说,在全国抗战之初,日本对华便有了4倍的财力优势。
从军事实力看,日本方面占有较大优势。朱成虎说,中日两军武器系列化、标准化程度上存在很大差距。日本从甲午战争前夕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兵工企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兵工业,虽然日本生产的陆军武器装备不如美英德等国的先进,但其装备基本靠自己生产。而旧中国的腐败和军阀混战,武器装备五花八门。国民政府因缺乏财政支持,工业基础薄弱,国内兵工厂只能生产少量轻迫击炮、步机枪和子弹,多数武器要从国外进口。
这些差距,只是表现在正面战场上。如果看看敌后战场上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武器装备,和日本军队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中日两国当时的实力差距,决定了中国抗战的艰苦性和长期性。
中国人民能够战胜日本侵略者这样的强敌,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奇迹,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树立了以劣胜优的典范。朱成虎说,先进的军事理论、军事战略指导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日本侵略者妄图依靠其优势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军事力量,速战速决,几个月打败中国。日军最怕持久战,因为它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日两国、两军的国情、军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探索战争规律,提出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方针,概括地说就是持久战。
毛泽东早在1936年7月16日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就提出了以持久战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思想。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战略原则,持久战必经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以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对付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以全面全民族战争的优势,对付日军现代武器装备的优势;以开辟敌后战场的积极战略行动,与正面战场的防御相配合,破坏日军的全面战略进攻,从而夺取战略主动权。从这个意义讲,抗日战争既是中日两国综合力量的竞赛,也是战略指导正确与否的较量。抗战的伟大胜利告诉我们,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对于弱国战胜强敌有着巨大意义。
一个民族只有善于向历史学习,向敌人学习,才能更有效地避免灾难
在民族危亡之际,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赴国难。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当日本侵略者面对的不再是一个软弱的国民党政府和一支落后的军队,而是整个中华民族,是全体中国人民用血肉筑起的长城,它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朱成虎认为,紧紧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抗战的基本纲领,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朱成虎说,中国共产党虽然不是执政党,却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始终代表民族利益,在战争中越战越勇,队伍越战越大,从抗日战争开始时只有5万多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120余万,民兵发展到260万。正是由于始终坚持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正是由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信任,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成为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成为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抗日战争再次证明,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65年前抗战胜利留给我们的思考不会停止。朱成虎说,一个民族只有善于向历史学习,向敌人学习,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灾难,更好地发展强大自己。比如,在近代史上,中日两国的对外开放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是1868年,中国的洋务运动是1861年,两国采用的军队发展思路也几乎是一样的,都是从德国进口先进的武器装备特别是海军装备。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中国一败涂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为什么能够抓住机遇实现了军事特别是武器装备的大发展?
再比如,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为什么能在中国长驱直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当时向南京进攻的全部日军只有5万人,而被日军屠杀的30万中国人中,还有近10万来不及撤走的国军官兵。在这场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先后成建制投降日军而被编成伪军的军队总数有60万人,其中有将级军官58人,这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的耻辱。发生这些今天看来匪夷所思事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除了当时的官僚统治阶级昏庸、腐败和无能外,还能找到哪些原因?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