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文化问题---答飞龙在天网友的“天津,你何时再崛起?”一文
对飞龙在天网友的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包括本人以前也是一样)都是从经济角度,特别是从地缘经济的角度去回答的。许多人认为,天津距离首都北京仅百里之遥,由于首都效应,北京把这一地区能得到的资源都占用了,或者说,是都吸引走了。但是反驳的意见会说:天津距离北京近,也可看做是天津的地缘经济的优势嘛。
我看是不是换个思路,从天津的文化角度去想想。因为如果你对天津的社会文化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一下,也许你就会觉得,经济问题还在其次,制约天津“再崛起”的最大障碍,是天津的文化问题。
什么是天津的文化问题?简单讲,就是上下阶层相互缺少文化认同。或者说,天津近代以来(确切讲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一直存在着两个以阶层为基础的,相互隔绝,互不认同的文化圈子。这种隔绝和互不认同对社会交流,互动,和合作构成了障碍。我认为,社会阶层之间互动,交往,流动多的,在社会文化发展上更有活力。例如,中国自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之后,阶层之间的流动要比秦以前的分封世袭农奴制增加了许多。到隋朝开始科举制度之后,这种流动空间更加扩大。这对中国在秦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比欧洲农奴制封建社会,在经济文化上更为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天津由于历史上的特殊原因,形成了上下阶层之间相互隔绝的文化现象。因此,建立在社会内部互动基础上的发展活力,天津受到很大制约。
我声明,本人绝对不是要鼓吹阶级合作。阶层之间的最重要的互动,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斗争,那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然而这至少要以阶层之间不隔绝为前提,至少要发生关系。但天津的情况是两个文化圈子相互隔离,是不发生多少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况。
西方殖民主义者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天津建立了租界和洋场,天津成为西方列强压迫中国,控制清朝政府的重要据点。此后,天津又成为李鸿章,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于是满清贵族和北洋要员们纷纷到天津安上一个家,以便于政治活动。洋人也好,权贵也好,还有许多大文人(如严复,梁启超等等),这些人跑到天津,但他们的眼睛和心都不在天津这块地方上。他们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实际范围,也根本不在天津。由这样一群外来人形成的天津上层,自然与天津的底层百姓没什么关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两个相互隔绝的社会文化圈子。在中国的其他大城市,上下阶层至少操着相近的语言。北京王府的王爷,和骆驼祥子见面都撇着京片子。上海洋场的太太小姐们,与住在闸北“滚地笼”的女工们也都要吴侬软语发发嗲。唯独天津的上层阶层和底层百姓见面时最为尴尬,天津上层的人们大都讨厌天津方言(实际是由安徽淮北一带的方言演变而来),或者只会对其进行滑稽的模仿。而底层百姓们也困惑于怎么样用天津方言与上层打交道。这样的语言文化氛围,更坚定了双方互不来往的决心。天津底层百姓对上层的不屑和愤恨,上层对底层的无奈和刻意保持距离,都是其他地方所罕见的。双方缺少文化认同的结果,是天津干脆没能发展出大家都认可的天津文化。冯冀才说天津文化是“盐商文化”,真是有些杜撰,如果有,也只可能存在于鸦片战争之前。从曹禺的“雷雨”到龙一的“潜伏”,都是非常好的艺术精品,都是以天津为背景的。可是那里面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天津文化”的东西吗?没有,完全没有。不是作家写不出来,而是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天津文化”。天津社会生活的大千世界,最终没有整合出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合。
不错,清末和北洋时期天津确实有些所谓的“辉煌”。但那是畸形的发展,只是单方面洋场和上层的辉煌,没有对本地文化有多少促进,甚至根本不认同本地文化。天津的底层百姓自然也不可能认同那些外来的上层文化。解放后的前二十多年好了一些,因为洋人和北洋都烟消云散,社会进入差别最小的时期。那时的天津人制造了中国第一块手表,中国第一台电视等等,天津人有了一点共同的光荣感。但是即便是那个时候,大概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那个文化隔离问题也还存在。
所以天津要发展,首先要想办法把社会能普遍认可的“天津文化”建立起来,使其能抓住人们的心。就像中国要前进,也是大家先要有一颗中国心一样。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