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藏毛主席著作第一的人
--洛阳张迪杰荣膺收藏毛泽东著作吉尼斯世界之最纪实
新华社记者 黄敬东 来源:中红网
最近,笔者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倾注30多年心血,把收藏、研究、开发、传承、应用毛泽东著作作为根本宗旨,把“不外露、不张扬、不言最、不为钱”作为收藏人的最高境界而不懈追求的张迪杰先生,参观了他荣膺收藏毛泽东著作吉尼斯世界之最,“藏毛”10万多册的我国第一个家庭“毛泽东著作博物馆”。真是别有洞天,如进宝山,叹为观止。
情深不外露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的张迪杰,对毛泽东怀有深厚的感情,但他却从不外露,总深深地将其藏在心底,默默地坚持收藏、学习和研究“毛著”。他是在毛泽东逝世那年入伍当兵的,时任中队文书。他所在的部队虽是搞军事科技尖端的导弹试验基地,但在中队阅览室成排的书柜里,却摆满了“文革”时期的“毛选”、“语录”等政治书籍,即是在科技、专业书的封面上和内容里,也常饰有“四好”、“五好”等“文革”味很浓的插图和“最高”、“最新”指示。每当他到阅览室看书时,从没有被这些政治性很强的书所感染,却常被厚厚的“毛选”里已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是真理的内容所吸引,有时甚至着了迷。后来,部队整编要处理这些书时,他却千方百计征得领导同意,把其中的10多箱精品“毛著”留了下来。
从此,他与毛泽东著作结下了越来越深厚的情缘。特别是他通过到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和北京指挥技术学院学习深造,是他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有了更系统、全面、深刻地理解。他在不断学习和研究中感悟到:在中国,只要谈到党、国家和军队的建立和发展,就不能绕过毛泽东这个伟大的缔造者和卓越的领导者;在中国,只要共产党执政,爱民为民富民,就不能绕过毛泽东这个与人民休戚与共、深受人民敬仰和爱戴的人民领袖;在中国,只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不断完善和繁荣社会主义,就不能绕过毛泽东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奠基人和勇敢探索者;在世界,只要企求民族解放和独立,追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就不能不研究、借鉴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谁也无法否认,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的巨大而深刻地作用和影响;谁也无法抗拒,毛泽东及其思想所拥有的强大而长远的个人魅力和精神力量。他的影响,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世纪,将永受世人的敬重和爱戴,他的思想将永被世人学习、研究、应用和传承。正是基于这些思考,这些年他多次搬家,都没有舍得把一本“毛著”处理掉。并坚持不懈地从书店、书摊、拍卖公司和网上买“毛著”,写信邮购“毛著”,请别人从外地带“毛著”。那怕是在寒冷的严冬里,炎热的盛夏天,只要一有空,他就钻进旧书堆里。就是在他到外地出差,只要办完公事,从不迷恋风景名胜,总要想方设法到古旧书店和古玩市场去淘宝。有时费了很大劲,却仅能淘到一两本他所需要的书。有时也能成捆成箱的几经转车扛回家。就是再累,只要一看到这些心爱的传世善本,他都乐而不疲。有时家里经济拮据,他宁肯在吃、穿、用上压缩开支,却不肯在买书上少花一分钱。尤其是他出国或到港澳等地去时,从不舍得花钱给自己和家人带一点稀罕物品,总要挤出有限的钱,购回那些地方出版的、在内地十分珍稀的有关毛泽东的书。如今他不仅基本收齐了国内各种版本的“毛著”,而且还收藏到遍及欧、亚、非、拉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毛著”。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一个对毛泽东如痴入迷、情深似海的人,就不可能为此投入难以计数的心血、汗水和资金。
数多不言最
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张迪杰早几年就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和国家收藏组织了解到,在我国众多的个人收藏毛泽东有关物品的爱好者中,他收藏的毛泽东著作数居全国第一。但他却坚持不对外声张,不说自己是中国之最。就是在2007年下半年,他的藏品经吉尼斯总部严格审核,最终认定为中国收藏毛泽东著作最多的人,他也没做任何宣传。这与他不图虚名、不善张扬和朴实无华的为人性格有直接的关系。这次,要不是全国红色文献收藏鉴定专家、我的挚友刘某介绍,笔者也难以知道此事。参观中,笔者看到整箱整柜的“毛著”装满了两个套房,估计有十多吨重。要在这浩瀚的书山里看出眉目,实属难事。于是,笔者设法看到了他从没让人看过的«毛泽东著作书目登记簿»。该登记簿分门别类十分醒目。笔者惊奇地发现仅登记簿就有38万多字,登记的总书目达10万多册。这是笔者见到“毛著”最多的一次。
在«毛泽东选集»类,包括毛泽东选读、选编等,现有各种版本910多种,达5800多册。出版地涉及37个国家和地区,文字达46种,其中,汉文版有530多种,少数民族文版有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7种,220多种版本,外文版有36种文字,140多种版本。还有世界语和盲文版本。在这些版本中有1卷本、4卷本、5卷本、6卷本、10卷本等。开本最大的8开,最小的64开。装潢有平装、线装、塑套装、函套装等。扉页大都冠有毛泽东肖像,多数封面也有肖像,精装本则大多为亚膜肖像。
在毛泽东著作汇编类,包括毛泽东文集、文稿、文选、“万岁本”等,现有各种版本400多种,约7300多册。其中,汉文版230多种,少数民族文版110多种,外文和世界语、盲文版约60多种,大体分为论共产党、论哲学、论政治、论军事、论经济、论文化、论教育、论文艺等。极具珍贵的是«毛泽东论文集»,该书1937年12月由上海大众出版社出版,32开,157页,封面有毛泽东画像,是最早的具有毛泽东选集性质的著作集。目前该书的市场价已超过10万元人民币。书中收录的全是«毛泽东选集»里没有刊登过的文章,对于全面、系统地研究毛泽东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和版本收藏价值。
在毛泽东著作单行本类、毛泽东诗词类、毛泽东语录类和毛泽东题词类,共收藏4200多种版本,达12900多册。其中,包括汉文版、外文版、少数民族文版、盲文版等,出版地遍布世界各大洲。其中版本最多的是«新民主主义论»,版本达350多种。从装潢看,有平装、线装、精装、特精装、塑套装、函装等,其中手迹书中还有单片、套装单片、绫装单片、卷轴装片等。从印刷看,除一般铅印外,还有石印、木刻印、两色印、朱砂印、油印和手抄本等。用纸除一般印刷纸外,还有毛边纸本、宣纸本、报纸本、玉扣纸本等,其开本有20多种。由我国外文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37种外文版和7种少数民族文版的«毛主席语录»,由于发行量少,印制精美,在全世界影响很大。现在国内红色收藏界收齐的仅有三人,张迪杰名列其中。这套语录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价格已超过50万元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更高。他收藏最珍贵的一套四本微型“毛著”,长约6厘米,宽仅4.5厘米,有普通火柴盒大小,红塑料皮精装,版本极为精致。这四本封面上都印有各不相同的毛泽东肖像,其内容分别有“老五篇”组成的袖珍“毛著”,在众多的红语录里,显得格外罕见和精美。
质精不张扬
笔者在反复探究中,发现不善标榜自己的张迪杰,收藏的毛泽东著作,不仅在数量上是中国之最,而且珍藏着150多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档案馆、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等重要藏馆都难以找到的珍本。这些精品、稀品、极品和孤品,是我党、我军和我国因长期战争导致史料存档不全的重要补充。
最早的«毛泽东选集»,他有精、平装各一套。这套选集为五卷本,由晋察冀中央分局委托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主持编选,其选目上报以毛泽东为总书记,、王稼祥为副书记的中央宣传委员会及宣传教育委员会批准,于1944年5月出版发行。这套选集的问世,在毛泽东著作版本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使毛泽东著作单行本、专题汇编和“选集”三种类型的版本并行于世。据了解,这套书目前在国内存量极少,是国内外收藏、拍卖、研究毛泽东著作最热门的书,目前的市场价已超过30万元人民币。早在1995年日本东京神田街“京都朋友书店”主人,十江澄南携子往返万公里,从日本飞往北京专程参加中国书店春季拍卖会,不惜重金拍得这套五卷本«毛泽东选集»,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京、津、沪十年拍卖统计表明,被称为“新善本”的毛泽东著作,在拍卖场上最为抢眼,价格大幅度上涨已不是新闻,并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市场,最大的买家全在海外。
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他有原版英文册和中文版«文摘»月刊、«文摘战时旬刊»。这套珍本是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革命历史文献中的顶级藏品。在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把红军、共产党描绘成堕落、愚昧无知的土匪,企图迷惑人民大众。尤其是国内外针对毛泽东个人有很多不实的传闻,有的说毛泽东是“残忍的匪首”,有的把他说成是“无知的农民”,还有的甚至传说毛泽东已经“死去”了••••••,鉴于此,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突破封锁,第一个到达延安采访,准备还世界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毛泽东个人形象。开始,毛泽东并不同意,最终被斯诺的诚意所打动,随答应接受其采访,但主要内容仅限于毛泽东个人身世及经历情况。之后,斯诺很快在英、美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为«西行漫记»。这本书迅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最畅销书,曾很快再版20多次,较好地澄清了当时对毛泽东和共产党的一些不实之词,使毛泽东和共产党成为民族的希望,在国内外形成了第一个毛泽东热。现在读起来,它确实是一本真实生动、自然亲切、又感人心魄的好书。捧读它,就好像是在面对面的聆听毛主席他老人家给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没有做作,没有浮躁,没有功利,也没有传奇。这些故事有的平常的犹如发生在我们自己的童年,有的意外的超乎我们的肤浅想象,但读起来仍然是那么的从容而又漫不经心,宽容中又蕴藏着坚韧不拔。善良、英勇、顽强、自信、拼搏等形容词,在毛泽东的故事面前已黯然失色。
他还收藏有毛泽东平生第一次正式发表的著作,即1917年4月1日以“二十八画生”署名,发表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的«体育之研究»。他还收藏有«毛泽东选集»的开篇之作,1926年3月发表在由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杂志上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还收藏有被世界军事家公认为世界军事名著,连毛泽东的敌人都折服的1938年初版的«论持久战»,等等。这些红色顶级文物,随便拿一件,就可以在新闻媒体上作很多文章。但由于张迪杰不像有的藏家偶得一件就大事渲染,始终坚持只做事,不造势,笔者也只能就此作些概述。
价高不出售
自古以来,收藏界就有两种人,一种是阳春白雪,收藏是为了研究和传承文明;一种是获得利润,收藏是为了经营和赚更多的钱。要说张迪杰在毛泽东著作收藏界应是首推国内的大家,但他总谦逊地说,中国地大高手众多,“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情况是常有的,“不外露、不张扬、不言最、不为钱”应是收藏者的品行。当问及他的收藏目的时,他泰然信诚地说,我不为名不图利,主要是为了收藏、学习、研究、传承和应用毛泽东著作和思想,为推进社会发展贡献微簿之力。当谈到听说这几年有不少人想高价购买你的藏品时,他自信铿锵地道出四个字:“概不出售”。
那是1995年5月的一天,一位深圳沙头角的杨先生坐飞机从深圳抵洛,几经打听,找到了张迪杰。以挚友介绍,加深友谊,邀请到沙头角、中英街等地作客、观光为由,想多看些藏品。张迪杰考虑到大老远的客人,来一次不容易,便不加掩饰地让其参观了藏品。看后,杨先生喜形失色,用广东话激动地说,这几年我看遍了国内外众多藏家的物品,真没想到,最大的藏家在洛阳。表示愿与其结为兄弟,长期共事。并当场打开密码箱,用阔绰款爷的口气,要留下数百万港币,先带走部分藏品。张迪杰想,我的这些藏品,不少是红色文物,对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史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史料价值。他住在深圳沙头角,与香港仅有一街之隔。他一次购买这么多藏品,极有可能将其倒卖到海外赚大钱。于是,他诚然一笑,先请杨先生吃著名的洛阳小吃,品古老的杜康酒,又请他游龙门山水,看关林和白马寺,最后送几本好书作纪念,将其婉言送走。事后,张迪杰了解到,这位来自沙头角的杨先生,果真是长期来往大陆与港、澳和海外,靠作红色藏品发财的客商。
再就是2000年初,来自北京通州区的李姓兄弟,分别为地产商和出版商。先是作地产商的哥哥,以在北京建立中国革命史料博物馆为名,提出有其征地和投资建馆,请张迪杰等同志供藏品,收益按一定比例分成。后由弟弟两次来洛,以高价购买建国前毛泽东著作版本,独家出书或双方合作出书,售完后利润分成。要说,这种既建馆、又出书、还获利,一举三得的事情,张迪杰应该答应并签约,但他仍然是诚然一笑,说:“谢谢你们的好意,这些藏品说到底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最终归国家最有用,我要在合适的时候,将其无偿捐给国家。”
诸如此类,优惠合作不动心,重金购买不出售的事情,张迪杰还遇到过多次。如今,他还在默默无闻、毫不间断地收藏着,收藏着••••••他要收藏一代伟人,收藏一段历史,收藏一种文化,并以超常的毅力、勇气和智慧去追求更高的品位,更高的境界,更完美的人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