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刘仰:“以孝治村”的村支书

刘仰 · 2011-07-01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在山东遇到一位村支书,名叫冯先家,他的年龄比我略小,却在一个村子里连着当了13年村支书,这不得不令我钦佩。读书人大多在书斋里坐而论道,常有空谈的嫌疑,而像冯先家这样的基层干部,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具体问题,13年做下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冯先家是山东省潍坊地区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的党支部书记,今天简单说说他的事情。
    冯先家是青州本地人,西历1998年,他被选为村支书,他回忆说,当时的工作并不好做。冯先家比喻说,改革开放之前,党群关系或者说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是鱼水关系;改革开放之后,党群关系渐渐变为夫妻关系,虽然总有不合、吵架,但是,共同的日子还要过下去。冯先家说,他当选为村支书的时候,党群关系已经变为“油和水”的关系。我觉得,他这个比喻很形象。我问他,从他的感受来看,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冯先家说,改革开放是一个利益调整的阶段,其间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损,党群关系出现不融洽可以理解。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舆论有一种错误的导向,即干部都是坏的,政府都是欺压百姓的。由此造成老百姓与政府的疏离和对立,甚至动不动就骂娘。冯先家可能不太清楚,中国的媒体为何会出现这种舆论导向,尤其是网络媒体,几乎处于失控的状态。正是这种心怀恶意的舆论导向,造成了冯先家所面对的基层现实,冯先家正是在这种局面下当上了村领导。他能怎么做呢?
    冯先家发现,由于利益争执的加剧,在他管辖的村子里,出现了不少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年轻人都为自己而奔忙,即便在齐鲁大地这样传统文化深厚的地方,不少人在现实面前,就算有孝敬老人的愿望,也显得力不从心。老人生活境遇下降,老人生活处境困难,成为当时农村地区社会生活紧张化的典型,冯先家决定先从尊老着手,以孝道为切入点,推进村里的工作。当时,冯先家掌握的村集体,每年只有2万元的收入,但他决定从这笔钱中拿出一部分照顾老人。尤其对于高龄老人、家中缺乏照顾的老人,村里除了逢年过节给这些老人送一点生活必需品外,还挤出一部分钱,给老人发放补助。虽然每个老人只有几十元,但这一行动的意义非凡。冯先家还找了一些私营业主,希望他们能够为老人拿出一些钱。最多的一位私营业主拿出了一万多元,冯先家用这笔钱,给每位老人买了一件黄色的军大衣。从此以后,黄色军大衣成为这里老人的标志。
    除了村干部带头尊老外,冯先家还要求村里的每一个后生,都签署赡养老人的协议,除了老人的生活费外,对于赡养老人还做出具体的统一规定,例如,要求子女每年给老人添置3套新衣服,要给老人购置电风扇或空调。在要求子女孝敬老人的同时,随着村集体的发展,冯先家带领村干部带头孝敬老人。村里规定,每年给每个老人提供600斤粮食,其中80%是细粮,每年给老人免费做2次体检,给所有老人装电话,电话费全免。村里设立了一个告示牌,上面有所有老人的照片和生日,告示牌上写着:“父母的生日,是晚辈的感恩日”,每当老人过生日,村里都要送礼,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现在,给每位老人送生日蛋糕,已经是惯例。村干部大张旗鼓地孝敬老人,使得全村人都看在眼里,谁家的子女不孝敬老人,大家都一目了然。老人生病,村干部都要及时探望,老人过世,村干部要送花圈,还要到祭奠现场鞠躬致哀,等等。
    对于村里不孝敬老人的现象,冯先家也抓住典型通报批评。侯王村有一户人家,女婿是入赘的,女儿不孝敬老人,女婿也不敢违背媳妇。有一次,女儿在老人还没起床时,因为嫌老人起得太晚,把老人的被褥和衣服扔到了外面。按当地风俗,只有老人过世后,才能处理老人的遗物,因此这位老人认为女儿的举动是催他快死,便找到冯先家诉苦,说自己不想活了,准备自杀。冯先家立即将这一不孝敬老人的行为,在全村通报批评。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这位老人的孩子痛哭流涕,表示要彻底改正。这是一个树正气、压邪气的典型。
    冯先家为何要带领村干部长期坚持孝敬老人?因为,他很快就发现,孝敬老人的举动,使得村干部的工作更容易了。一些村民见到村干部比他们自己都孝敬他们的父母时,与村干部的关系立即拉近了,工作也好做了。冯先家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一条公路要通过他们村子,规划范围内要迁一个坟,但是,这家人的四个儿子都不愿迁祖坟,认为那会坏了他家的风水,村干部多次做工作都无效。正巧这家老人过世,冯先家带着干部前去送花圈、鞠躬致哀,结果当场感动了老人的四个儿子,答应马上将祖坟搬迁走。冯先家说,现在村里的民主决策都有长辈老人参与,效果显著。有一次,村里自己要修一条路,涉及到几户人家的果树要砍掉,这几户人家便要求赔偿。村里老人开会后决定:修路是对全村有益的事情,按最短的直线距离修路,遇到谁家的果树,要砍都得砍,一视同仁,而且没有赔偿。老人做出的这个决定很快被村民接受,因为他们认为,老人们的决定是公平的,而且是对大家都有益的。前面说过冯先家曾经给每个老人送黄色军大衣,如今,黄色军大衣已经成为当地老人的“制服”标志,成为老人身份和威望的象征。有一位老人去世前留下遗嘱,要将他的黄色军大衣带入棺材。村里人都知道,这位老人平时就很珍惜他的军大衣,绝不舍得借给别人穿。他临终前说:这是共产党发给我的大衣,这是我的骄傲。
    13年下来,当地孝敬老人已经蔚然成风,当初需要签孝敬老人的协议这样的事情,如今已不需要,孝敬老人已经成为村里绝大多数人的自觉,也成为村民们互相监督的日常行为。孝敬老人有什么好处?首先,中国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所有善行的起点,一个人如果不能孝敬自己的父母,让人很难相信他能在社会上帮助别人。其次,冯先家说,孝敬老人使得每个人懂得一个道理,你今天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将来就会怎样对待你。这种将自己与他人联系在一起的态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第三,孝敬老人也能带来经济效益。冯先家说,过去婆媳关系紧张的家庭,婆婆不愿替儿媳带孩子,结果,公婆得不到照顾,儿媳也被孩子拖着。现在婆媳关系好了,老人主动愿意带孩子,儿媳更能腾出精力做一些增加收入的工作。13年来,冯先家“以孝治村”的做法使得全村的凝聚力加强,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全村平均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万元,侯王村连续多年名列山东省“百强县”,去年,更进入“百强县”的前50名。我认为,提倡孝道还有一个好处。中国古人说,不忠不孝,忠与孝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代的忠,表面上看起来是忠君,这里不做辨析,对于几天来说,忠就是忠于国家。因此,一个不孝的人,往往也是不能忠于国家的。中国古人“百善孝为先”的观点,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智慧。
    冯先家之所以值得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过去,人们常常把孝道当成封建糟粕,而冯先家作为一个共产党的村支书,将孝道与党群关系联系在一起,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发挥和创造,既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又大大缓和、融洽了党群关系、官民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方式,我认为,冯先家“以孝治村”的做法,就是一个成功探索的案例。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这是一股妖风
  3.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6.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7.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8.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9. 你要反“极左”,就必须得弄清楚这几个基本问题
  10. 熬鹰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朝鲜领导落泪
  9.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0.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