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会泳与秦晓同文革命运却为何不同人生结果
先看于会泳
资料来源:《山东省省情网》资料库 ----于会泳(1926—1977) 乳山县(今乳山市)西泓于家村人。
高小毕业后在本乡小学任教。1946年参加胶东文化协会文艺团。在文艺团几年里,学会了谱曲、编导及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并整理出版了《胶东民歌集》。1949年8月,被选送到上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修班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9月,因学习成绩优异留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音乐工作团任创作组组长。1952年11月调任该校民族音乐研究室民乐系研究员兼教员。 1956年9月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教研组组长。1962年9月任音乐理论系副主任。在专门研究民族音乐的同时,他对民歌、曲艺、京剧、地方戏曲及西方古乐曲也有涉猎,先后发表了《山东大鼓》《胶东民间歌曲选》《陕北榆林小曲》《单弦牌子曲分析等音乐著作,创作了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闯将令》。撰写的《关于我国民间音乐调式的命名》和《关于辨别调式问题》的论文,建议调高沿用西洋音名命名,调式以传统的宫商角徵羽命名,并提出了“主宰音程关系”的新概念,引起音乐理论界的重视,被普遍采用。撰写的《民间曲调研究》《腔词关系研究》成为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和专修科的指定必修教材。先后发表了《女社员之歌》《幸福花开遍地香》《不唱山歌心不爽》《党的恩情长又长》《非洲在怒吼》等多首歌曲。1965年起,被借调到上海京剧院,投入《海港》《智取威虎山》两个剧目的唱腔设计,后又参加了《杜鹃山》《平原作战》《龙江颂》等京剧的音乐创作。1969年4月,作为上海代表出席了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1973年8月当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同时调国务院文化小组工作。 1975年1月被任命为文化部部长。 1977年8月31日服毒自杀。
而秦晓的前半生又做了些什么事情
民声网资料(节选):秦晓发起组织西纠 老舍投湖自尽
秦晓1947年生于山西,文革前为北京四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出身于一个红色家庭,小学和初中在干部子弟寄宿制的北京育才学校受业,毕业时获北京市“金质奖章”,被保送进入北京四中高中。文革前曾担任团支部书记,并成为极少数的中学生党员。文革初期,参与发起、组织了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在1966年夏天,红卫兵中间的骨干分子,可以当“红卫兵纠察队”成员。 “红卫兵纠察队” 中最早成立也最有影响的是“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简称“西纠”)。“西纠”在红卫兵暴行中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女十中红卫兵是“西城区纠察队”的发起者之一。这个学校初三年级有四个红卫兵当上了“西城区纠察队”的成员。其中之一曾经告诉同班同学说:打人打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中国最著名文化人士之一老舍先生就是在当年的皮鞭声下愤然投湖自尽了!
再来看秦晓的后半生人生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 晓,招商局集团董事长 1947年4月生,高级经济师。1976年在煤炭部、石油部工作(1983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1986年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1995年4月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中信实业银行董事长、亚洲卫星公司董事长。2000年7月任中信公司副董事长。2000年10月任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2001年主席。2001年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和招商银行董事长。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兼职教授。日本丰田公司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两人比较,如果按照党的实事求是指导原则看事物,不难明白于会泳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是有贡献的。资料显示表明于会泳是文化界的业务干部,做的工作为文化科研专业性类与人事无关。再看秦晓,从他的资料上看他的前半生至少说明他活得不光彩,至少说明当代中国文化泰斗老舍先生之死与他有千丝万缕联系。这样一个人,为何在改革年代以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方式要坚定不移执行依法治国国策的今天,他秦晓不仅能够这样逍遥法外脱离了不明不白老舍之死的法律追究,反而还能够坐上依法治国旗帜下高高在上的领导岗位了呢,谁来回答,谁人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