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标题:中国如何打造一副金融的金钢骨架?
前言:烟尘繁华,水浊山忧,大地起了迷蒙。残月晓风,她们在诉说明天的苍茫凄楚。昨夜飘雪,今朝寒气依旧。网络千障,乱絮纷飞,意乱亢奋了文匪文奴。故国劫难,纷纷乱已逼临的,是经济金融。孤屏书篇几许,字字心揪。民怨冲斗牛,忧愤如何能托付诗赋?古卷墨香难续,难,难,难,难在倾诉。铭心又刻骨,是那难舍情怀的故土。暮风伴随雨声,箫葫也来凄楚。一曲悲弦,问古琴在何处?江涌,余云辉,丛亚平,林治波,贾根良,还有诸多的苦口婆心,他们并不烦琐,他们是长空中的民族之鹰,一些身心已经疲惫,但号角吹响了急促。我们退已经无路,无声的较量,成为民族生与死的搏斗。
中国金融经济战场硝烟没有散,从各地的地产空城掘起到城市化建设为重点建设的依旧进行,到房地产进入大萧条的极速,再到大敌当前,把拆分国企30%股份当成送礼,很多的人或许在时间上看到了卑鄙。除了金融经济,更多的事实表明了这不仅仅是金融经济灾难的来临,而是一场民族的严重生存危机。左派经济学者当初反对虽然失败,但也犹荣。中国如何拾起散落一地的经济碎梦和民族生存希望?如何凝聚力量形成重拳一击,值得每个人深思。
改革开放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消费需求在方式、结构上出现了最为显著的重大变化:
国内:
在“巧夺天工”的手法把人民的女儿变成数千万妓女成为商品消费外,二奶进入甚至成为共用的奢侈消费商品,二奶奢侈消费品又开始催生房地产经济,然后是衙内经济异军突起,这就是中国卖国右派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举措做出的“积极贡献”。
国外:
所谓出台的积极应对持续低迷的国际需求多项举措,我们看到了血汗产品经济的大力支持,看到了4万亿直接对口西方的救市,直接对口了占据铝业60%分量的进口铝土矿粉,占据钢铁行业80%分量的进口铁矿砂,随后陷入相关行业的巨亏。这就是中国卖国右派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举措做出的“积极贡献”。
中国右派卖国经济学家对中国金融经济造成的社会巨大危险正在来临,痛心之余,笔者仅以有限的金融经济知识,经过搜集相关数据,经过全面性战略分析,作了以下阐述:
一,只要稍微懂得一点中国的经济历史,我们就知道,奢侈品消费的极度泛滥,就是预示这个国家进入非常严重危险的衰亡。
早在2007年,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人在首饰、服装、皮具、香水等奢侈品上的消费高达8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早在08年,国内左派经济学者就指出,中国改革开放长期以来,中国的居民消费从当初的53%下降到35%左右。这其中还包含世界最强劲的奢侈品消费数据在内。
从中国奢侈品消费世界第三开始,有人就开始撰文指出是中国人的耻辱!到中国奢侈品消费世界第二,再到中国奢侈品消费世界第一,爱国志士道不尽的“中国人的耻辱”!
中国经济决策层有良心吗?看看作为中国中央权媒的CCTV就明白一切。在2008年08月《第一时间》节目大谈特谈“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权媒CCTV毫不避讳:金融风暴下,虽然全球经济出现低迷,但是很多跨国企业的CEO们都对中国经济十分看好, 其中包括奥运赞助商欧米茄。这种露骨的媚态,给人印象就是以奢为荣,已经到了恬不知耻的地步!
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发布《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25%分析数据显示,在欧元持续走低、境外游升温这两大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中国消费者在海外消费的部分已占其奢侈品消费总额的60%。中国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他们购买了全球约25%的奢侈品。尽管中国人在大陆的奢侈品消费增速放缓,但2012年中国人在海外的奢侈品消费仍然实现了31%的增长。
知名外资研究机构明特尔的零售业调查部门主管Richard Perks也曾对外公布了一组数据:“以伦敦希斯罗机场奢侈品消费为例,2013年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消费者们平均每人在机场的消费额都增加了18%。中国旅客只占机场总旅客数量的0.7%,但是他们在奢侈品上的消费额却遥遥领先其他国籍的旅客,整整占到了四分之一。”
二,在货币增发机制、汇率机制受制于或者已经出卖给了他国的时候,金融被美国渗透,严重的贸易顺差,混乱的GDP概念,成为绞杀大众消费力的罪魁祸首。
近几十年来,以出口拉动型经济发展道路的国家不只中国,在东亚、东南亚,高出口、高顺差、高外汇储备的现象不少。投资和出口是这些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些经济体在这个阶段的大众消费率也不算高,但却远远没有低到今天中国这种程度。日本在1980年消费率为55%,韩国在1990的消费比例为552.3%,马来西亚1990年为51.8%,泰国1990年为56.6%,台湾1980年消费率为51.5%。而现在,这些国家的消费率都比中国高出至少十几至二十几个百分点。
刚开始,贸易顺差不大的印度,1980年居民消费率72.1%,1990年居民消费率为61.7%,,2002年的居民消费率64.9%。当印度经济增长率提高到9%的时候,居民消费率也从1980年代的70/80%也开始直线下降到2008年度的54%。印度居民消费率没有像中国那样过分削弱,仍比中国高很多,得益于它的经济增长率比中国低。
相似的所谓转型国家中东欧国家制造业也很发达,转轨后向西方出口制造业产品也有大幅度增长。但是这些所谓转轨的国家,与中国的明显不同在于它们的居民消费率提高得很快。人们发现,东欧最为明显的是工会、农会发挥了重要性的作用,加上欧盟本身具有的劳工标准和福利门槛,东欧才阻止了外资争相涌入、血汗工厂的廉价商品洪水般涌出。反映在外贸上,就是中东欧转轨国家的出口明显增长的同时,进口同样在增长,甚至增长得更快,有的甚至出现外贸赤字。
中东欧还有一个显著的GDP增长率远低于中国,而居民的消费水平、社会公平程度与社会保障都比中国强得多。
通过对比分析,贸易失衡(巨大贸易顺差)是台面上的罪魁祸首。再加上货币增发机制以及汇率机制受制于或者说是出卖给了美国,美国对中国金融的大面积渗透,我们完全可以看穿,经济被殖民,经济战略决策的卖国,才是幕后的真正罪魁祸首。
三,合理的消费率数据应该是多少?
2000年以来,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一直保持在55%-57%之间。其中,美国一直保持在70%以上,英国超过了60%,日本和韩国也在50%-60%之间。而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长期停留在40%左右,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不仅降速快,降幅也很突出。
经过综合对比分析,我们应该知道,保持60%的(消费占GDP比率)消费率数据,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选择。
四,中国的消费结构本身就存在重大隐患。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中国的消费结构,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共富原则,带来了新疆的暴恐,以及社会群体事件爆增,甚至成为上访剧增的原因之一。
我们暂且不对新疆暴恐中心的那个县的人们家徒四壁做分析。从长期的消费数据看,由网络曝光的政府每年近万亿三公消费的消费数据,以及2012年6月份CPI暴跌3个百分点,我们可以发现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表现出了严重的挤兑效应。甚至是吞噬人民的每年所有社保福利。
从区域消费数据看,东西部差异巨大。可以从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进行分析得出结果,2011年数据显示,东、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相差高达2.7倍。
城乡消费数据差距不断扩大。2000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占比的2:1,2011年3:1,这就说明经济决策层一直强调的减少城乡差距只不过是欺民愚民的政治骗术。
五,破解中国金融经济带来社会大困局,中国必须对货币增发机制用牢笼锁住。货币增发、汇率等重大危机已经来临,中国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金融经济(数据库)的预警机制也迫在眉睫。
虽然三驾马车之说还存在姓资姓社的许多争议,但投资、消费、出口,这已经被世界(包括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公认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中等发达以上国家几乎依赖消费驱动经济的增长,这也是一个正常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右派经济学者在内,几乎一致认为:中东欧有一个显著的GDP增长率远低于中国,而居民的消费水平、社会公平程度与社会保障都比中国强得多。
消费水平、社会公平程度、社会保障、GDP增长率四大项中,社会保障是其余三大项的根本,大众社保福利作为货币增发机制的牢笼,已经是有法有理有据!尤其是缓解官僚资本与人民事实上的尖锐矛盾,稀释一部分官僚资本,比起社会大动乱带来难以估测的财富分配重新洗牌的巨大成本要好得多。
中国若想保持60%的(消费占GDP比率)消费率数据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选择,又要锁定货币增发机制不受制于他国或者金融卖国贼,以大众社保福利作为货币增发机制的牢笼就是必须了。
六,经济发展依托市场,市场依托消费,而消费的真正基础是消费心理。从长期的经济改革决策看,中国经济改革完全是一种卖国决策,因为他们扼杀了中国人民的国货消费心理,等于是间接出卖了中国市场,也就是出卖了中国经济。
中国一系列经济改革是在不断扼杀中国人民的消费心理。官员腐败,当初掠夺方式的经济改革,奢靡文化的风行,社会主义制度信仰的坍塌,等等原因导致社会风气急剧堕落,有毒食品开始泛滥,由此,造成了人民的消费心理产生对国货的抵制情绪。买办经济的产生,影响到政府采购开始抵制国货。接下来中国政府所谓的金融体制改革,导致了民族品牌大量被外企收购,这无疑是对国内人民消费心理的严重摧残,以“雪上加霜”来形容不为过。很多的人们呼吁保护民族实体经济,保护民族品牌,就是针对这种“雪上加霜”的卖国经济改革决策的抗拒。
七,中国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金融经济的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中国建立金融经济的预警机制,比起资本主义国家强的多。强大的统计部门,或许本就有对消费率作了比较和统计分析。但只要对以下数据分析,就知道中国数据分析和理论依据实在是混乱不堪。
2009年,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也拿出了一份相关数据比较材料,称上缴税收规模上是民企的2.95倍 ;2009年《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回顾》报告,在2003-2008年间,国企税负6年均值为27.3%,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5.16%的5.29倍。2011年3月份,和讯网、南方都市、财经网、腾讯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国企八年获补贴逾6万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为负数》,2012年人民日报5月份《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税负远高于民营企业》, 我们不知道谁在说谎?谁在制造数据迷惑?规范在哪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