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水果注射甜蜜素问题,央视节目中农业专家的辩解让果农笑掉大牙
(农业技术革命可能引发一场灾难——话说比甜蜜素问题严重千倍的事情!)
有关于果农打甜蜜素事件,在很长时间里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引起中央电视台聘请高级农业专家出面澄清,有关高级农业专家并且下结论——不可能的事!质疑声音是一定有的,然而最打脸的事情,却是地方政府——江西会昌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一则对具体事件含糊不清的报道。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一个很明显的事情——到底是央视错了?还是会昌地方滥用职权?
首先来看看会昌旧闻报道
2015年,会昌县政府门户网出现这则报道标题为“右水乡严厉打击脐橙等果树使用“甜蜜素”行为”。
报道内容:近期,由果茶站、农业总站、工商分局、质监局、农业执法大队、交警中队及各村党支部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右水乡脐橙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加大稽查、从严惩处,全民监督、有奖举报等措施严厉打击惩处在脐橙等果品生产中使用增甜素等不明成分生化药剂的行为。重点打击惩处一些不法商贩和中介威逼利诱果农使用甜蜜素的行为,以宣传教育的方式引导群众远离甜蜜素,同时动员全乡力量参与监管,积极鼓励和奖励群众对不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确保脐橙产业安全,维护群众利益。(刘云荣)
报道的标题提到的甜蜜素,报道内容上再次出现甜蜜素外还增加了增甜素。从相关产品说明书以及相关资料完全可以查证甜蜜素成分,甜蜜素实际化学名称就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而增甜素或者叫增甜剂,正规厂家不可能不标明成分。所谓“不明成分”,不知道是文稿刘云龙“不明”还是有关主管官员“不明”。如果是监管者对监管事项糊里糊涂造成滥用职权,就是非常尴尬的事情。
从中国食品添加剂有关法律看,甜蜜素是中国法律允许同时又有严格限量标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而仅仅从相关报道看,不知道会昌县政府官员下令要“严厉打击脐橙等果树使用‘增甜素’行为”的法律依据在哪里?果农又是如何使用甜蜜素?是使用方式不对还是在水果上使用甜蜜素违法?
如果会昌县政府“严厉打击惩处在脐橙等果品生产中使用增甜素等不明成分生化药剂的行为”有法可依,那么就请打开淘宝网,在搜索栏输入类似于“增甜剂”等字样,诸如“强力水果增甜剂”商品就出现一大片。
搜索和查证这些产品说明书,绝大部分介绍使用方法是表面喷施。农业上用能让水果变甜的如果是增甜剂,它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一种表面喷洒的叶面肥,它是欧美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农业应用,而中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使用。这一类商业化的产品挺多,但成分各不相同。常见的包括多糖或聚糖,硼、钼、锌、锰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也常用于茶叶的叶面肥),硫代硫酸钠、硫酸钠、亚硫酸钠等。这些东西本身并不甜,它们基本上都是通过促进植物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合成、积累,实现增加果实产量、缩短成熟周期以及改善外观品质的目的。这是一种果农可以合法使用的增甜剂。
水果增甜剂合法吗?不用咨询,仅看生产厂家遍布全国就明白具有合法性。再者,相关的澄清甜蜜素风波的央视节目中有关专家也很明确强调了一些水果增甜剂是合法的,果农具有合法使用权,那么由此可以确定会昌县“打击使用增甜素”之说之行存在官僚武断性甚或漠视法制?
2014年,由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的记者谭伟玲撰写的“果子真甜,放了增甜剂?”一篇地方新闻报道相比于江西会昌就中肯多了。
再来看看央视
有关于闹得沸沸扬扬的水果打甜蜜素事件进而引起中央电视台聘请高级农业专家的出面澄清靠谱吗?
央视节目中专家说甜蜜素对人体无害,百分之百不被人体吸收且完全排出体外,然而专家并没有解释近年来甜蜜素厂家由于竞争激烈导致低价销售恶性竞争,低价竞争之下质量可靠性无法让人信服。甜蜜素是由氨基磺酸与环己胺(C6H11NH2)及氢氧化钠反应而成。这种化学反应会否产生或者遗留有害物质?纯度就是一个问题。我们从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中草药提取物制造行业的现状就能够明白道理——检测手段的落后使得有关机构的监测水平已经无法跟上产业科技发展的速度了。而且,庞大的果农产业,事实是监测机构的监管、检测沼泽地。
专家下结论确定果农无法注射甜蜜素进入水果内更荒唐!相关报道文章说“水果更添是由于品种优化的结果,说水果甜是注射甜蜜素会让农业专家笑掉大牙。”实际上,全国果农听说专家不明白甜蜜素能够随便(外观上毫无破绽)注入水果才会笑掉大牙!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人生信条。刘邦遵从谋士郦食其的“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原则,取得了天下。食品安全关切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所以民众需要相关知情权,更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但不知道所谓专家是出于息事宁人安抚社会为最终目的还是故意隐瞒事实真相,起码,如果他是真材实料的农业专家,他就必定隐瞒了“引发农药使用的革命”——植保输液技术。
这个植保输液技术是由中国科学家冯晋臣为证明人体输液原理用于植物的可行性过程中,在1969年发明出来的,农民俗称“给树木打点滴”。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陈其峰等人评价试验者冯晋臣说:“桑树萎缩病是不治之症,日本搞了50多年未解决的难题,现在用你的植物输注液的方法解决了。”
中国科学家冯晋臣这个技术革命解决了世界级难题,造福人类,然而谁也无法料到这个技术是否会在今天出现危害中国人的事情。这就是当今果农通过冯晋臣的树木打点滴技术给果树打增甜剂或者其它甜味剂、甚至打农药的事情!
从冯晋臣的技术原理分析,果农完全可以通过打点滴这个特殊途径给水果输入增甜剂,况且,目前市面上的增甜剂有几十种甚至超过百种,能够通过打点滴输入到水果的增甜剂种类决不在少数,仅仅在淘宝网就能够随意购买到。通过打点滴,到底哪种增甜剂会伤害果树?用量多大能够确保果树安全?笔者试验后,在短期内还不能拿出鉴定结果的精准数据。因为这是一个新技术,尤其是所要选择的药剂品种实在太多,与活体树木种类的相互交叉变量太大,相信更多的所谓专家也暂时难以确定。但能够确定的是,给果树打点滴增加甜度是一种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中国果农们,他们所汇总的给果树打点滴的实践技术数据,绝不是哪一个研究机构所能够具备的。
郑州市坪安园林植保技术研究所所长张伟兴在网络上撰文报道了他采用打点滴方式给果树输液达到增甜效果的数据:将0.04%的白糖、香精对柿树进行输液,结果使柿果糖度增加了13.03-26.25%,柿果变甜,口感极佳。而自然成熟的对照,香味适中,甜味不太浓,还有发涩、苦的感觉。
张伟兴的试验数据改变了人们对活体树木木质层无法输送大分子化合物的原有认知。由此可以下结论:所有的增甜剂都可以通过打点滴输入水果内,甚至包括还能确保水果不烂的防腐剂。
张伟兴的试验结论更让人胆战心惊!——无论是内吸型性农药还是触杀型农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农药品种中,几乎所有品种都可以用于输液防治病虫害。
果树的农药打点滴,相比于其它农药喷施等传统模式技术最有效果,而且最节省农药成本,一棵树挂一瓶点滴,非常简单而且长效。这就是说,果农为了节省成本,给果树打点滴输液中输入农药,农药直达水果里面,果实内残留问题又来了!它比甜蜜素问题严重千倍!市面上出售给普通民众的水果有几家机构检测过农药残留呢?或许有人怀疑现在的农民不会使用“给树木打点滴”技术,这可能大错特错!笔者亲眼所见几个大字不识的农民给大树打点滴。另外(无确切证据)听水果商贩透露,果农通过打点滴,不仅可以给水果输入甜蜜素等直接性的增甜剂,还可以输入几种让水果长久保持水分和鲜艳外观的药剂,至于药剂是什么成分,农业专家可能没有精明的果农清楚,笔者遍寻高人得不到答案,至今还在苦苦求索。或许,“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某种良性循环被制度切断,随之而来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结语:
欧美的农业强大补贴惠农政策弥补了私有制的不足,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道德,也就在一定意义上阻断了某种社会型的恶性循环,破解了社会肿瘤。科技为经济带来高速发展的时候,德政与德治的社会综合性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当科技发展驶向“快车道”,社会文明却被远远甩在后头的时候,制度的天然缺陷就暴露无遗。为什么一次不算很大的农业植保技术革命会有可能带来一场灾难?它是资本逐利的必然还是某种社会不安的躁动?是监管的沼泽地困局还是监管失责失策?是果农的贪婪还是社会制度改革步骤乱了?当生物前沿科技的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成果走进大众生活,人们是因为某种不信任而惊恐和反对?还有很多疑问难以启笔,但可以确定:放开质疑,放行鞭策,思想的强烈碰撞擦出火花的时候,社会就有进步,更多的质疑和鞭策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文明进步。
——彭宏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