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新旧斗争
网友紫木发表《中国文化需要重兴?》论及“中国文化大厦的坍塌”。文章说,“没有文化的民族是野蛮愚昧落后的民族,失却文化的民族则是破落的民族!所以,要振兴民族,必须振兴文化!要重兴中华,必须重兴文化!”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紫木分析说,“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导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文化。……上世纪以来,中国有过两次大的‘批孔’运动,一次是五四运动,一次是文革。……中国新文化的萌芽是马克思主义,继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诞生了毛泽东思想,我们也可称之为“毛学”。近百年的实践证明,“毛学”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精髓,现代中民族的灵魂”。
紫木认为,“孔学诞生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是封建文化的灵魂和象征……从现代的角度,我们则应当在保留其一些人类共有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将孔学送进博物馆,并对其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有害元素予以批判。”
紫木说,“我今天理解的文革可以说是一部理论和实践俱备、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大百科全书,许多人只能从中各窥一斑。还有一些不同境遇的人从个人感情出发则更会作出一些非科学、非实事求是的评判,这大约也在情理之中。本文对此无以备述。……我理解的文革,是毛泽东发动的以文化为基础,同是也是以建立全民族的先进文化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他是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表现在政治上则是要运用大民主来制约官僚主义和防止官僚层的腐败,实行全民政治,人人关心国家大事,这也是他在延安时期就已明确的民主思想。”
我基本同意紫木的观点,只是不认为由于“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堕落文化,……有贪官文化,……有奸商文化,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先进文化大厦由此轰然坍塌”,我更注重从文化产生的基础来看文化的演化;认为今天的中国文化继续处于新旧斗争之中,相当复杂。
在我看来,儒学之能主导中国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文化,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了两千多年。五四运动之发生“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是因为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在邻国又发生十月革命,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中国文化出现了封建文化、买办文化、资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的复杂的新旧文化斗争,但孔教仍然为统治阶级所推崇,总体上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
无产阶级文化成为主导中国社会的文化,发生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一样,在成为统治阶级之后,必然也必须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升为社会生活的方式,必然要改变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文化。但是,这是一个过程。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继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怎样看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新的阶级通过政治(军事是政治的极端手段)的斗争成为统治阶级,并在经济的斗争中取得一定胜利之后,必然要继续进行的一场阶级斗争,如果新的阶级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代替旧的阶级文化,它的阶级统治就没有最后完成,就不稳固。所以封建帝王要尊孔,资产阶级要搞文化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都是向它们学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被否定,,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也必然被否定。
改革开放之后,资产阶级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侵入,总的表现就是邓小平指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
邓小平已经注意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正在改变中国文化的问题,但是认为“资产阶级自由化”主要是在政治方面,不是经济上的问题。既然否定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又否认资产阶级自由化来自经济基础,这样共产党就除了政治手段之外,再也没有有力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方式。而政治一旦失去经济基础,没有文化灵魂,政权既无可立足,治也不知所治。
现在大讲小康、中庸、和谐,大办孔学,是想用所谓民族文化来抵抗西方文化。应当认识到,孔学并非是民族文化,而是封建文化,自由化现在也不只是西方文化,它在中国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根。历史已经证明,封建文化决不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对手,现在它只会为资本主义服务。
今天中国没有统治性的文化,中国文化继续处于新旧斗争之中,相当复杂。封建文化不过是回光返照,仅仅由于政治需要而苟延残喘;中国的资本主义文化生得太晚,难以正常发育;无产阶级文化虽然备受压抑,但是由于它具有最大的人民性,将随着人民的重新站起来而重兴,人民重新站起来做社会主人是必然的,因此无产阶级文化主导中国也是必然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