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是天人关系的总和
宏仁
开宗明义。
本文的观点是——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意义上,人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时空意义或称宇宙本体意义上,人的本质是天人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天人关系的总和是一个需要重新反思,在古今中外人类思想史上都曾经被普遍认识到过的人类共性化的整体理性认识。
其实保障人类能够生存繁衍的基本要素,吃喝拉撒、柴米油盐、吃喝穿戴、衣食住行。。。。。。都是必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媒介”。
至于普遍迷惑了现代人类对于世界的根本看法或对于宇宙运动规律认识的改天换地、质同形异的繁杂商品,有哪一样不是基于人类的吃喝拉撒、柴米油盐、吃喝穿戴、衣食住行而创新发明的呢?
有谁反对这些,尽管拿出各种证据来好了,呵呵,
若对于已有此感悟的人,或者受人类古典哲学浸染较深的人来讲,人的本质是天人关系的总和的本义只以“感同身受”就可究解,勿须多辩,就像寒暑在侧一样。
这个命题只从社会现实和历史事实的罗列中就可以表达清楚,无需常规格式论文的“正反合”自洽——自圆其说。
在此方面,其实中医的历史实践,早已经给过我们丰富的经验性验证。
比如“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一类认识,是符合天性与人性并有益于人类健康与人类伦理的人类生存至理,却被精明绝顶、讲究外表光鲜的现代人类认为是“俗不可耐”、不算科学,好像只有等到人得病了以后通过各种仪器的工业化治疗,才符合现代人的“科学的死亡”的“先进”理念,愚不可及还自鸣得意。
先从我愿意反复在各种场合罗列的“人类的愚蠢”或“人类智慧”的历史结果中,寻绎一些俯拾即是的历史事实,看看“人的本质是天人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是怎么成立的——
不要克隆人、抵制转基因、增长的极限、以美国消费方式将毁灭地球、全球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京都议定书、恢复自然、退耕还林、退草还牧、净化空气、绿色食品、环境保护、绿色文化、全球变暖、沙尘暴、宇宙战争、皈依宗教—教派丛生、拯救贫穷、“崩克”文化、破坏者游戏、各种“皮”(优、雅、嬉)士、世纪末情绪、杯水婚姻、暴力刺激、性变态、神经心理症者、宠物遗产、品牌炫耀、魔鬼个性、斥虐儿童、少年父母、迷惘的一代、世纪末情绪、非理性科幻泛滥、“活的真累”、以丑为美、无目的竞争、怀旧、“结婚是错误”、“一无所有”、“心太软”、“穷得只剩下钱了”、“我们的文化难题”、藐视权威、“气功满神州”、“吃肉骂娘”、宗教兴盛、崇尚偶像(精英)、“我是上帝”、吸毒、代沟、性病、同性恋、暴力、色情、赌博、“我们时代的神经患者”、上升的离婚率、枪支、战争、妓女、童工、奴隶、赌场、恐怖主义、军事威慑、同性婚姻、鬼神化影视、食物链、生物圈、黑洞、“大爆炸”、反物质、太空法、夸克、基因疾病。。。。。。
人类各种宗教中,处于“高端”理性的“虚”“无”“空”,还有各种神秘认识或不明原因但普遍被盲从者接受的信仰、巫术、图腾、现代迷信、神圣。。。。。。都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的。
通过类型性与层次性的分辨,在有目的的罗列社会现实和历史事实中探询人的本质,对于理性的核心认识来讲,其实勿需再用“X段论证”就可表达清楚认识。用语境之外先生的话讲,既是将历史事实放在某种事物的类型性的坐标中去“显”,用以理解这个事物在人类社会发展史进程中的存在意义。
对于人的本质的系统性认识,道德仁义礼智信中的最高层次的“道”,以现代认识来讲,就是指人类通过究天人之际的认识过程,在人性的运动规律符合自然的运动规律之后而达到的认识,即人法地、地法天。。。。。。
道之下的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等为了构建社会秩序而提倡的“信仰物”,辄均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形式体现。在其他文化系统中,则以种种的“禁忌”“戒规”为名保持社会秩序的优化运动。
通过类型性与层次性的分辨,有目的的罗列社会现实和历史事实,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论文格式呢,呵呵。
人类认识方法中,启发、愤悱、点化、真实—真理、当头棒喝、寓言、神话、禅顿、直观、譬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一类认识方法,都有这种含义——通过自然现象说明事物之理。
在这方面,庄子的“自然的箫声”是个典型。
人类各种文化系统中曾经普遍存在过的理念——出世、入世的选择,都不过是天人关系在人性的度量衡中,通过社会关系这个载体,个性选择的产物。
看看老庄、孔孟的人生经历,就可以理出头绪。
其他则依此类推。
人类理性中普遍的昏人乱己的罗圈论证,大概都是由执著繁杂的“自洽”性逻辑论证而来,结果往往不是产生了理智,而是固守了愚顽。
人类所追求的自由的本质含义,用范畴论的认识方法看——
在人本范畴中,其本质在人类生理性质的健康理念中,
在社会范畴中,其本质在人类共性性质的伦理共识中,
在历史范畴中,其本质在人类共识性质的天人关系中。
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的最大自由是(时代)法律;
在自然环境里,人类的最大自由是(身心)健康。
这至少比从抽象到抽象的理性的罗圈认证,更容易让人理解现实与历史。
“人的本质是天人关系的总和”意味着人类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之间的关系,其起因和结果都在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但过程可能只在人际关系、族际关系、国际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历史关系、人类关系之中。
以上认识,对于被现代商业化的技术所制造出的光怪陆离的奇淫技巧工具或称玩具目迷五色并熏染了本性意识的现代人类来说,可能会逼迫出种种盲目的论辩。
但这个以后再说,我先自说自话。
呵呵,
引出本观点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成立的,而且在时代性的社会与历史认识论上的价值,是前瞻性的,其对于时代中人类意识、人类共识、人类关系的理解,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由此引发的社会主义时代的革命,在观念认知上,延缓了资本主义的衰亡,使其在社会运行的形式与内容上,借鉴了社会主义的种种理念并延续至今。
比如福利经济、充分就业、美国的国际资本社会主义、加拿大的平均分配政策、北欧的普遍社会保障与高福利、欧共体的社会保障与共同救助。。。。。。
这也是在以国家、族类划分的必然联系的人类关系基础上,重新认识“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人类自己”——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历史性质的人性自由、人类自由的“终极”原理,
本文的论点,涉及的是对于人类整体理性的认识中的范畴——类型、层次问题,不是有些人在狂妄冲动中动辄叫嚣的理论上的颠覆观。
我只是借助伟人的认识,换了个角度认识事物而已。
在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范畴之内,“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被认为是“范畴性本质认识”。
这种看法与《资本论》或《成本论》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运动规律的类型性、层次性——范畴性认识是相符的。
若以层次论,可用人类基因组作比喻。
人类基因组是建立在物质的分子层次上的认识,不是建立在更微观的物质的夸克层次上的认识。
比如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在个体人的生活范围内,没有人愚顽到非得了解它的物质“前身”——树脂或者石油——才能确认能不能使用。
这是认识论中具体观与整体观的分合问题。
这个问题我在“辩证论与目的论的分合”一文中有过阐述,可作参考。
如果有人非得把自己的问题当作人类问题甚至宇宙问题看待,只好先由他去了。
呵呵。
有人把“人身小宇宙”这种比喻性认识方法当作宇宙本身来看,这是现代人类中普遍的人性的自大造成的,不是宇宙本身的问题,是人性中的孤芳自赏或顾影自怜问题,也先由他去吧。
呵呵。
人类理性概念的范畴性与位置性,是语义哲学没有从根本上强调并确认的问题,所以在语义的罗圈缠绕中丢失了目的,似乎语言的理性问题就是哲学意义上的时空关系问题或天人关系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看问题,可以对人们在绕绕哄哄中争辩着的辩证法问题提出一个看法——
辩证法是认识论、方法论,不是世界观——不是对于世界的整体看法,是对于世界的整体认识的方法。
辩证法不等于哲学。
人的本质是天人关系的总和,这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矛盾,马克思是从社会发展史角度得出的认识,其完整说法应该为“从社会发展史角度认识到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与时代性认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是文化与经济的辩证表现,有认识论性质的辩证论意义与决定论意义上的分合关系。
用被“时代理性”约定俗成了的语文重新组合天人关系的类型与层次含义,可以做一些认识上的区分,以厘清认识上被比较文化在时代中混淆了的混沌认识。
这也有重构知识论体系的含义。
对于“总和”问题,在社会发展史范畴内,以以下类型性含义重新定位如下:
文化的本质是人类生活关系的总和;
经济的本质是人类生产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本质是人类组织关系的总和;
社会的本质是人类文化关系的总和;
历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哲学的本质是人类(理性)本体关系的总和;
科学的本质是人类技术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天人关系的总和;
。。。。。。
以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讲,都是过程性认识,这是现行的人类理性的运用规则决定的,是时代理性约定俗成的结果。
比如人类耳熟能详但见解纷繁的时代性对于文化、经济、政治、哲学。。。。。。的定义。
对于有些执著于线性认识的人来讲,以上认识还需通过“(理性)位置论”的“导论”或“过滤”才能减少误解。
这是后话。
马克思说,“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恩选集》第四卷2页)
21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环境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都可由此得出时代性认识。
如果不在类型或层次意义上厘清“范畴性认识”并予确认,那么人类理性对于包容了其宇宙的认识,就只有哲学有用了,不会产生科学及其多种分科,人类对于包容其生存的自然——宇宙的认识,就只需要理想而不必去认识现实或(事物)本质了。
呵呵。
XX概念在文化范畴中说明什么问题,在经济范畴中说明什么问题,在政治范畴中说明什么问题。。。。。。这些类型意义上的含义在总体上又有何意义,这需要用分合论才能表达清楚。而其实分合论与辩证论一样,是人类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认识方法。
比如就事论事、一是一二是二、上衣+裤子+帽子+鞋子=服装。。。。。。
人类穿衣服的目的是什么呢?
保暖?体温?格调?时尚?流行?自重?自恋?自怜?欲望?发情?羞耻?。。。。。。
社会需要?历史记录?尊重他人?伦理和谐?。。。。。。
人类基因组这样的重大科技认识问题,是建立在分子层次上的认识,但从分子角度是不能认识到质子或夸克的物质本质和存在意义的,这也是确认人类理性本体为何物的历史认识意义之所在。
在人类理性意义上确认概念的时代含义,需要给理性概念本体本身下一个定义——
本体是事物中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本事物的一切性质的最小单位,由抽象得出,因具象而成形。比如人、兽、鸡、鸭、狗等。
本源是本体在本体链条上的出发点。比如脸盆-塑料-石油-物质-分子-原子。。。。。。
人类是通过理性本体认识世界、自然的,古今中外的各种被称为智慧的思想,更是如此,即使“见性成佛”“本来无一物”“未有此事先有此理”这样的直观顿悟理性,也不过是“简化版”的人类理性本体的有序堆积。
历史上有人将人类通过理性(本体)认识世界,喻为手指和月亮的关系,很妙啊。
呵呵,
有时我会有一个“错觉”,用“理性化的人类——人化的宇宙”的角度究解天人关系,现代人类所作的所有改天换地的努力,都像是在给人类已有的理性认识,在自然中“安排”或者寻找一个适合各自历史生存条件的位置,已达成人类理性的统一性、一致性。。。。。。
呵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