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与“不尚贤”
——看精英颠倒黑白的好功夫
偶看“自由主义系列谈”,见刘军宁的:《“规律”之谬》,很有气,总想有个机会来说两句。今见乌乡又冒出来个杨连旭,一样的仗着专业知识招摇撞骗,老草民于是忍不住要说道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
刘先生是怎么解释的?
“ 对于天道,尤其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人们可以去努力进行研究探讨。但是,天道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不是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没有一个人可以揭示全部的宇宙秩序的规则和历史规律。”
不用说,他这是在借老子之口来否定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这里,他把第二个“道”解释成“研究探讨”,这显然是不对的,目的就是要后一步再把“可道”解释为“不可道”。
“名可名非常名。”
刘先生解释道:
“对人类的生存秩序,人们可以用各种名词、术语去描述。但是不论用什么词汇,也是无法全部说明白的。没有一个人能够用语言描述清楚人类生存秩序的终极状态。”
显然,这里又把“可名”变成了“不可名”。
我认为老子的话应该这样来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
天底下没有不可言传的道理,也没有不可能被认识的客观规律,天底下只有暂时还说不清的道理,或者暂时还没有被认识的客观规律。但是,这里所说的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道理,小规律(小窍门),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运动这样大道理,大规律。(不用说,它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那些小道理,小窍门要复杂的多,不下一番功夫是不可能认识与掌握的。)
“名可名非常名。”
不用说,“名”,可做名词,如:“名子”,可做动词,如“命名”。但是,这一句与前一句是一个整体,这里的“名”也对“道”而言,不能分开说,显然刘先生并没有理解,把它们分开解释了。
在这里,因为我们把“道”理解为规律,那么,这里的“名”就应该理解为“理论”或“理论化”。
这一句的意思就应该是:
用理论可以把这个规律理论化,但是,不可以使之僵化(像对待日常的生活小常识那样),随着我们对这个规律的认识的不断加深,这个理论也应该随之发展。
我们再来看杨先生“尚贤论”。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
很显然,这里的“不尚”就是不标榜,不推崇的意思,而且前人也都是这么理解的,可杨先生却要把它翻过来,说这个“不尚贤”的本义正是“尚贤”。那么,这个魔术又是怎么变的呢?
杨先生的理由是:
第一,“号称天下第一的《老子》竟然提出这个荒唐的论调,实在是有悖常识!”
第二,“我们可以在才德的标准上和选贤的方法上各持己见,但却不能因此而否定“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原则。”
他说,其实,这个“尚”本义“超过,超出”。因此,就应该理解为:“不超出才德兼备的,使民众不争夺。”他还进一步解释说,“什么不超出呢?就是名利位嘛。”
因此,杨先生教导我们说:老子的本义就是说:
“抑制普通人在名利位上不超出才德兼备的人,那么人们就会安分守己,无非分之想,不去争权夺利”!
真是活见鬼了!就算“尚”的本义是“超出,超过”,也就算是“什么不超出呢?就是名利位嘛。”我们也应该这样来理解呀:
给一个人的名利位,不应该超过超出这个人的贤能,不要因此让小民看了不服气,起争纷。
究竟凭什么说,这就一定是“抑制普通人在名利位上不超出才德兼备的人”呢?杨先生的引经据典说了一大堆,偏偏这个关键问题就一句也不说了!
其实很显然,正是象杨先生这样的“大贤”,时时刻刻总想着远远高过劳苦大众的“名利位”!
我们却因此发现,其实几千年前的老子就告诫我们:
千万不要迷信和推崇那些所谓的“精英”,给他们过高的“名利位”,那一定会引起大众的不满,从而破坏了社会和谐!
大家知道,老子是讲无为而治的,他坚信民间自有正气在,不需要统治阶级与“精英”们干涉,自己是能够管理好市民社会的。
不用说,这个观点,要想精英们不去篡改也是不可能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