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穿了哪条裤?
李零自从骂孔子是“丧家狗”之后,因此一骂而成名(真是出名的好办法)。起初还有些遮遮掩掩,装作是在作学问,然后,慢慢地露出嘴脸来了,说什么所以要攻击孔子,“是针对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上的复古狂潮,一种近似疯狂的离奇现象。”哦!原来如此啊!原来是恐怕中国文化复兴啊!现在一般的人们,只知道近30年中国社会上的西化狂潮,一种近似疯狂的离奇现象。对于这些,李零并不觉得是坏事,因为李零的高论是:
“全盘西化后,祖宗留下来的最大遗产,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你看好多!象印度一样,被英国殖民以后,印度文化全被毁灭,只好满口说英语了。剩下的“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的一付骨架子,外面虽然是黄皮,好象“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但是,精神早己变成不是我们自己的了。
还是接下去再看吧:
“你不要问西方文化是你的主体,还是中国文化是你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你自己!”
这是什么话?辞不达意,莫名其妙。前说在说“文化”的“主体”,到最后,“文化”没有了,是什么“主体”不知道了,只剩下“主体”是“自己”(不好明白说“自由”吧)了,这就是“教授”的水平。好了,闲话少说,还是先来分析一下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吧。
“你不要问西方文化是你的主体,还是中国文化是你的主体。”这二句承接上文,意思是西方文化成为中国的主体,这不成问题,不须要提出疑问,不必要反对。至于“还是中国文化是你的主体”这一句,是顺便提出的,是为掩盖“全盘西化”用的,并不是真的希望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所以为了让人再糊涂,接上一句无头无脑的话,“这个主体就是自己”。“这个主体是自己”,多好!自己想干什么就什么,多么“自由”自在啊!但是,问题来了,我自坠地以来,从小到大,总得读书接受教育,这可由得不自己“自由”啊!读什么书好呢?反正中国文化已经没有了,那就做第二个印度吧,只好伊呀学舌,满口洋话啦!黄皮白芯香蕉人,这个主体就是我吗?这样的我就是中国的主体吗?我的天哪!
然而,李零因为骂中国骂得好,而且很出了几本书,所以已经被《南方周末》颁了奖!真好啊!东西相应,互相合作,一边打击中国文化,一边鼓吹西方文化,阴阳相合,岂不乐哉!
然后,李零毕竟还有些不好意思裸奔,所以还想糊弄百姓,所以又居然说:
“我不忍心,我可爱的中国,就这样被糟蹋下去。”
噫!已经糟蹋了可爱的中国,还说“我不忍心,我可爱的中国,就这样被糟蹋下去。”
这真是有趣了!是谁在糟蹋可爱的中国?中国的可爱与伟大,正是从古到今,由于无数的仁人志士传承了中华的优秀文化!孔子就是其中极其伟大的一位!如果我们不尊敬他,不尊称他为圣人,但也只少应该平等地看待他,把他看成一位在好学而且乐观的老人。好了,现在在有些变态者的眼里,孔子连最起码、最平常的尊重都得不到,而以“丧家狗”呼之。这样忍心,还假惺惺地说:“我不忍心”。有谁相信?!
在过去,日本人糟蹋我可爱的中国,污蔑尧不是人,是香炉;污蔑舜不是人,是蜡烛台;污蔑禹不是人,是爬虫。而当时也有许多中国人跟着日本人一同污蔑中国。现在中国强大了,日本人不敢明目张胆地糟蹋我中国了,现在倒好,居然还有人甘为日人奴,去做日本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事。这样忍心,还说不忍心,又有谁相信?
孔子自己是不要名的,虽然孔子在当时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是孔子还是推辞了圣人之名。在《论语》中就有记载: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如果说我已经做到了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要说长期追求圣和仁不厌烦,诲人不倦,则可以说我只是这样的人而已啊!”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现在,西方的一把火,尚且可以称圣;西方的一部书,尚且可以称圣。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孔子,后世人尊称他为圣,这又有何不可呢?
也同样,在《论语》中有记载: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是孔子自描的形象,一位好学而乐观的老人。为什么有些人就看不见,偏要把孔子描成一只狗,这是什么心态?为什么这样阴暗而且猥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
李零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很想表现一番自己的博学多才。然后,虽然说得比唱得好听,但是,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自以为凭自己的一点墨水,可以任意挥洒,随意愚弄天下的,然而毕竟老犬吠日,终将是一场徒劳。而且可以预见,如此险恶用心的人,其结果将会比那个丑陋的中国人更丑陋。
李零说:“再比如‘恕’,很多人认为,‘恕’就是宽恕,不对。我说‘恕’是‘仁’的另一种表达,即‘如心’,将心比心,拿自己当人,也拿别人当人。”
“恕”是“如心”,将心比心。这种解释,古来就有,并不是李零的新发现,所以,这个“我说”,只不过是“我”(李零)认同前人的这种观点,所以也这样“说”而已。
那么,既然认同了这一种观点,作为正常的人,应该是言行一致,心口合一的。但是,奇怪的很!李零嘴上说要“将心比心,拿自己当人,也拿别人当人。”结果却是出乎意料,拿自己是当人了,但不拿别人当人,把孔子当成狗看了。这种人居然是“为人师表”的,真让人大跌眼镜!
以下引也引一个“典故”作结,因为李零善于考古,爱好典故。
宋朝的时候,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朋友。有一天,两个人在一起坐禅。
苏东坡问佛印:在你心里看起来我象什么?
佛印说:你象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很高兴!
佛印问苏东坡:在你心里看起来我象什么?
苏东坡说:你象一堆狗屎。
说完还很得意!认为自己的境界比佛印要高。
其实,看别人象狗屎,是自己的心态象狗屎,这种心态是“狗屎心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