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之知之莫误之 |
因为《论语》语录的简练,所以如果不进行上下文联系,以及综合分析,就很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附会。 如《论语·泰伯》载: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是两句话就很容易误解。 “由之”,意思是循由往某一个方向。“民可使由之”,要使民往哪个方向走呢?这就容易产生分岐,反对孔子者认为:这是搞“专制”,“是指按统治者的意志办事”。这样理解似乎也通,李零就坚持这种主张。但是,如果我们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并不认同当时“统治者的意志”。 比如,当时“上梁不正下梁歪”,鲁国的权臣季氏盗窃国库,上行下效,渐渐鲁国盗窃成风。季氏准备大开杀戒,想用杀来禁止盗窃。他问孔子有什么意见,孔子不同意,孔子说:你为政,何必用杀。如果你自己为善,百姓也就跟着学善了。领导的行为好比是风,百姓的行为好比是草,风往那个方向吹,百姓就往顺势往那个方向去。 还有一个故事,季氏的财产被周室还要富有,但是仍然不厌足,还让冉求再为他聚敛更多的钱财。孔子知道了这事,就非常生气,对学生们说:“冉求这样做,不是我的学生,你们鸣鼓而攻击他的不义,可以这样啊! 其它的故事还有,不再一一例举。由此可知,孔子话中的意思,并不似李零所说,“是指按统治者的意志办事”。那么,这“由之”,到底要由向何方呢?我们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就可以发现,在这一段语录的上面,还有一段语录: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由此可知,孔子认为对百姓的教育,应该遵循这样的方法:先“兴于诗”,使百姓“温柔敦厚”;然后“立于礼”,使百姓遵守规范;最后“成于乐”,达成社会和谐。 分析了“民可使由之”,下面再来分析“不可使知之”。 “知”,一般都作“知道”理解。“不可使知之”,认为是不让老百姓知道真相,孔子是在帮统治者搞“愚民政策”。李零就坚持这种观点。其实,这一个“知”字,还有另一种理解,就是“智”。在《论语》中,“智”皆写作“知”。如:“智者乐水”,写作“知者乐水”;“智者不惑”,写作“知者不惑”等等,共有数十处之多。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办教育、开启民智的人,就是孔子。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开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后人尊敬为“万世师表”。所以,孔子并没有搞愚民,而是搞智民。 因此可知,“不可使知之”,也就是“不可使智之”。那么,百姓为什么“不可使智之”呢?这是因为百姓大多只有普通的理解、分辩能力,真正具有智慧远见的人很少。即使是教育普及的现代,也还是这样。比如,大家被美国鹦鹉一阵灌输,许多人都犯了迷糊,都跟着去捧美人的臭脚了。 即如李零自己所说:“即使现代,民意也是操控于最有势力的利益集团,愚民的阴影挥之不去。 专制是古代的愚民政策,民主的名义下也有愚民政策,受骗总是老百姓。” 原来,“民主的名义下也有愚民政策”,这样看来,“不可使知之”,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了,已经被美国学了去,具有“普世价值”了。 只是美国的“不可使知之”,不是孔子的“不可使知之”。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