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读《寒山子》42
[原文]
璨璨卢家女,旧来名莫愁。贪乘摘花马,乐搒采莲舟。
膝坐绿熊席,身披青凤裘。哀伤百年内,不免归山丘。
[
卢家那姑娘生得光彩照人,能歌善舞,无忧无虑就像她的名字一样。这样的女子,怎么能不喜欢摘花的骏马呢,傍上采莲舟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是理所当然的啊。膝下坐着色彩斑斓的兽皮席子,身上穿着名贵的裘皮衣服。可是,我还是很为她惋惜,用不着一百年,也难免一座坟丘的结局啊。
[万泉读书]
“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花儿含羞笑,碧水也温柔,莫愁女前留个影,江山秀美人风流。啊,莫愁,啊,莫愁,劝君莫忧愁。”
这首由朱明英演唱的《莫愁啊莫愁》,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男女老少都能哼上两句,因为一个“莫愁湖”的地名指向,莫愁女当然是南京姑娘了。且慢。
关于莫愁女,我国历史上有着种种传说。这个名字最先出现在古乐府的诗歌传说中。《乐府诗集》所收《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南朝陈智匠所辑《古今乐录》:“石城西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上述所说石城,即今湖北省钟祥县。梁武帝所作《河中之水歌》曰:“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这么说来,莫愁姑娘又是河南洛阳人了,而且是嫁到一户卢姓人家做了媳妇。另外就如朱明英歌里唱的,有人把石城解释为石头城,即今南京城,古称金陵,又称建康,南京城外至今有名胜曰“莫愁湖”。莫愁的南京籍贯,恐怕是明清时代秦淮歌伎的贡献,万泉没有考证,咱们还是采信文史家通常认定的“莫愁石城西”之钟祥吧。寒山子大约是把莫愁女作为洛阳姑娘来看待的,不是称之为“卢家女”嘛,他这首诗应该是《河中之水歌》的延伸。
我们不必去追究莫愁女到底是何方人氏,重要的是讨论一下寒山子关于天赋条件极好的女子在大千世界的处世问题和命运问题。所谓“贪乘摘花马”并非指莫愁女(美女们)自己做花木兰骑马征战,而是说她们“贪恋骑着骏马来摘花”的人,那当然是有钱有势的男人。“乐搒采莲舟”也是同样的意思,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叠句看待。
我们知道,历朝历代倾城倾国的美女,最后的命运都不太美妙,所以我们中国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是“红颜薄命”!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的,经济法律制度决定了她们对男性的依附关系。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口说:“弱者啊,你的名字叫女人。”这句流传几百年了,此种状况,在当今世界大抵依然如故。我们的法律虽然规定了“男女平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在人们的普遍观念意识中、在许多可操作的范围里,女子还是弱者。男女之间的强弱关系,在社会动乱的年头,表现得较为外在,战乱中奸淫抢掠的受害者多是女人。而在安定繁荣的年代,却表现在骨子里,表面上似乎女子比男子更值钱,家里一个女孩发达了,“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①看看,连中国最传统的观念都可以颠覆。而在西方,更加虚伪和肉麻,绅士们在女士面前表现得特别谦恭,给女士让道、给女士披衣、给女士送花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女性的流向,还显现着社会价值的趋向,甚至是经济流向的风标。寒山子这首诗的透视角度好像是女子:“贪乘”、“乐搒”,其实是男子的格式化效果,权力的大小、财富的多寡,决定着男人们关照女人的顺序。不知各位是否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歌谣流传说:“漂亮的女孩哪去了,漂亮的女孩进城了;城里的美女哪去了,城里的美女到深圳;深圳的靓女哪去了,深圳的靓女出国了。”我们今天读寒山子,惊讶这老头儿居然用了一个“搒”字,原来一千多年前就有美女傍大款的说法了,所以今天卖冰棒的商家给他们的产品取个“小密傍大款”的名儿,并没有什么创新价值,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寒山子在贞观之治歌舞升平的年代,很逼真地描绘了美女走向图,这个图景在他身后一百多年演绎到了极至,有传说他在那时还活着,万泉以为可能性不大。那我们这样说吧:在寒山子写出这首诗一百多年后,大唐朝出了个大名鼎鼎的大美女杨玉环。这朵鲜花当初被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看中,摘来做了老婆。不料,皇帝老子也中意这朵花,骑了无数摘花马之后,皇帝嘛骑多少回都是家常便饭,尽管那女子已经是自己亲生儿子的老婆,公爹也非要把这朵花儿摘到手不可。皇帝要的东东,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杨玉环再嫁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专宠,弄得后宫“三千粉黛无颜色”。杨贵妃自此名扬天下、名传千古。而且,一人得宠,她的兄弟姐妹也都跟着鸡犬升天、封侯拜相,所以白居易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中国又有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说:“美女是祸水”,其铁证有几例,夏商周三个王朝是妺喜、妲己、褒姒三个大美女搞亡的,这是传说啊,如何信得;貂禅是文学人物,也信不得;这个杨玉环可是有据可查的历史真实人物。她的堂兄杨国忠因为这个妹妹,平步青云、一步登天,成为当朝宰相,操纵国政,政事由此败落,民怨鼎沸,大唐天下大乱。唐玄宗带着一班朝臣和许多后宫佳丽,仓皇逃出长安。奔向四川的路上,在一个叫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的地方,随军将士哗变,唐玄宗自己不想死啊——哪怕是屈辱地活下来,那就将杨小姐赐死吧。“祸国殃民”的大美女死了,平了民愤,谢了天下,这个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唐“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的罪责因而一笔勾销,可怜一代名花,在马嵬坡被摘花马们摘得玉碎香销。
寒山子何等地有远见:“哀伤百年内,不免归山丘。”哪需要一百年啊,为了写诗方便,取个近似值而已,充其量一百年吧。可惜了寒山子啊,在开元天宝盛世即杨贵妃生活的年代,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诗圣诗仙数不胜数,高僧活佛层出不穷,寒山子排不上号。假如寒山子是李白、玄奘式的名人,想必杨玉环是可以读到“璨璨卢家女”这首诗的,因此她会入宫吗?入宫之后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吗?会受宠若惊地嫁给公爹做小老婆吗?后来到清朝,剧作家洪升将这个题材写成传奇剧本《长生殿》,搞得缠绵悱恻,很有些凄美爱情的意思,艺术水平很高,对女孩子的忽悠性也极强。
我们还知道,历史不可能重写。大概是寒山子先生看透了古往今来,绝大多数姑娘都是不可能接受“红颜薄命”的悲剧教训的,而且越靓越不信这个邪!呵呵,看到这,也许有人就会说了,寒山子老头儿,还有你这个小和尚、万泉什么的,啥“不免归山丘”,你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都是酸的,谁是傻子啊?不搒大款吃什么穿什么呀?嫁你这个穷鬼命就厚了吗?真是的。
①白居易《怅恨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