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阴阳本质
古代的人们发现了五行,古代的人们是在什么基础上,用什么的方法发现出五行的,虽然现在人们对五行的成因有诸多的解释,但是没有人能明确地说出创造五行的原始依据、过程、和原理.
阴阳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既然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产生,那么五行也不会例外,也必然由阴阳为生成,否则的话,阴阳理论就不能成为放之中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五行的原理也必须服从于阴阳这一根本大法.
阴阳又是怎样生化出五行的呢?
稍微读过《周易》,或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的人,对八卦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八卦为乾、坤、艮、兑、离、坎、巽、震从个经卦,按照《周易》的解释,八个卦都有各自的五行性质:
震为雷的性质为木,位于正东方;兑为泽的性质为金,位于正西方;离为火的性质为火,位于正南方;坎为水的性质为水,位于正北方;坤为地的性质为土,位于西南方;艮为山的性质为土,位于东北方;巽为风的性质为木,位于东南方;乾为天的性质为金,位于西北方。
太极生俩仪,俩仪生四象,四象俩俩相合生八卦.四象有东、南、西、北的分属,少阳归属东方,形象为青龙,性质为木;太阳归属南方,形象为朱雀,性质为火;少阴归属西方,形象为白虎,性质为金;太阴归属北方,形象为玄武,性质为水;如果将四象与五行相比较,就会发现双方有非常多的相同之处,五行木归东方,火归南方,金归西方,水归北方,土归中央,四象只比五行少了一个中央方位。 偶数的四象如何变成了奇数的五行,还是需要回到阴阳本身来说明问题.从阴阳的变化规律中可以看到,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状态只有五种:一是阴消阳长状态;二是阳消阴长状态;三是重阳极限状态;四是重阴极限状态;五是阴阳平衡状态。
在阴阳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阴阳平衡点有两个,一个在阴消阳长过程之中,一个在阳消阴长过程之中,在整个阴阳运动变化中,阴阳平衡状态也有两处,一年四季变化中的春分和秋分是生活中最直接的例子.在四象中两个平衡点是分开的,而在五行中两个平衡状态是合二为一的.两个阴阳平衡点的状态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平衡点前面与后面的变化,四象显示的是一个阴阳消长趋势过程,所以两个平衡点有显示动态趋势的作用.而五行是说明事物所处的阴阳状态,这俩个平衡状态点不起什么标定作用,只是作为一种性质状态,所以两者可以合并为一,由此可见,五行中的奇数“五”,是一个天然的定数,是不会以人们的意志而改变.
古代的人们可能觉得,以阴消阳长状态、重阳极限状态、阳消阴长状态、重阴极限状态、阴阳平衡状态用为日常的表达方式,在实践运用颇有点复杂,不够简洁,便将阴阳变化规律中的阴消阳长状态以“木”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阳极限状态以“火”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阳消阴长状态以“金”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阴极限状态以“水”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阴阳平衡状态以“土”的形象来替代表示,于是就产生出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为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五种不同存在状态,从阴阳是生化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材料这个认识出发,宇宙中多姿多彩的所有事物形式,都是不同量变状态的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在不同的阴阳量变对比中,自然会产生出不同的事物形态和运动状态,由于阴阳相互作用中的变化状态只有五种,从本质上说,宇宙中一切事物必然是阴阳五种变化状态的产物,从这个认识基础上看,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必然性地在五行体系中有一个具体性的固定性质,而且这个性质是绝对不变的.五行虽然只是五种状态,但每一种状态都包含着一个由无数相同或类似状态的事物组成的范畴,阴消阳长有着无数个不同的力量对比,形成一条双方力量相互在不断消长的比例过程,形成各种状态的事物,就构成了丰富多采的大千世界.
中国人的哲学深度,是有人能赶上的吗?
说中国话,讲中国道理,用中国哲学,读中国的书.原因无他,高也,深也.
http://hexun.com/bufeibuming/default.html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