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历史上有过独尊儒学,罢黜百家吗?

柳叶子 · 2008-08-2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一些朋友总是抓住“独尊儒家,罢黜百家”这个事情,治理国家者为什么要选择儒家,不选择其它,却没有说明白,古人能选择那种做法,必然有其政治背景,不可能随便或靠今天几个人耍嘴皮,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理论从实践中来,如果通不过实践,儒学怎么可能存在,很可笑。至于,怎么个打压法,却没有丝毫例子。独尊法家,罢黜百家是有的,就是没有独尊儒家,罢黜百家。说到打压百家,秦皇烧经典,残害贤能名士,禁止隐居到是真的。你何曾见过,儒家指导下的国家,去烧毁过非儒学经典,迫害贤人,连曾经非议孔子孟子的人,也成为了名士,被治国者请入为官。难道做学问 ,还要政府采纳,才能做出来,才能传承下去,黑格尔的哲学是靠政府采纳传承下去的吗?难道政府不要他们创造可以适合时局采纳的建议吗,创造新思想的机会吗?难道政府象满清一样,阉割知识分子吗?搞笑。做学问跟政府采纳治国学有什么关系?政府不采纳,就是打压百家,这个是什么道理。政府不也采纳过道学的吗?当时的治国者难道都是SB,耍嘴皮子,就可以选择儒学了。总觉得一些人书生气太重了,太自我为中心了,居然不知道治理国家是采纳适合的。儒学不也吸收道学思想吗,相当于就是在发扬道学,文化交融,包括东西方文化交融都是必然的,取长补短,完善发展,哪里有单独排斥一种文化的,这个不是进步开放,而是保守自闭,不利于文化发展。道学,儒学都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交融是唯一之路,才能将中华文化精髓凝集起来,而不是分散,一些人说“我只学道德经,不看儒学”,这样也算学习中国文化吗?这个是自闭。真正的国学,是学习所有的,用精髓传统思想文化教育国民,目前以儒学为主是符合事实的,只有儒学包容百家,不断发展,生机勃勃,才最有利于去教育国民的思想文化。儒学的西化,吸收科学精神,吸收西方文艺等元素,这个在明朝十分显眼,更显现了儒学的包容性,发展性。国民受到以儒学为主的思想文化教育,就可以指导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对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等也大有指导作用。过去儒学与道学哲学结合过,儒学得到发展,儒学在以后,依然可以和最新的哲学相结合,使得儒学产生新的发展飞跃。比如,儒家借鉴西学,提倡科学精神,成为儒士精神锻炼的新内容,用新兴的儒士精神教育去教育国民,中华必然有希望。

       日本人靠武士精神去培养锻炼国民精神,中国人靠儒士精神去培养锻炼国民精神。

      东汉初年百废待兴,光武在恢复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注意加强文化建设,荡涤社会风气,培养了大批人才,吸引了周边蛮夷倾慕中华,建武中期以后,东至朝鲜、日本,西至西域诸国都来朝贺,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共享天下太平,这就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成果,远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明得多。
  光武晚年最大的嗜好就是解经,把精力投入到经学中去,日夜不倦,以总结个人成功的经验、战争和治国理论。一般人读《论语》、《尚书》昏昏欲睡,而只有真正读懂了,理解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才会觉得兴趣盎然。光武“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他治学的原则是博采百家,兼收并蓄。

一、古文、今文之争
   汉代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之后,很难找到原始古籍,汉武帝广揽遗书于天下,从此兴起了经学。当时的经有《尚书》、《诗》、《易》、《春秋》、《礼记》五经。由于各门“经”都以家法教授,微言大义,解说烦琐,又严守家法、师法,故门派繁多。
  这些经学著作起初都由儒生伏生在齐、鲁之地传授,弟子们用当时流行的隶书书写,故称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的出现是在汉武帝末期,鲁恭王扩建宫室时偶然发现古文写的《尚书》,后由孔子后裔孔安国献给朝廷。从此经学分为今文和古文两种。古文经学出现较晚,在西汉时流传并不广,治古文经的研究方法也不同于今文经。今文学家讲微言大义,通一经即可为博士,他们“或为雅,或为颂”,至合数人治一经,所以当时有“遗子满嬴金,不如教一经”之谣。古文学家则不同,他们偏重于文字历史的典制解释,注重文字训诂,考订制度、名物。非博学无以治经,所以从刘歆开始,凡古文学家一般研治数经,学问渊博。
  王莽为了篡位,曾立古文经《左氏春秋》、《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四家。他把持古文经学解释权,肆意曲解,用以篡位,古文经学一度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东汉初,治今文经学的学者对古文经学极力排斥。这两家争论有意气之争,也有学术思想之争。
  东汉初年,经学立于官学的有十四家,《汉官》曰:“光武中兴,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贺、京房,《书》有欧阳和伯、夏侯胜、建,《诗》有申公、辕固、韩婴,《春秋》有严彭祖、颜安乐,《礼》有戴德、戴圣。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也。”
  “官学”之外还有“私学”,家派繁衍亦毫不逊色。据《汉书·艺文志》,《易》有费氏、高氏二家;《春秋》有邹氏、夹氏二家。 
 
  光武时期主要的经学士都云会京师,有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之徒,他们接踵而至,莫不抱负坟策。以求自家学说能为朝廷所重。建武五年,天下初定,光武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

  光武时期经学争论的焦点是是否为古文经立博士。
  建武三年前后,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在建武四年正月,光武召集群臣云台大会议论。博士范升坚决反对,他的理由是:“《左氏春秋》不是出自孔子,是出于左丘明,师徒相传,又查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尚书令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与范升激烈辩论。范升退而上奏道:“臣闻主不稽古,无以承天;臣不述旧,无以奉君。陛下愍学微缺,劳心经艺,情存博闻,故异端竞进。”他先指责古文经学是异端。批评光武“情存博闻导致异端竞进”。他再提醒到这些所谓经学,如果一旦立博,则其他私学也将步其后尘。“京氏既立,费氏怨望,左氏春秋复以比类,亦希置立。京、费已行,次复高氏,春秋之家,又有驺、夹。”那么其后果就是“五经奇异,并复求立,各有所执,乖戾分争,从之则失道,不从则失人。将恐陛下必有厌倦之听。孔子曰:'博学约之,弗叛矣夫。'夫学而不约,必叛道也”。他又以无门无派指责《费氏易》、《左氏春秋》两学不正统,“今费、左二学,无有本师,而多反异,先帝前世,有疑于此,故京氏虽立,辄复见废。疑道不可由,疑事不可行。”还列举《史记》中提到的左氏与五经,谬孔子言,及《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论证这是异家邪说。接着还用“大一统”原则规劝光武。“孔子日:'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传曰:'闻疑传疑,闻信传信,而尧舜之道存。'”。“天下之事所以异者,以不一本也。易曰:'天下之动,贞夫一也。'又曰:'正其本,万事理。'”

  范升上疏遭到陈元的强烈反对,陈元少传父业,为之训诂,采用的是古文经学的学术方法。他说:范升所列举的《左氏春秋》不可立,以及太史公违戾凡四十五事,都是小差错,“以年数小差,掇为巨谬,遗脱纤微,指为大尤,抉瑕擿衅,掩其弘美,所谓‘小辩破言,小言破道’者也。”他又驳斥了范升以先帝为取向的保守思想,“臣愚以为若先帝所行而后主必行者,则盘庚不当迁于殷,周公不当营洛邑,陛下不当都山东也。”他又用事实举例,先帝也曾开创新学。“往者,孝武皇帝好公羊,卫太子好谷梁,有诏诏太子受公羊,不得受谷梁。孝宣皇帝在人闲时,闻卫太子好谷梁,于是独学之。及即位,为石渠论而谷梁氏兴,至今与公羊并存。此先帝后帝各有所立,不必其相因也。”他劝光武下决心,“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听者独闻,不谬于清浊……建立左氏,解释先圣之积结,洮汰学者之累惑。”
  光武让范升和陈元继续辩论,辩了十个来回。光武最终同意建“左氏学”,太常选博士四人,陈元为第一。光武以陈元新忿争,于是用其次司隶从事李封,但是诸儒以左氏之立,舆论哗然,自公卿以下,又数次廷争不已。这时恰逢李封病卒,光武不想听这些人无休止的争论,就不再补进,左氏复废。
  但是治古文经者,都是有真才实料的,这点光武也明白,所以他仍然重用他们,比如郑兴、杜林等人。寇恂也爱好古文经,当汝南太守时,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


二、学术自由
   既然经学有这么多家,必然彼此有门户之见,光武的态度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下车寻儒,兼收并蓄。光武整日和儒生在一起,但从不发表意见,也从不裁定经学是非,谁说得有理,就尊敬谁、赏赐谁。《后汉书·戴凭传》记载:“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戴)凭遂重坐五十余席”。戴凭能说经,难倒了五十多儒生,席子落了五十多层。对于事关夺取江山合法性的图谶问题,光武对持异议者并没有加以迫害,也仅仅是罢黜不用。这种开明的态度就是思想和学术自由。东汉一代,即便是异端邪说同样能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比如王充、张衡公然反对谶纬经学,非议孔孟,照样成为名士。《后汉书·张衡传》说:“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訞言。(张)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上书劝谏。东汉经学那么发达,但是不排斥道、佛等杂教学说,佛教就是汉明帝引入的。以上事实足以驳斥儒家专制、封闭、保守的谬论,从春秋到明代儒家从来不封闭,思想界自有道统传承,中国古代的传统从来都是道统是道统,治统是治统。自清代康熙开始道统、治统才合一,皇帝圣喻也成了百姓时常要背的经,时人稍有非议,就被投入文字狱当中,这时的儒学成为政教合一的奴学了。所谓的儒学排外,本是源于满清政权的封闭、排外的恶果。


儒学为什么不是宗教
  这个问题,时常被新儒家们争论不休,我的看法如下:
  第一,儒学并没有出现人格神,反对接近鬼、神。孔子曰:“人道近、神道远”。儒学也讲祭祀、祭天、祭祖。 但是这个天是虚幻的,代表的是“德”、“民”,实际还是“学”。
  第二、儒学没有来世救赎的观念,也不主张因果报应,一虚和一实,这是学与教根本的不同。
  第三、即便是孔子,生前生后都不是神圣的,都是可以通过模仿学到做到,是人而非神。也不是用于祈求显圣的神灵,儒生拜孔子是弟子对老师的敬意。
  第四、宗教都有强制性、具有排他性,全民性。宗教的教义一经确立,不得修改、发挥、引申。达尔文是这样说的,“我很难理解人们怎么能希望基督教是真的,因为这样的话,圣经用清清楚楚的文字表明了,凡是不相信的人,包括我的父亲、兄弟以及几乎我所有的好朋友,都将要永永远远地受到惩罚。这真是一个可咒诅的教义。”而儒学始终和道学同行,就连儒家的死对头法家,仍然保留其一席之地,也并不排斥其他宗教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儒学中人可以信仰其他宗教,这些宗教信徒也可以有儒学信仰。谶纬迷信始终不占儒学主流,即便是东汉时期也是经学的旁支,强化的是王权而不是神权。儒学精神上的强制也比不了宗教,容许人们不信和怀疑。不信儒学的人大有人在。王充写《论衡》公然批判谶纬迷信,写“问孔”,“刺孟”,他本人并没有受到迫害,还被肃宗征召,后此书广为流传,蔡邕、王朗得之以为宝。
  第五、儒学在不同时代都在发展,引入新内容,吸收其他教派学说,圣贤层出不穷,是有生命力的学说。
  宗教一旦解经产生歧义就自然分化,引起教派冲突,出现新教。所以我们看到有的民族和宗教一起死亡,而儒学却从来都没有分化过。
  第六、宗教有愚民的成分,而儒学从来不主张愚民,满清时儒学宗教化,是例外。
  腐儒们把儒学搞成儒教,小儒、奴儒、新儒们把儒学搞成儒术,都背离了儒学的正宗。

三、统一经学,教化士民
  今文经虽然在当时为国学,但是其章句繁多,动辄注一经超过百万言,造成学子白首不能究一艺的困境。光武要纠正这种偏向,他命令减省。明帝师傅桓荣将《欧阳尚书》从章句四十万言,删减为二十三万言,桓郁再减至十二万言;张奂受《牟氏尚书》由四十五万言压缩至九万言。汉明帝也曾自制《五家要说章句》。
  经学的统一是在汉章帝时期,东汉章帝的时候召开白虎观会议,统一各家各派的经学,共正经义,简省章句。形成统一的官方经学注解, 编辑成书,这就是《白虎通》,《白虎通》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宪法和各类民法的总和。


  《后汉书》对于光武讲经论学大加赞扬,“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愍经艺缪杂,真伪错乱,每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后汉书·陈元传》)皇帝带头,影响了东汉一代的风气,民风由飙急到谨厚,比如贾复这样的悍将,平日好凌折同辈。此时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
  当时东汉王朝除了太学以外各地还办了乡学。毫无疑问起到了教化百姓的作用。对文化普及传播作用更大,还吸引了周边蛮夷前来游学。
“博士议郎,一人开门,徒众百数。化自圣躬,流及蛮荒,匈奴遣伊秩訾王大车且渠来入就学。八方肃清,上下无事。是以议者每称盛时,咸言永平。”(《樊宏阴识列传 》)
   到东汉末年,虚学之风之起,据范晔评说,“本初元年,梁太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后汉书·儒林列传》),说是游学实际是游宦,也就是跑官之风,风气为之一变。
  总的来说,东汉经学的兴盛,给东汉王朝提供一大批有骨气,有真本领的儒生。他们在同权臣、宦官的斗争中表现出铮铮铁骨,在同蛮夷的战争中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是支撑汉家江山的中流砥柱,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华夏文化精神。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5.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