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跟一个反共分子本来不想说啥的,不过有些东西还是不吐不快。上课天马行空的不知道自己是啥身份想说啥就说啥不经大脑连“华国锋是毛主席的大儿子”这样的话都能说出来就足以看出是个啥货色。不过这些属于立场问题,也没啥好说的,屁股决定脑袋,就这么简单而已。这次主要是说说带点学术性的问题。
虽然大学逃课是我也主张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 能赞同 老师的理由。据说老师是因为大学的老师说了一句令老师作呕的话使得老师开始瞧不起一些教授乃至于天天逃课,这本无可厚非,如果教授的能力果真如此的话那么逃课也不是啥坏事,但是问题是这个教授说的话真的是错的吗?这个问题是需要搞清楚的。
问题的主角便是李白与杜甫;问题的关键词便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据称老 师的 老师,也就是一个老教授,说到李白之所以伟大,乃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说到杜甫时说杜甫之所以伟大,乃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这里只是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掉个位置。这就让 蔡 老师作呕了,并且以后也不去上课了。
实际上这位老教授说得是否有道理呢?一般看来似乎只是将两个名字掉个位置,完全一样,似乎不像一个教授的水平说出的话。但是只要稍稍了解一下李白杜甫的身世,便知道这位教授说得是如此的精辟。
说到李白,大家都知道他家里是非常富裕的,乃至于在他的诗里往往会透露出一种浪漫主义色彩,雄起奔放,异想翩迁,这是他的诗歌主流,乃至于被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前期李白的诗里多数有酒,在体现出浪漫主义的同时却往往带有一丝消极的情绪:“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书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共销万古愁”《将进酒》。李白的苦闷在于其难得皇帝之重用,乃至于皇帝下诏招之进宫时,李白发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然则李白天生不属于朝廷,经过高力士事件后李白对其心灰意懒。于是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个人心理最强音。从此他的诗里在诗人本意浪漫的基础上更多了几分现实主义。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李白诗歌成就在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杜甫比李白惨得多,身处安史之乱这个动乱时代,两个时代的对比以及自己经济上的窘迫使得杜甫更加容易将其眼光放在现实中。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杜甫不仅仅是把眼光投向自己,跟多的是从自己引申到与其同样命运的人民:“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时间的困苦生活并没有使得杜甫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失望与信心不断的反复使得杜甫在某些诗里也透露出了浪漫主义的风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以说杜甫之成就亦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成果。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李白与杜甫之成就乃在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结合,但是孰先孰后?李白之浪漫源自于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其能够首先成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就像老师凭借着写几首“诗”获得不错的稿费就能够经常去跟人玩耍,小资情调颇为浓重。而杜甫首先由于其经济上的窘困导致其必然将眼光放在现实中,就像老师如果当年穷的连个家都不知道住哪想必没有心思跟人家出去饮酒作乐了。由于个人性格的原因杜甫并没有完全消沉而是在生活中寻找自信,现实主义诗风兼入了浪漫主义,终于成为了一代诗圣。
所以 那个 教授说的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高屋建瓴的。虽然只有一句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想调换的话语,但是其蕴含的知识却是丰富的。当然这点需要学生的自我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看得出来 蔡 老师并没有做出思考,而是简简单单的就作呕以后逃课了之。如此我也只能说一句: 蔡 老师真菜。
2008-9-10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