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广义地缘政治学第七章 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南北关系

周绍强 · 2008-10-07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广义地缘政治学第七章第一、二节

第三部分  “四极世界”中的中国
 
第七章  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南北关系
    正如牛顿古典物理学中,空间只是个摆放物体的空盒子一样,传统历史学中,地理环境只是个摆放历史事件的空舞台。然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正如空间本身就是物体的本己存在一样,地理环境,本身就是历史的本己存在,即能动的历史的基础和动因。因此,历史学如果不从地缘分析入手,不认地缘条件乃历史的主动因素,这样的历史学,只是牛顿式认空间为空盒子的形而上学历史学。
    中国历史的基础和动因,在中国特殊的地缘条件;任何时代的中国历史,背后的决定因素即其合乎逻辑、合乎因果律的“历史必然性”,都是中国特殊的地缘条件。把握了中国的地缘条件,就把握了中国历史或中国命运的血脉。当然,正如人体血脉有粗细之分一样,地缘条件在历史中的作用,也有粗细之分。——在本书中,我们只能谈其粗者,即中国历史中的东西南北关系。
 
一、东西关系——炎黄到秦汉
    1、安史之乱前中国东西关系的地缘动因
    在中国地缘政治史上,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是一块界碑。这以前的中国,“力量的自然位置”在西部,政治军事方面占优势的西部力量,总对经济方面占优势的东部力量取进攻态势。在二者的较量中,每个大回合,都是西部力量打败东部力量,西部地区把东部地区整合掉。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治重心在西部,长安是它的心脏或大脑。安史之乱后,“力量的自然位置”在北方,军事政治方面占优势的北方势力,总对经济方面占优势的南方势力取进攻态势,在二者的较量中,每个大回合,都是北方力量打败南方力量,北方把南方整合掉。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治重心在北方,北京是它的心脏或大脑。
    追溯中国地缘政治史上这幅东西南北大势图,得从安史之乱前西部力量对东部力量施加压力的深层地缘背景和动因说起。
    冰期时代,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北边的广大欧亚大陆内地,气候并非均一的冰原气候,而是多种类型的。东亚寒冷干燥,欧洲冰川广布。这两个地区,都不利于具有寒性大智慧、能分善恶的人种培植。只有中亚,条件才最具备。这一地区,现在当然大部分为沙漠所覆盖,但汉字中的“沙漠”二字,都有水字旁。这表明:在上古时代的中国人眼目中,今日的沙漠地带,是水量充足的。这一点,也为现代科学考察所证实:
    经中德两国科学家4年多实地考察,我国第二大沙漠腾格里的历史真面目终为世人所知:这个目前被流动沙丘覆盖的大沙漠曾有一个连续而巨大的淡水湖泊。
    据兰州大学参加考察的青年科学家张虎才介绍,这次研究区主要以腾格里沙漠北纬38-40度,东径102-105度的范围内为中心,因此涉及沙漠内部查汗池到阿拉善旗一带。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大面积的古湖泊地貌遗迹和沉积地层,同时发现,现已成为干盐湖的白碱湖边缘,还留有完整可辨的最高湖岸线遗迹。
    考察结果显示出被科学家称为“腾格里大湖”的古湖泊昔日风貌:一个连续而巨大的淡水湖泊高水位曾形成于距今3.5万年到3.8万年前,在距今3.3万年至距今2.3万年间,腾格里沙漠西北部,也就是今天的白碱湖大海子一带,曾存在一个面积至少达1.62万平方公里、水深25米、最大水深超过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在距今5800年前至距今1400年前的这段时间里,腾格里沙漠西北部仍有较高水位波动的遗迹存在。【《中国教育报》 1995年1月16日 4版】
    这表明:这个“腾格里大湖”,至少在隋唐时期才完全干涸,并经历了一个正在文明着的中国先民们所能看到的由湖到干海子、由干海子到沙漠的演变过程。因此,那地方的古代名称,又有“大泽” 【脚注:《山海经?海内西经》:“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 、“瀚海”之称。当然,瀚海之称当在大泽之称后。“瀚”者,旱也;“瀚海”者,旱海也,曾经有过百鸟翔集的湖泊的地方也。从湖到干海子、从干海子到沙漠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名称由“大泽”到“瀚海”、由“瀚海”到“沙漠”的改称过程。
    既然腾格里沙漠在不算久远的人类时代中存在过如此巨大的一个湖泊,那么,中亚地区,越往西,这样的同期湖泊当会越多越大。因为越往西,中亚地区就越能接受到西风带来的较多的大西洋降水。事实也是这样,腾格里沙漠以西的罗布泊,时至20世纪后半叶,还有湖水。罗布泊再往西,是以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为主的新疆地区,此地众多沙漠中,历史上人类活动的遗迹到处可见。这表明,这些地区,历史上也曾湖泊广布。例如,1998年,考古学家们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找到了消失了近两千年的古精绝国遗址,发现了用芦苇编成的院墙、用湖泊淤泥沉积物切块垒成的佛塔,从而证实了唐玄奘“古精绝国在大泽中”的记载。这一地区再往西,就到了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至今面积仍然广大的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斋桑泊等湖区。再往西,就是图兰低地中面积比巴尔喀什湖更大的咸海。咸海以西,又是面积比咸海更大的里海。里海以西,又是面积比里海更大的黑海。再往西,是更大更大的地中海、大西洋……。这种情形表明,在不太久远的人类世纪,在西起里海,东至中国黄河河套这一广大的中亚地区,包括今天的沙漠广布之地,曾是湖泊广布、气候湿润的。
    既然“腾格里大湖”的全盛期至少在3.8万年前就达到了,那么,它的形成期应该比3.8万年要提前,至少应在4万年以上。这段时期,属于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大冰期的最后一次亚冰期——玉木冰期。可见在玉木冰期时代,当欧洲广大地区被巨大的斯堪的纳维亚冰原覆盖的时候,中亚地区则是湖泊广布、气候湿润的。不难想象,当时当地的气候景观当是如此的:四季变化明显;冬天湖面冰冻,祁连山、阿尔金山、阿尔泰山、天山、杭爱山、阴山、帕米尔高原、萨彦岭等山脉,雪线降得更低;夏天湖面解冻,四周广大平川上草原郁郁葱葱、无边无际,远处的高山,雪线后退,望之若今日日本富士山或中国玉龙雪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遍布整个中亚地区。
    这种气候景观,是特别适合具有寒性大智慧的人种产生的,这就是当今人类学家所说的“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可以说,高加索人种与蒙古人种,这寒性地缘种因最强或较强的两大人种,起源时间为晚第四纪冰期,起源地点为东起中国黄河河套、西至欧亚交界处的高加索山脉这一广大的亚洲内陆地区。这地区西部,与白雪皑皑的斯堪的纳维亚冰原相接,受白色冰雪熏染深,那地方的人,就成为白皮肤的高加索人种。这地区东部,与黄土广布的中国黄土高原、蒙古高原相接,受黄色土壤熏染重,这地方的人,就成为黄皮肤的蒙古人种。
    玉木冰期之后,全新世开始,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冰原的消失,欧洲气候变得大为宜人,高加索人种们渐渐向那里挺进。而在东方,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从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刮来的冬季风势力减弱,从太平洋吹来的夏季风势力增强,被李四光称为“新华夏构造带”的东亚广大地区,气候同样变得温润宜人,蒙古人种们于是渐渐朝这一地区挺进。
    然而,全新世以来,假如仅仅欧洲和东亚的气候变得宜人,而中亚的气候仍像以前一样湖泊广布、清明湿润的话,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们是不会离开这一地区、各朝东西两个方向大规模挺进的(当然,南亚也是一个方向)。但事实相反:全新世以来,如果说欧洲东亚的气候是由寒冷变温暖的话,那么中亚的气候就是由温暖变炎热(当然,冬季除外)。这样,该地本来就不多的降水量,渐渐比不上蒸发量。结果是湖泊日趋缩小乃至消失,草原日渐荒芜沙漠化;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们,不得不渐渐离开此地,向东西两个方向走去,争占风水更好的地方。就东方的情形说,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与“腾格里大湖”最终干涸同时的1400前的中国隋唐之际。因为此时,包括“腾格里大湖”在内,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广大中亚地区,小型湖泊已完全干涸,大型湖泊变得小而又小,以至于到处是“瀚海”了。或者说,隋唐之际,与中亚土地涵养力退化到一个临界点同时,该地的人口,也减少到了一个再无力量对东亚地区作大规模入侵的临界点。于是,隋唐以后,中国地缘政治史上的东西关系大格局,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南北关系大格局。
    2、炎黄二族的“东进序曲”
    上古时候的华夏祖先,大而化之地分为“东夷”、“西羌”、“北狄”、“南蛮”四部,相互不断冲突、交往、融合。在此过程中,起源于西方中亚地区的羌人,因受“在干旱气候条件下,不向外发展就没有好日子过”的生存压力驱迫,多数情形下,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当然,严格说来,北狄、东夷和南蛮,亦带有一定的西羌式的中亚地缘种因。因为全新世以来,蒙古人种的向东迁移,并非一次性行为,而是分期分批的多次行为;炎黄二帝之前,当有多次迁移。那些先行者们到了中国北方,与当地环境相适应,就成了北狄;到了中国中东部地区,与当地环境相适应和与当地原住民相融合,就成了东夷;到了中国南方,与当地环境相适应和与当地原住民相融合,就成了南蛮。然而,后续者还在源源不断地来,从而源源不断地推挤着先行者;先行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地盘(利益),亦不得不回头抗拒背后的推进者。那情形,恰似“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在此推进过程中,见之历史传说的最早一波“大浪”,就是炎帝族和黄帝族的向东推进。或者说:炎黄二族的向东推进,只是持续了数千年的西部力量向东推进的“东进序曲”
    传说中的炎帝族,发源于今日陕西岐山东渭河北岸的姜水,离黄帝族的发源地即今日的黄帝陵不远(“叶落归根”,黄陵所在地,必为黄帝族发源地)。两族早先的活动范围,皆在陕甘盆地中渭河以北的洛河、泾河一带。但是,两族的地缘环境,还是有明显差别的:炎帝族偏南,黄帝族偏北;前者位于“黄土地”上的低湿地区,后者位于“黄土地”上的“黄土高坡”;前者宜于习于农业,被称为“神农氏”,后者不宜不习农业,以游牧业为主,大概因为喜欢架车到处跑、是车子的发明者,因而被称为“轩辕氏”。这种初始地缘差别,为后来的两部族发展规定了一个大方向,甚至决定了各自的后来命运:在后来的“东进序曲”中,黄帝族按照自己的既定方位,向东北方向发展;炎帝族按照自己的既定方位,向东南方向发展。前者因所经之地更不具备灌溉农业所应具备的水利条件,越加增强了游牧部落特有的“迁徙往来无常处”习性,变得更加机动强悍;后者因所经之地水利条件越来越好,越加发展了自己的以农为本习性,渐渐变弱。
    炎黄二族的向东发展,不能不与黄河中下游的东夷族发生冲突。在此冲突中,炎黄二族中首当其冲的是炎帝族。这是因为:一方面,黄河中下游地区,与炎帝族所在地纬度相同,直线距离最短,属炎帝族天然势力范围;另一方面,此地风水最好,它当然必须属于力量更强的炎帝族(早先的炎帝族,势力强于黄帝族)。——此时的炎帝族,其顺着黄河一直东进到山东半岛乃至大海边的扩张愿望,一如冷战时期苏联的南下印度洋战略。而东夷族对炎帝族的抵抗,一如冷战时期美国在内新月形地带对苏联实施的战略遏止。双方争夺重点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陕西东部的黄河一带。战事长期胶着。
    与炎帝族的向正东方向发展同时,向东北方向发展的黄帝族,先在黄河壶口一带越过黄河,进入山西吕梁地区,接着又过吕梁山,下到汾河上游,一部分顺汾河南下,一部分继续往东,越过太行山,东出井陉,在太行山东侧广大平原地区活动经营着。这样,黄帝族就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成为炎帝族与东夷族争霸战争中一股决定双方命运的力量:顺汾河南下,他可以威胁潼关以西的炎帝族后方;顺太行山东侧南下,他可以在孟津一带包抄蚩尤为首的东夷“战时前线大本营”。当然,因东夷族占据的肥美之地对黄帝族更有吸引力,它的攻击对象因此只会是东夷族。于是,正如冷战时期陆权国家为对付海权国家而结成军事同盟一样,黄帝族与炎帝族之间的军事同盟形成了(这是上古时候心脏地带的地缘政治力量向内新月形地区的地缘政治力量发起的一次进攻)。蚩尤为统帅的东夷“战时前线大本营”被黄帝族击溃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在黄帝族控制下了。
    战胜东夷族后,炎黄二族又展开争夺胜利果实的争斗。但此时,黄帝族已掌握主动:“诸侯咸归轩辕”。此外,此时的炎黄相争,不同于与东夷族的争战,双方不久前还是心脏地带“天然盟友”,只不过先前炎帝族是老大,黄帝族是老二,战胜东夷族后,老二变成老大。因此,这种争斗,就比与东夷族的争战显得温和:阪泉三战得其志的黄帝,对战败的炎帝,并未像对东夷的蚩尤那样,采取“擒杀”手段,而是在让对方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后,就息事宁人了。而炎帝族,也识相地从此改变了自己原来念念不忘的顺黄河东进到大海的战略意图,把它让给了黄帝族(事实上,战胜东夷族后,此方位早在黄帝族控制下了),自己则朝东南方向发展,顺汉江而下,在神农架一带,一路放火烧山,筚路蓝缕,开荒种田;这样,在原有的“神农氏”头衔之后,又新增了一个“烈山氏”头衔(这头衔略带讥讽,大概是黄帝族因对炎帝族没有节制的放火烧山行为很不以为然而“赠”给他们的。)
    3、东西和睦的尧舜禹时代
    黄帝族入主黄河流域后,面临的问题无非两个:一为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二为生产关系中的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关系。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是尧舜禹三代不断地治水平整土地,其中的关键人物是鲧禹父子。鲧的治水法是人过分自大、崇人力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堵法”,结果治水失败,身败名裂。禹的治水法是尊崇自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导法”,结果大功告成,名垂千古。鲧的方法是主观唯心方法,禹的方法是客观唯物方法,二者在中国历史上,都很有代表性:唯心错误的鲧的“堵法”,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断绝过,只不过表现领域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类似20世纪辛亥革命后说的“五族共和”。此办法与雅利安人入主印度后推行的种姓制度不一样。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在印度,征服者的征服,是北方民族对南方民族的纵向征服,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南北素质差别太大。但在中国,黄帝族的入主黄河流域,征服者的征服,是北方部族对北方部族的横向征服,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素质差别不大,而且都有共同的西部地缘种因,都是由中亚一带进入东亚的,不同的只是时间的先后;这样,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之间的“共和维新”,就有共同的地缘种因基础。
    第二,印度自然阻隔和压力太小,气候炎热,人性热动,若不以种族隔离办法制造社会隔阂,生活于那片平坦而热动的土地上的人们,将互相冲撞得一塌糊涂,毫无文明气象可言。而中国,自然阻隔和压力本来就太多太大,地阴太重,人的性格因此本来就不大活泼,在此情形下,何必在自然隔阂基础上再加一层社会隔阂呢?——只有实行“共和维新”办法,才能尽量减少自然隔阂、增加生活热气。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尧舜禹三位“圣人”。这三位“大圣”,在“天地人三才”的“分有”方面,各有其特殊性:尧身上,“天”的色彩更重一些;舜身上,“人”的色彩更重一些;禹身上,“地”的色彩更重一些。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说:“尧都平阳,在今山西临汾”;“舜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禹都阳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后迁阳翟,在河南禹县”。《孟子?离娄章句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荀子?大略篇》:“禹学于西王国。”——这里,尧山西,舜山东,禹河南,体现了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朴素地缘政治关系。这说明:尧时期,重西部;舜时期,重东部;禹时期,东西并重略偏西。这种情形,正与四千年后的新中国同:毛泽东时代重西部;邓小平时期重东部;江泽民后期和胡锦涛开始以来,则“允执厥中”、东西并重但略偏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新中国,相对于尧舜禹时代这一华夏文明的“曙光期”,是一个更大时空的否定之否定:正如华夏文明的光被东方,端赖尧指示、禹完成的治水事业一样,今日新中国,要光被世界,端赖毛泽东指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大业的完成;亦如禹治水事业的完成,开创了几千年的“家天下”后果一样,新中国“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大业的完成,开创的,将是无限久远的禹以前样的“公天下”后果。
    4、夏商周三代的东西关系
    建都山西南部的夏朝,在当时的华夏文明圈内,位置偏西。东西自然差别,决定了西部夏朝与东部地方势力的矛盾是难以避免的。一般说来,挑起矛盾者通常只会是东部势力,因为经济上它比西部更有实力(好风水使然),但政治上却受西部控制,心理不平衡。再说,经济实力的增强,任何时候都会助长某些有经济头脑无政治头脑的野心家的非分之想。
    东部势力对西部“中央政府”的反叛,最著名的一次是后羿发动的叛乱。《中国史稿》说:启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互争继承权,夷人中的后羿乘机西进,因夏民以代夏政,取得政权。但羿政权如秦汉之交进驻咸阳的楚霸王顶羽,乱轰轰缺乏稳定性。经过长期混战,启的重孙少康取得胜利,政权重归夏人。少康之子抒继位后,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之后,为报与东夷的“一箭之仇”,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北),接着“征伐东夷,一直打到海边。”
    抒以后的夏朝,因迁都老丘,实际已属东部地缘政治力量,渐渐受到东部容易得利的地缘环境和舒适生活影响,精神上逐渐与西部根基脱离,失了艰苦奋斗这一西部人特有的地缘政治本色。从孔甲开始,统治者的腐化堕落一代胜过一代,至末代暴君桀,终于把夏朝弄亡了。
    继夏而起的商,属夷人方国。盘庚以前,因所在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日照充足,可耕地和天然物产丰富,商人因此对土地的经营投入就无兴趣,老在大平原上漫游着,似乎哪块地盘都重要,又都不重要,到处都有诱惑力。这种浪漫习性,对自身的生存发展是不利的,必须改变,找块地盘定居下来。当然,这块地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苦寒,也不繁华;二是既能控扼东部势力,更能控扼西部势力。为了寻找这样一块地盘,商人肯定“摸着石头过河”地作了一番努力。但由于贪恋东部繁华,寻来寻去,只是在老套路中转圈。为此,得拿出壮士断腕决心,对那些借口“摸着石头过河”、实则贪恋东部繁华生活的旧贵族猛喝一声:这套把戏该收场了!如果你们真的有意寻找这样的地盘,那么,它就明摆在那里,现在就看你们愿不愿意了!而这个“那里”,就是盘庚挑选的并且用严厉手段强迫旧贵族们接受的殷(河南安阳)。盘庚迁殷后,商朝国都不定的历史终于结束了,此后的商朝,就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局面。
    商朝的南方,无劲敌,武丁南征,“挞彼殷武,奋发荆楚”,势力伸张到长江以南。东边,那是商的传统势力范围。北边,人烟稀少,地缘政治力量处在冬眠状态。西边,为干旱所迫、向外寻找好风水的“外部无产者”,源源不断。因此,一如既往,商朝的主要威胁,依然自西而来。这些西方外部无产者们,开始很散漫,后来终于集合在周人旗帜下,灭了商朝。
    的确,周人代表的,乃全新世以来在干旱压迫下自西而东寻找好风水的中亚地缘政治力量,他们一面对东方施加压力,一面又受到比他们位置更西的“犬戎”势力的逼压。这种处境,使周人形成一种尤其能够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他们既懂得东方发达地区的情形,也懂得西方落后地区的情形。这样,华夏文明重心,渐渐从黄河中游转移到渭河流域。代商而立的周朝,一开始,就对华夏族的长治久安作了全盘考虑,使出两大高招,这就是:
    第一,把住华夏“东极”:把与周朝存亡与共、在灭商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周公旦和姜太公,分封到位于华夏东极的山东沿海去,使“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国家理念真正落在实处(事实上,此一理念,正源于此:“滨”者,东部沿海即欧亚大陆的东极也)。这样,就从“终极关怀”处斩断了全新世以来一切内陆地缘政治力量都具有的“不到东海心不死”心思,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是的,对这一地区的想往,是迄今为止华夏这方土地难以安宁的最大兴奋点;然而,如果说以往的人们克制不了自己这番心思,是因为此地主权一直不明确的话,那么,时至今日,此地已有强大主人,因此,从今以后,这种心思,该彻底打消了;从今以后,各方力量,应各就各位,安于自己的“封土”(范文澜说的“周初大封建”规定的封土),不要再互相侵逼了。
    第二,打破传统国都模式,实行一国两都制。两都者,西边的“本都”镐京和新建的东边的“末都”洛阳也;前者是固本,后者是扶末。重视西都,是为了防范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西边“外部无产者”。新建一个东都,意义在于:西极的周天子所在地与东极的周公旦、姜太公封地,距离太远,中间有一“软肚皮”,若不在二者中间建一“允执厥中”的平衡点,周王朝这架天秤,就支撑不起来。反之,若在二者中间建一新都,那么,在周朝势力所及地区即“率土之滨”,就形成一种三点一线、东西呼应、击首尾应、击尾首应的一字长蛇阵。毫不夸张地说:周初治国者们此一打破传统国都模式的举措,其“思想解放”的大胆性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创造性,可与三千年后当今中国政府实行的“一国两制”一比。
    附带说说:洛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是由这种东西地缘政治关系大格局决定的,而不是像某些风水先生说的那样,是因为它“处在昆仑山脉的吉祥之气”中,得了“阴阳两种力量”之助。因此,一旦中国地缘政治关系不以东西关系为主、而以南北关系为主(安史之乱后),洛阳的历史光辉就暗淡了。
    然而,西部力量对东部力量的侵逼,在受干旱威胁向东寻找好风水的中亚地缘政治力量未完成它的大释放以前,是像地球围绕太阳转一样的客观自然规律。——在周幽王的亡国故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之前周太史伯阳甫论地震这件事:
    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记?周本纪》】
    这件轶事的细节不必详究,大本处是正确的,这就是:若泾水、洛水、渭水三川都干竭的话,那么越往西,干旱就更严重了。这样,自西而来的“外部无产者”们组成的军事压力就更大了。幽王的昏乱,不过为西部犬戎们向东寻找出路提供了一个难得机会。况且,幽王的昏乱,乃一种实行了数百年的旨在遏止外部无产者的国防政策终于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希望的徒劳之举的合乎逻辑后果:既然犬戎的侵逼乃天命即气候使然,人力又怎么遏止得了呢?如果遏止了数百年仍无济于事的话,就说明这种遏止是没有必要和毫无意义的;既来之则安之,它要来索性就让它来好了!——这样一想,西周统治者们就破罐子破甩,渐渐放纵昏乱起来了。
    西周亡后,华夏族失去了自己的西部根本。若说周初的地缘政治格局如一字长蛇阵的话,那么平王东迁之后的东周,就如长蛇之首被砍掉一样(西都镐京乃长蛇之首)。由此,就开始了它那没有地缘政治方向感、价值目标缺失的自我挣扎和自相残杀过程,直到一个能给华夏族带来地缘政治方向感的新的西方部族融进来,此一价值目标缺失的自相残杀过程才暂告一段落。——东周国都在洛阳,但洛阳只是“末都”,“本都”镐京陷落后,失去根基的洛阳,又能成什么气候呢?
    5、秦并天下的根本原因
    秦并天下的原因,古今论者,或以为秦有潼关天险,进可攻、退可守,占尽形胜之利。或以为秦行商鞅之法,调动人民积极性。或以为秦乃虎狼之国,在武功成为时代风尚的竞赛规则中,自然独占鳌头(韩非子:“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未抓住根本。根本就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西部地区越来越干旱,在早先的适宜气候中繁衍起来的众多人口,大批往雨量充沛的地区寻找出路。对他们来说,中国西部地区,苦寒得实在难以留恋了;而东部地区,则有莫大的吸引力。试想:西部地区如果不是如此苦寒干旱,而是一片比东部地区更有吸引力的风调雨顺之地,那么,潼关再险,也挡不住关外六国的攻势,别说“合纵”起来的有组织的百万大军,就是自发的民间移民浪潮,也将使秦人防不胜防。在西部干旱、东部湿润的条件下,对潼关以东的人们来说,攻破潼关往西去,就意味着放下鱼米吃糟糠,放下甜水喝苦水;而对潼关以西的人们来说,打出潼关往东去,就意味着弃糟糠吃鱼米,弃苦水喝甜水,通吃华夏。前者当然难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后者反之,只要振臂一呼,民众必欢呼雀跃,群起响应。在此民意基础上,商鞅变法的成功,自在情理中。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关中原本就“沃野千里”,以“奖励耕战”为主要内容的商鞅变法,更使秦国经济如虎添翼。在这种观点看来,秦国所以能够一统中国,是因为商鞅变法之后它的经济实力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强的。其实,在降水量不足的自然条件下,商鞅变法带给秦国的,只是一统中国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经济实力,而非战国七雄中最强的经济实力。这正如一只大猩猩,在最好的驯兽师调教下,智力最多能够达到两岁儿童的平均水平一样。或如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只是保证了边区抗日军民最低限度的抗战生活需求,而非真的就使自己达到“好江南”那样的经济水平。——肚子饱满的鱼鹰不愿捕鱼;阳光雨量充足的国家地区,没有通吃天下的愿望。
由此说来,战国时期各国由法家人物主持的众多变法,之所以除秦国外,没有一国成功到位,原因并不在“旧贵族的反抗”是否强烈、主政者的变法决心是否坚定,而是因为一切变法的真正到位即“终极关怀”,都不是阶级关系的变动,而是实现由自己主导的华夏这方土地上政治上的大一统,亦即自己通吃华夏的权利。这样的终极关怀,决定了变法最彻底到位者,必是对通吃华夏最感兴趣者;而对通吃华夏最感兴趣者,必是风水最差、生活条件最艰苦者。显然,当时的战国七雄,只有降水最少的秦国最符合这个条件。
    6、刘项相争的地缘背景
    刘邦家在江苏西北角嵌入山东境内的沛县。江苏全地,沛县受西北风气习染最重。另一方面,此地又位于中国东部。在中国,西北人以豪爽见长,东南人以机灵见长。这两种特点,是干大事业者不可缺少的。而沛县,因地理位置使然,容易出具有这两种特点的人。这种人,既理解西北风土人情,亦理解东南风土人情。刘邦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他既有东南人的机灵,更有西北人的豪爽。他是沛县一个小亭长,秦朝末年,经常押送民工去咸阳,对秦人很有感情;在骊山目睹秦始皇风采时,发出的是英雄识英雄的喝彩:“大丈夫当如是也!”
    项羽家在江苏宿迁,像沛县一样,属苏北,但位于沛县东南,因而受西北风气习染较弱。当西北力量逼来时,沛县人没有退路,只能渐渐适应;而宿迁人,因背靠东南广大楚地,所以可以对西北力量表示自己“怕你怎地”的态度:遇到危险,宿迁的精英人物们可以往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河湖港汊中一走了事,大不了成为一个隐匿江湖的范蠡或往来江湖的一帮好汉。《史记?项羽本纪》说:“项梁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可见,项羽家族,与江淮势力关系密切。事实上,项羽家族的根基,就在江淮、江南一带;项羽本人,乃中国东南地缘政治力量代表。
    在中国,自古以来,若以东西划分,那么,东部人信鬼(如殷人),西部人信神;若以南北划分,那么,南方人信鬼,北方人信神。根在东南的项羽,性格多鬼一般猜忌狭窄心理。《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向刘邦介绍项羽其人:“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可见,在表面威风下,项羽藏着一颗江南才子似既好争胜,又脆弱尖窄的心。秦始皇巡视会稽,项羽亦目睹其风采,但发出的则是崇尚个人奋斗的如是声音:“彼可取而代也。”这与刘邦“大丈夫当如是也”相比,毕竟缺了点“真命天子”应有气象。当然,此番“彼可取而代也”心迹,亦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地理解为楚人对秦人的仇恨。但是,一个仇恨别人的人,内心必受过伤害;一个内心受过伤害的人,必有自卑情结;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走走个人奋斗道路,造造反,还可以,要治理天下,万无此能耐。
    刘邦的性格,大智若愚,具有一种对西北地区风土人情感到很亲切的土气。著名的《大风歌》开首句“大风起兮尘飞扬”,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句,用的是诗歌技巧中的“兴”法;此法最能表现人与自然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大化境界;只有心胸开放、以一种审美心态对待世间一切的人,才写得出来。而在具体内容上,诗中的“大风”,是起自西北方向的冬季风,因而该诗表现的是对西北地区风土人情的理解和赞美,以及愿借此风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豪情壮志。爱此风者必爱西北的土地和人民。有此感情作基础,所以入主关中的刘邦,第一件事就是“约法三章”,保护关中人民生命财产。
    项羽内心,具有一种畏惧西北风土人情的心理和仇视秦人的心态。或者说,在他身上,裹着一层江南才子式的不习西北酷美风情的细嫩皮肤。在楚怀王面前,他与刘邦等人订下规矩:“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但他对入主关中并无兴趣;对他来说,关中那种无处不在的酷美风情,比战场上目标明确的敌人更可畏,与其早早去关中与这种酷美风情打交道,不如在战场上拼杀一阵更合自己脾胃。这样,在通向关中的道路上,他命中注定地就要一路厮杀了。后来,不得已进入关中,关中的酷美风情终于躲不开了,他对此的反应是肆意烧杀。之后,“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沃。可都以霸。’项王……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耳!’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史记?项羽本纪》】
    在项羽主持的分封会上,项羽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虽带个“西”字,实则在东。至于刘邦,“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算是一个多少说得过去的准关中王。这样一来,刘邦与项羽,真是各就各位了:由起兵时微小的南北差别而逆时针方向地转化为西部力量与东部力量的对立。这样,西部的刘邦,就对东部的项羽取得了地缘政治方面东不敌西的主动位势,此后结局,就用不着再说了。
    或曰:“喑恶叱咤”、“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其威猛盖世气慨,因何缘起?——这容易理解:“缘起”就在中国东南地理环境:此地盛行台风,它吹得不久远,但在短时间小范围内,极为猛烈,破坏力极强,大有“喑恶叱咤”和“力拔山兮气盖世”气慨;但其前锋,顶多吹过熊耳山,拔掉几棵老树,就“思欲东归”了。这样的自然风气,熏习出项羽这样一位人物,不很自然吗?因此,如果说刘邦的《大风歌》是每年冬天吹遍华夏的强劲的西北风(寒潮)在呼啸的话,那么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歌,就是每年夏天吹得很猛烈但不久远的东南季风(台风)在叱咤,后者当然没有前者那种“王者气象”。因此,刘项之争,在最自然的意义上,正是中国特有的冬季风与夏季风之争。这一点,正是楚汉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最典型、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军事名词的原因所在。
    项羽死前的自我评价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对此,太史公不以为然地讥讽说: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迁此评,自古以公允著称。——然而,“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者,今人所谓“推崇个人奋斗的价值观”也;而推崇个人奋斗,不正是中国东南一带流行的社会风气吗?此社会风气,不正源于东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即“天”吗?因此,说到究竟,项羽的“错误”,原因依然在天(自然)不在人。亦因此,其“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自我评价,究竟处,并无大错。这一点,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己任的太史公,又有其见所未见处。

二、东西关系——三国到安史之乱
    1、三国时期的战略重点和诸葛亮的光辉人格
    汉武帝击匈奴、开西域,一定程度缓解了历史以来华夏族所受的西部压力;同时,也使得历史以来东西关系为主的中国地缘政治格局变模糊了。相应地,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和首都的长安,地位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华北成为决定胜负的“力量的自然位置”。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帝业,正是在经略华北的军事活动中奠定的。然而,自西而来的威胁并未根除,中国尚未进入南北关系为主时期,因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尚不能把国都定在华北,只能定在既能兼顾华北也能兼顾西北或者说两者都难兼顾的洛阳。应该说,东汉末至三国,政治格局之所以那么复杂,原因就在中国的政治重心,变得模糊不清了。
    华北地位的不能小看尤其在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中得到证明。起义军多为华北民众,主要战场亦在华北。曹操势力的崛起,亦自收服和利用参加起义的华北民众始: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追黄巾至洛北,“降者数万,操即用其为前驱,兵马到处,无不降服,不过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操择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操自此威名日重。”【《三国演义》第十回】 魏国乃至西晋王朝的基业,由此开始奠定。
    然而,西部压力依然隐约可见,因而三国相争的战略重点,依然在关中:与魏蜀围绕关中的长期争夺相比,三国时期那些诸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的著名战役,只具有地方性的“三国鼎立”意义,而无总领全国的“三归一统”意义。而东吴,尽管赤壁战后余威犹在的周瑜亦有与“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北伐战略一致的“取蜀而并张鲁……与马超结援……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资治通鉴》六十六卷】战略构想,但因地处东南,对关中鞭长莫及,所以终究与关中争夺无缘,整个三国时期,始终是个不具争夺全国政权资格、只能偏安自保的弱势政权(尽管它曾大败曹操与刘备。)
关中的战略地位,在三国鼎立格局形成前诸葛亮对刘备的“隆中对”中,就被诸葛亮策定了: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大业可图,汉室可兴也。
    孔明此番以“出秦川”为归旨的地缘军事战略,来自秦统一战争和楚汉相争这一众所周知的客观历史经验,因此,他的对手曹操与司马懿,对关中地位的认识,就与他英雄所见略同:赤壁大战前,因刘备势力尚未入据四川;四川、汉中、关中一带,尚未出现一个目光远大、具有坚定领导核心的政治集团,所以曹操可以置关中于暂不顾,倾全力下江南,力图一战灭掉已成气候的东吴势力。赤壁大战使这一希望破灭后,他开始图谋关中,与占据关中的马超势力发生冲突。赤壁大战后第三年,即献帝建安十六年,曹操在潼关大败马超,攻入关中,占领长安。自此,关中一带,始终在北魏手中。
    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成都,自领益州牧,最令曹操担心的刘备势力崛起。曹操深知,此时的刘备,必走刘邦当年得蜀望秦,得秦望中原,得中原得天下的路子。为此,得把刘备困在川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占领汉中,把曹刘之间的战线限制在汉水以南。于是,建安二十年即刘备自领益州牧的第二年三月,曹操亲征汉中张鲁。七月,张鲁降,曹军进南郑,汉中纳入曹操势力范围。
    曹操的占领汉中,对刘备来说,意义非同小可:“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是无蜀也,此家门之祸也,”【同上六十八卷】刘备不能不争。经过一两年的政权巩固和军事准备,刘备亲自带兵争战汉中,于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在定军山斩杀曹军主帅夏侯渊,使得曹操不得不在同年三月带兵自长安出发,出斜谷,救汉中。但此时,刘备已掌握汉中主动,曹操求战不成,陷入被动。五月,曹操一声“鸡肋”口令,军还长安,刘备遂有汉中。
    占据汉中的刘备,马上效仿刘邦故事,自称汉中王。此时的四川内地,亦被诸葛亮治理得政通人和、欣欣向荣。于是刘备在完成了汉中王称王仪式后,交汉中魏延镇守,自己回到成都,与诸葛亮共谋十二年前“隆中对”时定下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北伐战略。此时,镇守荆州的上将是关羽,大体说来,他是堪当此大任的。
    在刘备、诸葛亮的北伐战略中,向宛洛方向用兵的关羽荆州兵,是奇,发挥的是侧攻和牵制敌人的作用;出汉中击秦川的益州兵,是正,关中一带,是主要用兵方向。为了牵制曹军,关羽军首先行动了。是年七月,关羽使麋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己率军进攻曹军在襄樊一带的军事重镇樊城。樊城曹军主帅曹仁令于禁、庞德分兵屯樊城北。八月,连日大雨,汉水泛滥,关羽乘机水淹于禁、庞德等七军,生擒于禁、庞德。进而围住樊城,“立围数重,外内断绝”。当是时,“自许以南,往往遥应羽,羽威震华夏”,刘备势力达于顶峰。
    接下来的战事就可悲可叹了:关羽刘备如果继续得势,三归一统大业就有可能由他们完成,到时候,东吴的历史脸面往哪儿摆?——是的,我东吴能够自保就不错了,三归一统大业我是没这能耐;但是,到时候,假如我东吴最终难逃被统掉的命运的话,那么,与其由与我同属南方“下国”的西蜀来统掉我,不如由作为“北方上国”的北魏来统掉我;因为后者还可用“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来向历史作交待(所谓“魏占天时”),而后者,只能说明自己无能。——受此隐秘动机支配的东吴,本来就想向曹操暗送款曲,正好,“北方上国”的密使来了,两家一拍即合,东吴向正在“威震华夏”的关羽背后捅刀子:令关羽放心不下的东吴大将吕蒙诈病,由名气不大的书生陆逊接替;关羽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一心只在破樊城、进宛洛;吕蒙乘机偷袭关羽荆州大本营江陵;江陵失守后的关羽,败走麦城,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关于关羽的悲剧,古今论者,都把它归因于关羽本人自大矜骄、失和东吴的性格。此主观因素当然存在(关羽是条典型北方汉子,对南人抱有“楚人沐猴而冠”成见,“虎女安能嫁犬子”,是此成见的露骨表现),但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客观方面,即:由多山、多水、多自然阻隔的地理环境决定,任何政治势力一旦落脚南方而与北方“上国”割断隶属关系,就永远无法在南方建起一个统一政权,南方地区就会出现互不服气、互相封锁争斗、谁也无法吃掉对方的诸多地方政权或封建门阀势力。因此,在三国鼎立格局下,诸葛亮在荆州留给关羽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方针,别说关羽难以始终贯彻执行,就是诸葛亮本人乃至古今中外一切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处在关羽位置上,也是难以始终贯彻执行的。因为此方针的最终目标,是由蜀汉政权统一中国,包括吃掉东吴;而东吴,又怎么会迎合你、始终与你讲“和”呢?换言之,“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方针真要贯彻执行,就只有一法,就是只图自保,不图进取,军力永远保持在一个不超过东吴的低水平上。但这又与“隆中对”定下的北伐战略相背;尤其是:一旦放弃北伐理想,关羽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渐渐连自保都成问题。关羽的悲剧,就由这种两难困境造成。
    失去荆州和关羽的蜀汉集团,北伐作为一种事功,已经不具备完成的客观条件了,剩下的只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主观努力;在此努力中,所要完成的,与其说是政治抱负,不如说是道德人格。比如刘备,其在关羽死后之所以非伐东吴不可,并因此招致彝陵之败和自己病死白帝城后果,原因并非古今论者说的意气用事使然,而是像南宋岳飞的自觉走向风波亭一样,乃理智的、令人崇敬的人格完善之举:既然北伐事业客观上已经不具备成功条件,那么,自己再活下去又有何意思,与其碌碌无为苟且偷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去!
    诸葛亮人格的自我完善则体现在六出祁山的北伐事业中。当然,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并非完全认为是没有希望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就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这就是诸葛亮“常使英雄泪沾巾”之处。然而,这还不是诸葛亮光辉人格的最为动人处。诸葛亮光辉人格的最为动人处在于: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北伐事业,看似是在“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看似是在为某一政治集团利益服务,实际上,这一事业的潜台词是:在华夏这块土地上,容不得地方分裂主义!尤其是:对于那些地理位置较封闭、风水又很好因而容易走分裂国家民族道路的南方地缘政治力量来说,同为南方地缘政治力量代表的诸葛亮,在他们中间,是一面光辉的道义旗帜。这里,所谓的“道义”,意思是:
    作为南方地缘政治力量代表的诸葛亮,他那大一统的北伐理念,面临的敌人,司马懿一类战场上的军事对手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敌人,正是他自己,——像一切分裂时期南方割据政权中的土皇帝一样,拥有优越割据条件的诸葛亮,同样受着“人生短暂,北伐干什么,把住这阳光下的地盘,舒舒服服过把皇帝瘾不是很好吗”的诱惑(刘备临死前告诉诸葛亮:刘蝉能辅佐就辅佐之,不能辅佐就取而代之)。这样的诱惑,像空气一样,在他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而,像菩提树下与魔鬼诱惑作斗争最终得道的佛陀一样,他一一拒绝并战胜了它们。更像鲁迅《野草?过客》中那位“困顿倔强,眼光阴沉”的“过客”,每当“对咧,休息”的念头出现,他就会“忽然吃惊”:“不,我不能,我还是走好!”这样的人格力量,已经使他超凡入圣地达于人性的光辉顶点了!
    而在政治上,诸葛亮的“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类似20世纪退守台湾的蒋介石的“反攻大陆”、“勿忘在莒”,终极关怀是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而非如同蒋氏父子后以台湾的优越经济地理条件为本钱“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的李登辉、陈水扁那样,终极关怀乃中华民族的大分裂!历史表明:诸葛亮的“终极关怀”,乃民族大义所在,因而其北伐事业看似是失败了,但实际上,它早已载入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大一统历史,成为其中最为动人的一篇章;而他的“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在表面的“不可能”中,早已受到历史老人的成全与祝福,成为完全“可能”的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一面光辉旗帜!
从公元前227年至234年病死五丈原,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北伐,所争之地皆为关中;但成就不大,战线一直维持在刘备去世时留下的汉中关中交界处,在这一带山头、山谷与山前平原之间往来拉锯;而其战术,一直是小心谨慎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应该说,此一战术乃蜀国当时所能采取的最好战术。为了说明这一点,不妨把当时蜀国所能采取的由魏延提出的另一战术作一比较。那是第一次兵出汉中,魏延上帐献策:
夏侯楙乃膏梁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懋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往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而行,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
此战术,也得到司马懿肯定,《三国演义》九十五回:
且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然而,诸葛亮之所以不采用此战术,是有他的全盘考虑的:
    魏延战术的特点,是出奇制胜。此战术,在诸如楚汉相争时那种各方都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国家政权的条件下,是管用的。但诸葛亮北伐时,各方都已建起稳定的国家政权;在此条件下,斗争胜负不取决于战场上的出奇制胜,而取决于由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决定的综合国力长期较量。在此较量中,人和方面,魏蜀吴三国的国内政治,都令他国无机可乘;“隆中对”时诸葛亮说的“待天下有变”,就是希望曹魏政权发生失去民心的内乱,但这种内乱一直未发生,因而蜀国拥有的那点人和优势就无意义,不过与对手扯平而已。于是三国力量的对比就在天时地利方面:
    天时是什么?就是气候。军事斗争中,寒冷气候是个最有利的因素,它使人民养成“衽金革死而不怨”气慨。这方面,三国之中,魏国条件最好,其次是吴国,蜀国最差:寒冷的气候,使魏国习于战争的军事人才层出不穷,战将如云;而“天府之国”的蜀国,仅有的“五虎上将”还是刘备从北方带入的,本地出产的,一个没有,而当这几位战将或战死、或年高寿终时,就“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了。再说地利:吴蜀两国的地利,都是防守型地利,而非进攻型地利。进攻型地利,只在气候寒冷、得西北风之助的魏国一方。这样,由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组成的三国国力对比,魏国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关羽死后的刘备,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知命了。诸葛亮对这一点也很清楚,但经过权衡,认为蜀国现有国力,如果小心使用,知道爱惜,还是能使蜀汉政权维持三四十年——但顶多也只是三四十年而已。三四十年时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当然是很短的;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尽心尽命全人格这一人生价值的兑现说,足够了。
在这种深思熟虑的战略考虑面前,知人谋不知天谋的魏延那套战术,显得只是儿戏了。当然,魏延也是位悲剧人物:知人谋不知天谋的他,如果一开始就投在占据天时的北魏门下,他的“人谋”,必不与“天谋”发生冲突,从而就不会给自己招来“魏延反,马岱斩”的杀身之祸了。
最后一点:曾国藩曰:“以诸葛之智勇,不能克魏之一城;以范韩之经纶,不能制夏之一隅。是知兵事之成败利钝,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曾国藩全集?诗文》 岳麓出版社 1986 P441】这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此“天”,乃第四纪冰期以来北半球自然界阴强阳弱的阴阳二气,此理,文正公曾国藩尚不明白。
    2、从西晋到隋唐的东西关系
    西晋时期,西部地缘政治力量经过长期恢复积累,元气复盛,终灭西晋:公元304年,汉化匈奴左贤王刘渊在左国城打出复汉反晋旗帜,自称汉王。308年,刘渊称帝,国号汉。310年,刘渊病死,子刘聪继位。311年,刘渊族子刘曜攻破西晋首都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同年,长安亦破。312年,晋安定太守贾疋夺回长安,迎秦王司马业入长安为太子。313年,汉杀晋怀帝,消息传来,司马业在长安即皇帝位。316年9月,久被围困的长安终于不支,晋愍帝司马业“乘羊车,肉袒、衔壁,舆榇出东门,”【《资治通鉴》八十九卷,本小节后面引文,皆出自《资治通鉴》】降于刘曜,西晋灭亡。317年3月,西晋琅琊王司马睿于建康称帝,建江南东晋王朝。
    此时北方冒出的地缘政治力量,不止刘渊一股。经过长期“五胡乱华”混战,从大同迁都洛阳渐渐汉化的鲜卑政权北魏终于统一了中国北方。但不久,北魏又分裂为东西两股力量:东部为高欢开创的东魏,西部为宇文泰开创的西魏。接着,东魏改国号为齐,西魏改国号为周,北魏灭亡。齐定都洛阳,后为避周兵锋,东迁至邺;周定都咸阳。宇文泰和高欢,都是西晋末年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后裔。这两股力量,自534年关中军人拥宇文泰为帅至577年周武帝灭齐统一北方,争斗了四十多年;其间的北齐高欢父子(子高澄、高洋)、斛律光等,皆非等闲之辈,而且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所谓“天时”,但终究被非正统的边帅宇文泰势力打败。究其原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东不敌西的地缘政治法则使然也。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代周称帝,改元开皇,国号隋,是为隋文帝。589年,隋灭南朝陈,统一中国,国都为新建的大兴城(旧长安城附近)。604年,隋文帝去世,炀帝继位。文帝葬礼才完毕,炀帝就想迁都,根据是术士章仇太翼给他算了命:“陛下木命,雍州为破木之冲,不可久居。又谶云:‘修治洛阳还晋家’。”他深以为然,于是取法凶多吉少、命相不好的晋,要东不要西了。605年,炀帝诏将作大臣宇文恺极尽奢华,营造新都洛阳城;八月,炀帝下江都。606年初,洛阳城建成;四月,炀帝自江都回新东都洛阳。这以后,就以东都洛阳为首都,除祭祖外,从未光顾过西都大兴城(当然,炀帝之所以弃西走东,根本原因又是“雍州为破木之冲”,即全新世以来的干旱趋势,使得陕西以西以植被为标志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至于唐王朝后来的以长安为根基的辉煌,又得益于炀帝时期所修的大运河。)
    但洛阳也只是炀帝四处周游的落脚处之一,事实上,他是长年在外的,或四处游玩,或亲征高丽,弄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烽火连天。大业十二年(616年)四月,“丁巳,大业殿西院火,帝以为盗起,惊走,入西苑,匿草间,火定乃还。帝自八年以后,每夜眠恒惊悸,云有贼,令数妇人摇抚,乃得眠。”至此,洛阳也不能在了:七月,炀帝以“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诗与宫人留别,南下江都,从此一去不返,在江都死于非命,隋朝迅速灭亡。
    隋炀帝的快速亡国,原因很多,但任何一种原因,细理的话,都与地缘政治中的轻西重东、轻长安重洛阳倾向有关,后来的弃北南下,更把这种倾向发展到了极端。——隋唐之际,一如既往,西部地位之重要,甚至不仅决定了炀帝的命运,而且决定了隋末“各方好汉”的命运:
    大业九年(613年),在民怨鼎沸、农民起义大风暴正在来临之际起兵的大贵族杨玄感,不听好友李密“关中四塞,天府之国……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远,失其根本,可徐图也”之劝,贪图洛阳富贵,恋战于洛阳城外,兵败身死。
    玄感死后,亡命瓦岗军最终攫取瓦岗军实权的李密,虽知关中地位重要,但由于自己乃一亡命徒,无法在瓦岗军中获得必要的道德威信;而此时的瓦岗军,这些刚起义不久的山东农民们,尚未锻炼成长为职业军人,他们的起义,首先为吃饱肚子,要让这些尚未超越吃饭问题的山东农民们明白取关中与取天下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对牛弹琴。这样,李密就不得不迁就瓦岗军的“低级需求”:打到洛阳吃白米。后来,虽然洛阳外围两大粮仓也果然被他们打下,大米多得吃不完,践踏狼藉,但为粮所累的瓦岗军及统帅李密,亦因此彻底失败。
    战胜李密及瓦岗军的王世充,本为隋东都洛阳最高行政长官,大本营就在洛阳城。李密被其打败后,又得知炀帝在江都被弑,于是自立一国,国号郑,河南乃其势力范围。但这个根基浅薄、先天虚弱的郑国,很快就陷入太原起兵、入主长安的李渊建立的唐国大军的包围圈: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奉诏击王世充,兵临洛阳;世充引兵出城,两军布阵,“世充隔水谓世民曰:‘隋室倾覆,唐帝关中,郑帝河南,世充未尝西侵,王忽举兵东来,何也?’世民使宇文士及应之曰:‘四海皆仰皇风,唯公独阻声教,为此而来!’世充曰:‘相与息兵讲好,不亦善乎!’又应之曰:‘奉诏取东都,不令讲好也。’至暮,各引军还。”
    为了专对王世充,李渊遣使与李密败后三大势力之一、此时亦自立为夏国的河北窦建德连合。一如困兽的王世充,更有求于与自己结怨很深的窦建德。建德面临唐郑两国究竟与谁联合的选择。建德中书侍郎刘彬认为:“天下大乱,唐得关中,郑得河南,夏得河北,共成鼎立之势。今唐举兵临郑,自秋涉冬,唐兵日增,郑地日蹙,唐强郑弱,势必不支,郑亡,则夏不能独立矣。不如解仇除忿,发兵救之,夏击其外,郑攻其内,破唐必矣。唐师既退,徐观其变,若郑可取则取之,并二国之兵,乘唐师之老,天下可取也!”建德从之。
    然而,建德亲自率领的夏国援郑大军,却被唐军阻于武牢,累月不得前进,又数战不利,士气大挫。祭酒凌敬劝建德渡黄河,“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则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二则据地收众,形势益强;三则关中震骇,郑围自解。”此建议的确再好不过:可使建德军居于两千多年前黄帝族之于炎帝族和东夷族样的有利位置上。建德打算接受。但王世充的告急书摧命鬼似地接连不断,诸将又得世充贿赂,称“凌敬书生,安知战事,其言岂可用也!”建德受惑,以为“众心甚锐,天赞我也,因之决战,必将大捷,”决心一战。建德妻曹氏说建德:“祭酒之言不可违,今大王自滏口乘唐国之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郑围何不解。”建德不听。
    建德大军布阵挑战,唐军不理,自晨至午,士卒饥乏,阵势渐乱。唐军乘机出击,建德军大溃。唐军追奔三十里,建德受伤坠马,唐车骑将军白士让举枪欲刺,建德曰:“勿杀我,我夏王也,能富贵汝。”士让擒建德见世民。世民责建德曰:“我自讨王世充,何预汝事,而来越境,犯我兵锋!”建德曰:“今不自来,恐烦远取。”
    建德兵败被擒,世充绝望,素服出城投降。二人带回长安,建德被斩,世充流放四川,途中处死。——附带说说:建德其人,德行可嘉,如此对待,不够意思。由此看来,中唐以后,河北诸镇给李家那么多磨折,能说不是报应吗?
    唐、郑、夏,颇似魏、蜀、吴三国故事重演,但这一次,因关中天然为唐所有,用不着为争这一“力量的自然位置”而进行数十年的拉锯战了;不过三年,这次的三国故事就结束了。而以长安为国都的唐王朝,其国运,亦远比结束了魏蜀吴三国故事而以洛阳为国都的晋王朝昌盛不知多少。
    3、安史之乱——东西关系到南北关系的界碑
    中亚外出寻找好风水的地缘政治力量,于前述“腾格里大湖”最终干涸时期即隋唐时期大体释放完毕。此时的中华民族,数千年面临的持续不断的自西而来的地缘政治压力得以最终解除。这样,在抗击西部入侵者的军事斗争中形成、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长安,其由东西地缘政治大格局决定的首都使命也就结束了。在南北关系取代东西关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需要寻找一处能与长安媲美的风水宝地作首都。然而,正像南北关系不是一下就取代了东西关系一样,这块风水宝地,也不是一下就找到的,其间经历了一个从安史之乱到元朝定都北京的过渡时期。
    的确,中国历史上,安史之乱是一个意义深远的事件。以阶级分析法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们,说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由上升时期步入下降时期。但在这里,我们根据地缘分析法则作如是说:安史之乱,乃东西关系到南北关系的界碑。
    纵观中国历史,在解除西部压力的“反侵略斗争”中,没有一位君主取得过唐玄宗那样的成就: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只是暂时缓解了这种压力;才略不如汉武帝的唐玄宗,倒把此压力完全解除了,——玄宗之后,中国再无挟西部力量建全国性政权现象出现。这不是因为唐玄宗比汉武帝更有能耐,而是因为玄宗时,西域地缘政治力量已大体释放完毕,他只需稍用武力,就可使气数将尽的西域地缘政治力量作鸟兽散。也正因为如此,玄宗的西域用兵,比起武帝,道义上就有亏损。
    武帝时,以西域为资源的匈奴,强逼汉朝;武帝用兵,哀而动人,因此能把卫青、霍去病、苏武、张骞等一流人物积极性调动起来,即使后期用兵过度,亦能得到国人谅解。玄宗时,西域气数将尽,玄宗用兵,不具哀而动人优势,因此不能把华夏一流人物积极性调动起来;不仅如此,还受到这些人物的广泛批评:李白《战城南》诗“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句,《答王十二夜独酌有怀》诗“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句;杜甫《兵车行》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等句,就是这些一流人物对玄宗的批评。
    玄宗时,西域各民族,因所在地大部沙漠化,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在此情况下,假如真有圣人慈悲心肠,应对西域人民深表同情,而不会一再加之以武力。因此,玄宗西域用兵,是以强凌弱,表面武功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打死老虎,装怯作勇”心理弱点。此弱点,早为安禄山窥破。“负其乘,致寇至”,禄山于是举兵毫不客气地向自己的“干爹”杀来。试想,碰到正气堂堂的汉武帝,居心叵测的安禄山之流,会有机可乘吗?此流人物,敢在武帝这流人物身边长期捣鬼吗?——安禄山之所以敢在唐玄宗身边长期捣鬼,是因为玄宗本人身上就有鬼!
    然而,唐玄宗、安禄山的故事,深刻之处在其地缘政治意义。当时,西域民族中具有东进意向性的那部分地缘政治力量,在唐王朝的强力阻挡下,像黄河流水碰到砥柱石样地向南北两边分流开去,一部向南分为吐蕃势力,一部向北分为玄宗时期安西都护府和范阳都护府辖区内的漠北势力,二者都对玄宗之后的唐王朝构成威胁。而在两股势力中,又以向北分流的那股势力为大。这股势力的最初代表人物,正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从地缘分析眼光看,安禄山、史思明这些“坏人”,有其存在必然性。因为这些坏人,如果只是些凭个人狡诈凶悍手段而掀起滔天恶浪的没有地缘根基的“个人野心家”的话,那么安史之乱过后,唐王朝就应该恢复正常。但事实是:去了安禄山、史思明,唐王朝的日子并不因此而好过;安史的老家河北地区,安史之乱始,渐渐成为一股取关中势力而代之、在未来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因而是具有远大生命力的新生的中国北方地缘政治力量。这一点,晚唐诗人和政论家杜牧,已有预感,在《罪言》一文中,他说:“国家自天宝起,河北百余城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无敢窥者。齐、梁、蔡被其风流,因亦为寇。”而在《战论》一文中,杜牧又进一步指出:
    河北视天下,犹珠玑也;天下视河北,犹四支也。河北气俗浑厚,果于战耕,加以土息健马,便于驰敌,是以出则胜,处则饶,不窥天下之产,自可封殖;亦犹大农之家,不待珠玑然后以为富也。国家无河北,则精甲、锐卒、良弓、健马无有也,是一支,兵去矣。河东、盟津、滑台、大梁、彭城、东平,尽宿厚兵以塞虏冲,不可他使,是二支,兵去矣。六镇之师,厥数三亿,低首仰给,横拱不为,则沿淮已北,循河之南,东尽海,西叩洛,赤地尽取,才能应费,是三支,财去矣。咸阳以北,戎夷大屯,尽铲吴、越、荆、楚之饶以啖兵戍,是四支,财去矣。天下四支尽解,头腹兀然,其能以是久为安乎!
著名的《阿房宫赋》“各抱地势,勾心斗角……高低冥迷,不知东西……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等句,就是杜牧对中国当时错综复杂、头绪不清、不知东西南北何为主从的地缘政治关系的形象写照。杜牧预感到:华夏地缘政治重心正由关中向河北作转移,只有“珠玑”而无“四支”的长安王气已尽(《阿房宫赋》正是一篇为王气临终的长安所作的挽歌),河北渐起王气;河北一日不得势,中国一日不得安宁
 

广义地缘政治学第七章第三、四、五节

三、南北关系——宋朝
    1、开封——东西关系到南北关系的中转站
    公元880年,王气已尽的长安,被黄巢农民军攻破。
    长安的此次被攻破,标志着来自西域的地缘政治压力的划时代结束,同时也使中华民族感到无所适从。国家像一个人一样,有心脏大脑。心脏不定,国家难定,民族心理就会处于深层分裂状态。心脏是人体最有力的部位,国家心脏必须像人体心脏一样,定在最有力的部位上,在大挑战面前迎接大挑战;如此,方为众望所归、众心所仰。以往,中华民族的大挑战来自西域,长安因此成为中国心脏;现在,这个压力消失了,此心脏因此就不再是心脏。新的国家心脏应在何处,这取决于中华民族对自己面临的新挑战究竟来自何方作何认识。然而,长安破后,情况并不明朗,人们清楚的只有一点:关中已无大事,长安已被历史遗弃(“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因此,此时的民族魂,必须离开关中,寻找新地基作寓所。
    五代以前,长安也曾多次残破过,民族魂也曾多次从关中游离出来。但因为西域压力仍在,所以游离出来的民族魂就不能走远;在民族魂即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坚信自己还会返回关中去,所以它就毫不犹豫地在关中入口处的洛阳停下来。——在中国地缘政治格局中,洛阳的价值是由长安的价值派生的,在长安因残破而暂时休眠的时候,其价值尤其突出;此时,它就充当了长安的“守夜人”,发挥了长安的“看守政府”作用。因此,一旦长安王气尽,洛阳的“守夜人”和“看守政府”作用,就终止了;其王气,亦像长安一样尽了:长安是本,洛阳是末;作为根本的长安王气一尽,作为枝末的洛阳,其王气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枯竭了
    五代时期,走出关中的民族魂,无理由再在洛阳这枝枯树上停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像《圣经》中失乐园的亚当夏娃一样,此时的民族魂,从关中走出后,一路哀哀恸哭,任凭“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自然惯性,顺着黄河流水往下走;走啊走,走到大梁(开封),大悲恸过去了,于是随其自然,在此坐下,嘤嘤啜泣着;慢慢地,心情略有平静,举目四望,觉得此处正处华夏中东部地区的十字路口,于是觉得:既然不知何去何从,何不在此停下,一面休息,一面继续观望。再说,作为十字路口的开封,像一切十字路口一样,本身就是一切迷途者的天然暂住地。这样,开封就成了中国地缘政治关系由东西关系为主转移为南北关系为主、中华民族的国家心脏由长安转移到北京的中转站。不用说,在此停留时期最长、给它带来最大荣誉的,乃北宋(在河南人的历史意识中,北宋是他们的“轴心时代”;尤其神宗变法期间,河南人那番政治热情,可与九百年后的人民公社时期一比。)
    2、宋太祖的无奈
    梁唐晋汉周五代,属乱世朝庭。身处乱世的这些朝代,别说朝代的长祚,就是每一朝代中的每一位皇帝自己,能在残酷的外部军事斗争和内部宫廷阴谋中活命全身终天年就不错了,他们因此无暇顾及国都定位问题。宋朝不同,它开国承运于分久必合乱极思治时机。要合、要治,就得认真思考国家政治问题。而任何人,一旦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层层深入,势必触及“力量的自然位置”即国都的定位问题。宋太祖亦如此:这位被当时道行高超的华山道士陈抟老祖目之为“天下从此定矣”的“真命天子”,开国登基之时,思考的政治问题,不能不更多、更深刻:
    一般地说,中国古代士大夫乃至档次又低的“乡原”们,读了些圣贤书后,说起国家政治问题,都能像宋太祖、太宗时的张贤齐那样,发表一通“圣人先本后末,安内以养外。人民,本也;疆土,末也。五帝三王,未有不先根本者也。尧舜之道无他,在乎安民而利之耳。民既安利,则远人敛衽而至矣”【《宋史?卷二百六十五》】 议论。但太祖不能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因为这些道理,他比任何儒生都懂而且做得多,但“质任自然”的天性和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告诉他:人民背后,还有某种更强有力的东西,这东西保不住,人民利益就难保。经验表明:“民既安利”后,“远人”并非“敛衽而至”,而是“胡马骎骎入中原”。要挡住胡马,国家政治中心就得有险可凭。
    深知此理的太祖,反观从五代继承下来无险可凭的京城开封,对它就很不满意了。他于是想迁都长安,作为第一步,是先到洛阳看看。去世前半年(976年3月),太祖到洛阳,爱其形势得天下中正,有留都之意。但他的文臣武将们,包括皇太弟赵光义,谁也不同意。光义甚至跪下求他:“陛下,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要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又是孟子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话,太祖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头,但在文理上,他就是脑子倒空、倾其平生所学,也想不出古圣贤们所能提供的对自己有利的理论依据来反驳光义的观点。他说不出一句话来。光义退后,他发出一声长叹:“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半年之后,太祖去世,迁都洛阳长安的想法也随他而去。
    当然,在太祖和太宗关于国都定位问题的不同观点中,虽然后来的“靖康耻”表明太祖对开封的担忧是正确的,而太宗的“在德不在险”观点是多么地软弱,但太祖迁都洛阳长安的想法,也不对。因为此时的中国,南北关系正在取代东西关系,在此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中,长安已远离中国地缘政治主战场,迁都那里的话,宋王朝就会边缘化,其民族靠山角色,就要被其它力量取代。亦当然,这种可能的结果,太祖也是有所感知的,他因此才对迁都长安洛阳不作毫不动摇的坚持。但国都就在开封,危险又明摆着。这真是左右为难啊!于是,有了太祖那声“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的长叹。
    或曰:为何太祖不夺取华北幽燕一带,把国都迁到那里呢?
    此时北方幽燕一带,气数正旺。这地方的地缘政治力量,其争霸华夏、通吃中国的政治准备,不会比南边大梁一带的地缘政治力量弱。在双方看准一个目标互相争夺的情形下,结局当然对位势居南的太祖一方不利。太祖北征面临的,是比三国时候诸葛亮六出祁山还要凶险的败势:
    开宝二年(969年)三月,太祖征北汉,围北汉都城太原;筑长堤,引汾河,水灌太原城;费时两个多月,仍未攻破,只得收兵南撤。十年后的太平兴国四年一月,太宗又率军北征,一路攻城略地。四月,又兵临太原城下。这一次,总算攻下太原、灭了北汉。但北汉只是幽燕一带依附契丹的一个傀儡政权,强敌还在后面呢:同年六月,太宗帅破太原、灭北汉之师,从太原出发伐契丹;行前觉得力量还不够,又从后方增调兵马粮草。开始还顺利,很快兵临辽幽州(今北京)城下。七月,与契丹大战幽州城外高梁河,结果宋军大败。
    太宗高梁河之败以及七年后宋军北伐主帅曹彬、潘美的岐沟关、雁门关之败,试出了北方地缘政治力量的深浅,这当然造成有宋一代畏惧北方的军事失败主义心理。对此,后之论者,总有意无意作如是观:宋之太祖与太宗,与战无不胜的唐太宗相比,军事天才毕竟不如。在他们看来,宋初,要是出个唐太宗式的人物,中国历史就会改写。应该说,此看法的水平,只在马超战许褚式的儿童连环画档次上。因为李世民那些对手,都是地缘根底不深、一时而兴的乱世英雄,碰到地缘根底极深、后来甚至还要征服全中国乃至大半个欧亚大陆的幽燕漠北一带地缘政治力量,李世民那点三征高丽都失败的能耐,又算什么?——契丹背后还有金,金后面还有元,它们不仅是历时性的社会历史力量,而且是地气正旺的同一地区一股作气冒出来的共时性的地缘政治力量。这样的力量,其力源背景,深不可测!
    3、知天达命的吴越王钱镠
    孟德斯鸠说:“对一个大国的君主来说,正确地为他的帝国选择首都是一件重要的事。如果他把首都设在南方,就有失去北方的危险;如果他定都于北方,他就会容易地保有南方。”
    宋朝开国,虽无能力定都北方幽燕一带,从而失去这一地区,但它既未偏安长安,更未退缩到长江以南去,而是定都无险可凭的开封,从而使国家首脑机关直接承当了北方力量施加的巨大压力。这种负责姿态,受庇护的南方民众,有目共睹,他们因此有义务服从定都开封的宋王朝领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得有个条件:北宋统治者对待他们,应比其它可能出现的统治者态度更好;他们服从北宋统治者得到的好处,应大于可能出现的其它统治者可能给予的好处。而在这方面,北宋统治者的行为,可圈可点:太祖在位十七年,除北汉外,南方所有分裂小国,都被消灭;在消灭这些小国的过程中,太祖军队的表现,还算一支仁义之师:
    乾德三年(965年)初,宋军灭蜀,俘蜀主孟昶,送往京师,太祖“见孟昶于崇元殿,宴昶等于大明殿。六月甲辰,以孟昶为中书令、秦国公,昶子弟诸臣锡爵有差。”【《宋史?卷二》】而对灭蜀的宋军统帅王全斌,则因其“贪恣杀降,虽有大功,即加以贬绌。”
    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宋军伐南唐。行前,太祖告诫宋军统帅曹彬、潘美:“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宋史?卷三》】第二年十一月,宋灭南唐,俘其国主李煜。“九年春正月辛未,御明德殿,见李煜于楼下,不用献俘仪。壬申,大赦,减死罪一等。乙亥,封李煜为违命侯,子弟臣僚班爵有差。”
    此类例子不少。与李渊父子开国时俘一国主杀一国主行为,形成鲜明对照。当然,这些“善举”,亦属收买人心手段。这种手段要产生长期满意效果,还得有一个条件:南北之间有着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而在这一点上,情形是乐观的,这就是本书三章二、五两节论述过的天人合一、异性相吸原理:北方与南方,如人的大脑与四肢,双方乃一阴阳矛盾统一体,互补性很强;正常情况下,如果北方不昏乱、南方不抽筋的话,正如人的四肢必受大脑指挥一样,南方天然地必受北方指挥。
    北宋开国皇帝们的所作所为表明:那时候,中华民族的北方大脑并未昏乱。既然如此,南方有何理由抽筋不止不服北方指挥呢?然而,在上述孟昶、李煜们的例子中,南方的服从是被迫服从;这种被迫服从,还体现不出天命或自然法则来,——在自然历史老人看来,南方要自觉服从北方、中国的南北关系要阴阳合和,南方人中就必须有一个德才高于孟昶、李煜们的知天达命者站出来,做出非常的、令人敬服的举动,发挥表率作用,以此证明南北互补法则的真理性。自然历史老人有这种要求,这个人也就站出来了,这就是吴越王钱镠和他的儿孙们。
    的确,钱氏一门故事,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地缘政治和民族文化内容,值得在此多用文字宣传介绍一番:
    公元878年,时逢黄巢战乱,27岁、出身贫寒的钱镠,在临安投军于杭州石镜镇镇守董昌麾下。之后,因战功显著,得以与董昌一道不断升迁。887年,董昌升任浙东观察使,钱镠升任杭州刺使。此时,唐朝大势已去。895年春,董昌谋称帝,征求部下意见。节度副使黄碣坚决反对,发言说:“今唐室虽微,天人未厌。齐恒晋文皆翼戴周室,以成霸业。大王生于畎亩,受朝庭厚恩,位至将相,富贵极矣,奈何一旦忽为族灭之计耳!碣宁死为忠臣,不生为叛逆!”董昌大怒,灭黄碣一门八十口,扔碣头入厕,骂道:“奴贼负我!好圣明时三公不能待,而先求死也!”又问会稽令吴镣。答曰:“大王不为真诸侯以传子孙,乃欲以假天子取灭亡耶!”董昌又灭杀吴镣全家。然后拉拢山阴令张逊:“汝有能政,吾深知之,俟吾为帝,命汝知御史台。”回答是:“大王起石镜镇,建节浙东,荣贵近二十年,何若效李锜、刘辟之所为乎!浙东僻处海隅,巡属虽有六州,大王若称帝,彼必不从,徒守空处,为天下笑耳!”董昌又把张逊杀了。之后,丧心病狂地声称:“无此三人者,则人莫我违矣!”是年二月辛卯日,董昌“被衮冕登子城门楼,即皇帝位”,国为“大越罗平国”,建元“顺天”,令群下称自己为“圣人”。
    董昌称帝后,遣使通知钱镠,授镠大越罗平国两浙都指挥使。对此,钱镠又气闷又觉得滑稽,拒绝他的任命,规劝并警告他说:“与其闭门作天子,与九族百姓俱涂炭,岂若开门作节度使,终身富贵耶!乃今悛悔,尚可及也!”董昌置若罔闻。钱镠于是领兵三万,直驱越州城下,向董昌发出最后通谍:“大王位兼将相,奈何舍安就危!镠将兵此来,以俟大王改过耳。纵大王不自惜,乡里士民何罪,随大王族灭乎!”董昌害怕了,“致犒军钱二百万(江南风水好,商品经济发达,他是很有钱的),执首谋者吴瑶及巫觋数人送于镠,且请待罪天子。”钱镠退兵后,情况上报朝庭,等待回音。然而,行将灭亡的朝庭,对董昌无能为力,又念其有输送钱粮货宝之功,于是借口董昌有精神病,诏书“释其罪,纵归故里”。钱镠不接受朝廷的解释,再次上表朝庭,认为董昌不是精神病,而是罪不可赦的野心家,请朝庭授权自己惩罚他。朝庭原以为钱镠只是在告一般“御状”,而自己又无执法能力,未想到钱镠有这能耐、自告奋勇代朝庭执法;接到钱镠请示,当然应允:“诏削董昌官爵,委钱镠讨之”。896年,钱镠擒斩董昌。【《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
    唐昭宗时,朝庭委任钱镠为杭越节度使,封彭城郡王。唐亡后,钱镠历事梁、后唐,封吴越国王。932年,钱镠以81岁高龄去世,遗言谆谆告诫其子钱元瓘 :“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北方改朝换代)废事大之礼。”【《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七》】 元瓘继位后,遵父遗训,不管北方政权如何改变,不改向北方、事上国、听“将令”之礼,只以北方政权派出机构自谓,不敢立国称帝。941年,元瓘去世,14岁儿子钱弘佐继位。“弘佐温恭,好书礼士,躬勤政务,发擿奸状,人不能欺。”【《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 945年,后晋封弘佐为东南面兵马都元帅。947年,弘佐去世,弟弘倧立,第二年为大将胡进思废。进思迎立钱元瓘第九子钱弘俶。弘俶立时,北方又改朝换代,后汉取代后晋。弘俶虽代弘倧立,但兄弟亲密无间,进思几番谋害弘倧不成,忧惧疽发背死。后汉乾祐初,授弘俶“东南面兵马大元帅、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杭越等州大都督、吴越国王”等头衔。后周广顺元年,授“诸道兵马元帅”;二年,授“天下兵马元帅”。赐号“推诚保德安邦致治忠正功臣”。
    960年,宋取代后周,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朝代诞生,钱氏更迎来了自己的全盛与辉煌,种种封号数不胜数。太祖、太宗一再隆礼请钱弘俶入京,亲切接见,“体貌隆盛,冠绝一时”。自京返杭,弘俶无半点骄色,平日家居,神情整肃,“一日命坐于东偏,谓左右曰:‘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违颜咫尺,俶岂敢宁居乎。’”【《宋史?卷四百八十》】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弘俶上表朝庭:
    臣伏念祖宗以来,亲提义旅,尊戴中京,略有两浙之土田,讨平一方之僭逆。此际盖隔朝天之路,莫谐请吏之心。然而禀号令于阙庭,保疆土于边徼,家世承袭,已及百年。今日幸遇皇帝陛下嗣守丕基,削平诸夏,凡在率滨之内,悉归舆地之图。独臣一邦僻介江表,职贡虽陈于外府,版籍未归于有司。尚令山越之民,犹隔陶唐之化;太阳委照,不及蔀家;春雷发声,兀为聋俗,则臣使之然也,罪莫大焉。不胜大愿!愿以所管十三州献于阙下执事,其间地理名数别具条析以闻。伏望陛下念奕世之忠勤,察乃心之倾向,特降明昭,允兹不诚。
太宗诏答:
卿世济忠纯,志遵宪度,承百年之当构,有千里之江山。自朕篡临,聿修觐礼,睹文物之全盛,喜书轨之混同,愿亲日月之光,遽忘江海之志。甲兵楼橹既悉上于有司,山川土田又献于天府,举宗孝顺,前代所无,书之简编,记彰忠烈,所请宜依。
    在宋代钦准的《百家姓》中,皇姓第一,钱姓第二(赵钱孙李)。由此可见钱氏一门当时受尊崇的程度和宋王朝处理南北关系的良苦用心。
    钱氏一门,识见远非历史常见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和“功成、名就、身退,天之道”之类的道理事例能概定类比,在儒家经书和圣贤事迹中也找不到相同事理。从现代作家柯云路《新世纪》这段文字入手,或许能疏理出些许心迹:
    艺术家在创作态中,需要体验的是这样一种境界,有理智的一点观照,清清白白地如灯一般照耀着。
对钱氏一门来说,这“清清白白地如灯一般照耀着”的“理智的一点观照”,其实就是大乘佛教讲的“观世音菩萨的灵光”。这一点,民间传说中的钱镠事迹,可作证明:《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图证》一书,在解说和图证“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世音力,众怨悉退散”这句经文时,就以钱镠事迹为证:
吴越王钱镠,起自草野,誓奠东南,犹豫未决。夜梦一妇人谓曰:“汝慈悲不杀人,将藩翰一方。中原天子五易姓,汝之疆土自若,子孙绵延,封侯拜相。廿余年当觅我于天竺山中。”自是所向无敌,屡有神功。
    “观世音”之“观”,遍观中有点观。抽象(遍观)地说,这“点”就是“清清白白地如灯一般照耀”的主观寒性大智慧;具象(点观)地说,这“点”,就是中国的王气所在地——西北地区(大乘佛教说的“阿赖耶识”,其“能识”慧种,缘成于西北。)
    钱氏三代,藩翰东南千里江山近百年,未曾动过称帝分裂国家民族念头,他们认准的东西,非历史常见的“忠君伦常”和“识时务者为俊杰”,更非如文革造反派加在章士钊头上那顶“四朝元老” 【脚注:与钱氏祖孙三代同时代的冯道,曾为唐、晋、汉、周将相,事四朝和契丹十位君主,人称“五朝元老”,后被欧阳修和顾炎武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称其为“无耻”之徒的典型。钱氏三代的事迹,性质与冯道完全不同:冯道是认人不认天、认权势不认天理;钱氏三代是认天不认人、认天理不认权势。】帽子含有的“见风使舵”生存策略,而是一种客观公正高明深刻的地缘缘起大法(由此可知:钱氏后人,出了那么多头脑冷静的科学家,就不奇怪了)。——梁唐晋汉周五代,算不上“真命天子”朝庭,野心家多的是。若认人不认地,这些野心家众多的“中原天子”们,是不配受钱氏政权拥戴的;在他们面前,钱氏三代有一百条理由称帝,和他们平起平坐施敌国礼。但在感梦中观世音菩萨那点灵光照观指引下(方便说法,不必拘泥于文字),钱氏三代没有这样做,从唐末到宋初,中经梁唐晋汉周,心甘情愿事华夏北方政权不改初衷。钱镠临终并且遗言:“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钱弘俶荣华富贵达于极点时,说出的竟然是这样一句“前代所无”的话:“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违颜咫尺,俶岂敢宁居乎!”
    钱氏一门,可谓中国南方人中素质识见最高者。在他们事迹的垂范下,中国南方真有能耐者,谁不见贤思齐?在南方人中,他们发挥的是这样一种榜样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立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把握基础上的;连素质识见如此高超的钱氏三代,都得服从某种具有必然性的东西,并且其高超素质识见正因为服了这种必然性才得以体现,何况素质识见不如钱氏三代的其他人,又有何德能硬撑着不服这种必然性、偏要显显自己那点浮嚣的“反权威专制”的小本领呢?
的确,宋以后的中国历史,之所以不再出现这以前的东西关系为主时代一再出现的长期分裂战乱现象,除本书三章五节论述过的南北互补性强,因而在南北关系为主时代形成不了东西关系为主时代那种互相抗衡局面这一客观原因外,钱氏家族以知天达命姿态首先站出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政治上自觉服从北方权威,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观因素。
4、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动因及失误
    始于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乱了三百来年,到隋唐,于社会制度层面算是有所安定。但在社会意识层面,“胡风”依然盛行,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尚军功、喜扩张,武人尊贵、文人卑贱,学术不昌、文艺煽情,弟兄反目、父子不亲,男女关系混乱,君臣上下规矩不严不正,儒家学说没有思想权威……结果惹出了个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后,军人依然得势:武人拥兵自重,藩镇不为朝庭所使。这股胡风,至梁唐晋汉周五代,终于盛到极点,——物极必反,于是,专制这股胡风、天生一种儒者气象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应运而生。
    胡风的对立面是儒学。宋朝开国初,虽然与时代相适应的理论层面的儒学尚未成熟、不成系统,但在实践中,作为开国皇帝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所作所为,早已体现出“以儒治国”理念:“千里送京娘”坐怀不乱;灭国不杀降的善待俘虏政策;不以诈力取天下的“陈桥驿兵变”;【脚注:陈桥驿兵变中的“黄袍加身”,五代时期不止上演过陈桥驿这一次,但这一次却是最后一次。所以如此,是因为同样的黄袍加身,这一次加对了,它加在了一位时代看好的“真命天子”身上。因此,如果说这以前的几次黄袍加身,多属自导自演的政治丑剧的话,那么这一次,就决不像后世某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们以为的那样,也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政治丑剧,——一个曾经上演过这种政治丑剧的人,保密工作做得再好,都不可能骗过同时代人;这样的人创立的朝代,岳飞、文天祥这等人物,会心甘情愿为之献身吗?】于“杯酒释兵权”、对不法军人先打“三百煞威棒”的“太祖规矩”、以及“书中自有黄金屋”等言行中体现出来的重文轻武倾向……这一切都预示着:宋朝必是一个儒学昌明的时代。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必是儒学昌明的时代”里,恰恰在最重视儒家学说的最高统治者那里,西汉以来历朝统治者都不敢公开提倡的与重义轻利的正统儒家价值观相左的“功利”思想,在宋神宗时期被公开提倡了,它直接导致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并在神宗之后的有宋一代一直发挥着不可小看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是宋神宗和王安石等人是些“小人喻于利”的好利之徒吗?非也!是宋神宗和王安石等人具有近代西方式的“市场经济眼光”吗?非也!——实际上,这次变法,思想动因还是儒家的“人本”思想,其错误在不懂地缘政治学中的北强南弱、北主南从道理(这一点,不应苛求他们。)
    这次变法的直接动因,是收复太祖太宗时期未能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本来,包括太祖太宗时期的整个宋朝,之所以始终收复不了那些失地,原因一如前面2小节所说,是因为“此时的北方幽燕一带,气数正旺。这地方的地缘政治力量,其争霸华夏、通吃中国的政治准备,不会比南边大梁一带的地缘政治力量弱。在双方看准一个目标互相争夺的情形下,结局当然对位势居南的太祖一方不利。太祖北征面临的,是比三国时候诸葛亮六出祁山还要凶险的败势。”然而,以儒治国的人们是不信人和不如地利的,在他们看来,“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上》】 而五代时期的华夏,正是一个“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的时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正是儒者心目中“行仁政而王”的“圣君”;对这样的圣君来说,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应该易如反掌。然而,结果却是:在两位圣君领导下,宋军倾其全力,都不得燕云十六州尺寸!于是,在宋朝统治者那里,自己信守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无敌于天下……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孟子?尽心下》】信念发生了动摇,他们于是开始讲功利。【脚注:功利思想与“人本”思想并不矛盾;实际上,儒家更本质的东西,不是讲义不讲利,而是“以人为本”。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思想,亦属儒家范畴。】在此功利思想看来,燕云十六州的不能收复,主要是个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的问题;只要经济搞上去,收复它,必不成问题。然而,后来的结果表明:变法后的宋朝,虽然经济搞上去了,但政治尤其军事北强南弱局面,未有丝毫改观;而王安石变法,亦因北方失地的未能收复和北宋的灭亡而归于失败。——正是: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君民非不同心同德也(神宗变法期间民众的政治热情,只有九百年后的文革时期能与之一比),委而去之,是人和不如地利也。
    最后,变法中提倡的“功利思想”,之所以“在神宗之后的有宋一代一直发挥着不可小看的作用”,亦是一个“地利”问题:宋朝疆域,几乎全属中国湿润半湿润区,这以前和以后任何一个全国性大朝代都背有的不利于功利思想落实(它体现为繁荣的商品经济)的西北干旱区,这样的地缘经济包袱,被它卸掉了。换言之:宋人之于商品经济,可谓地缘性的“轻装上阵”。

四、南北关系——元朝到民国初
    1、辽、金、元在北京的经营
    柯云路《京都三部曲》第一部《夜与昼》,开首论北京风水,认为北京既有江南的雅致秀丽,更有西北的浑厚质朴,乃天造地设的华夏京都。
    的确,对中国这样一个地理气候世界最复杂的大国来说,国都只能建在既非繁华轻浮亦非苦寒滞重而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地方;如此,才能把诸多差别很大、相互阻隔又相互习染的地缘人文因素统一起来,发挥它经济上取有余补不足、政治上抑强扶弱的协调控领作用,在此基础上构筑民族国家的高层人文精神。而在这方面,北京与长安是一致的,二者都是接近苦寒地,但非苦寒地。
    作为南北关系为主的元代以来中国历史上不可替代的首都,北京的优势首先在地理形势:它“背靠燕山,西凭太行,东临渤海……凭借北面的古长城和榆关(山海关)、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紫金关五关天险,护卫着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阻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倪健中主编《国是论衡?首都中国》P710】
    然而,“自在之物”的地理因素,还需历史因素认可,才是“为我之物”:
    唐以前的西域,水源尚未干竭到某一临界点,所以无论农业还是游牧业,或多或少还有利可图。这样,就给那地方带来了热闹。那时的西北游牧民族,要进攻中原内地,往往并不自塞北南下,而是挟西域力量,自西而来。唐以后,西域水源已干竭到某一临界点,这地方因此变冷清了;原来汇集起来的人口大量出走。其中的游牧民族,大部分往塞北草原迁去;塞北开始变热闹了。这样,唐以后游牧民族的进攻,就直接自北而南了。位于塞内农业民族和塞外游牧民族交汇处的北京,战略地位于是突出。在塞外游牧民族与塞内农业民族的斗争中,前者因位势居北,自然占优势;这样,北京的历史地位,就由游牧民族首先来肯定。
    最先给北京以国都地位的是以游牧为主业的契丹辽国。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称帝,以割地、纳贡、称臣、父礼事契丹为条件,得到契丹扶持,成为后晋“开国皇帝”。在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中,就有幽州即今日北京这一重中之重的战略重镇。“契丹统治者吞并燕云十六州后,改国号为辽,在幽州城建立陪都,名南京,又称燕京。……辽南京的建立,是古老的蓟城从北方的一个军事重镇走向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过渡。”【同上】
    1122年,金灭辽,辽南京落入金手中。1126年,金攻占北宋首都开封,北宋灭亡。金国统治范围从东北扩大到华北、中原一带。但金首都会宁府却远在今日黑龙江省阿城县,要管理新得的北宋领地,很不方便。此外,会宁府气候太冷,被光明吸引的金人,于1153年迁都辽南京,称其为“中都”。就是说,北京历史上正式成为一国首都,在南宋初期的金国。此首都,存在了62年: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军攻陷,金首都由中都迁到南京开封。1233年,在蒙军威逼下,金哀宗弃开封,逃归德,又逃蔡州。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联军夹攻下,蔡州城破,金亡。
    1260年,掌握汉地管辖权的忽必烈,其兄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钓鱼山战死,由前线返回漠北,即蒙古大汗位,建都开平(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称上都;同时,亦以金中都为中都。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义,定国号为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定为正式首都,上都为避暑夏都。元是一个全国性朝代,因而中国历史上,北京作为中国首都,自元始。
    元对北京的经营,是有保留的,不像以前的金和后来的清那样投入。蒙古人与女真人即满人有所不同。满人发源于中国东北,气候与中国儒家文化涵盖区大同小异:虽冷但很湿润。有此共同点,所以入主中国的满人(包括先前的女真人),很快适应汉地生活和儒家文化,再不想返回老家去,渐渐汉化。再说,东北的活动空间似乎也不是那么广阔,回旋余地不很大,满人不能有恃无恐。
    蒙古人有所不同:首先,蒙古草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很不湿润。其次,成吉思汗的征服活动,使位处心脏地带的蒙古族眼界大开,受欧亚大陆西部风气影响,他们似乎并不认可自己的“东亚民族”身分。因此,入主中国的蒙古人,有种“有朝一日还得离开此地”的思想准备,难以汉化,也不愿汉化。背后广阔的蒙古草原这一可进可退的根据地使他们对待汉人有恃无恐:我就要按我的意志办,成就成,不成大不了你造反,我重回我的老家去。建都北京的忽必烈,“他的头虽然指导了这一行动,而他的心还是留恋于他祖先的牧场。这个半中国化的蒙古政治家沉迷于他本性难改的游牧情绪。” 【汤因比《历史研究》下 P46】
    既定北京为首都,又不全力经营它,这反映出蒙古统治者既想处理好与汉族的关系,又不愿并且担心被同化的矛盾心态。这种矛盾心态,直到今天,依然是困扰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关乎它前途命运的大难题。
    2、明成祖与北京
    取元代之的明朝,在定都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悲剧过程。
    朱元璋统一中国时,定都南京;但他也曾有过定都开封或西安的打算,只是又放弃了;而北京,似乎不在他的考虑中。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江淮乃朱元璋发迹地,此地国都选址,南京为最佳。二是在当时的汉民族心目中,北京是个受诅咒的地方,“人望之若回鹘、吐蕃”的历史名声至元更甚,为避嫌,不能选它。
    但是,朱元璋这位“要与西风斗一场,满身披就黄金甲”的明朝开国皇帝,具有一种与高咏“大风起兮尘飞扬”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相似的酷美气质(两人家乡都在淮河流域,两人都出身“劳动人民”)。有此“朴素阶级感情”作基础,将心比心的朱元璋,对北方人这番微妙心思,就很理解:作为北方人,必认控制南方为天经地义。为此,必须一面压压他们的悍气,一面让南方人受点北气熏习。因此,在对塞外保持军事高压的同时,朱元璋又封自己儿子中气质最酷的朱棣为燕王,镇守北平这一中国地缘政治中的关键部位。
    朱元璋的后事安排,与六百年后的毛泽东颇似。两人选中的接班人,都是仁德有余威猛不足者。这样,就给威猛者的后来居上留有余地:朱元璋仁德有余的接班人是懿文太子和后来的建文皇帝朱允炆,“留有余地”的威猛者是燕王朱棣;毛泽东仁德有余的接班人是华国锋,“留有余地”的威猛者是邓小平。这种安排,在各自情势下,都是“只能如此”的。两股力量的后来争斗,朱、毛生前并非糊涂到不能预见。勿宁说,这种安排的考虑是:让历史(实践)挑选他们吧!
    “地利不如人和”这句似乎是千古不朽的孟子名言,在中国历史上受过的讽刺,可谓多矣。但是,任何一次讽刺,都不像朱棣与建文皇帝的斗争结局造成的讽刺那么厉害。关于建文皇帝,《明史?卷四》介绍说:
    建文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也……。帝生颖慧好学,性至孝。年十四,侍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更二年,太子薨,居丧毁瘠。太祖抚之曰:‘而诚纯至孝,顾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为皇太孙……。初,太祖命太子省央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狱多所减省。至是以命太孙,太孙亦复佐以宽大……天下莫不颂德焉。”
    这样一位仁德之君,很像西汉文景二帝。而分封在外后来谋反的燕王朱棣,至少与景帝时发动叛乱的吴王刘濞有这样几点相似处:第一,朱棣与刘濞,都是皇族,两人的反叛,都属六亲不认、大逆不道、十恶不赦死罪。第二,两人都是分封在外的王,反叛时都得到诸封王支持。第三,两人反叛都打“清君侧”旗号,表面看,刘濞要清除的敌人是“君侧”的晃错,朱棣要清除的敌人是“君侧”的齐泰、黄子澄,实际上,两人目的都是夺取皇位。
    照理说,这些相似性,足够条件地意味着朱棣的反叛是毫无成功希望的丧心病狂之举。而建文皇帝,第一有朱元璋在天之灵的正统庇护;第二深受方教儒为泰斗的大批卫道视死如归的知识分子拥戴;第三天生一种宽厚仁德性,符合战乱之后广大民众渴望和平、渴望“精神文明建设”心理。双方这些差别,似乎证明建文皇帝胜券在握。但是,斗争的结果,朱棣胜了,建文皇帝败了。这一事实,实在令坚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儒家人物及后世一切历史学家们大惑不解,他们除了用诸如“天命靡常”、“成败无定” 、【脚注:《曾国藩全集?诗文?成败无定》:“汉晁错建议削藩,厥后吴楚七国反,景帝诛错而事以成。明齐泰、黄子澄建议削藩,厥后燕王南犯,建文诛齐黄而事以败。我朝米思翰等建议削藩,厥后吴、耿三叛并起,圣祖不诛米思翰而事以成。此三案者最相类,或诛或宥,或成或败,参差不一。士大夫处大事、决大疑,但当熟思是非,不必疑于往事之成败,以迁就一时之利害也。”】“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之类的习惯性“酷语”自我排解外,还能说出什么深刻得体的道理来吗?
    然而,从地缘分析眼光看,“大逆不道”的朱棣所以胜利,“恭行天讨”的建文皇帝所以失败,原因一目了然,这就是:二者地势不同。其实,与西汉景帝时的六国叛乱相比,朱棣的反叛有一最大的根本的不同点,这就是:在左右王气运作即国家命运的地缘政治关键处,景帝时的中央政府,占据的是关中这块统领全国的上风宝地;吴王刘濞,占据的是江淮一带被统领的下风湿地。反之,在朱棣的反叛中,建文皇帝的中央政府,占据的是江南这片繁华有余、酷气不足的地盘;而朱棣,占据的是在中国地缘政治格局中统领全局的北京这块气俗雄浑的地盘。
    至于“人和”、“民心”之类,那么可以说,朱棣代表的,乃是民族的长远利益:若北京不能成为中国首都,中国就要重蹈宋朝覆辙,失去北方。因此,朱棣与建文皇帝的叔侄之争,看似是一场极不道德的宫廷政变,但实际上,这不是个人意气或一己私利之争,而是北京与南京、北主南从还是南主北从之争。在此争执中,胜负不由人决定,而由天定的北主南从法则决定,——这一次,“天”并未站在作为“天子”的建文皇帝一方,而是站在位势在北的“逆臣”朱棣一方。
    建文皇帝失败后从南京出走,不知所终(或说流亡云南,在武定狮子山出家;或说城破时自焚而死),胜利者朱棣入主南京登大位,封号“成祖”。就位后,成祖很快着手迁都北京事务。经过近二十年的规划建设,一个气势辉煌的北京城建成。1421年,成祖正式迁都北京。这以后,北京以南广大中华土地上的居民们,就过了二百来年相对太平的日子。当然,代价是处于“风口浪尖”的北京的多灾多难:这期间,先是被推翻的蒙古势力的卷土重来,后来更有重新崛起于东北的前程远大的女真族(满族)的威胁。然而,正因为如此,才显出北京地位的不可取代性。
    然而,过多的安全支出也不是件好事。但要不过多支出,又只有一法,就是把威胁自己的塞外少数民族整合进中华大家庭中来。此一自然历史任务,又只能由塞外少数民族自己来完成。
    3、清朝对北京的经营和太平天国的地缘基础
满族入主中国,北京地位未遇挑战,自然成为清王朝首都:1644年5月,清摄政王多尔衮在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勾引下率清军入关占领北京;9月,清顺治帝率文武百官进北京;10月初一,年幼的顺治帝以定鼎事,行祭告大礼,告曰:
今年十月初一日,祇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仍建有天下之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
    为什么如此“顺治”(顺利)呢?
    满族老家东北,气候与华北乃至江淮气候有量差而无质差,除冬天过冷外,其它季节,是温暖湿润便于粮食生产的。因此,满人的生活习惯,与汉族并无多大差别。尤其是,满族这是第二次入主北京,有了四百多年前金国的失败教训,这一次,在硬国力与软国力两方面,他们都作了充分准备,成竹在胸,这就是:以北京为家,北边保持压力,南边尽量怀柔;内在精神融于汉文化,外表却一副作为征服者的游牧民族模样(服饰表明这一点,如此,才不至于被蒙古族小看)。当然,满人特权是要维护的,但不像元朝蒙古族那么过分。起先,汉人对满人还抱怀疑甚至敌视态度,但是,经过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位皇帝带有湿润儒雅气和大家风度的一系列表演(他们尤其喜欢“下江南”表演,因为要得汉人心,首先须得江南士大夫心),满族统治者的形象,得到认可,以致后来汉族头面人物如林则徐、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等,成为满人皇权的忠实维护者。
    既然定下以北京为家决心,就得好好经营它。对北京,满清王朝是真正把它当作自己家园来经营的。当然,他们继承的明北京城,本身就很气派,主体无须重建,只需“内部装修”园林风景:“随着清朝在中原统治的日益巩固,从康熙开始,清统治者在西郊修建皇家林园,著名的畅春园、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清代皇家建筑史上的杰作。”【《国是论衡?首都中国》 P885】如此规模的园林建设,需要相当大的心理安全感。比如明朝,始终受到塞外蒙古族与满族的威胁,就无如此放松心情来建豪华皇家园林。但在清朝,塞外威胁解除了,统治者和百姓的安全感,是中国历史以来最强的,可以轻松享受园林生活。
    然而,满清一朝,北京地位也曾受到一次严重挑战,这就是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总归于失败的农民起义最后、也是组织最好层次最高的一次。它在短期内取得伟大胜利,也在短期内归于失败。究其原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胜败皆因洪秀全的“天国”理念。
    洪秀全脑子里,“天”的分量很重,“地”的分量很小。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农民出身的他,本能地觉得,中国农民苦就苦在土地的苦寒。有此苦寒地,方有诸多民间低级杂乱信仰,这更使中国农民苦上加苦。要摆脱这些低级精神束缚,就需引入并且向农民灌输一种大光明精神。他于是大讲上帝、天国。但是,中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在自然改造,大光明境界只能激动人一时(太平天国的快速胜利因此而来),不能保证问题的真正解决(太平天国的快速失败由此而来。)
    重天不重地的洪秀全,对地缘政治问题当然无兴趣。金田起义前,在一次谈话中,当评论到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三合会时,他说:“彼等原有之真宗旨已变为下流卑污无价值的了。如果我们讲真道理,而倚靠上帝强有力之助佑,我们几个人便可以比他们多数。甚至孙膑、吴起、孔明等及其他古代历史中之娴于韬略战术者亦不值得我之一赞,三合会更卑卑不足道也。”【《洪秀全选集》中华书局 1976  p37 】——对以多山的南方地理环境为依托、总对北方“外族政权”耿耿于怀的三合会的卑视,并没有错;但对把华夏山川气象装入脑海、从中化出后世影响深远的“孙吴兵法”的孙膑、吴起、孔明的小看,就有一种后来中共内部出现的“二十八个半”式的迂阔味。
    定都南京的洪秀全,根据他那以天为本的思想路线,改南京为天京,气魄招牌很大;而在关系太平天国命运的地缘军事问题方面,则取一种随其自然态度,结果很快就使南京陷入清军包围。对事关太平天国事业成败的北伐,他只派出以李开芳、林凤祥为首的一支三万人部队,孤军深入清政府视为根本的京畿一带,致使全军覆没。然而,如此北伐的洪秀全,亦有不得为之的苦衷:当时的中国,南方虽然闹得轰轰烈烈,但在北方,民众依然拥戴满清政权,把太平天国运动看成南方人的事情,阿Q似地以为“造反便是与他为难”。一句话:在北方,太平天国没有群众基础。北方民众这种“大清顺民”意识,直到义和团运动时,还保存着。
    今之论者,不乏为太平天国开方子的事后诸葛亮,以为洪秀全应该学当年的朱元璋,先巩固南方,再全力北伐,如此,必成大功。然而,这些事后诸葛亮们没有想到:定都北京的蒙古人与满人,差别很大。前者社会基础薄弱,对北京不大留恋,经营不好;后者经营北京,全心全意,受北方民众拥戴。在北方民众看来,若太平天国成功,北京的首都地位就不保,因为在至高无上的“天京”(南京)之上,不能再加一个在上者。这种国都改动,有违北方民众根本利益。若迁都北京,改北京为天京,那南京又该叫什么?根据对称原理,南京应该叫“地京”。但这样一来,以上帝为立国之本的太平天国,必显出一副为洪秀全所不齿的三合会模样,太平天国这邦层次很高的精英领导们,就会落到东汉末的“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那样的层次去,这不笑话吗?若不考虑对称原理,迁都北京后,改北京为天京,南京仍叫南京,这种重天不重地的名称改变,对认儒家“天道远,人道迩”为正宗的北方民众来说,心理上难道不会觉得太别扭不舒服吗?若取消“天京”名称,一切照旧,不就等于否定了太平天国最高权威——天(上帝)。上帝权威被否定,洪秀全和整个太平天国事业的合法性,又何在?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太平天国后来的一切挫折和最终失败,其种因,早在洪秀全重天不重地的立国理念中潜伏着了。
    从地缘分析眼光看,太平天国运动反映的主要是中国东南一带为风水杂乱、信仰低级、商品经济条件优越却缺乏公道、黑社会势力猖獗、正气不伸、豪杰受困、生活艰辛、精神苦闷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的社会中下层民众的要求。北伐的失败,说明这个运动在中国北方没有群众基础。而太平军与曾国藩湘军的较量并最终败在这个“凶恶敌人”手下这一事实,亦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在长江以南的西部内陆地区也无群众基础。一句话,招牌打得过大过早、早早立国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在与对手的较量中有两不胜:一是南京与北京,南北地不胜;二是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东西地不胜。中国历史上,在大回合的南北较量中,从来没有南方胜了北方的例子;在大回合的东西较量中,从来没有东部胜了西部的例子。执着建国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恰恰犯了使自己固着于东南沿海一带并因此在与北方的清军和西部的湘军的较量中位势居下的错误。如此执着于南京的太平天国,别说两个敌人,即使两个敌人中的一个,它也难斗赢。
    曾国藩之弟、“悍将”曾国荃是攻破天京的功臣,他因此很是居功自傲更因此而招致曾国藩的严厉指责:“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当然,这里,曾国藩尚不明白:所谓“天意”,不过中国地缘军事政治史上东不敌西、南不敌北规律而已。
    4、民国孙袁之争和蒋介石的金陵春梦
    辛亥革命期间至1949年,北京的首都地位,受到最大挑战。然而,20世纪的中国史,一再证明这样一条真理:北京的首都地位难以取代;北京稳,全国稳;北京的首都地位一旦受到挑战甚至取代,中国就会人心惶惶、四分五裂;北京与全国的关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然而,此一道理,包括孙中山在内的国民党人,认识是不地道的。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主要在海外。武昌起义成功,孙中山从海外返回,就任定都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一词,表明孙中山的事业比固执于南京的洪秀全,回旋余地大),重新摆出明成祖和太平天国时期南京与北京的较量格局。当然,也像明成祖和太平天国时期一样,“人和”上说,南京的孙中山比北京的袁世凯占优势。但是,亦如明成祖和太平天国时期一样,在政治军事的较量中,优劣对比不决定于“人和”而决定于“地利”(这是一种更深刻长远的人和)。历史告诉人们,当北京袁世凯军队向南推进时,定都南京的孙中山,没有多少牌,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顺从袁世凯: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退位;13日,北京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14日,南京孙中山提出辞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二任总统。然而,孙中山退位是有条件的:第一,定都南京;第二,新总统(袁世凯)南京就职;第三,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三个条件,核心是第一个:中华民国首都应在南京。如此,孙中山的南方民主共和力量,才能在中国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
    然而,中国政治核心的和主要的问题,是北京象征着的能集万散于一如的寒性地缘种因和环境恶劣的西北地区广大民众的利益要求能否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照。因此,只从限制袁世凯独裁角度考虑问题的孙中山,其向袁世凯提出的南下就职并把中华民国首都定在南京的要求,就颇有当年南方人“迎请”隋炀帝弃洛阳下江都味道,大有置中华民族寒性地缘种因于不顾并且直接冒犯北方民众感情及地缘利益之嫌(首都一迁走,阴冷的北方将更阴冷,北方民众就会倍感物质生活的苦寒和精神生活的孤独无告,他们对此不会无动于衷)。而袁世凯,理所当然地利用了北方民众这种感情和利益要求(这是最直接的,至于“寒性地缘种因”,袁世凯倒想不到),使孙中山本来就不切实际的“条件”成为一纸空文。
    固然,袁世凯死后,北京亦进入内政混乱期。但是“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的南方,混乱更甚,地方自治(实乃地方保护即封建势力抬头)声音四处传播,大大小小的军阀、土皇帝、土豪劣绅“乱世英雄起四方”。不错,此一乱局,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中露出了结束希望;但是,北伐风云人物蒋介石,个人气质属“南人南相”者,阶级背景为江浙财团代表,地缘背景乃项羽式东南沿海一带“卑湿险狭”的“风土人情”化身,他既无能力、亦无真心实实在在打到北京去,从广州打到南京,就如鱼得水地做起了“金陵春梦”。
    或曰:定都南京的蒋介石,是有着朱元璋式的好棋的:先稳定南方,再北伐统一全国。然而,20世纪的中国形势,已非元末可比。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北方已得时代风气之先;而蒋介石,像项羽一样,骨子里是位畏惧西北风气的人物,对十月革命和刮自俄罗斯黑土地的西北风,以及受此风熏习的无产阶级专政,很难找到感觉:苏联军事学院学习期间,他的最大收获,就是得出马列主义指导下的共产革命“太残酷”结论。至于这种残酷的自然历史因缘,他是没有兴趣去理解的。而他之所以没有兴趣去理解,又是因为他不习惯苦寒风俗、缺乏古来一切中国“真命天子”都应具备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资质。这样,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中,国民心目中的蒋介石,就是位畏惧酷美、逃避崇高的弱势文化代表,真正的英雄豪杰——“大风起兮尘飞扬”、“要与西风斗一场”、“梅花欢喜漫天雪”的英雄豪杰,是不会买他账的。这种人,即使有能耐打到北京,之后又怎镇得住中国这么大片国土尤其“王气”所在地西北呢?
不错,在上海、南京站住脚后,蒋介石通过威慑、收买、拜把兄弟等手段,使北方军阀表面服从了自己,但终其一生,蒋介石的权威,从未被北方认可过。不错,在挟有温润的“西风美雨”的蒋介石的威慑利诱下,北方军阀曾一度陷入极大的不自信和混乱,纷纷“易帜”承认南京政府。但是,被“六朝金粉”销尽骨气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最大的先天不足毛病,就是缺乏朱元璋那种“要与西风斗一场”的艰苦奋斗政治本色,所以时间稍长,就被北方势力小看。西北的冯玉祥,东北的张学良,这些蒋介石的拜把兄弟,后来都从背后向他下手。
于此不难理解:西安事变,乃西北无产者与东南财团、西北寒潮与东南台风的较量,——当共产党红军到达西北后,西北社会各阶层力量,都将团结在它周围,在与蒋介石为首的东南财团的较量中最终获胜。因此,说毛泽东的红军只是因为有了西安事变这一“偶然因素”才得以“起死回生”,此乃蔽于人不知天的冬烘论调。
    总而言之,北京地位不能不受尊崇。蒋介石之所以在中国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从来不把北京放在心上;在他以及国民党的“党国精神”中,尤其缺乏北京为象征的西北“王者气象”。蒋介石国民党这一毛病,正由毛泽东共产党来克服:中共从一开始,就与西北风气千丝万缕相联系。这一点,且看中共建党前五年,不满二十三岁的毛泽东的这番议论:
    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感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数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之奴,满蒙去而北边动,胡马骎骎入中原,况山东已失,开济之路已为攫去,则入河南矣。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砺以待日本。【《毛泽东早期文稿》 p51】
    此等民族先知般“八千里路云和月”豪杰气象,陶醉于金陵春梦中的国民党碌碌诸公,谁有?

五、南北关系——国共相争
    1、国共的地缘基础——“南拳”与“北腿”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大地的儿女,其地缘背景,历史上任何朝代都不能比。因为历史上各朝统治力量,都是从某一地域兴起然后征服全国的;中共没有这种地域局限性,当其诞生时,近现代工业媒体已使各地间的交往变得大为方便;这些媒体,把中共成立前分散在四面八方、到处挣扎呼喊撞击着要为自己寻找大出路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去实现自己“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民族使命。
    然而,虽说中共乃中国东西南北各处地缘种因的合和,但这些地缘种因并非平分秋色而是全面中有重点的,这就是北京气象的突出:中共的诞生,受北方吹来的十月革命风气的影响;在中国诸多文化重镇中,北京历来受北方风气影响最大,这一次,它更是得时代风气之先,最先认识到十月革命的意义;中共一大时的五十几位党员,无一不是因受得十月革命风气之先的北京思想文化界的影响而集合到共产主义这面旗帜下的。因有此北京气象,所以中共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北方力量才有的统览全球、居高临下的国际主义眼光,讲“五湖四海”,反对而且有能力克服小家子气的封建“省际情结”。这一点,与国民党形成鲜明对照。
国民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的兴中会。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这前后,广州、横滨、南洋、台湾、河内等,也成立了兴中会分会,会员数百人,广东籍人为主。因此,从孙中山开始,国民党就在思想习性(党性)上,打有水性多、山性少、热性肢体小动作多、寒性头脑大智慧少、粘连于南方卑湿杂乱山水的地缘种因烙印。这种南方地缘种因,深刻解释了为什么甲午战败至辛亥革命后一段时间内的孙中山,会以满蒙权益为交换条件,寻求日本对其推翻清王朝和北洋政府事业的支持。【脚注:“通过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乘清政府战败之际为夺取广州而向日本领事求援,1911年孙中山关于日本经营满蒙有利于中国的言论,1912年孙中山为抵制袁世凯夺权向日方提议以满蒙权益换取援助,1915—1916年中华革命党在日本军人和浪人的参与下,利用日本强占胶东半岛机会,在青岛组织军队发动对北京政府的作战,以及1918年孙中山再度以满蒙为诱饵寻求日本援助等种种可以证实的情况,就足以证明孙中山曾经想用满蒙权益来换取日本援助绝非虚言。”——杨奎松《历史研究的微观与宏观》 《历史研究》2004年4期 P15】这种南方地缘种因,尤其深刻地解释了国民党的封建性和直到如今在台湾国民党中依然存在的“省际情结”因缘:中国南方,地形复杂零乱,风气封闭散乱,远古就出产了封建性很强、各不相属的“百越”,若无来自北方的“王者之风”的影响感召统属,这些形形色色的百越们,永难成为一股相互开放的文明力量。——地缘种因的力量是顽强的,南气重的国民党,不能不染上南方特有的“百越习气”:
    同盟会时,国民党就“百越”众多,大的分支有三:广东人的兴中会,浙江人的光复会,湖南人的华兴会。这些“百越”们,互相并无一个统一的权力机构,各自为阵,力量分散;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黄兴等人领导的主要在南方边疆省地发动的多次起义,风格一如南方风气,不豪壮,零乱无章法,卒然而兴,卒然而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表面被这些“百越”们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后又推举为“非常大元帅”;但是,为南气决定,这些“百越”们,出尔反尔,多次把孙中山逼得走投无路。固然,北方的张学良,后来也逼过蒋介石,但二者不能相比:张学良逼蒋,烈士武臣、慷慨悲歌、光明磊落、大气磅礴;南方军阀之逼孙中山,朋比为奸、明争暗斗、鬼气重重、阴险狡诈。到了1920年代初,国民党四分五裂得没有模样,孙中山也绝望到极点。若不是孙中山毅然从南方圈子中跳出来、自觉把共产党这股北气嫁接到国民党内,国民党的寿命,恐怕在当时就结束了。正因为嫁接了共产党这股北气、阴阳相交,所以国民党在与只有北气而无南气、阴阳不交的北洋军阀的较量中,一出手,就占了上风。
    然而,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的那场大有前途的北伐战争,打到长江边时,为根深蒂固的南方地缘种因决定,国民党就不想继续往北扩大战果,只想贪在南方那些水土湿润的地方圆自己的富贵梦。他们于是大杀共产党,把中共这股北气从自己肌体中又清除出去。这样一来,国民党又现了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前本有的“百越”原形。“清党”(大杀共产党)后的1927年下半年,单是长江以南,国民党就有三个“中央”:蒋介石的南京“中央”,汪精卫的武汉“中央”,邹鲁、谢特、张继等西山会议派的上海“中央”。至于身为国民党员却拥兵自重的土皇帝样的地方军阀,为数更多。后来,虽有冯玉祥、张学良等北方军阀加入国民党,而且国民党理智上也知道互斗对谁都不利,有必要树个权威,但是,因缺乏能成气候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所以加入国民党的北方军阀们,只是些感性的北方人,知性的南方人,他们的加入国民党,丝毫无助于国民党“越”性的改变,不过在原有的“南越”基础上,又增加了些“北越”而已:
    像1980年代在南方涌来的经济大潮中守不住自己“首善之区”的居民形象、羡慕广州人身上的经济光环、一心想使自己受点“港味”熏染从而把自己标准的北京话故意说得带些港味的某些北京人一样,“北人北相”的北洋军阀们,灵气不足,担心自己被灵活的南方力量吃掉,于是咬咬牙,“灵活”地加入到了南方国民党中去。尽管如此,国民党的百越性一如既往,加进来的北方军阀们,只能寄人篱下,在党内斗争中服从国民党那小家子气的“南拳”竞赛规则,他们那套大方的“北腿功夫”,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这里举行的是一场斗拳不斗腿的竞技比赛;斗拳讲灵活不讲力量,谁最灵活,谁就能够取胜。因此,被罗斯福称为“小花生米”(表干里油)的蒋介石,因头脑最灵活、花招最多,就成了盛行斗拳规则的“百越”中的得胜者。这当然令习于北腿功夫的北方军阀们不服气,但他们又很无奈,精神苦闷,直到集南拳北腿功夫于一身的共产党在北方壮大后,这些习于斗腿不斗拳的北方军阀们,才找回了自己,一个个转向共产党。
    其实,斗拳不斗腿,不仅是国民党的特色,而且是南方各阶层的流行风气,尤其如果北方失去对南方的控制权的时候,这种风气就更盛。1949年以前的上海摊,就是一个把全国各地斗拳不斗腿的“高手”们吸引来的一个竞技场。1920年代末、30年代初蒋介石与南北军阀展开的一场场混战,不过上海摊竞技规则在大场合的运用。当时的鲁迅,就有诗曰:
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
静默三分钟,各自想拳经。
    当然,南气重、长于斗拳的国民党,也想学点北腿功夫,就是说,来点“天地正气”、“燕赵悲歌”之类的东西,显显自己的酷样,怎奈天生气质阳弱,学起来很令另一位“南人”鲁迅大有“死人不穿裤子摆活人底”的感觉。在《南腔北调集?漫与》一文中,鲁迅“留此存照”地收录了当时的一位国民党文人写的这样一首诗:
同胞,醒起来吧,
踢开了弱者的心,
踢开了弱者的脑,
看,看,看,
看同胞们血喷出来了,
看同胞们的肉割开来了,
看同胞们的尸体挂起来了。
    在《故事新编?非攻》中,鲁迅三言两语就勾画了这样一位南气重却模仿北腿功夫、“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的名叫“曹公子”的人的形象:
    (墨子)在(宋国都城)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而外,也没有什么异样,楚国要来进攻的消息,是也许已经听到了的,然而大家都被攻得习惯了,自以为是活该受攻的人,竟不觉得特别,况且谁都只剩了一条性命,无衣无食,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想搬家。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这才看见街角上聚着十多个人,好像在听一个人讲故事。
    当墨子走得临近时,只见那人的手在空中一挥,大叫道:
    “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然而他并不挤进去招呼他,匆匆出了南关,只赶自己的路。
    2、长征的缘起和得天之助的延安整风
    中共酝酿于北京,成立于上海,可谓北体南用。建党初期,精力主要放在以罢工为主要斗争形式的工人运动方面。在此运动中,因地缘商品经济条件不利,北方的罢工,总归于失败,南方则因地缘商品经济条件有利,罢工大多能成功。于是,中共不得不把自己的活动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并因此与国民党找到了反对北方军阀的共同点。北方军阀被两党逐出长江以南后,两党又在南方地盘上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正与两党缘分相符合:既然共产党北气重,它就只能往南方中的北方——南方苦寒山区——走,到井冈山等山区找自己的位置;既然国民党南气重,它当然就占据了南方中的南方——温润的南方平原坝子。
    但是,南方的地缘环境,毕竟不以苦寒而以温润为主,所以当国共两党以南方为舞台展开较量时,国民党就占了地利,地缘大环境不利于中共,活跃于华南山区的共产党,回旋余地不大。于是,经过五次围剿与反围剿较量,共产党在南方呆不住了,被国民党一个劲追赶。然而,赶着赶着,天命般地,共产党反被赶到了自己本来就应该去的地方——中国北方。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共产党领导的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而在陕北落脚这件气壮山河、古今中外仅见的大事迹,不仅是“天命”,而且是“民欲”:这种事迹,唯“要与西风斗一场”的英雄好汉做得出;换了石达开、李秀成、张国焘一类南气重者,早在金沙江、大渡河面前却步而往西南方向流窜、去当自守虏式的军阀土皇帝去了。长征中,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如此痴迷于“北上”,似乎有些令人难以思议(就像“痴迷”于地球南北两极,冬天飞南极,夏天飞北极的北极燕鸥一样),然而这正是“种子”的力量:中共是一粒深受北方寒气熏习的种子,任何苦寒,不仅压它不住,反而“梅花欢喜漫天雪”地成全了它。
    中共到北方后,一改在南方时的被动地位,快速发展。这期间,1942年至1944年的延安整风,大有助力。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作《学习和时局》演讲,对这场运动有如此总结:
    过去的宗派现在已经没有了。目前剩下的,只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想形态的残余,我们深入地进行整风学习,就可以将它们克服过来。目前在我们党内严重地存在和普遍地存在的乃是带有盲目性的山头主义倾向……山头主义的社会历史根源,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的特别广大和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而党内教育不足则是其主观原因。
    毛泽东的意思,是说“山头主义”与南方时期在中共党内存在的从共产国际派出的宗派主义是有区别的,前者土,后者洋;前者缘于特别广大的中国小资产阶级和农村根据地的被敌人长期分割,后者缘于国外思想意识。其实,地缘背景说,二者都与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在南方的活动即南方地缘条件相关。
    地缘条件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不管你的信仰和主义是什么,如果你在一种地形杂乱、山头众多、互相隔绝的环境中长期从事你的事业,你的信仰和主义就要被这种环境分有为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中国南方,地形杂乱,山头众多,交通不便,以此为根基的国民党,始终就未能克服自己的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而中共,在前期,当它没有依附多山的南方地缘环境时,它是没有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只有个人风格不同的“机会主义”,1927年后,当它依附于多山的南方地缘环境时,它又怎能不染上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习气呢?反之,当中共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从而摆脱了多山的南方地缘环境后,山头主义、宗派主义就失去了它的水土势力,这时候,再来“整”它、克服它,条件就具备了。
因此,中共的延安整风,其成功,不仅得益于“党内教育”,而且得益于西北天助。可以断言:如果中共大本营不从南方转移到北方,那么,即使它有能耐打败国民党,这之后,它的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不仅不会被克服,而且还将呈恶性发展之势,那时的中共,就不过是不叫“国民党”的国民党而已。正是: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曾国藩)
    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乃南方地缘政治和文化本色,只有在王风浩荡的北京中央政府的统摄下,才能得到集万散为一如的收敛克服。当然,南方的山头在,山头主义、宗派主义在中国就永远有它的地缘基础。但是,只要北京中央政府的权威被尊重,中国各民族和各阶层就能对其时时保持思想警惕,并采取得力措施,使其不致对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大的危害。——即使当今和今后的港澳台黑社会,也只有地气很酷、天威赫赫的北京中央政府才镇得住。
    3、地缘政治法则决定国共决战自东北始
    千多年来,与西部干旱趋势一致,中国的王气,渐渐从干旱的西北转移到半湿润的塞北和湿润的东北。东北,不仅是300多年前满清王朝的发源地,而且是20世纪以来雄鸡式的中国版图的头部,是中国北方的北方。因此,在20世纪,当谁占有东北,谁就占有中国军事最高战略位势这一地缘政治法则成为军事常识时,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东北的殊死争夺,就是势所必然的了。
    1946年至1949年,国共两党展开了中国历史上虽不能说最后但可说是最激烈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最初也是最关键的战场,就在东北(毛泽东:“战锦方为大问题”)。战前,双方都很清楚,谁得东北,谁就占了“坐北朝南”地缘优势,就能席卷全国,中国就是谁的,因而双方都下了自己的最大血本,往东北调兵遣将。
    共产党方面,抗战一胜利,就利用自己抗战期间形成的敌后根据地位势,立即从各解放区抽调得力干部和10余万精锐部队迅速进入东北。1945年12月,毛泽东专门发出《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把东北根据地的能否建立巩固,当成关乎共产党“生存还是毁灭”的大事:得了东北,共产党以往的一切努力牺牲,就是有意义的;失去东北,以往的一切努力牺牲,都将失去意义。共产党二十五年的奋斗,就是等着这一次搏击即“大决战”机会。
国民党方面,虽远离东北,但在美国帮助下,快速通过海上和空中把数十万军队从南方运到东北。但是,地缘种因与东北缘分不大的国民党,怎争得赢深具北方地缘种因的共产党?——实际上,国民党在东北战场上的失败,其种子,早在1920年代前孙中山的想以满蒙权益换取日本对其事业的支持中埋藏着了。
辽沈战役后,共产党占领了全东北。接着,当淮海战役激烈进行的时候,80万东北野战军乘辽沈战役得胜之势,南下入关,发起平津战役。三大战役一打完,长江以北就是共产党的天下了。几个月后,毛泽东、朱德下达“向全国进军”命令,长江天险被突破,国民党政权首都南京被占领,
不到一年时间,南方土地上未发生一场大规模决战就全境收在共产党手中。与此同时,共产党中央政府进入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2.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5.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6.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9.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