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来,中国人都以孔子为骄傲,把孔子当作是教育界的鼻祖,古时读书,进学堂的第一天就必须先拜孔子,以表示自己对教育的尊敬,对孔子的尊敬,对老师的尊敬。这种礼仪被延续到清朝时期,到了民国,就把这些陈腐的东西给抛弃掉了。可是到了今天,好象又有了复古的现象出现,中国一个地方出现了“孔子式”的教学,除了人是现代人和读的是现代书外,其他的跟古代的教学方式完全一样。韩国甚至出现了要与中国人争孔子是自己的祖先,向联合国提出了申请,要求有关部门判定孔子是韩国人。2008年,世界上出现了一种孔子教育奖,这是一个令中国人骄傲的事情。
过去,在我不了解儒家思想的时候,我也是那样认识 孔子 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手下弟子三千,七十二人成了“牛人”,真是名师出高徒。所以我以前也曾经幻想过,将来也和孔子那样,做一个思想家、教育家,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曾经有过的幻想,全国不少人都这样幻想过,当然除了幻想,还是幻想,根本就没有实现出来。如果大家都成了孔子那样的牛人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孔子的价值所在了。
我们之所以把孔子评价得那么高,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孔子正面价值的一面。如果我们能够对他作认真详细的了解,我们也许对他就不会有那样高的评价。孔子曰:唯小人女人难养也。其实孔子就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小人,他是一个墙头草,见那里好就往那里钻。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周游列国的目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要宣传儒家学说,真正的目的是要想让哪个 国家的 君王能够给他一官半职,继而能够重用他。
孔子在他51岁时,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 国邀鲁 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 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看了孔子的简单历史,完全可以清楚,周游列国说教是假,混个官来当当是真,他才是真正的社会混混。可是这个 孔老 先生真是不得志,一辈子想做官,除了在51岁到55岁那5年的时间里做了中都宰到鲁司寇的官外,后来一直都混不到一官半职。中都宰应当是相当于现在县长,而鲁司寇,跟现在的最高法院法长一样。在这5年官涯里,孔子尝到了做官的好处,所以他认为教书可以做官,做官也可以教书,两者不矛盾,所以他干脆就一起做起了老师和公务员了。可惜孔子太过于聪明,得罪了不少官老爷,最后被同事季氏赶走了。没有办法, 孔子 先生后台没有季氏的后台硬。如果走的是季氏,那么中国的历史就要彻底地改写了。在鲁国待不下去了,只好去了卫国。好在当时不要办理护照之类的出国手续,否则,孔子带着弟子去周游列国,一定会被当作恐怖组织或者是非法移民来处理。
孔子他老人家,周游列国14年,倒蛮厉害的,光走路,离乡背井14年,路上历尽千辛万苦,还差点丢了小命,真让俺全家大小佩服。在他周游列国期间,孔子还发生了非常让人搞笑的事情,就是他和弟子仲由都快饿的走不了的时候,耶酥显灵了,不对,那时候耶酥还没有出生,还要等500年以后才出生,反正不知道是什么显灵了,眼前出现了一家吃野味的餐厅,当然那餐厅还比不上现在的厕所。反正见到有吃的地方,孔子就流口水了,自己还不好意思先去要饭,这时候他们比吾兄还穷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钱。他认为自己是老师,讨饭的事情应该由学生去体面点,不然他的光辉形象就完全消失了。所以他叫他的马仔仲由去要饭。仲由这个傻蛋去了,问了有没有饭吃。餐厅的董事长估计也是个黑道人物,就对仲由说:“你认识字吗?”仲由:“认识。”董事长:“那我写一个字给你看,如果你认识,我就让你白吃白喝。”仲由这个傻蛋就想:俺可是读书人,博士毕业来的,我老师还是孔子呢?不要说一个字,就是一百个字我也认得。他听到老板这么说,真不知道有多高兴。店老板就写了个“真”字给他看。仲由不假思索地说:“这个简单,是真字,认真的真。”这个餐厅老板的黑道本色终于暴露出来了,说:“妈的,明明是白痴,还说自己厉害,这么认真。弟兄们,给我把这个混蛋给我轰出去。”哈,黑道上混的人就是不一样,大哥就是大哥,佩服。
仲由回到孔子那里,叙说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孔子就说:“哦,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让我去。”看来孔子确实要比徒弟聪明,师傅就是师傅,厉害。这时候他也顾不了自己的光辉形象了,名声次要,填饱肚子才重要,所谓“失声事小,吃饭事大”。孔子来到了餐厅,老板还是跟刚才那样让孔子认那个“真”,孔子也不假思索地说:“是直八。”老板一听,就认定是高人来的,然后就让孔子师徒两人白痴白喝了一顿,吃不了还“兜”着走,老板让他打包带着路上吃。
仲由不明白为什么老师能够混到饭吃,而自己却不能够,明明是个真字,怎么就不对呢?于是就问孔子:“老师,你是怎么回答他的?”孔子:“徒弟呀,你真是读死书,现在是乱世年代,你还那么认真,人家当然不高兴了,那个不叫真字,是两个字,直八。”
这时候,大家该汗颜了吧,孔子竟然是这样的人。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害死了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中国人都按照:皇上就是皇上,臣民就是臣民,老子就是老子的思想去生活,把身份权利分得那么清楚,老子可以打儿子,但是儿子却不能够打老子;老百姓不可以骂当官的,更不允许骂皇帝,甚至是皇帝老爷做错了也不可以骂,简单一句就是,我可以管你,你不可以管我。
我们看了孔子提出的思想,然后再看看他的为人和他做的事情,很不好意思地得出这样一个答案——大家要听皇帝的话,我可以不听,大家要尊老爱幼,我可以不遵老爱幼,大家不可以做小人,我可以做,大家要遵守交通规则,我可以不遵守,当然那时没有严格上的交通规则。总之一切事情,孔子我例外。他要 别人 君君臣臣,结果他老人家是,皇上不给我官做,我就不听皇帝的话,我就离国,背叛国家,他的确叛国,离开鲁国后,便在其他国家讨官做,还说了本国一些“机密”。如果按排名,孔子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大叛国份子。
最好笑的是,孔子到死都还想着做官,孔子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我就是不明白他为什么对当官那么感兴趣,难道是因为有红包拿吗?
儒家思想,其实是一种让别人那样做,自己例外的思想,用另外一种说法,那么是一种奴隶思想,总是教人“退一步”而海阔天空,教人学会忍让,是一种崇古怀旧思想,而不是教人“前进一步”的思想。前进一步的思想,是进步的思想,是发展的思想,只有前进,才会发展强大,国家才会兴旺发达,美国思想如此,日本思想也如此。
孔子把他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他老人家是成名了,却害了他的子孙后代,使得我们处处谦让,总是被别人欺负,这种“奴隶”思想,不要也吧。
吾兄孔子,你真会忽悠人呀,忽悠了中国人两千多年,中国人像吸毒品那样戒不掉“毒隐”了,你玩得太大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