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知识 辩证的改造 系列之
* 辩证国家本质、群体定义及国家灭消简论
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国家是追求光明的社会集团”(论据及论述,详见周绍强先生的《广义地缘政治学》著作),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对能源的掌握、利用及占有。相应的,必然有群体来组织、管理及实施,它就是产知群体。在工业革命以前及初期,国家的本质可以用阶级来定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但在工业革命中、后期,由于对更高级能源的掌握及利用,国家的本质发生了变化,相应产生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新的群体,它就是产知群体;原先的统治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原来的资产阶级)变为权资群体,原先的被统治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原来的无产阶级)分化为贫下群体及产知群体。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同样由这三个群体构成。三个群体的划分主要采用的是对能源的掌握、利用、占有及生活成本考虑,它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贫下群体, 对能源的掌握、利用程度最窄、最少、最低,占有极少的能源,必须考虑生活成本,具体或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基本上依靠两腿或两轮车(单、类单车等)来掌握、利用能源;产知群体,掌握、利用能源程度较宽、较多、较高,占有部分的能源,但要考虑生活成本,表现形式为:部分依靠两腿或两轮车来掌握、利用能源,部分依靠四轮车来掌握、利用能源。权资群体掌握、利用能源的程度最广、最大、最高,占用绝大部分能源,根本不须考虑生活成本。目前表现形式为总体上使用四轮车来掌握、利用能源。
三群体的长短:权资群体有权有资,有知识但缺常识;产知群体可产有小资或无资,有知识有些常识;贫下群体无权无资,有些或无知识,但有丰厚的常识。但三群体的知识基本上都只是所谓的知识而已,不是辩证的知识,普遍缺乏辩证的知识;需要辩证的知识,必须辩证的学习;需要辩证的知识,必须辩证的改造。
明确了国家的辩证本质及其群体后,我们可以相应的推论它们的总体数量、饱和度、稳定度、对变化的敏感程度及在国家中的位置。权资群体在总体数量、绝对及相对数量上,必然是最小的,它的饱和度最大,稳定度大,对其群体内变化敏感关注,对其群体外变化不敏感不太关注,权资群体处于国家的上体。产知群体和贫下群体在数量上是最大的,且它们的数量是相互联系、可相互转化的、国家群体间人口的转化主要在产知及贫下之间进行。产知群体处于国家的中体,贫下群体处于国家的下体。产知群体饱和度最小、稳定度居中,对其群体内外的变化最敏感且关注关心。贫下群体,饱和度较大、稳定度较大,对其群体内外的变化最不敏感且无力关心。由此,我们可以相应看出,最稳定的、最有创造力、最有发展前途的国家是圆体或类似结构,也就是地球的形体,才能不停旋转变化,才能生生不息。其中的产知群体应占人口的大或绝大部分,且是自觉、自愿、自发形成的。知产群体代表生产力,代表生产关系,代表国家的根本利益。
国家的灭亡及消失,在空间上是确定的,但在时间上基本是不确定的。国家的灭亡在于产知群体的转化,国家的灭亡是由于产知群体基本消失及灭亡,向上融入权资群体,向下沦入贫下群体,国家基本只剩下权资群体和贫下群体,它们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所以它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且因为基本无可转化的中间管道,必然导致暴力冲突、阶级革命,以致国家灭亡。国家的消失则取觉于贫下群体的提升。贫下群体完全转化为产知群体,则国家消失。
我们需要辩证的知识,我们必须辩证的改造!
我們需要辯證的知识,我們必須辯證的改造!
Dialectical information need, Dialectical reform must.
(说明:只要保持文章完整性,即可共享、复制、传播,但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建议讨论电邮:[email protected]) (版本: 0811)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