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土流失总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天然命运
周绍强
中国的青藏高原,是当今地球上海拔最高、体积最大的高原。然而,不能因此认为:它的横空出世,是地质史上唯一的偶然现象。倒是相反的情形更符合天地自然之理:在几十亿年的地质史上,如此高大的高原,不止今日的青藏高原这一个。
那么,那些昔日的高大高原,后来到哪儿去了呢?飞上天去了吗?荒唐!缩进地壳下面去了吗?荒唐!因为地壳由上层的硅铝层和下层的硅镁层构成,硅、铝、镁的比重,都不轻不重:轻,未轻到可以飞离地球的程度;重,未重到可以缩进地壳下面去的程度。这些不轻不重的物质,天定的位置和去处,只能是位置不上(与外圈的大气圈相比)不下(与内圈的地幔、地核相比)的地壳面。
看看三维世界地形图,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诸如巴西高原、德干高原等世界各大洲那些年代古老、地质稳定、高原面平整的高原,在它们的倾斜方向,多半都有一大片展向大洋的平原。可以说,这些平原所在位置,原来是大海,它们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各自背后的高原上冲刷下来的泥土填成的。反过来说,那些高原,原来并不像现在这么平整,多半是像现在南北美洲的西部大山和亚洲的中亚大山一样高耸的年轻高原,地质状况极不稳定。可以想象:当这些地区的高原处在上升期的时候,这些地区也像今日的中国似的,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而当这些地区的高原停止上升的时候,又经过一段地质时期,当不再上升的高原上那些突兀峭耸的山峰被剥蚀冲刷成为夷平高原面的时候,该地区的水土流失过程就大体停止了,同时,该地区就进入了地质稳定期。这种现象,可说是全部地质史上所有大高原产生与消失的共同规律,即全球水土流失总规律。
非洲高原是一个奇特现象:它的周边没有大平原。但这现象完全可以从南美那平原过大、高原过小的现象中得到合理解释。因为这两个大洲1亿多年前是联为一体的。这也就是说,巴西高原与非洲高原,在1亿多年前是同一个高原,而南美大平原,则是它们的共同产物。该高原的早期面貌,一如今日青藏高原为主的中国西部高原。正如中国东部平原乃中国西部高原流派出的一样,亚马孙大平原,乃巴西-非洲高原流派出的。此外,这一观点亦能令人信服地解释这样一个更为奇特的现象:为什么亚马逊河三角洲平原会如此狭小而且呈倒喇叭状,而它的上游平原又会如此阔大?原来,在南美洲与非洲分离即南大西洋产生之前,现在的亚马逊河上游,正是那时发源于非洲-巴西这一共同高原的某条含沙量特别大的大河的下游,而现在的亚马逊河下游,正是当时那条河流的上游;早在南美、非洲分裂前,现在的亚马逊大平原就大部分成型、非洲-巴西高原的水土流失就终止、高原夷平面就成型了;后来,南美与非洲分离后,随着安第斯山脉的崛起,这条河流的流向就倒转过来,成了现在的亚马逊河。
最近几百万年以来至今,中国的青藏高原和中西部地区,是地球上唯一处于上升得很厉害的时期的最高的高原。这一上升趋势何时停止,是不能作为中华国土治理改造方案的要素来考虑的(要考虑的话,只能立足于它的上升是无止境的),因为在地质年代中,最小的纪年单位,都是以万年计的。况且,即使在未来几年内,地球发生极跳,青藏高原停止上升,单是那些高耸突兀的山峰的夷平和与此相伴的“搬西山之石以填东海”的水土流失造平原过程,也要延续数十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数十万年内,在中国这方土地上生活的人,与水土流失作斗争,乃一种天定命运。
中国任何政治力量,要在中国这方土地扎根即保持自己的长久生命力,都得从“与水土流失作斗争是中华民族的天定命运”这一地缘国情中引出自己的治国策(水土流失现象,浓缩着中国全部的生态难题),否则的话,都是自私狭隘的政客朋党之争。这样的政客朋党,无论左右,都免不了“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短命结局。
(摘自本文2001年完稿的《中国之命运》,略有增删改动)
2008-12-21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