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何新:《孔子新传》

何新 · 2006-10-30 · 来源:何新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王涌君是我的老朋友。他主持《中国电子商务》后屡次见访。因听说我有未定稿的《孔子新传》一书,要求在他的刊物上独家首发,并予连载。难却其盛情,因将此稿付之,分期发表。

                                                                             何新 2006年9月3日

(1)

     孔子号称“圣人”,赫赫有名。但实际上,关于孔子的出身与身世,两千多年以来,却一直还是一个巨大的疑谜。司马迁《史记》中为孔子立有“世家”,前人早已指出,其所纪事及年代皆多有舛误①。孔子一生事业,是创立了儒学(“五经”体系)这种学术流派②与“儒家”这一政治组织。人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但是,从百家之一的儒者学说到万系一统的儒家宗教的演变,并非在孔子当世,而是在孔子死后历数百年(初汉)以至千年(唐初)才完成的。实际上,孔子本人的真正学术和政治思想与汉代以后逐渐系统化的儒教意识形态具有极为重大的不同。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则更是遭遇了极其巨大的沉埋和误解。

     儒家在孔子初创的时期(特别在孔子的青年和中年时期),本来是一个具有批判时代政治涵义、主张革新求变、革故鼎新的政治团体。中年以后的孔子通过挫折和历炼,而具有了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政治技巧,开始寻求与政治现实的妥协,其理念也趋向保守化,倡导建设稳定的秩序与伦理(“礼”);与早年的孔子大为不同。所以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 但是另一方面,晚年之孔子著述《礼运》提出“大同”,认为历史周期性地经历“据乱”——“升平”(小康)——“太平”(大同)的三世之变。认为当世现实为“据乱”,礼运的最高境界乃是臻入“大同”。在礼运中孔子赞扬“选贤与能”的民主政治。在《春秋》中,以记述规格的区别来暗寓历史批判之“微言大义”,试图为未来政治建树一种价值模式。孔子一生的思想也始终是在变化和发展着的。

      ①钱穆指出:“余读《史记·孔子世家》,最芜杂无条理。其他如《年表》,如鲁、卫、陈、蔡世家,凡及孔子,几无事不抵牾,无语不睽违,诚如崔述之讥。史迁虽疏,不当灭裂乃尔,盖出后人之移易增窜者多矣!”(《古史辨》第4册第86页)

      ②汉代称“五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唐以后称为“六经”。清代又纂集儒门经典增为“十三经”。

(2)

     西汉初叶,宗源于荀子而倡导以法立礼思想的儒家今文学派兴起。所谓“今文学派”,其实是儒学中的“现代派”和“实用”主义派。并由此而与复古主义和拘泥故典的“古文”学派形成对岐。贾谊、晃错、董仲舒、公孙弘,正是其代表人物。早在汉景帝时期,就有反对政治改革的保守派贵族,推崇黄老的“无为”、“守天”、“法自然”学说反对今文学派。后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而独尊儒术,正是为了借重今文儒学所鼓吹“尊王攘夷”的国家主义理念。正如清末廖平、康有为及后来蒙文通所指出,今文儒学中寓有孔子“托古改制”求新求变倡言“革命”的微言大义。武帝后期,“谷梁”派先以字义训诂学纠正“今文”(公羊)派以《春秋》为律法之偏差。继之刘氏贵族又推出“古文经学”,以古非今,欲纠正今文学说的改革倾向;由此导致聚讼纷纭的西汉今古文两大学派之争。经学之古文学派,始终具有明显主张复古保守的贵族主义倾向,实际是儒学中的“原教旨主义”。东汉末期,郑玄、马融调合今古文两大流派,儒学之政治改革色彩逐渐泯没,保守色彩渐浓。唐太宗李世民明确地将儒家经典确立为以忠君、孝悌之伦理原则为根本的国家意识形态,于是儒学进一步宗教化,终于在南宋以后发展成为一个保守主义的帝国国家信仰和治国宗教。

(3)

     杨向奎指出:“不是教主而起教主作用的是孔子,不是宗教而起宗教作用的是儒家,但儒家并没有迷信(偶象)崇拜。”说儒家没有“迷信崇拜”,并不确然。实际上,自从刘邦建立汉帝国过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始,汉晋以下至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时期里,孔子20世纪的不断地被神化、圣化、偶象化。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主义的文化革命思潮更发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呐喊。自此以后在近一百年的反古批拟浪潮中,孔子不断地被丑化和妖魔化。其实,这种被神圣化和妖魔化的孔子,都并不是历史中那位真正的孔子。毕竟,作为一种政治宗教和社会伦理,儒家思想及儒教文化影响中华民族与文明垂二千年。钱穆说:“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①。在此五千多年之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中具有如此之大的名望,孔子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之影响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帝王和任何一个知识分子;也许只有伏羲、黄帝和现代的毛泽东堪与相提并论。然而迄今为止,关于孔子却尚没有一部比较翔实可信的传记和年谱。

   ①廖平,著《今古学考》,谓古文学派宗周公,师《周礼》。今文学派宗孔子,师《王制》。其学为康有为所承述,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侄考》。

(4)

     在大部分现代人的心目中,孔子仅乃是一个私塾先生式的兴办“私学”的“教育家”。冯友兰说:“孔子一生不过是一个门徒众多的教授老儒。”傅斯年说:“儒家者流,不过出于教书匠。”此类说法可以代表五四以后至今所谓新派学者们对于非圣化的孔子的流行普遍看法。

  于是孔子一直被解读为一个近乎冬烘的迂腐之徒,抱着一肚子关于“周礼”以及“仁义”的酸腐思想,只是终日喋喋不休地四处周游进行说教。身边则围聚着一群近乎白痴而盲目信从的年轻Fans(如子路、颜回之辈),而不断地从当时的一个小国家被驱逐到另一个小国家,四处碰壁。这就是现代学术界所一直向人们描述的孔子形相。如此一个生不逢时的晦气人物,又有何伟大精彩可言?!以故,周谷城曾说:“孔子之学说,在政治方面无任何价值。除提倡道德一项以外,他无可取。彼乃天然之教育家,善说道德;政治乃具体之事,非彼之空言所能改良。但正因彼之言是空的,对于后世,反而便发生惊人之影响。于独裁君主,方便尤多。盖独裁君主制,能维持不倒者,全赖两种法宝:一曰武力,二曰道德。孔子是一中材之人,本着一生经验,开口道德,闭口道德,便大为世人所欢迎。”① 周氏的这种看法,在现代学界中颇具代表性。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生活于历史中的孔子,而是几千年间被“圣”化和丑化后,关于这位圣人所残留的一幅木乃伊形相。在几千年的圣化、神化和虚幻化过程中,孔子一生真实的经历、生活、血肉、情欲都已抽离而空壳化了;因此,留下来的就只是这么一个荒谬呆愚徒有道德空言的孔子。但是,如果孔子真的只是这样一个呆板无聊冬烘无能的人物,何以竟能顶着中华“圣人”的称号而历两千多年,以至成为华夏文明的精神象征?其政治及文化思想(“道统”),又何以能垂范中国古代几乎近三千年而不断绝?另一方面,如果孔子只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值得崇拜的偶象,这个民族的精英竟曾如此地追随之崇拜之几千年,岂不是整体地过于弱智了吗?!难怪“五四”时代的人们要高呼“打倒孔家店”而推倒全部经学了!但是,这种形相的孔子,并不是历史中真实生存过的那个真正的孔子!

      ①《周谷城文集》,第275页。

(5)

     我写这部传记的目的,就是试图寻找和挖掘出历史中那个曾经生存过的孔子。那是一个生于贫贱长于忧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孔子;一个弘毅任远,不屈不挠,一而贯之矢志不移于救国利民之道的孔子;是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和组织家的孔子;是一个“诗、书、礼、乐、御、射”六艺兼通,勇毅过人,胸怀大志,锲而不舍行其所志,智慧过人学识渊博的孔子;也是一个充满柔情和狡谲,极善随机应变与时俱进,的确堪称所谓“圣之时者”的孔子。总之,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心有欲,但也有软弱心灵性格缺陷富有真实人性的活生生的孔子。但是,这样一个孔子,并不是我向壁虚构的孔子;而正是从大量历史材料中剪辑还原后②,所呈现出来的真正的孔子。

何 新   2005年5月1日记于北京

     ②本书史料,多取自汉以前传述孔子之史事,包括历代类书中所辑孔子事迹之佚文。如《庄子》书中,即存有大量关于孔子生平言论事迹之传说。而古人以《庄子》为“寓言”,儒者目之为旁宗,多不采信。近人以儒道为对立,亦不用之。实际上,《庄子》书中多儒家言。自魏亚以下,俗说习惯以“老庄”并称。其实,老子之用世及不离不弃,与庄子之出世而蜕脱尘埃,具有根本意义上的不同。虽然庄子褒扬老子,但事实上我们很难找到老子与庄子的直接渊源。相反,从庄子书中看,庄子应出儒门后学,孔、庄之间倒具有颇为深刻之历史渊源。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