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乘佛教
1.对小乘思想的发展
新知:大乘佛法是对小乘佛法的一大翻案文章也,但是以小乘为基础,实则是翻而不翻也。
清风:按我们前面的约定,讲这一节由弟子代劳,为师当一次学生。你以上所说,我是似懂非懂,请问你一阵说翻案文章,一阵又说翻而不翻,何以见得呢?
新知: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开始在印度兴起。大乘佛教一个根本的思想,就是彻底消除“色”与“空”的对立,因而有著名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经典理论出现。我们前面已反复用全息论的思想来对此进行了解说,此不再赘述。在消除色空对立的基础上,大乘佛教提出了一法印即诸法实相的道理。这与小乘佛教所讲的三法印相比,是翻也,但本质是一回事,所以说是翻而不翻也。我现在是茶壶装汤元,有嘴倒不出了,还只得烦请老师出马了。
清风:你怎么不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两”呢,哈哈。小乘讲“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为三法印,主要是着重看到了世间与涅槃的区别一面,世间是无常无我的,所以要追求那永恒的涅槃之境。以全息论观之,就是着重看到了显态与潜态的区别一面。而大乘的一法印是着重谈到了世间与涅槃的联系的等同的一面。所谓“真空非空”也,空随缘而生万物,因而实相无相又无不相。就是说,我们在显态之中就要看到它背后的潜态一面,潜态没有一切虚妄幻化之象,但又能够化生万象,如前面说过的“性空妙有”的道理也。
新知:我能够领会老师的意思了,但我想读者 诸 君可能还有一些疑惑,这是自然的,这不仅是因为在本书中因篇幅所限而无法充分展开来详论此道理,另一个主要因素在于佛法义理本身的玄妙高深。本书重在启蒙作用,读者 诸 君将本书多读几遍,再找全息论及佛教概论之类的书参读一下,自然就豁然开朗了。老师,大乘佛教的核心基础思想即是这“一法印”之理论,其它重要的与小乘有所区别的思想全是以此为基础,是吗?
清风:正是,中国有句成语叫纲举则目张,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个纲。上一节我们谈到小乘佛教的思想递进是按缘起à无常à无我à苦à涅槃寂静这样一个顺序的,也可以说是因为有了缘起的核心思想进而有三法印的思想。而缘起作为佛教的一个核心思想,同样也是大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只是说在大乘那里,由缘起直接产生了一法印的思想。何也,如我前面所说,小乘认识到世间万物(即显态)皆是缘起的,而领悟到世间皆是无常的,如此推演下去。而大乘直接从“妙有”看到了“性空”(直接看到了显态后面的潜态),所以产生了一法印的思想。正因为有了一法印的思想,所以有了中道理论,所以有了不离世间求证涅槃的思想,所以就有了自利利他,普度众生的思想。
新知:还是与前面一样用上几个箭头吧,缘起à一法印(诸法实相)à中道à在世出世à普度众生。为了避免不熟悉中道观念的读者 诸 君感觉一头雾水,有必要请老师简介一下龙树其人,权当是作一点铺垫吧。
清风: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释迦第二”之称,大致相当于儒家之孟子,道家之庄子那样在各自门派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龙树(约公元150—250年),精通当时一切经典,统一诸经思想,是大乘佛学之集大成之最者。又因为他对于后来各宗派影响甚大,故被列为八宗之祖。龙树提出了著名的“八不中道”之说,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和不去。证此八不,即能明一切不,即能达毕竟空,这毕竟空就能知宛然有之中道,这是八不中道的功用。
新知:八不里面包括四组对立的概念,即生与灭、常与断、一与异、来与去。龙树在这些对立的概念前全部加上不字,意即偏执于这些对立的两端都是不对的,须取其中道。实际上龙树是直接抹杀掉显态世界与潜态世界的差别而已,这种理论在后来中国的发展,就是那句令禅宗六祖惠能名声大噪的偈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清风:太具有创造性思维了,生子当如新知你也。在此中道的基础上,大乘佛教进而认为涅槃与世间没有实际的分别,反对小乘佛教那种把涅槃与世间完全“分别”的作法,反对离开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它认为这样去追涅槃不仅追不上,而且越追越远。哼,别以为只有你能记得惠能的名言,为师也引用一句来作为大乘佛学的注脚,“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新知:进而大乘佛教不象小乘那样要求信徒一定要出家,相对而言重视入世,重视与世俗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不离世间证得涅槃,此正如龙树所言“一切资生事业悉是佛道”。进而的,它一改小乘只重视个人解脱之风,提倡普度众生,并将此作为最高的目标。于是小乘佛教原有的戒、定、慧三学在大乘那里就转变成了“六度”(布施、持戒、忍、精进、定、智慧)。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更加强调涅槃之“常、乐、我、净”之特性,而指出低层次修道者(只修小乘者)却仍如同看世间般地执为“无常、无乐(苦)、无我、无净”,是为“二乘四倒”也。二乘是指修道之人中的声闻乘与缘觉乘两类人,此两类人比我们前面所说的凡夫要高明一些,能够认识到世间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特性,但对涅槃之常、乐、我、净之特性却认识不清。
2.贡献与局限
清风:可以这样说,若没有大乘佛法,佛教将是不圆满的。大乘佛教在相当的程度上发展与丰富了小乘的学说,将佛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大地推动了佛教在社会上的广为流传。大乘佛教打破了色与空、世间与涅槃之间的对立,从而为佛教深入世俗社会进行宗教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大乘佛教强调“即世间即涅槃”,强调菩萨或佛不是存在于世间之外,而是在世间中救度众生。而为了普度众生,就必须要慈悲利他,把个人的真正解脱与世间的大环境的改变(别人的脱苦)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形成自利与利他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循环。
新知:因为大乘佛教这种“利乐有情,造福众生”思想的大力提倡,对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一定的净化作用,对社会上的极端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由大乘教义所派生出的伦理思想,不仅起着规范教徒行为的作用,而且对公众也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你可看看新华社2006年4月10日电——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佛教作为有着深刻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的宗教,可以在缓和因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有些人虽未出家,但信仰或欣赏佛教,可称作居士,他们也自觉地会按佛教的一些行为规范去为人处事。一般群众虽然谈不上对佛教的深奥教义有多少领悟,但善有善报及慈悲利他等朴素思想会对其行为有一种良性的引导作用,一般人不是常爱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即使一些完全看低宗教的人,在其潜意识里也难免会掺有一些佛教的伦理思想,从而对其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哦,对了,老师你属于那一类呢?我猜你应当算是介于居士与出家人之间吧。
清风:错了,我是介于居士与一般群众之间,比之一般群众我较为通达佛学真谛,比之居士我没有他们那样的虔诚信仰。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的禅宗等各大流派无一例外地传承其衣钵。积极融入世俗之思想更被欧阳竟无、太虚等近代高僧发展为所谓“人间佛教”,并且盛极一时。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优点本身就是缺点,大乘佛教也概莫能外。正因为其主张积极地介入世俗生活,它本身就在改变世俗的同时又受到世俗生活的改变,一句话,越来越世俗化了。
新知:是这样的,前不久央视不是还报道说上海一批寺庙的年轻方丈及住持集体去某大学学习MBA课程吗?看着这一批玩转手提电脑的“新佛家弟子”,我不由得感慨“与时俱进”的伟大力量呀。有首歌唱到“不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了我们”。一个对于开车、上网等等现代时尚无所不通的和尚,他也许能将寺庙办得很红火,财源滚滚而来,但他又能修炼出几分佛性来呢?
清风:话还是不能说绝对了,也许他们能做到真俗圆融呢,不信请听我下面给你举的例子。1977年出生的盛噶仁波切于1994年被认证为转世活佛。此后,他先后到尼泊尔、印度等国修行佛法。1999年,开始以解脱众生的慈悲心先后去往世界各国弘法。他开跑车,穿西装、牛仔,还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他也进入演艺圈,俨然明星。他被誉为“时尚活佛”。
新知:我上大学时常与同学去寺庙玩,每次都会去“抽签”。每次抽下来,都不会是上签,反正是中签或者下签,然后就有人来劝说捐多少功德钱请菩萨帮忙消灾转运了。类似的收费项目还有不少,总之是吸引一大批红男绿女去烧香、磕头、许愿等等。据载有些贪官在疯狂敛财之后,也不忘想到去寺庙求得菩萨保佑,以免东窗事发,最好还能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清风:我老是从你身上能看到我当年的影子,何必这样愤世嫉俗呢?我老家邻居家张大妈老两口时不时地就要去寺庙中住上十天半载的,参加一些诸如“开光”之类的仪式,还不忘带回一些香米回来。有不少幕名来沾佛气之人,每次来要一小撮香米,付费两元钱。区区两元钱,以换佛祖保平安,何乐而不为呢?2006年春节,据媒体报道,许多寺庙的新年第一声钟声都拿来拍卖给企业了,从而为寺庙增加了一大笔财源。寺庙虽算一个清静之地,但是毕竟人总是要生活的,所以也无法摆脱掉那些俗事,甚至有时侯可能事情更多,如古人所言,“一着袈纱事更多”。
新知:这种日益社会化的进程对于佛门而言,到底是千载难逢的契机呢,还是千年未遇的灾难呢?或者其实不必看得这么重,因为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建寺庙,作佛事,吃斋饭,修功德(捐钱)之类就是历代信佛的统治阶级及一般民众所做的善事。佛教的世俗化,一方面容易使反对它的人更坚信其纯属迷信,另一方面又容易诱导一般民众产生其无非就是烧香,磕头,许愿等庸俗玩意儿之感觉。我不由得想起一个哲人的至理名言,“宗教从一开始就有不可阻挡的穿透力,作为观念,它为芸芸众生所接受,但作为智慧,只有极少数人才可以领悟。”实不相瞒,在遇到老师之前我从未见过一个真正领悟佛门真谛的人。
清风:过奖了,那实在不是由于为师水平有多高,而是由于你太孤陋寡闻了,少有遇见真人而已。当然遇见真人也是相当不易的,因为“真人不露面,露面非真人”也,露面的都是一些如我这样的才疏学浅而又好为人师之人也。
新知:你越是这样说,我越是更加敬重先生了。我再来为大乘佛教归纳一下吧,完全抹平涅槃与世间的鸿沟,就产生新的流弊。其实客观而论,一个真正在出世的环境中所求证的涅槃境界与所取得的功力岂是在红尘滚滚中求证与获得的能够相提并论的呢?当然,对一般人而论,在世间践行一下佛门教理,虽有诸多干扰,所得大打一些折扣,但毕竟是一最方便之法门呀。另外在历史上曾发生几次大规模的灭佛(大量拆寺与强迫僧尼还俗)运动,其主要原因也在于佛教在中国过分的世俗化之后,到处都是寺院,许多人对入寺求生趋之如骛,因而给地方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以至于怨声四起,引发统治阶层的暴力干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