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道哲学位格品质体系的确立
——《大学》诠释
一、整生逻辑的原则纲领、基本范畴及体例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释诠】 大道哲学的原则纲领,在于用恰当的思想文字明确自然规律的本质运动属性;在于树立人格的道德品质;在于建设一个吉祥美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人类社会。
【把握】 开宗明义,这就是人们所常称的儒学“三纲领八条目”中的“三纲领”。从诠释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大道哲学并不像西方哲学所称谓的那样只是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规律中的“思维规律”,而是三者合一的。所以,朱熹《大学章句》有言:“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
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才忽然发现,在根本的意义上,现代人类没有搞懂哲学,也没有读懂孔子,更没有领会出毛泽东的大智慧。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当代西方不知道“是什么”,东方不知道“为什么”,世界都不知道“怎么办”的种种政治乱象。
《周易·系辞》有言:“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译文:所以,道,是形而上的理在;器,是形而下的感真;形,是事物的流动之象或人的意识形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渐次排列不同层次之爻的组合状态,叫爻变;通过把握循环、突变之理,顺序排布不同的卦体,使六十四卦各安其位,叫卦通;将主要变动的阴阳爻双环连接而成的波浪曲线,就构成了“龙”(“凤”)的形象,即大道、常道、理性思维规律、整生逻辑。把这一思维导图(西方人创立的点射发散的、中心爆炸式的“思维导图”不是本质理性的认识论,只是一种对现象世界重印复制的机械反映论。所以,科学主义是蒙昧的,而“形式本体论”的追求方向是正确的。但遗憾地是,其使用的符号工具是不恰当的)传授给百姓,人民群众就可以成就共同的事业了。】
根据《周易》文本的揭示,尤其是从上面的引言中,我们需要明确的问题是:
1.中华古学不但有形而上学,即西方所谓的“第一哲学”的完整逻辑,且有字为证、有古可考、有不同时代的很多文本为凭的。
这一形而上学的基元范畴在孔子是阴、阳、德(《周易·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老子是有、无、道(《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在语言文本的范畴意义上,可以说老子(也包括西方的所有哲学)的“无、有”是常识性、大众性、粗放的、社会化的、“心物”切分辩证的。孔子的“阴、阳”是专业性、知识性、集约的、政治化的、整生逻辑的。就是说在现代科学哲学的范畴意谓上,老子(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是个体自我感觉式艺术表现的,孔子的形而上学是知识学术意识形态的;老子是大众哲学、社会科学,孔子是学术制度、行政管理的文明政治理论。这也许正是两千多年来,儒道两个学术团体之所以走向不同,说法不一,取用有别,及《道德经》被道教奉为经典,而儒学被统治者独尊的深层原因和历史遭遇的由来吧。
如用当代时髦的哲学术语来衡量的话,老子的形而上学应是本体论哲学,孔子的形而上学当是知识论的科学哲学了。只是此“科学哲学”因其整生逻辑的总纲品质,与西方“科学哲学”系统性综合的机械自然论就有了根本意义上的区别。所以,老子不能死,孔子不能不尊,《尚书》不可不传。因为这不但关系到国家政权的政治走向,也关涉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平发展。
2.孔子形而上学的基元范畴虽未做出现在看来是规范的定义,但是在使用中确是有着严格的品质界定和标准的阴阳配对的。
如,道-器的阴阳属性判定,“一分为二”地析器、“三合为一” 地解物、“五行的共轭现象学”、“八卦的时空坐标”等等。
阳为无、为道、为大、为刚、为天、为义、为正、为男等等。
阴为有、为器、为小、为柔、为地、为仁、为邪、为女等等。
只是必须认识到:这里的道,是类本质(质量),不是性质(数量);是本质的运动变化之迹。器,是结构,不是物;只是物的数量止态构成形式。这里的男、女等等范畴都是类本质(质量),而不是具体的哪个男的、女的的个体性质(数量)。不然就会倒退回一直以来,不同的文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神秘、混沌论之中。
正因为如此,为了实现对中华传统古学时代性的整体转换和中西文化整合通约的需要,我们才将阴阳及道的范畴定义如下:
阴、阳范畴内涵质量为无穷小,表示两种不可再分的基本属性;外延数量为无穷大,适用于宇宙中存在的所有事物。
道范畴的内涵质量为无穷大,表达所有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外延数量为无穷小,仅为其字所占空间(《淮南子·原道》所谓:“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一握”)。
至于引进的逻辑一词,不过是语言之道,也就是汉语语文学科中的修辞方法而已。鉴于人们的思想已经习惯于逻辑的严肃性和规定性,我们在今后的使用中,就明确其为语言文字符号的使用规则。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