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简译摘编(二)
2010/4/19
公治长篇第五
(一)、孔子谈到公治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在监狱,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二)、孔子谈到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时有官做,政治黑暗时明哲保身。”于是把侄女嫁给他。
(五)、有人说:“冉雍这人有仁德却没口才。”孔子说:“何必要口才呢?靠口才交往常常惹人讨厌。没有仁德,光有口才有什么用呢?”
(六)、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哪个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他听说一件事能类推出十件事,我不过类推两件事罢了。”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十)、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种人还如何责备呢?”又说:“以前我对于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对于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因为宰予的事而改变成这样的。”
(十一)、孔子说:“我没见过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有欲望,如何称得上刚强呢?”
(十三)、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学不到的。”
(十四)、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亲自验证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十六)、孔子谈论子产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有四方面:日常行为谨慎;侍奉君王恭敬;教养人民多恩惠;役使人民合乎道义。”
(二十)、季文子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二十一)、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在政治清明时能发挥才智,在政治黑暗时却很愚蠢。他的聪明人们可以赶得上,那种愚蠢却没人赶得上。”
(二十三)、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少。”
(二十五)、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十分谦卑恭敬的样子,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底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和那人友好,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二十六)、颜渊、子路侍立在孔子旁。孔子说:“何不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把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愿不自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年老者能安心,朋友们有信任,年幼者有关怀。”
(二十七)、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到过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作自我批评的人。”
(二十八)、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村,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
雍也篇第六
(二)、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政事简要,能直言。”仲弓说:“为人严肃恭敬而政事简要,这样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为人简单而行政事简要,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说得对。”
(三)、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最好学?”孔子回答道:“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迁怒于人,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没有没有这样的人了,也没听说过有好学的人了。”
(四)、公子赤出使齐国,冉有替公西赤的母亲请求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竟给了他八十石。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周济人之急需,而不给富人添富。”
(五)、原思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作俸禄,原思觉得太多,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把多余的送你的邻里乡亲吧!”
(十一)、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没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十二)、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因为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会在中途走不动时停止,你现在是画地为牢,根本没有出发。”
(十三)、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十四)、子游做了武城县的县长。孔子问:“你在武城发现人才了吗?”子游回答:“有个叫偃台灭明的人,走路不抄小道,无公事不到我这里来。”
(十五)、孔子说:“孟子反不喜夸耀自己。败退时他留在最后掩护别人撤退。进城门时,他鞭打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留在最后,是马跑得不快。’”
(十八)、孔子说:“本性胜过了文化就会粗野,文化胜过本性就会虚浮,本性和文化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十九)、孔子说:“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只不过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二十)、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二十一)、孔子说:“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二十二)、樊迟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对鬼神敬而远之,可以算是明智了。”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总是先付出艰苦努力才去收获。可以算是仁了。”
(二十三)、孔子说:“智者爱水,仁者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二十六)、宰我问道:“有人告诉一位追求仁德的人说‘仁德在井里面。’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不可以被愚弄。”
(二十七)、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化知识,并用礼数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二十九)、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三十)、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施恩惠给老百姓,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怎么样?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岂止做到了仁,那简直就是圣了!就是尧舜恐怕都还没完全做到呢!仁德者,自己想要站立先让别人站立;自己想要通达先让别人通达。能把身边的人当作自己的胳膊,称得上实行仁道的好方法了。”
述而篇第七
(一)、孔子说:“整理阐述(前人思想)而不创作,笃信喜好古代文化,私下里和老彭(商朝贤人)相比。”
(二)、孔子说:“默默地记住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除了这些,我还有什么呢?”
(三)、孔子说:“品德不修养,学问不探讨,听到正义不追随,有缺点错误不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
(六)、孔子说:“立志于道,根据于德,依附于仁,活动于六艺(礼乐等六艺)范围内。”
(八)、孔子说:“不到他想弄懂却不得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引导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重复告诉他了。”
(九)、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都不吃饱。
(十)、孔子在为吊丧而哭泣的那一天,就不在唱歌。
(十一)、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退隐,只有我和你是这样吧。”子路说:“老师如果您统帅三军,愿与谁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和老虎博斗,无船徒步过河,即使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要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完成任务的人。”
(十二)、孔子说:“如果有合乎道的财富,就是拿鞭子的苦差事我也愿意干。如果没有合乎道的财富可求,我就按我的喜好去做。”
(十三)、孔子所谨慎对待的是斋戒、战争、疾病这三件事。
(十五)、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国君。”
(十六)、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不仁义的财富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边浮云一样。”
(二十)、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劳敏捷地去追求。”
(二十一)、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动乱、鬼神。
(二十二)、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十五)、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育学生。
(二十六)、孔子说:“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就可以了。”又说:“吉祥美好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有永恒持久就可以了。没有装作有,空虚装作充实,穷困装作富足,很难持久的。”
(二十八)、孔子说:“大概有不学知识而能创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才能。我总是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接受;多看并心记下来。我是属于次一等的智力。
(二十九)、很难和互相那地方的人谈话,孔子却接见了一个童子,学生们都迷惑。孔子说:“赞许其进步,否定其退步。何必做得那么过分呢?人家改正错误以求进步。赞许其改正,不背着过去的错误。”
(三十)、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到仁,仁就来了。”
(三十二)孔子与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三十三)、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做到。”
(三十四)、孔子说:“如果说圣与仁,我岂敢当!不过努力而不厌烦,教诲人而不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三十六)、孔子说:“奢侈就会傲慢,节俭就会寒酸。与其傲慢,宁可寒酸。”
(三十七)、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三十八)、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泰伯篇第八
(一)、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多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不知如何称赞他。”
(二)、孔子说:“恭敬而无礼则辛苦,慎重而无礼则拘谨,勇敢而无礼则动乱,率直而无礼则尖刻。君王真诚厚爱身边的人,则民间会兴起仁义之风;不丢弃老传统,则民情不会淡薄。”
(四)、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傲慢;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言辞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避免鄙俗背离。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五)、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象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六)、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负给他,可以把国家政权托负给他,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也决不动摇屈服。这样的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七)、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把实现仁做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己,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八)、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十)、孔子说:“好斗、憎恨贫穷会发生动乱;人离开仁德太过分了会发生动乱。”
(十一)、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十三)、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十四)、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十六)、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有人怎么会这个样子。”
(十七)、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失去什么。”
(十八)、孔子说:“多么崇高伟大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二十一)、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注:一位网友对于摘编(一)中有两句的翻译有异议,我又查了一下,应当他的翻译更合理准确些,在此修正上次的错误,也对那位网友表示感谢!《学而篇》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原译: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修正后:学习知识并时常在生活中实践它,不也是很高兴吗?)《学而篇》八“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原译: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怕改正。修正后:没有朋友不顺从自己啊,有了过失,就不怕改正。)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