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精神说的不好听,是虚无的、麻木的、妥协的、自我物化的、缺乏良知和信仰的,说的委婉和动听,是温和的、宽容的、灵活的、忍耐的、务实经世致用的、忍辱负重的,等等。
中国文化缺乏强大的、坚定的,灌注于全民族每一个人身上的精神信仰力量,在这种意义上,中国没有民族精神。
在很大的意义上,毛泽东的“文革”在尝试用强权革命的激进方式,塑造中国的民族精神,因此“文革”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个人意志,它适应了中国文化空虚的灵魂对一种强烈精神的需求。
这个精神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就是绝对至善的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的道德思想要比孔子的道德思想走得更远,更加理想,更加“知其不可而为之”。
因为毛泽东更加激进,孔子的中庸之道的道德价值,就相对保守了,落后了,就变成障碍了,因此需要批判孔子。
其实孔子的思想也不乏激进的道德价值观,毛泽东的“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思想,和孔子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尧舜的思想是完全相同的。
但是,孔子是务实的,世界本身是矛盾的,因此孔子用“无可无不可”的思想,去适应世界,以中庸之道的道德价值观,去认识世界矛盾和解决矛盾。
在孔子的言论中,虽然他时时刻刻把人分成君子和小人,但是孔子处理人们思想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用中庸的方式,用说服和教育的方式。
比如孔子多次严厉地批评学生宰予,甚至指责宰予到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的份上,但是孔子还是提名宰予是自己的高足弟子,孔子在《论语》中说:“从我于陈蔡者,……,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宰予(即宰我)成为“孔门十哲”之一,竟然排名在大名鼎鼎的子贡前面。
孔子温和的、循循善诱的进行道德品行的教育,虽然老百姓口头上广泛的赞许,但是在主观精神上很难自觉的遵守,这种温和的善良文化,也根本不能帮助中国人建立刚强的民族精神,中国两千年的文化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两点。
毛泽东对孔子的这种温和教育方式进行了激进的革命。毛泽东不仅发现矛盾,强调矛盾,更突出的是用无情斗争的方式去解决矛盾,甚至试图消灭矛盾。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毛泽东以上的诗句,曾经响彻中华云霄,这是典型的毛泽东思维风格,它如同孔子格言,言简意赅,但也同样表明了他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方式和价值观,是泾渭分明,天壤有别。
孔子的文化是一种主体文化,这种主体文化的逻辑是:个人的主体性只有在尊重他人主体性的前提下,得到反推,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主体性。
但是孔子文化的这种主体性,又太抽象,或者说空洞和不切实际。孔子的主体性文化,专制政治可以采用,民主政治也可以采用,但是这两种政治体制下,这种主体文化的思想效果是天壤之别的。因此孔子超越了,或者说回避了社会实际中的主体与主体之间实力悬殊的不平等关系,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普世价值,已经被联合国有关世界文化机构高度评价。这种称赞,说明在各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条件下,孔子的思想可能更加适合代表世界主义的文化。
但是孔子的思想,却不能够帮助一个国家形成犀利锋芒的、鲜明生动的、切实平等的民族文化精神。
孔子的“无可无不可”思想,跟现实的妥协性很强,容易为现实接纳,而任何现实都是统治者掌握话语权,因此这种妥协性,也就意味着承认了统治者的既得利益,而这种认可,同时也就意味着,认可了社会底层的利益被剥夺。这就是孔子又为什么常常不被民众喜欢的原因。
民族精神文化形成的一个最基本因素,是要具有一种每个国民能够得到的切实平等的精神和利益,这种利益有的偏重于政治精神利益(如宗教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人权),有的偏重于经济利益(如“文革”中的平均主义),但是这两种利益又是可以相互转换。
只有全民族的国民利益存在一种均等或者息息相关的文化机制,才能形成利益的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才不会对民族公共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此才能形成民族凝聚力,如此才能强大民族精神。
而我们发现在毛泽东思想中,有这种每个人切实平等的精神和物质利益的存在,这也是中国民众为什么崇拜毛泽东的根本原因,这将会是一种长期的、甚至是永远的文化影响。(中国的民族精神之四)
——独立思考 阅读经典—— 苏州雨果书店与您交流思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