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篇: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的这句话,两千年来,争议最多,拥戴孔子的人对这句话似乎怎么也解释不清楚,反对孔子的人,好像抓住了孔子的把柄,认为这句话足以说明孔子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而且还污蔑了下等劳动人民是愚蠢的。
的确,正确的理解这句话,非常重要。
孔子是以一道贯之的,如果孔子的确是按照智慧和愚蠢把人分成社会的上下等级,或者孔子思想中含有按照人的先天禀赋和才质来把人划分成上下等级,那么孔子的思想可以理解成:肯定了人与人在社会中先天的不平等,进而理解成孔子是维护不平等的等级统治的,进而孔子的思想,在现代平等文化的意义上,要受到拷问,并且要被淘汰的。
《论语》中的这句话,非常精炼却是含混。
历史上不怀好意的统治者,于是用这句话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而历史上的儒家学派,试图对这句话作出比较公道的人性化解释,也是甚为其难,很难在平等价值的意义上,对这句话自圆其说。
现举例当今几种代表性解释:
钱穆解释:中人之性,善恶可以迁移,而上知不可移为恶,下愚不可移为善。
杨伯峻解释: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南怀瑾的解释:只有第一等智慧的人和最愚蠢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李泽厚的解释:只有最聪明和最愚蠢的,才不改变。
可见他们解释的意义都差不多,但是这样的解释却使孔子大失民心,因为这样的解释意义,背离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样的解释,本质上表现出孔子是在为少数人的专制等级统治进行辩护。
既然上等的人是天上的一流智慧,而统治者是上等人,很容易推导出少数人因为天生智慧,所以才成为上等的统治者。这同贵族血液等级政治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笔者认为,这种解释脱离了孔子的精神本质,是根本错误的,而且孔子之所以在历史上蒙受了很多不白之冤,与这一系列的错误理解有很大关系。
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做如下解释:
只有不断追求上进的人,才能达到聪明智慧,没有志向、不求上进、心甘落后的人,会变得越来越愚蠢,这是永远不变的道理。
笔者在很多文章中,反复强调了孔子具有十分宝贵的主体意识文化。
主体意识文化,必然是具有平等价值观的,这两者永远是孪生兄弟。这种平等价值观在孔子的思想中,就是中庸之精神。
什么叫中庸?中庸就是平等,就是公正,不公正怎么能做到不偏不倚呢?要做到不偏不倚,不独立行吗?要独立,没有主体意识行吗?这些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思想逻辑。
因此,在《论语》中直接出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很直观形象的平等思想,这个平等观就如同基督教中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句子的前面一句话,是孔子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相近也”的意思,表达了人生而平等,“习相远也”,表达了人与人的差别,是后来学习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形成的。
紧接着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就是讲人的后天学习生活习惯,最核心意义的是主观的学习上进心,主观上进心强的,就会变的聪明智慧,而主观上进性差的,甚至没有上进心的,就会落后,变的愚蠢。
这样来解释,不是很符合孔子的思想体系和精神原则吗?
这样来解释,上下文的意思不是连贯统一了吗?
这样的解释,非常符合孔子的主体精神价值观,因为孔子教育人,评价人,区分人,都是以被评价对象的主观学习精神和态度作为判断依据的。
笔者发现,社会上大量对孔子的指责,其依据是《论语》中个别与全文颇不和谐的字句,这种个别表面上“俗腐”的字句,就如同“脏东西”掉进了雪白的米饭当中,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这些句子比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于是极端的人,就把它连同白米饭一起否定掉了。
而历史上一直到今天,很多学者的解释,摆脱不了字句考证之死板陋习,埋头片面的作文字表面意义解释,结果是依瓢画葫芦,不能对《论语》中的“唐突不妥”之处,做出合理解释,或者是完全回避它的“不合理性”,更有甚至,是适得其反效果的强词夺理。
笔者首先认为,这些表面上有悖于恒久文明意义的唐突字句,不会是偶然失误造成的,因为《论语》是数百年的思想结晶,每句话都要经受历史岁月的考验,偶然的思想失误,是会被历史纠正的。
其次,这种不和谐很可能是我们错误的理解造成的,它们的思想本身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因此如若就字面最靠近的意义,解释的不是合情合理,我们就必须从它的精神逻辑出发,去理解它的合情合理,去理顺它字面的意义。
本文就是一种尝试。笔者还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难点,也作了全新的解释。有兴趣者,可在网上查阅到。
——独立思考 阅读经典—— 苏州雨果书店与您交流思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