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维方式》
——研览儒、释、道、耶、穆、苏、第五项修炼……的共性、差异及其适用边界
第四章 易逻辑描述生命总规律
今日关键词:易逻辑、学、经典教育、天圆地方、象/爻、典礼、礼/易
第三节 人文之易(上)
由于“易”的涵盖性及其“絜净精微”,其向政治人文的义理发挥,内丹修炼的指导应用,宇宙生命的探索指引……等等领域渗透则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也正因如此,对“易”系统深入的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如以偏概全,自设局限,画地为牢之属更是如此,如若只缘身在庐山中而不知其貌,就肆意攻击其一端,不及其余,则更不知其可了。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因而,对“易”尤其切忌“不知量”。
据此,再来读《易经》,除文字古涩谲拗外,希望不会再有如坠云雾甚或恐惧之感了。
根据前述涵盖太极、阴阳鱼、内八卦、外八卦和六十四卦模型,或简化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易”,从共性到分别的程度不同这个角度去系统地观察“易”,它实际内涵了至少五个层次的逻辑:
层次一、全息逻辑。
1、认为A=A且A=B=C……
2、衍生的数理逻辑则有:0=0且0=1=2=3……
3、落实到人的生命实践及其认知上,就是形式和意蕴的差别完全消失,此时既无形式也几无意蕴,是彻底的“一”元论。“大一”或太极的阐述形式可以表述该逻辑。
层次二、阴阳逻辑。
1、认为A=A且A⊃B、A⊂B,相应的则有:B=B且B⊃A、B⊂A……
2、衍生的数理逻辑则有:0=0且0⊃1、1⊂0
3、落实到人的生命实践及其认知上,就是形式和意蕴有各自独立的特征,各自的形式和意蕴可以互相表达,是对待统一论。而“阴阳鱼”模型即为其逻辑表达。
层次三、形象逻辑。
1、认为A不是A且A=A,泛化则有:B≠B且B=B、C≠C且C=C……
2、衍生的数理逻辑则有:0≠0且0=0、1≠1且1=1
3、落实到人的生命实践及其认知上,就是形式有各自独立不一的特征,但各种形式可以表达同一意蕴,是典型的拓扑论。中国传统的取象比类当属这类逻辑。
层次四、辩证逻辑。
1、认为A=A且A不是A,相应的则有:B=B且B≠B、C=C且C≠C……
2、衍生的数理逻辑则有:0=0且0≠0、1=1且1≠1
3、落实到人的生命实践及其认知上,就是形式和意蕴有各自独立的特征,是典型的相对论或对立统一论。这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体现为思辨的特点。
层次五、形式逻辑。
1、认为A=A,泛化则有:B是B、C是C……
2、衍生的数理逻辑则有:0=0且0≠1、1=1且1≠0
3、落实到人的生命实践及其认知上,就是形式和意蕴是针对具相并分别统一的,是分属论,截然的或对立或矛盾或指风马牛不相及之事物。
再次强调的是,人是各种因缘具足的小宇宙。上述五层逻辑均是其固有的内在逻辑,在人的生命实践和认知中,出现任何人为的不具足或一味地固执其某部分或某几部分,则都是违背“人的逻辑”或“人之道”的。
因此,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所讲的“合”与“同”的差异,实际上是表述对上述五层次逻辑系统把握的程度以及个体修为的层次。从层次五到层次一,单纯“和”的程度越来越高,兼顾或努力兼顾五层的才是君子,否则就是“知和而和”了;而从层次一到层次五,单纯“同”的程度越来越高,一味固执某层甚至非兼顾五层的均为小人。
同时,从上述五层次易逻辑可以得出如下推论:
有什么样的逻辑或逻辑组合就有什么样的参照系,那么,由经年累稔的潜移默化之传承和影响,也就会形成相应的深入到各个个体、家庭、组织、民族、国家以至地球人类骨髓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观。对于上述五层次逻辑,若非兼顾统筹,单就某层逻辑或若干层逻辑组合而固执之,则处置天道人情就会有失偏颇甚或进退失踞。而本书后续在探讨各家思想逻辑体系的完整性时,“易”逻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系。
以中国为例,古代中国以前三个层次的逻辑为其主流,因而道德秩序井然,以至于曾经出现“狱讼清简,囹圄空虚,刑措不用”的景象。但客观上也造成宽柔有余而阳刚不足的文化特质,唐以降尤为突出;宋以后,基本是在周敦颐和邵雍有关“易”的再阐述上转悠,而其主要关注点更强化了对人的本质属性的阐述,也因此使得其在指导社会的生产、生活、社会关系等有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具体实践的促进力度上,要弱很多。相较之下,几乎同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后来的所谓启蒙运动,倒是更为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和部分社会属性从“神权”或政教合一之统治中的释放,这样,就使得东西方在发展路径的选择和实践上出现了巨大的分野;在封闭落后挨打后,近现代中国则在后两个层次卯足了劲儿追赶,然其被物化之倾向或惯性也越来越强,几乎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前三个层次。实在是“过犹不及”。若非及早改正,亡羊补牢,那么,缺少高度的富有、灵魂孱弱的躯壳、信仰迷失的执拗……将随时可能成为待宰肥羊,待欺之民。兹事体大,不可不察。
根据上述易原理及其逻辑的阐述,可以明确和纠正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其一,对“學”字以至汉字的再认知。
“學”,,甲骨文中从爻,从臼(双手之形),从宀;金文里又在宀之下从子,小篆和楷书与金文一脉相承,汉字简化后写作“学”。因此,四形会意,表示在室内等场所,孩子或学子动手感受习演易理。
學,《说文》觉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增韵》受敎传业曰學;《书·说命下》惟斆學半。传:“斆,敎也。”敎,从爻,从子,从攴;斆,从学,从攴;攴,手持鞭杖貌,古同“扑”,戒尺,犹言轻轻地击打以示提醒和注意。
《说文》敎,上所施下所效也。效,会意字,表示手持鞭杖促使不愿行走的人行动起来,也即鞭策,引申为摹仿。可以看出敎与斆,表示老师或长者手持鞭杖,引导并鞭策孩子或学子习演易理,就像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作为受教者以为其成人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这些相关的所有字中“爻”至始至终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古人造字的时代以爻之代表的易及其全逻辑和实践体系,作为当时所有知识、技能、学问以至智慧中的精华代表,至今也不过时,那么基于其衍生造字则是合理的,否则不致于此。而由于易本身的特征,可以看出系统完整深入地培养后代应是古人敎与斆的初衷,易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易”有止境,但“学”无止境。为更好担待并实现作为人之价值的提升,不论學者或敎者,易之背景是不可或缺的,而实现敎學相长当是最和谐的状态。
另外,从对學、敎、斆、效等为代表的汉字分析中可以看出,汉字不仅仅是记录的原始符号或代号,更是内涵着源于前圣先贤对宇宙自然的深刻认知和简洁总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其内涵、外延、美感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远不是密码型的索引式语言可以比拟的。如网文《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以及《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等非专业人事的鼓吹倒是对此有初步且中肯的论述。当然,尤其像古悉昙梵文这种同样基于自然法然的文字文法,也有诸多优点是汉语可资吸收、借鉴与融合的,汉语发展历史上简单如“反切”这种汉语语音记录方法,就是由梵语的音母与韵母的分析方法所衍生的。
由此,《论语》开篇的“学而时习之”之“学”是多么的重要。
其二,关于东方传统文化的理解。
只有站在易逻辑和人之双系统的高度去理解、研究、修炼、欣赏、应用诸如中医、中药、太极拳、气功、辟谷、瑜伽、水墨山水画……才是正确和系统的视野。否则,拿诸如面向实体性之具相科学研究的生物科学、化学与药理学、牛顿力学、运动科学以至生命科学等去分析、测试、解读,甚至欲纳中药、太极拳等到现有的科学体系中,也就是以化学方法提纯中草药,以肌肉力量或协同测试太极拳,等同于以解剖系统的研究方法去规范藏象系统,以直角坐标系去描述三旋坐标系,注定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水中捞月,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以此瞎子摸象、似是而非的所谓研究结论去制定政策、导向配置,则无疑是拿生命当儿戏,等同于谋财害命。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之所以末那识和藏识目前只能由人的个别体验或用个人的自性去亲证所验证,在于两点:
一是,末那识和藏识就是人本身所具备的,和人是一体的。能够体证也只是把隐藏着的末那识和藏识的功能给发挥了出来,本来也不足为奇;之所以仅限于少数人的体证,是因为一般人执着于前六识,使末那识和藏识暂且隐藏了起来,而少数人通过刻苦的锻炼或天生就可以摒弃前六识,有关丹法、灌顶、各类瑜伽,建议有缘者修之受之。但具备此能力的各色人等借此惑众则早已远离了修炼的初衷。
二是,藏识以至“无垢识”是无分别的,而现当代的科学方法或其手段本身都是有分别和有差别的。也即按照分层、分类、分节的局部原则来发明和研制相应的仪器设备等手段去认知宇宙自然,但基于这个局限性的原则使得科学手段本身无法突破自己的分别和局限,也就无从“实证”无分别和无差别的末那识和藏识。
但令人欣慰的是,即便如此,“科学”也通过间接的手段甚至是逻辑推演开展了许多可贵的研究。但似乎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哪个人向那些科学家说:“你给我拿个黑洞、反物质给我瞅瞅让我摸摸,否则,我就不信你那些说辞。”或者说那些科学家是伪科学,不管怎么说这些行为是体现了难得的科学探索精神。综观现代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大都体现在理论物理层面,诸如弦论等理论的提出也大多以数学的手段进行推理和逻辑验证的,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源于诸如量子力学在既有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下,要以实证主义的思路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突破目前唯物化、具相化的科学研究思路。
对比之下,每个人自身都有而且时刻都在发挥作用的所谓看不见摸不着的元神、五藏、经络等等,必然在“科学”突破自我之后就有相当的认知和体验,而不仅仅限于少数的得道高人,更何况《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即是现成的宝藏可资循就。
因此,在各类研究探索上,需要彼此尊重。面向实体性实在即解剖系统的西方医学需要清醒自己的研究边界,否则会横塞蔽障完整意义上的健康面貌。也相信突破现有物化桎梏之后的科学通过超越现有的思维和方法,那么其未来必将有更大的视野、发展空间和潜力。
而中医本具高度,那么在“致广大而尽精微”上需要实现双向突破,而对西医的有效方法或成果拿来应用即可,不必抱残守缺,体现兼容气度。当然应严格界定西医的适用边界,因为西医发展得越极致,其产生的副作用甚至新疾病越多,成本也越是让人们难以承受。兼顾中西医,最重要的是分清从不同角度层面对人这个对象的描述,体现层次,不可非此即彼。
比如,孔子的“仁义之道”所给出的对本质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的原则性要求,是维系藏象系统和解剖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原则性规定,是从智慧、行为、文化或社会关系层面对人的指导;《黄帝内经》则是站在藏象系统的角度,对维系藏象系统和解剖系统平衡的具体技术操作层面对人的指导;《易经》则是高度浓缩了的规律总结,并在规律应用的所有环节给出了该环节具备的特征及应对之策。而本节采用的角度或层次,是以自然、生命和人文之易进行分类的。当然,尚有很多圣贤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角度或当期约束去对待人这个对象,所以更是恭请读者细心体会其背后的精髓实质,最好“得意忘形”。
总之,不管哪一方,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