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书中指出古代典籍由于辗转抄录流传的缘故,有些诗文随版本的不同而免不了文字彼此不同。对此,先生提出三种处理情况:一是“两种说法都通,不能明显地分别高下”;二是“两种说法都说得过去,可是其中一种显然好一些或好得多”;三是“两种说法一对一错”。就后两种情况,先生所举例子中有陶渊明的两篇诗文。
一个例子是,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之第五首有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另一种版本为:“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对此,张先生认为:“陶澍《陶靖节集》注引苏东坡的话说:‘陶公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俗本作望,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山,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见南山,本是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这分析得对,‘见’比‘望’确是好得多。”古今赞同此种看法的人似乎比较多。
《饮酒》之五全诗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望)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很明显,前面四句是说自己之所以结庐在人境却能不受车马往来的喧扰,是因为“心远”。以下则是描述“心远”的具体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说正专注于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看见了远处的南山,这讲的是一次连续的行为,自然是“悠然”的,“心远”的。然则“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是说有的时候在东篱下采菊,有的时候闲适悠然地在院子里观望南山,这讲的是一段时期里的多种不同行为,更是表明了“心远”。而且,诗人“结庐在人境”并非三两天,而是很长时期,其“心远”的行为肯定是多种的不同的,则“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似乎更符合诗人的本意。
另一个例子是,《桃花源记》一文的最后一段说:“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有的版本“欣然规往”作“欣然亲往”。对此张先生认为:“‘规往’与‘亲往’比较,看下文,可以知道‘亲往’是错的,因为既已‘亲往’,就不会有‘未果’的事。‘规往’是计划前往,想前往,可是天不遂人愿,竟没有去成,不久病死了,正是合情合理。”这也似乎是主流的看法。
愚以为,“欣然规往”而“未果”自然是讲得通的,这里的“未果”是“未实现”、“未成事实”的意思。然而“既已‘亲往’,就不会有‘未果’的事”,愚期期以为未必。“果”还有“结局”、“结果”之义,则“欣然亲往”而“未果”是说刘子骥亲自去找寻了但没有找到,这也是完全讲得通的。再者,那神秘的桃花源是那么好找的吗?找过一次没能找到,很是正常。
同时还需注意这段话后面的全文最后一句:“后遂无问津者。”从此以后就再没有“问津者”了,那么此前显然是有人去“问津”的。当然先前太守派去寻找的人也算是“问津者”,但“后遂无问津者”一句紧接在“未果,寻病终”句后,显然理解成刘子骥“亲往”“问津”“未果”“病终”之后就再“无问津者”了,在语气和语义上更为顺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