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反老子-一个忽悠2000余年
老子在《老子》第1章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对这第1章的注译,按传统通常是这样:
“道”若可以称道,便不是那永恒的“道”;“名”若能够名说,便不是那永恒的“名”。没有名,是天地无别的元始;有了名,才分出了万事万物。所以那永恒存在的“无”,将由它来窥探造化的奧微;那永恒存在的“有”,将由它来观察万物的区分。这永恒的“无”与“有”,同出一源而名称不同,都可称之为神秘深幽;它幽深而又幽深,正是产生一切神秘奥妙的门。
但是,遵循生命基本机能系统论观点(生机系统论观点)我做了新意的解读:
道,是可以知道的,是可以认知、命名、表述的,但不是时下大家常说的那样的道;它有其名,是显然的,是可以阐明的,但不是时下大家经常说的那样的名。
(道,时隐时现,似无似有),“无”,是说我们并不准确知道天地元始的由来;“有”,是说我们确实知道万物都由其母体所生发。
(所以我们)从经常隐去的“无”,可以感悟到“道”的玄妙变化;从经常出现的“有”,可以感悟到“道”在萌生万物。
这“无”与“有”,或“常无”与“常有”,都是同出于“道”的称谓,确实很玄;这种玄,玄之又玄,正是那一切学问和生命奧秘的源泉。
我还做了延伸领会,认为在其中,老子指明了3个要点:
1-“道”是可以认知的,可以表述的;
2-“道”在“无-有”之间循环运作的功用,决定着自然万物的生死成败;
3-“道”是生命学问、一切学问和幽玄奧秘的源泉。
我依据这样的入门感受,继续遵循生机系统论观点,按5个与政治有关联的题材对《老子》的其他章节作新意的解读,因而大有新的发见:
在“圣人之治”题下解读了28章,发现:老子主张“大道政治”(而“无为”观只是其中一个观点);老子曾给“政治”下过定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表述了大约25条政治原理。
在“大道之理”题下解读14章,发现:老子表述“道”有6种基本运动情态;“道”有10种基本功用;老子认为“道的功用”是一切政治的必然的天然依据,于是确立他的政治25原理。
在“圣人之德”题下解读大约15章或部分,发现:老子给道德下过明确的定义;道德有着高低不同的三重境域(比于赤子、上善若水、效法天地);主 张国 君应该以圣人之德制立律令,以圣人之德引领民众。
在“老子的道学方法与态度” 题下解读8章,发现:老子表述了5种道学方法(或哲学方法);也对当时的浮躁学风提出过郑重的批评。
此外,有大约18-20章,是老子表述关于时弊、关于用兵、关于法治等几个次要题材的。再其次,偶然还有些其他哲理的表达,或者当代人仍然无法领会的题材。
因此我觉得:《老子》既是一本哲学巨典,也是一本政治学天书;老子从第1章作了“道”的概述之后,于第2、3章开始,就立刻进入了关于政治题材的表述,直到第80章作“小国寡民”蓝图构想而结束,都在于表达他希望天下的治国者( 国 君、人主、侯王)“效法天地,以正治国”这样的宿愿;《老子》原来是一本文体结构完整、中心思想鲜明的杰作,并非如个別人(如梁启超)所说-那是伪书、那是多人共同完成的文集。
可是,关于“道”是什么?可不可知?可不可命名?可不可表述?这样的问题,庄子与老子的认知却完全相反:
《老子》开卷第一章第一句首先说了:道,是可以认知,可以命名,可以表述的。
《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却通过泰清与无穷、无为、无始的对话而表态:道,是不可听见、不可看见、不可言说、不可认知的东西。还通过舜、丞、黄帝等的对话而表态:道,不是人可以拥有的;道,是超越人的认知能力的。
《庄子》没有对老子的第一章做完整的解读和评论,其后也没具体引用过《老子》的其他一章一句。可是在《庄子》整部著作中却又似乎庄子无处不紧跟老子,似乎全力在于为《老子》做着浅注和演绎。庄子俨然是老子的弟子或代言人。
其实,庄子也并非一心要反对老子:他是在吃透并认同老子的“五千言”之后,特意对“道”做出否定性表述的;继以大量的寓言故事把“道”引向神化、引向虚无,把政治、道德、名利、人生等观点引向极端,甚至大胆地把黄帝、尧、舜也请出来帮着说事;让老子、孔子在他们的著作之外说很多的话;然后来个思绪突然蹬跳,而凸现他的另类的宇宙观、政治观、人生观-看破天下事,走出人间世,要做逍遥自在游。
读后《庄子》使人意趣盎然,然而欲借此加深对《老子》的领会却毫无用处,对于政治的定义和25原理、道德的定义和三重境域、大道的6种情态和10种功用、道学研究的5种方法等等,将一无所知。
我于是有这样的感悟:
1)《老子》对“道学”已经表述到无以复加的精要程度,几近于终极真理了。其后来者无论怎么理解这大千世界,再无从超越的可能。但是他对天大的事只写了五千言,只给后人构建起一个高高的智慧平台,而留下极大的自由空间,任从大智慧者自由驰骋。所以,孔孟是其一,“黄老”是其一,墨家是其一,庄子又是其一。后来的佛教入传还是其一。后来的董仲舒、二程、朱熹还是其一。
2)道教的始祖是庄子,不是老子。《庄子》中表述的,不是一些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是关于人类基本情感心理的另一类型。《庄子》情感与《老子》情感有着最显著的区别:庄子要摆脫尘世束缚(厌世、出世);而老子(含“黄老”、孔、孟、韩、墨等)却热心于社会事业(在世、入世)。当《庄子》的情感类型有了体系化的表述和发展之后,于是有了道教。
3)史称“老庄之学”、“老庄学派”,是历史的错误。此错误从《庄子》的忽悠和误导开始。一个忽悠2000余年,使得中华文化的成长,和老子、青牛一样的瘦。这是何等悲哀。今后的人文学术研究对此应予纠正:
21世纪以后,应当对老子的“道学”、庄子的“道教”逐渐做出明晰的区分;
老子的道学,是大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原点或精神源头。今后应以“道的可认知性” 为出发点,主张对《老子》作新意的解读和研究。由此出发勘踏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将清明如镜。
庄子的道教,是大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科(道教奉老子为始祖,只是假借威望,出于尊崇)。道学的研究与道教的研究,两者可以互参,越研究越清晰区分,却不可以互混。
4)大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构成:以道学为原点为纲领,以儒学、“黄老”学、道教、佛教、法家、兵家等为科、为目而展开,全都以政治学为终结,而经世致用。《老子》是大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底本,是道学与政治学并论的原始范本。后世大中华民族的一切智慧、学问尽在这一体系之中。
5)这才是《老子》的真价值。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