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释老正义第四十章》

李贵田 · 2014-06-19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修正道德经的译解错误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正反互应即是道动;以道莅事必从细弱做起就是“道”的应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释文·附说】“反者道之动”传统一般认为:反:一是“相反”,“相反”之中又含有两层意思:㈠、相反,㈡相反相成;二是“往返”,循环往复。诸如长短、 高下、 美丑、难易、有无、前后、祸福、刚柔、强弱、 大小、生死、智愚、胜败、巧拙、轻重、进退、攻守、荣辱等都是相反的概念,它们都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即第二章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既蕴涵了“对立关系”又涵盖了“循环往复”“复归根本”合二为“一”的无穷变化之“道”。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其实上述解释过于表面化,并非“反者道之动”的真正含义。

  “反者道之动”的真正意思是:正反互应即是道动。这里的“反”是指“有”“无”互反。“无”的变化会使相应之“有”变动,“有”的变动也会使相应之“无”改变。也就是对太极图里的阴阳鱼的描述。阴鱼示之以尾,则阳鱼应之以首;阴鱼示之以首,阳鱼应之以尾。也就是阴阳消长的循环变化和往复应对而已。明代易学大师来之德云:“阳不胎于阴则强,强则竭;动不根于静则妄,妄则凶。故无者有之源,反者道之柄”。下面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例一、比如盖房子:目的是用其中空,所以盖的房子必须适于居住。这不就是先有了“无”,才有制其形体的“有”吗。相对于“有无”而言,用无为宗以制物有,以有为物利而显无之宗用。以无为正则有反,欲居住就需建房,欲无之为用,则必先有之物利。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反之,以有为正则无反,欲将仓库改为住房,就需要改变其原有结构,以达到居住方便的目的。

  例二、以兵法为例:孙子曰:“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这里的“形之、予之”就是“有之物利”的变化,目的是达到“敌必从之,敌必取之”的“无之宗用”。反之,“以利动之”就是“无之宗用”的变化,动敌之利皆虚利也,“以卒待之”,敌人进入埋伏圈,即是“有之物利”的变动。否则,如何才能“与之敌必取之”?这不是以无制有,以有克无的道理吗?

  例三、以商品为例:不知道客户需要什么功用的产品,怎么能开发出客户需要的产品呢?客户的需要就是“无之宗用”,生产商的产品就是“有之物利”。是相互影响的。至于销售渠道不就是“道冲”吗。

  例四:以抽坎填离为例:坎欲成真阴坤,必先失坎中一阳(无之宗用),而后才能得离中一阴(有之物利)。因坎之动而引起的离之变,即是道动。离欲成真阳乾亦如此理。常人体内皆有湿毒,修持中,不失湿病焉得其正?这就是老子所说:无执故无失。八十一章经文讲的是一个道理,犹如八十个盲人摸象,归于一则象全。

  例五、齐纨鲁缟。齐纨、鲁缟是古代著名的两种丝织品。管仲献计齐桓公把朝服面料由纨改为缟,命令大臣也要穿缟,一时间齐国百姓纷纷效仿,缟价大涨。管仲下令禁止齐国百姓织缟,反而为鲁缟大开绿灯。鲁国百姓见钱眼开,鲁庄公也贪图赋税,放任百姓织缟,种粮食的越来越少。一年后,管仲突然下令禁止进口鲁缟。请齐桓公命令大臣们改穿纨。于是,齐国又流行纨,不再穿缟。鲁国的缟堆积如山,却换不来粮食,顿时陷入饥饿之中。最后,鲁庄公被迫屈服,签订了尊奉齐桓公的合约。管仲还用同样的原理,高价采购楚国的生鹿、代国的狐皮、衡山的械器,制服了楚国、代国,吞并了衡山。这是什么道理呢?“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柄”啊。百姓饥饿,返农为时已晚。这不是“弱者道之用”吗?生产一件产品与生产一千件同样的产品工艺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皆始于跬步而至千里。

  范应元解释说:“反,复也。静极而复,道之动也。柔弱之至,道之用也。”只解释出了有无相生的道理,却没解释出制化的道理。而“反者道之动”的真正意思:讲的是有无制化之理,否则下一句“道之用”将如何用?

  “弱者道之用”是对前一句“道之动”的进一步说明,道之动是从一阴一阳开始变化的,是从细易开始的;也就是:阴阳的变化由微至著循环无端,犹如做圆周运动的点与其投影之间的对应关系,运动的点把细微的变化积累起来,才有投影的往复运动。道虽虎变,事则鳖行,道虽丝分,事则棋布。现在的译本多解为:道的作用是柔弱的。这是明显的错误。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以道莅事必从细弱做起。万物并作皆有始弱,如自然之数始于一,累少成多,以致无穷。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就是这个道理。以反为宗以制正,正反往返以细易为用。就是有无“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的另一种说法,或者说是进一步的解释。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另一种说法;如同第二章“有无相生”,二者相互依存“大制不割”的道理。

  这一章共四句话:第一句说的是:有无相生相应生克制化。第二句说的是:有无之间的生克制化都是从细易柔弱的“一阴一阳”开始的,以道莅事,将欲以无为宗用,必然先制有之物利;反之,将欲以有为物利,必然先彰显无之宗用。第三句四句说的是:有无相生。

  写于2009年6月23日定稿于2013年10月6日星期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3.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