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的套路是科研院所不重视人才,待遇低下,然后私企高薪挖人,之后科研院所科研工作停摆。
诚然,目前部分体制内单位对科研人员的待遇确实低于猎头公司开出的价码,但文章中的一些内容夸大其词了,不少内容也失实。对于张小平事件,还是应当辨证的看。
几点失实的地方
一是单位不对。将航天六院十一所写为航天601所。
二是年薪和级别不对。在科研院所中,"研究员"和"研究人员"是两个概念,原文显然是把这两个称呼混淆了。研究员是相当于教授的职称,在科研院所中,研究员非常难评,拿中科院计算所来说,像龙芯首席科学家胡伟武只是研究员,研发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的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也是研究员,大家千万别把"研究员"和"研究人员"是两个概念混淆了。该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以上加起来大概也就占所有研制队伍的31%,张小平做到副主任设计师绝不是最底层的小小"研究人员"。
就税后收入来说,张小平级别一样的研究员,一年税后约为20万元左右。小道消息是张的收入为23万左右,比原文中提到的一年12万要高将近一倍。必须指出的是,体制内单位虽然薪酬相对互联网巨头低一些,但又很多隐形福利,比如福利房、户口、单位食堂、子女就学等等,如果把这些隐形福利算上,加上23万的工资,以西安的薪资水平,单位对张不算亏待。
对于航天系统的薪酬,铁流咨询过一位朋友,他的回复是:很多航天人过的HAPPY的很,不少在北京有车有房的安居乐业的。
诚然,不排除这是幸存者偏差,以及单位和地方差异的因素,我们也必须承认,现在的科研人员的薪酬是非常不合理的,特别是相对于娱乐圈、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来说,明显偏低,严重扼杀科研人员工作热情和中国科技进步。
但因一个案例就把航天系统的科研院所,甚至所有体制内单位一棍子打死,未必客观公正。
影响登月夸大其词
据网传消息称:张小平年纪大概47岁左右,参加的几个型号目前都属于预研性质,况且没有一个型号真正研制成功,所以公文中只是提到了张小平是把关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实际开展工程型应用。
预研更多是写论文、写报告的,作为职称头衔的噱头。但是干型号与预研是有本质区别的,是要拿出实打实的产品,不经过飞行验证的火箭产品都是虚的。按照一些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请预研经费各项目说法,中国在五年内就超美了。
毕竟一个国家级研究所,被一个人绑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现代科研已经是集群作战,而不是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夸张到他一个人影响国家战略。能一个人影响到国家战略的,那也是钱学森级别的大师。
不能将私企高薪挖人归咎于体制问题
体制内部分单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文章和业内人士在网络上吐槽都已经说的很多了,部分科研研所、国企已经成为人才的培训基地,985高材生锻炼学习几年后,纷纷跳槽到薪酬更高单位或公司。
私营公司在科研院所附近设点,针对性挖人,年薪高出好几倍并非孤例。
近几年,不知是否因为"马跃亭"的榜样,国内一些资本也开始玩商业航天。商业航天公司动辄开出年薪五六十万,稍有职称的上百万的年薪,与西安年薪二十万左右相比,没几个能经受住诱惑。
由于商业公司高薪挖人,在近一年多,该所离职人员有不少,已经对科研产生一定影响,张小平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其实,换作其它商业公司,竞争对手开出几倍的薪水也一样会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在媒体报道上,科研院所和国企出现这种现象就是"体制问题",商业公司出现这种现象就是"人才正常流动",这种双重标准的报道方式到底是愚昧无知?还是别有用心?
本质上是劳动关系纠纷
据相关人士披露,大致情况如下:
张小平属于重要涉密人员,这个事件的性质是"劳动关系纠纷",事件大致经过:
2018.03 张向研究所提出离职,并在所内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不来上班,并去蓝X公司上班;
2018.04 研究所通过律师与其协商,要求其回所上班,未被同意;
2018.05 研究所向西安劳动人事仲裁庭提交仲裁,要求其回所履行聘用合同并进行脱密;
2018.09.19 仲裁庭进行仲裁,双方交换证据,研究所聘请的律师将自己掌握的材料交给了对方律师,被对方律师所利用,把相关材料上网,仲裁庭还没有宣布结果,以至于演变成当前这样。
另外,张小平不在岗期间,还陆续动员其他有关员工离职。
那么,为什么网络上会爆出这些信息?
据相关人士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期张小平离职手续未办完,研究所要求张小平要么回所,要么退回分给他的福利房。纵有上百万年薪,要交出房产也是难以接受的,况且他所在的私营航天公司本身资金链十分紧张,要给他补偿也比较为难。
研究所发公文的初衷被人扭曲和利用
该研究所之所以弄出那种公文,原因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比如在仲裁中作为对己方有利的文件,或者是向上争取资金。毕竟该研究所已经有不少人有离职了,因而就用夸大用辞的公文争取资金,提高技术人员待遇。只不过操作手法不够成熟,而且被对方律师利用,被一些人添油加醋之后,反而在另一方面起到了意料之外效果——一方面是用官方信用给张小平背书,拔高了张小平的技术能力和作用,另一方面,是给外界造成科研研所不重视人才的印象。
私营航天公司有很强的炒作动机
据小道消息披露,网上炒作该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张所在的公司走重资产路线,资金链十分紧张,急需获得融资以续命,急于打造一位技术权威。于是就想方设法为自己博眼球,得到六院出的这个文件后,该公司就抓住机会爆炒,以提高知名度。
毕竟,"马跃亭"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制的,稍有不慎,就变成贾跃亭了。公司如果得不到新的融资,很快就会资金链断裂。
所以一方面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炒作自己。
另一方面冒着极大风险一定要发射一枚极高成本攒出来的,而且是大量模仿长征11号的三级固体火箭,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博取关注,获得资金。且不说把1.2米直径造假说成1.35米,其运载能力几乎为零,内行人看了的入轨能力几乎是笑话。
另外,据小道消息,张小平效力的私营公司在火箭发动机研制中,竟然出现零件设计出来,但是装配不出来的情况,必须重新设计生产的情况。这已经充分说明其实际工程经验的欠缺,毕竟张小平过去长期作预研,缺乏工程经验,加上私营企业短平快的指导思想和互联网思维,这支队伍干出来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体制内离职的人中,在火箭发动机专业,无论是行政职位还是技术段位比张小平高的人不少,但这些公司并没有如此高调炒作。
这种博取眼球赚流量,最终目的是融资圈钱的套路,过去几年的互联网大潮中屡见不鲜。不要因为披了一层火箭发动机的马甲,大家就不认识了。
航天科技,一切以飞行成功为判别标准。在地面炫耀纸面数据多么牛逼,无法撑起星际旅行之梦。
对于航天事业,私营企业和私人资本能够参与这也是好事,但就航天事业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十年磨一剑的实干家,而不是充斥着互联网思维的"马跃亭"们。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