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长城发布公告,正式收购中国电子下属全资子公司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天津飞腾13.54%的股权股权与中国振华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天津飞腾21.46%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中国长城将合计持有天津飞腾35%的股权,成为天津飞腾的第一大股东。
铁流认为,这次收购其实是CEC内部资源整合,对飞腾来说有利有弊,虽然有助于飞腾实现垂直整合,但对飞腾广交朋友和建立产业联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长城持飞腾35%的股权有利于垂直整合
近年来,随着“缺芯少魂”带来了一系列恶果,集成电路产业越来越被重视,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大环境不睦,使中国对于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在这其中,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就是重中之重,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长城收购飞腾成为第一大股东则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的产物。
长城完成本次收购后,一方面可以为中国长城注入稀缺的芯片资产,使长城实现既有整机产品,也有芯片,完善自己的供应链。对于CEC来说,则是内部资源的一次优化整合,让麾下的整机厂能够有足够的商业利益作为激励,去支持麾下的芯片公司。对于飞腾来说,则是有利有弊,不足的方面是会使圈子更加封闭。有利的方面是这种收购有利于垂直整合,这方面华为的麒麟芯片就是典型案例,通过华为终端的整机产品搭载麒麟芯片出售的方式,把麒麟芯片的名气打出去,并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估计CEC也是打类似的主意,在ARM桌面和服务器 CPU在商业市场上被英特尔吊打,特殊市场也被自主CPU压着打的情况下,想通过加强内部资源垂直整合的方式打开局面。
本次收购会导致飞腾的圈子越来越封闭
中国长城收购飞腾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会使产业圈子越来越封闭,一些在业务上与中国长城有冲突的整机厂,恐怕就不会优先选择飞腾CPU,或者是降低飞腾CPU的采购优先级。
毕竟,这是IT产业的商业规律。
早些年,英特尔的工艺独步天下,但即便英特尔开放了代工业务,像AMD等公司,也不可能选择英特尔,而是选择商业利益与自己没有冲突的台积电。在英特尔收购了阿尔特拉之后,更是把自己为数不多的潜在客户又赶跑了几个。在英特尔收购阿尔特拉之后,赛灵思是根本不会考虑去英特尔流片的。三星之所以把自己的芯片代工业务独立出来,也是为了更好的去市场上“揽活”,消除客户的顾虑。
而中国长城收购飞腾,则会产生类似的效应,使很多与长城有冲突的整机厂对飞腾抱有疑虑和警惕,或在合作中降低飞腾CPU的优先级,转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和自己不存在利益冲突的CPU公司。
而产业生态的建设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伟人也曾说“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而长城这次收购,则凭空为自己和飞腾增加了不少竞争对手,起到了“粉丝变成路人”、“路人变竞争对手”的效果。
PC服务器横向整合是王道长城纵向整合前景有限
目前,全球IT行业有两种整合方式,一种是横向整合,一种是纵向整合。
横向整合的最好例子就是英特尔和微软,各自只做CPU和操作系统,主板、内存、硬盘、电源,以及整机产品交给华硕、三星、联想等厂商来做。横向整合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有利于建设产业生态,尽可能降低成本。
纵向整合的例子则是当年的IBM、DEC、SUN等公司,硬件、软件、整机一起做,优点是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可以充分软硬件磨合性能不错,在定价上具有很高话语权(横向整合的华硕等整机厂缺乏定价话语权)。缺点是由于缺乏产业链的协同作战万事自己做,“事必躬亲”的结果就是整套方案非常贵,然后“劝退”客户,最后像诸葛丞相一样“出师未捷身先死”。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纵向整合的IBM、DEC、SUN等公司被横向整合的英特尔打的丢盔弃甲,就当时来说,Power、Alpha、Sparc CPU的性能更好,但X86更具性价比,而且产业生态更加完善,软件也更加丰富。正是依靠性价比和生态优势,横向整合的英特尔打垮了CPU性能比自己更强的竞争对手,一直稳居桌面和服务器CPU霸主的宝座。
另外,垂直整合成功还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该公司的整机产品市场份额和品牌认可度有较高的要求。在智能手机上,垂直整合苹果和华为都做的比较好。而这两家公司能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其整机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以及品牌认可度较高,可以依靠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可站稳高度市场进而获得丰厚利润。
而这个条件,目前中国长城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上并不具备。就垂直整合来说,华为、联想、曙光、浪潮等整机厂比长城具备更强的实力。
媒体报道夸大其词
报道中称:
天津飞腾成立后陆续推出了多款国产高性能CPU,包括应用于入门级服务器的FT-1500A/16、桌面终端的FT-1500A/4、应用于高端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的FT-2000+、应用于嵌入式工控的FT-2000A/2等,产品性能在各自对应的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最新的FT-2000+64核高性能通用微处理器在多项指标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诚然,以当下国内媒体的专业水平很难做到报道尽善尽美,媒体报道中的内容是值得商榷的。
飞腾CPU并非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更遑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就桌面和服务器CPU最关键的单核性能来说,FT-1500A/16和FT-1500A/4的sepc2006成绩为10—11,这个水平与同时期的龙芯和申威CPU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就多核性能来说,FT-1500A/16的性能也逊色于SW1621。
就之后的FT2000+来说,sepc2006单核性能大约12+,相对于一些sepc2006单核成绩在20左右的自主CPU,已经有一点跟不上了。就多核性能来说,华为的ARM服务器CPU也比FT2000+要强。
可以说,“飞腾产品性能在各自对应的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不客观。
而就FT2000+的多核性能,其实是堆核心数的结果,用64核去对战英特尔18核,虽然多核性能不错,但无法回避单核性能的不足。而且堆核心数量还带来芯片面积过大成本偏高,以及无法胜任对单核性能要求较高的任务等问题。
另外,飞腾单核性能在过去5年中始终维持在10—12+的水平,这使不少网友对飞腾所谓的自主可控抱有疑虑。毕竟,在SPARC转ARM的时候,IPC获得了大提升,但在转ARM之后,IPC反而多年没有起色,这种情形比较诡异,与坚持自主研发的龙芯和申威完全相反。
飞腾无法成为中国版英特尔
虽然国内诸多ARM的支持者一直强调ARM是“国际主流”、“ARM自主可控”,指责自主CPU是“闭门造车”,“商业上死路一条”。但从ARM制裁华为和中兴的事件看,ARM存在很高风险。
而从实践上看“国际主流”的ARM也未能给飞腾带来商业上的成功。根据相关资料,飞腾2018年营收为数千万元,还不到龙芯的三分之一,由于龙芯能够获取的资源,远远不能和背靠CEC的飞腾比,在这种情况下,龙芯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从全球桌面、服务器CPU市场格局来看,纵向整合只能在局部市场求存,横向整合才是王道,飞腾垂直整合模式,可以成为中国版的IBM,卖整套方案和服务,但很难成为中国版的英特尔。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