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媒体报道三星最终决定放弃自家的Mongoose内核,已经解散了位于德州奥斯汀的整个研发团队,此次三星大概要解雇300人,未来将全面使用ARM的设计方案。
对于三星研发ARM CPU的历程,铁流引用一段媒体的报道:
该团队从7420之后,就开始上了第一代“自研”架构(M1)CPU的芯片:8890,不过当时从各方面的拆解与测试来看,并不是是完全自研,与A57有很多方面的痕迹,8895的M2依旧有ARM公版的痕迹。到了9810的M3参数规格以及跑分测试,与苹果自研的CPU架构有着并驾齐驱的态势,一度让外面认为安卓阵营终于有追上苹果的脚步,而被称之为:安卓之光。随着用户在购买了实际产品,而上手体验则发现,所谓的高性能,只能坚持10秒左右就不行了,也让其用户所体验的“安卓之光”变成外表光鲜的称号,又被戏称为骁龙810之2.0。三星随后又在M3基础上,优化推出了M4,但是市场反应依旧是表现一般。之后媒体又爆出M5,紧接着是三星把团队解散了。估计是三星也等不及戓者说没有耐心了,据说很多核心成员被别的企业挖走了。而明年三星推出的9830大致确定是4xA77+4xA55的组合,三星的自研就到此为止了。
对于三星解散了位于德州奥斯汀的整个研发团队事件,折射出几个问题。
技术研发只能迭代演进 一口气吃成胖子又100%代码自己写违背客观规律
从实践上看,技术只能迭代演进,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因为后一代都是针对前一代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而每一代改进源码量一般不会超过25%。而很多问题,都是需要规模化应用才能发现的。正因如此,铁流在以前的文章中强调,规模化应用对国产CPU非常重要,是国产CPU进步的阶梯。
从Intel、AMD、IBM、ARM等公司的CPU发展历程看,都是迭代演进几十年。苹果属于中途插入,也不是一口气吃成胖子,而是拿ARM A8、A9、A15改了三代,经过A4、A5、A5X、A6、A6X数代处理器之后,才出自己的CPU核。三星所谓的自主CPU核,直到第三代的M3开始才逐步脱离ARM公版的痕迹,之后M4继续改。伯利克这么牛,RISC-V也是迭代演进,一步一个脚印,不存在一步登天的情况。参照国内自主路线的龙芯和申威,也是19/18年如一日迭代演进技术,根据前代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改进,内核一代一代提升。
这里提一个参照,凯为的Thunder X2倒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性能大跃进,不过,Thunder X2并非是Thunder X1的技术演进,而是基于凯为从Broadcom购买的Vulcan。
非常有意思的是,全世界唯独中国公司,出现了一批横空出世性能不错,且宣传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CPU。比如宏芯,虽然大家都知道宏芯技术源自IBM Power8,但并不妨碍宏芯宣传CP1符合自主可控。又比如华芯通,虽然大家都知道华芯通的ARM服务器CPU技术源自高通,但并不妨碍华芯通宣传昇龙CPU自主可控......
类似的,某公司标榜ARM服务器CPU自主可控,也存在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问题。
该公司第一款ARM CPU为买A57做集成,第二款ARM CPU同样为买A57做集成,第三款ARM CPU为买A72做集成,第四款CPU为其宣传为设计。虽然PPT上看起来迭代了4代,但问题是,前几代的CPU核是从ARM购买的,该公司只做了SoC设计,即便要说技术迭代,也是ARM完成了从A57到A72的迭代。
至于第四款所谓的自主设计CPU,铁流咨询了一位老师,得到回复的大致意思是,SoC设计部分是国内做的,源代码我(咨询的老师)看过......CPU核部分是美国那边(研究所)设计的,我不了解具体情况。
铁流又咨询了关于技术迭代演进和该ARM CPU横空出世的问题,这位老师的回复是“无法回答”。
铁流认为,那种几年搞一个较高性能的内核一步登天,还宣传源代码100%自己写,就好比一个原来连米格21这个级别的飞机都没有独立设计和制造经验的工厂,宣传自己花了几年就能独立设计和制造了J20一样不靠谱。
(没有技术迭代,一口气吃成胖子造个J20痴人说梦,只能造出LCA)
从实践上看,那种几年时间吃成胖子,一步登天,比较类似的模式是美国盟友引进F35的技术,并用多年时间学会部分技术,依靠进口核心器件和自制部分零件进行组装,这才是正常的技术发展规律。
诚然,站在巨人肩膀上并非不可以,但不宜操之过急,比如迭代研究几代以后,相对于原始设计取得明显性能提升以后,再标榜自主研发,比如类似苹果那样开发出Cyclone之后宣传自主。
当下,国产CPU横空出世一口气吃成胖子并标榜自主可控,完全自主研发,并大举进军体制内市场,这在国外是没有的,这已经是中国特色了。
ARM技术路线存在不小商业和政治风险
从三星的例子看,购买ARM指令集授权设计CPU的路线存在一个技术风险,那就是你自己设计的CPU核未必比ARM设计的CPU核要强。诚然,ARM阵营中也有苹果这样的成功范例,但也有三星这样的失败范例。如果技术演进速度跟不上ARM,那么,自主设计的CPU核在商业上就缺乏竞争力,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可以基于ARM公版内核快速切入,而且由于近年来ARM设计的A72、A73、A75、A76、A77等都比较给力,这使得三星自主设计非但没能取得CPU性能上的比较优势,反而使自家的CPU陷入比较尴尬的处境。
以国内来说,某单位的ARM CPU在2014年问世后,IPC在过去5年里进步非常有限,只提升了20%左右,不见得比A72强多少,而如今ARM的技术已经演进到了A77,自己的CPU核演进速度已经明显落后于ARM了。
ARM的政治风险也不容小觑。在本轮贸易摩擦后,中方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换取了产业升级的时间,可谓是花钱买时间。铁流希望这些时间不要随意挥霍。就ARM来说,这玩意就是洋人的技术,是不符合自主可控标准的,何况ARM制裁中兴和华为历历在目,不能因现在ARM发布一个声明就彻底洗白了。对于ARM应该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ARM虐我千百遍,我待ARM如初恋”,这实在太自轻自贱,没骨气。
虽然ARM中国的高管各种表态ARM没问题,但正如抗日剧中伪军给的承诺,鬼子可以随意推翻,ARM中国说的话,着眼点是商业市场多赚钱,真到了非常时刻,最终还是ARM说的算。
ARM说的很清楚,前提是必须“合规”————只要合规,ARM就卖授权,只要不合规,ARM就制裁。至于什么时候合规,什么时候不合规,从实践上看,这个川普说了算。
在这类制裁事件中,西方科技公司也是在赚钱和政治风险找平衡,当政治风险大的时候,打着“不合规”的旗号,立马翻脸制裁你。当政治风险变小了,就一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样子,标榜“合规”,在中国做生意,从中国赚取高额利润。甚至和联合中国合资企业或合作伙伴高举自主可控旗帜。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千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作为商业公司,基于市场惯性和ARM在移动端具备较好的性能、功耗和生态,将ARM用于商业市场是没有问题,但ARM也只能局限于商业市场。在体制内市场和8大行业央企市场,切不可把ARM这个特洛伊木马往里塞。而应当把真正自主可控的技术送到体制内市场,实现自主技术的螺旋式提升。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