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们在研究中要注意一些倾向,首先是不能把雷锋“神化”。不能把雷锋拔高成为近乎完美的精神圣人,也不能把雷锋精神异化成为高不可攀的道德城墙。
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很多逝去的英雄不断遭受质疑,甚至抹黑。雷锋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什么雷锋在那个艰苦年代有那么多照片?这个疑问成了“雷锋事迹是人为制造”的“有力佐证”。
张仲国是辽宁省雷锋研究会秘书长,也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雷锋学研究中心主任。身为抚顺学者,加之多年从事雷锋研究工作,使他有更多机会走近雷锋,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当记者向张仲国谈起部分人对雷锋的质疑时,他向记者讲了雷锋入伍之初的一件小事。
雷锋入伍第一天代表新兵讲话。不料,原本拿着的讲话稿被一阵风吹跑了,于是,雷锋就进行了即兴演讲,而且讲得很有水平。当时连队就觉得这个战士的素质不错,打算重点培养他。而在培养过程中,部队接连收到两封表扬信,一封是来自望花区人民公社,雷锋捐款100元;另一封是辽阳发大水,雷锋捐款100元。接连收到两封表扬信,连队希望能够挖掘、树立这个典型。这个故事是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宣传干事张峻告诉张仲国的,张峻曾为雷锋拍了200多张照片。张仲国告诉记者,张峻也提到确实存在摆拍的事情,但是摆拍的照片都是对真实事件的复原,当时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再现历史。有的照片是后补的,但绝不是虚构的!
雷锋本人也是一个爱照相的年轻人。除了宣传需要,他自己也拍了60多张照片。雷锋从湖南老家到鞍山工作,经过武汉、北京等地都留下了照片。雷锋的战友蔡云曾说,雷锋自己拍的照片、张峻以及另一位摄影师季增拍的照片形成了互补,雷锋的一生通过这些照片体现得很完整。
“雷锋的事迹根本不可能是虚构的。”面对社会上一部分人对雷锋的种种非议,张仲国觉得自己有责任澄清这些质疑。在考证和研究过程中,他接触了很多雷锋生前的战友和他辅导过的学生。张仲国说,他现在还和雷锋的很多战友保持联系,采访录音和材料他都仔细保留着。通过这些考证和接触,张仲国对雷锋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了。
张仲国认为,我们不能回避对雷锋的质疑,而是要直面这些质疑。在进行回应的同时,我们在研究中也要注意一些倾向。首先是不能把雷锋“神化”。不能把雷锋拔高成为近乎完美的精神圣人,也不能把雷锋精神异化成为高不可攀的道德城墙。“雷锋活在今天的社会也是一个潮人。”张仲国表示。他说,雷锋是英雄,但他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他也梳刘海头、爱美、爱照相。但这些和他身上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协作、感恩反哺的雷锋精神并不冲突,更不能因此否定雷锋的英雄事迹。其次不能“简化”。认为雷锋只是“做好事”的代言人,认为雷锋精神就是志愿者精神,特别是把做好事当作学雷锋,这样就把雷锋精神肤浅化了。再次是不能“泛化”。“雷锋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不能把雷锋精神搞成适应某种政治宣传需要的“万能钥匙”。最后是不能“老化”。认为雷锋“已过气”,雷锋精神“已过时”,这是错误的。雷锋精神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通过和雷锋生前战友的接触,能感觉到他们身上充满了正能量,他们也在传播雷锋精神的正能量。张仲国表示,雷锋精神已经在这座充满了雷锋情结的城市中开花结果,通过每一个人积极地传递出去。这就是雷锋精神活的力量。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对我们而言,雷锋是和平时期的英雄,永恒的雷锋精神依然为这个时代提供不竭的正能量。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