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毕士悌
——谨以此文献给抗战胜利70周年的伟大节日
毕士悌,这是个从异国而来,但却在中华大地上安息的灵魂;这是个很普通,但却又非凡的英魂;这是个历经磨难,但又随历史潮头飘得很远的雄魂。追思这样一颗英魂,追思的将是一个壮阔的人生,追思的更是一部壮丽的史诗。
一、魂归大地兮
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后, 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陕甘根据地,进一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建立和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2月,毛泽东亲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率红一方面军和红十五军团,分左右两路渡黄河东征。
战役部署:第1军团第1、第2、第4师和第15军团第81师从沟口地段渡河,速占留誉镇,并向南发展,打通同第15军团联系;第15军团第75、第78师从河口地段渡河,速占义牒镇,相机夺取石楼;方面军直属队随第15军团之后渡河。
涛涛黄河,浊流翻卷。渡河东征,关键是突破黄河天险。
为此,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参谋长毕士悌,受命亲率二二三团一营为渡河先锋。
根据军委:“先头绝对隐蔽,深夜偷渡……偷渡被敌人发现,立即改为强攻”的指示。毕士悌组织部队,一面将筹集到的船只,秘密分散运往渡口,一面化装成农民,往黄河岸边侦察,并会同参谋人员慎密制定作战方案。
2月20日夜10时,渡河作战开始。
毕士悌紧握着军团首长的手说:“只要有一个连队登岸,渡河就有保证。”他登上船头激昂地对干部战士讲;“毛主席就从这里渡河,我们一定要保证渡河成功”!
夜幕中,帆船竞发,直指对岸。
可偷袭未能成功,敌人发觉了我军企图。疯狂的运用火力阻止。夜幕中,敌人岸堡中吐出无数条火舌,炮弹在帆船周围震撼着爆炸。
“强渡”!
毕士悌一面组织火力反击,一面命各船全速前进。
船刚触上浅滩,毕士悌率先跳入冰入肌骨的黄河水中,指挥已被打乱了编制,先期到达的班排,分头向滩头阵地扑去。
攻城作战最艰苦的就是打开突破口的争夺,而江海两栖作战,滩岸作战则最为残酷,一面是敌人猛烈反扑,一面是兵置死地有进无退。
要巩固住攻占的狭窄滩头阵地,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为此,毕士悌积极组织兵力,在向前攻击中扩大阵地。
可当毕士悌带领部队刚攻占贺家凹敌堡,一颗流弹打穿了他的腹部,他一下跪卧在地,警卫员抢前一步把他扶住,他张张嘴,可什么也没说出来,头无力的垂了下去。
殷红的血,沁透了征衣;殷红的血,染红了黄土地。
当我军主力攻下敌江防司令部驻地---义蝶镇,毕士悌安息了。时年38岁;一说36岁。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终结,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归处,有的归向了天堂,有的归向了深渊,而他的灵魂,却归向了苍茫的大地。
二、灵魂求索兮
这本来是颗普通的异国灵魂,但在畸形社会的挤压下,为了求翻身,为了求解放,他执著苦苦地上下求索。他为抗日而生,他为抗日而死!
1898年(一说1901年),朝鲜平安北道一户农舍里,透出一声婴儿降生的洪亮啼哭。婴儿一声啼哭,父亲一声叹息,叹其生不逢时!
1910年朝鲜全面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
祖国泣血般的呻吟,人民在铁蹄下蹂躏。为拯救危亡的祖国,年青的金勋(毕士悌原名)同父亲一道愤然参加了,震惊半岛的1919年“三一”反日大起义。可国仇未雪,又添家恨,父亲血洒荒原。
通缉,通缉!日伪在朝鲜全岛通缉毕士悌。来不及向妻子告别,他匆匆留下一封信。“……假如你站不脚的时候,就去找我,不过,但能坚持,就要尽量坚持下去,一切听从于革命组织,万不可为了私人感情,而留恋放松祖国的责任,祖国多么需要我们啊!”
1919年秋叶染红长白山,他来到中国通化。考入朝鲜反日团体组办的新兴武官学校,半年习武刚毕业,他就同战友们与中日反动派调集的万余围剿部队,展开浴血奋战,可斗争再次失败。
对着长白山,他在痛苦的呼喊:救国之路在哪里?
虽百死而不悔,他又开始新的求索。在候鸟南飞的季节,他辗转昆明,考入云南讲武堂。以后又寻觅到当时中国革命中心——广州。任黄埔军校集训处教官,第三期学生队上尉队长。
在广州,在他人生紧要之处,他多次聆听周恩来的报告和演讲,他的灵魂开始了全方位旋转,他认识到;朝鲜的解放,紧连着中华解放。他参加了中共成立的“民族解放大同盟”。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毕士悌率领的200学生兵,在周恩来指挥下,连下海丰、陆丰,取得棉湖战役胜利。又经五华向兴宁、梅县进军。东征不到两月,打垮了广东君阀陈烔明的反动势力。随后,毕士悌又回师参加平定滇军头子杨希凤等叛乱。在那风云滚滚,枪与剑,血与火之中,毕士悌在中共党旗下举手宣誓。
从此,他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属,从此,这颗灵魂就跃上了壮阔的历史潮头。
三、魂壮万里兮
问:中共领导的第一支军队是哪支?
答:1925年11月在广东高要县成立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
而该独立团的三营营长就是毕士悌,北伐战争中的这支铁军,刻着毕士悌不可磨灭的战绩。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保存革命力量,中共于同年八月派他赴苏联学习。
1930年春,从苏联回到中国,党派他到满洲省委任特委委员兼军委书记。同年冬调任省委军委书记。在省委的领导下,他连续领导了“四三”,“五一”,“五七”反日农民起义。创立了盘石工农义勇军。即东北抗联第一军前身。白山黑水之间,抗日的烽火熊熊燃烧。
根据周恩来指示,1932年他调往中央苏区任军委作战委员会参谋长。1934年1月作为朝鲜民族代表,他当选为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中央执行委员。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开始时,1934年10月1日,中革军委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与第一步兵学校、第二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合并,恢复工农红军学校建制,长征开始后改称干部团。干部团由陈赓任团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毕士悌 (先钟伟剑)任参谋长,莫文骅任政治处主任。干部团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特科营、一个上级干部队,共1480余人。长征路上的干部团,既是培训和储存干部的机构,又是中央纵队的一支重要战斗部队。
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的决定性一战,就是抢渡金沙江。此战无疑关系重大,毛泽东亲自下达干部团夺取金沙江皎平渡渡口的命令。1935年4月29日,毕士悌和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一起,率全团倍道兼程,一昼夜急行军180里,飞临金沙江畔。
毕士悌根据对岸守敌约一个连,夜间守备疏忽的特点,制定了少数兵力奇袭的作战方案。并指挥部队偷渡金沙江攻占皎平渡口,活捉守敌60余人,为确保控制渡口,毕士悌率部向前攻占通安县,歼敌百名,俘敌团长以下官兵600余人,保证军委和全军越过金沙江。
1935年11月初,红一方面军主力在甘泉附近同红15军团会师,两部随即进行合编。为加强对红15军团的领导,中革军委从红一方面军抽调了一批干部到该部任职。毕士悌被调到红15军团任第75师参谋长。随后,毕士悌参与指挥了,为党中央奠基陕北的直罗镇战役,活捉敌酋师长牛元峰。
万里征程险恶,魂壮鼓角无惧!就在毕士悌壮怀激烈,志在万里,他却倒在了东征抗日的征途。可染红共和国朝霞的无数英烈中,铁军将他铭记,抗联将他铭记,红军将他铭记;鸭绿江他铭记,金沙江将他铭记,黄河将他铭记。魂兮,魂兮,归来兮,人民的永运铭记--毕士悌!
后记:在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这样一个伟大的节日,笔者自然不能缺席,特发此文纪念。可为何单为毕士悌撰文?这因他与我从军的115师343团有不解之缘。红15军团75师的223团,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43团的前身,毕士悌是受命亲率223团一营为渡河先锋,在东征抢渡黄河的滩头作战牺牲。30年前,我参加撰写39军军史时,写下此文。今天,公开发表此文,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也是对毕士悌的深深怀念。他为抗日而生,他为抗日而死!魂兮,魂兮,归来兮!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