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都上网才是真得好!
(:吴世柱;转自:微信)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是我党优良的传统,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也更能检验是否“实事求是”。 然而,在当前信息网络时代,一些官员由于惧怕网络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忽视或者放弃了网络空间,在科技时代,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甚至还对善意的言论进行打压封堵,使其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不仅严重落伍于这个时代,而且,还严重伤害了广大网民的感情。
这种境况绝不会持续,也不应该继续持久。
据新华网消息,今日习总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简称网信会)。他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
实际上,这是总书记对“网信”工作做出的具体要求,笔者在《中国管理报告2015》中曾经提到,互联网络、移动新媒体应用和管理滞后与意识形态失守是一种新的社会危机。互联网及移动新媒体的兴起和运用,既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又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应对这种挑战,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很可能出现困境、甚至危机(表现为信仰危机和意识形态功能性危机等)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有关领导干部害怕上网“暴光死”、当“表哥”,从而,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忽视了网络的善意民声,在信息科技时代,成为了新的聋子和瞎子。
此次,习总提到让领导干部上网,的确一针见血,指出了解决信息发展与观念滞后、行为滞后的痛点。网络空间,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另一个社会空间,如果有关的领导干部害怕上网,那就等于脱离了科技现实,脱离了现实的领导干部,又如何能做好对应的工作呢?
事实上,有些领导干部不是不上网,而是隐藏在一个角落里“偷窥”,不敢以真面目面对广大网民。不仅如此,甚至还起反面的作用。笔者建议,应该拿出措施,鼓励广大领导干部实名上网,国外的总统政要都能做到,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应该在网上体现:“让领导先走”。
更重要的是,此次网信会议,习总指出了不要对善意批评的网民“一棍子打死”的观点。他指出,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这就是所谓的“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谔谔”的本意所在。这也是当前舆论工作中,破解片面追求一个声音与打压善意批评的关键。
这番讲话,刺中了当前网信工作中的一个痛点。同时,也给了广大网民极大的安慰,因为,有些地方政府一旦涉及到自己的舆论舆情事件,无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恶意地推波助澜,有关政府部门没有立场甄别,没有细致的剖析,均一棒打死,不仅伤害了善意网民的感情,也使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然而,有些网民正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之上,对有关政府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提出的善意诤言,若不被接受还贴上标签,这种作法,怎么能“广开言路”“实事求是”?
所以,习总此次的讲话,对于网络宣传工作区别和鉴别善意与恶意的批评言论指明了方向。任何工作,最忌敌我不分,只求听好话,一味听一个声音的地方政府舆论意识还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既然习总提出了让领导干部跟随民意,笔者热烈欢迎领导干部实名上网,开个微博,建个微信,这种现代化的倾听民意的方式高效、简捷、实用!
习近平让领导干部上网看看,然后呢?
(:朱珉迕;转自:上海观察)
有了“通过网络”的前提,是否必然得出“做好群众工作”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19日主持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网络时代的官员,必须“到网上去”。
他强调,网信工作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
这里有一条基本逻辑:“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
“到网上去”,意味着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如总书记所言,“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这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当互联网以史无前例的力度重构着传统的社会秩序,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曾经熟习的那套治理体系,随之也遭遇正面冲击。
而一旦自身意识和能力跟不上网络社会的变化,互联网社会中的官员们,就难免陷入一种“本领恐慌”。
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的“本领恐慌”里,最易暴露的就是“网络恐慌”。
前几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风生水起,却还不像今天那么发达的时候,不少来不及“触网”的官员不同程度地吃过网络的“苦头”。有时候,诸如“你在这个屋子说话,听众却跑到隔壁房间”的场景,甚至都算不上最最尴尬,因为更有官员在互联网的“逼视”之下无处遁形,以至大出洋相。
雷政富、杨达才、“局长日记”之类的丑态自不必说;一些官员在公众或舆论监督面前习惯性地“打太极”甚至“抢逼围”,也往往被网络世界抓住把柄,结果老问题没有“摆平”,倒酿出了新的“危机”。
这类事情出得多了,官员中难免也有“官不聊生”的心态,以致一些官员公开或半公开地咒骂互联网“乌烟瘴气”、“只知添乱”,甚至想象着“一夜回到解放前”——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落马前夕,就曾在一次会议上对网络舆论的监督破口大骂,引得时任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禁不住以诗相赠:“劝君少骂互联网,是非曲直待商量”。
这当然是后话了,因为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互联网岂是你想“掐断”就能断?现实倒是屡屡证明,那些寄望“关掉”互联网的官员,往往没等到“耳根清净”的那天,自己先“清净”了。
当中国网民数量已达7亿,还想在互联网面前当“鸵鸟”,显然只能自讨苦吃。平心而论,这样的心态近年也在扭转。互联网本身还在迅速扩张,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里,依旧对此不闻不问的毕竟少了,会用网络工具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时到如今,人手一两部手机,加入若干个微信工作群,甚至运营几个官方微信、官方微博,都早已成为官员们的常态。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官员群体的进一步年轻化,“通过网络”这四个字,会越来越不成问题。但有了“通过网络”的前提,是否必然得出“做好群众工作”的结果?
“群众工作”意味着“把准群众脉搏”、“回应群众关切”、“接受群众监督”,意味着党群、干群之间的深度交融。在这个层面上,互联网只是渠道,不是目的。而若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时下一些地方的“网上群众工作”,未免是“网上有余,群众工作不足”。
譬如公职人员的日常生活,不少人微信玩得虽溜,对网络舆情和民意却不甚了了;譬如一些党政部门的“官方微信”,会说“网言网语”会“卖萌”的很多,真正提供的有效信息却有限;还譬如数起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官方倒不再对网络舆情退避三舍,也学会了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发声,可惜很多时候却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自顾自说自己的话,对公众关切的核心事实、核心问题语焉不详,白白错失了“危机公关”的良机……这样的现象,显然不只是“触不触网”的问题。
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说,“触网”只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第一步,触网之后成效如何,还要看有没有基本的宗旨意识,要看其对权力、使命、职责的把握和认知。如果说“触网”是“手到”,那么真正让“群众工作”见效,还看是不是“心到”。
其实,“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既是新问题,也是老问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和互联网监督,“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种种这些,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修养和自觉意识,是不分“网上网下”的。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综合编发)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