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
河北省昌黎县 赵润明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每次听到这首在上世纪60年代曾传遍大江南北的红歌,心里就涌起一种无比亲切的感觉,万千感慨涌上心头……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最早的萌芽应该追溯到儿时。五十年代出生的我,在冀东乡下9岁才上小学。从小酷爱读书的我常常面临没书看的饥荒,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放学也不留作业,我总爱找些哥哥们的课本看。一天放学回家,没书可看的我把目光投到了家里的《毛泽东选集》上,那是生产队给每家发的一套四本书。那时候也不知道革命道理,有很多字还不认识,甚至一些人名地名更是第一次听说。但我按照一二三四卷的顺序,全看了一遍。虽是有些囫囵吞枣、似懂非懂,但却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文后的注解,有不少天文地理历史知识,让我眼界大开。就像春雨润物,《毛泽东选集》滋养着我幼小的心田,成为我人生启蒙的良师。 由于喜爱读书,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尤其“老三篇”我背得滚瓜烂熟。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被公社推荐,出席县里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是那次会议上年龄最小的代表。那是我第一次到县城,第一次住招待所,第一次自己出远门。后来好多学校让我介绍背“老三篇”、背党章的经验。那时
的我心里好自豪啊,走起路来小胸脯都挺得高高的,这也更激发了我学习“毛选”的热情和信心。后来我在社办高中学习两年毕业回村劳动。我们是首届社办高中班,两年学习时间有一半参加建校劳动和支援农业生产劳动,也没学到多少科学文化知识。但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感到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中,是毛泽东思想照耀下幸福的人。实际上,那时我们的物质生活还比较困苦,但大家都有理想信念,常有感恩幸福感,每天都是高高兴兴,觉得生活比蜜甜。 “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呀,我干起了革命劲头儿足。”毛泽东思想从小就在我的脑海扎下了根。在人生道路上,我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在学生时代是三好学生,加入青年团,当农民是五好社员。1975年11月我们县召开了十几万人参加的农业学大寨誓师大会,天还没亮民兵连长就在村中老槐树下吹响了紧急集合号,全村基干民兵全副武装到村小学操场集合,然后高举着大红旗列队向30多公里外的县城出发。在县城中学的操场上,大家坐在冰冷的土地上,听大会动员报告。这年冬天,我们村大打了一场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大家吃住在地里,平沙坨子填深坑、修路植树,一个冬天全村几千亩耕地平整的像图画一样。我还被公社推荐参加农业学大寨小分队,和社员们一块参加修滦河大坝围海造田等艰苦劳动。那时候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白菜汤,没有人叫苦,天天歌声嘹亮干劲儿冲天。因为有毛泽东思想武装着每个人的头脑,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成长。失去机会不消极,
靠自学成才参加公开考试,成为国家干部。不论在基层党委还是县机关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参加工作几十年,我一直做人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做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 回顾人生历程,我感恩党的培养,感恩毛泽东思想的培养。人不能忘本。退休后我仍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些年我收藏了不少不同版本、不同语言、不同国家出版的毛主席的著作。在自己家里建起红色经典图书馆,藏书有十万册,免费供大家阅读。我获得全国首届书香之家,首届《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还作为《农民日报》读者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过言。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见过毛主席。但每年到北京,我都到毛主席纪念堂看他老人家。在瞻仰伟人遗容时,我常常思绪万千。人终究都会老去,伟人也是如此,但他的精神会永存,恩泽后世。就像河南南街村,南街人用毛泽东思想净化和升华着精神世界。每天都能听到《东方红》、听到毛主席的讲话录音。人们个个做好人,做好事,做好产品,人人甘做“傻子”、“二百五”,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实践着、奋斗着。在我心里,那里不仅是世外桃源,更是人间天堂。 时光总是在流逝,时代总是在前进。人民对领袖的情怀是时间磨不掉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尊敬伟人,缅怀伟人,最切实的做法就是听他的话,读他的书,以实际行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才是对伟人最好的怀念。(为河北昌黎县新农村图书馆馆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