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叫外卖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三餐还是夜宵,只要打开手机App点上一单,身穿骑士服的外卖小哥就会把餐食送到我们跟前。
然而,最近也有不少网友在吐槽外卖配送费涨价了。有些城市由原来的2~3元,涨到了4~10元不等。部分超距配送的费用,甚至高达15元。这让不少人高呼“吃不起了”。
“叫一份18块的炒饭,配送费就占了6块,折扣和补贴都不如以前了。”在海淀上地某耗材公司上班的周先生告诉懂懂笔记,现在感觉都快点不起午餐了。
“估计送外卖的挣的都不比我们低了吧?”周先生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到。离不开外卖的人们,从外面看这个圈子总是充满好奇。那么,外卖涨价是否令送餐员的收入大幅增加?现实中外卖小哥们的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平台规则严厉,外卖小哥躲不开的扣罚
“我也看到过手机上有文章说干这行有一个月挣到一万的,真要有那也是玩命换来的,要每天从上早班干到半宿才行。”骑手小唐在电梯里摇头苦笑,“每单就提那几块钱,现在做六休一,我一天送40单就差不多了。干这行每月拿六七千是有的,再多就要玩命跑了。”
实际上,已经30出头的小唐对于这两年在北京送外卖已经心生摇摆。虽说比在老家打工挣得多,但是越来越严的惩罚制度、与订餐顾客经常发生的不愉快、发生投诉后的两头受气等等,都在让他萌生退意。“老婆孩子都不在身边,再抗一年看看,不行还是回老家做点别的去了。”
经常在大厦碰到的小唐,是数万名穿梭于北京街头巷尾的送餐大军的缩影。他们撑起了北京市每天超过180万单的网络订餐单量,以及上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伴随着他们的,既有每天遭遇的悲喜哀乐,也有独在异乡的沉重压力,以及对收入增加的渴望……
“谁说配送费高了,我们就多赚了?”
听到有人在质疑配送费涨价的合理性,在深圳宝安区一栋写字楼里刚送完午餐的外卖小哥张梁(化名),似乎显得有些无奈。他告诉懂懂笔记,配送费用提高,小哥们的收入是有一定增加,但这行当的竞争也因此变得更加激烈了。
光是上个月,他所“挂靠”的平台区域代理,就新来了十多位外卖小哥。以前午、晚餐高峰时段,几乎外卖的配送订单都接不完,现在除了中心城区之外,关外部分地区甚至连单都接不满。
“就布吉这一带,晚上经常只接到二十来单。”张梁透露,以一单配送费4元的外卖为例,他拿到手一般是3.8元。如果一个晚上只接这些订单,收入也就是80元左右。只有每天满跑状态,才会拿到250-300元。
每个月做足三十天,他的薪资收入会有8000-9000元,但在这个生活成本、物价居高不下的城市,他的生活依旧是捉襟见肘。而且,想要顺利拿到这个收入,还需要些许“运气”。
“如果不被投诉,那收入真的还蛮可观,可惜不可能。一直“驻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的外卖小哥常峰(化名)告诉懂懂笔记,光是上个月,他就吃了三单“四星”评价。
根据部分平台的规定,“四星”评价是要扣配送费的。如果遭遇用户投诉,那么要扣的就更多,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面临高额的处罚。他表示,最严重的一个月曾接到过两单用户投诉,在对方不愿意协商撤销的前提下,被平台处罚了近千元。
“而且每单都只是迟到了三、四分钟,这交通状况……(有些用户)太苛刻了,几乎都见不到任何笑脸。”常峰告诉懂懂笔记,由于被投诉成了家常便饭,他每个月一万元左右的理论配送收入,往往拿到手时经常不足9000元。
不仅是一线城市,来自成都的外卖小哥吴先生也表示近来压力很大。骑手的收入虽不低,但全都是靠时间和速度抢出来的。在当地,月入能上万的外卖小哥,基本上需要从早上十点开始,一直接单跑单至凌晨两点钟,并且风雨无阻,每天都要出勤。
“就像成都这两天的大暴雨,兼职骑手可以不送,但我们专职的骑手还是得接单,甚至加班加点送餐,不然没有收入。”他告诉懂懂笔记,虽然骑手的工作是多劳多得,但面对行业竞争大、用户不理解等因素,导致了他们的生存现状越发艰难。“我们经常会出现磕碰,要是小毛病就赶紧走,不敢去看病。”
配送费涨了,但骑手的收入却不见得提高多少。反而还引起了不少用户的不满,又将这种情绪宣泄到各种投诉上,这让不少外卖小哥头疼不已。
然而,想要获得较为可观的收入,骑手们要付出的,往往不止是时间和劳力,甚至还要拿生命与每单几块钱的外卖费“赛跑”。
用“生命”在赶时效,送餐路上险象环生
“求你,我下次一定注意,求你了。”
在深圳拥堵的深南大道一侧,一名外卖骑手正在苦苦哀求交警。这位吴姓骑手告诉懂懂笔记,因为外卖配送的时效就快要到了,所以他便铤而走险,骑着电动自行车闯了红灯。却没料到被正在执勤的交警一把抓个正着。
加上小吴用于配送外卖的电动自行车,属于三无超标产品,不符合上路要求,因此还要接受扣车的处罚。这对于他来说,可谓是雨上加霜。
“过去这三个月,已经被扣了两次车了,我们也没办法。”他无奈表示,深圳禁摩禁超标电动车,但这却是外卖小哥们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为了在时效内完成配送,骑手往往会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逆行司空见惯,甚至有人在配送外卖的过程中,与汽车抢道发生意外而伤重住院。
加上各地都在加大外卖配送员交通违规的处罚力度,这让不少外卖骑手都直呼生存困难。小吴更是只能更加“小心翼翼”的违反交规。毕竟对于大部分骑手而言,不违反交规意味着会超过配送时效,违反交规则是拿命在与配送时效做赌注。
“如果遇上交通阻塞,道路严查,极端天气,那基本上就要被用户投诉了。”正在焦急等待着上行电梯的外卖小哥张翔(化名)说到,现在平台对配送的时效管的很严,超过十分钟就要扣钱的,但影响外卖时效的因素却有很多。
以他经常配送的广州珠江新城一带为例,商务大厦高楼林立。每到饭点上下电梯的职员很多,有时候等电梯就要等上十来分钟。如果是五楼以下的低楼层,他和不少骑手一样都会“跑”消防楼梯配送,以避免耽误后续的订单时效。由此引发的磕碰损伤,也并不少见。
“部分写字楼还不让外卖(骑手)走客用电梯,要走货梯。”张翔表示,有时电梯等太久,他会主动打电话与用户沟通现行确认送达,但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愿意行这样一个“方便”,不理解者甚至占据了大多数。
再加上高负荷的工作强度,给不少外卖骑手带来了身体上的损害。已经辞职的外卖骑手鲁延告诉懂懂笔记,不少小伙伴都有失眠、关节疼痛、肠胃疾病等健康问题。应该都是与配送外卖过程中,高强度劳作,非正常作息,意外身体伤害相关。出于身体考虑,保“命”要紧,他不得不选择辞去外卖骑手的工作,离开广州回老家打工。
但并不是所有骑手,都能像鲁延那么幸运。在离开了这外卖行业之后,顺顺利利的转行从事其他工作。
外卖小哥技能单一,缺乏“希望”转行难
“大城市送外卖竞争大,回老家送外卖需求少赚钱难。”
在三线城市的老家送了几个月外卖之后,骑手张先生不得不回到深圳,他告诉懂懂笔记,相比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叫外卖的需求巨大,而且配送费用可观。
因为这份工作实在太累,他也曾想过转行从事别的行当。但最终却都失败了,继续回代理点当外卖骑手。相熟的部分年轻小哥,担心个人的职业生涯就此定性,不断尝试离开骑手行业。但最终,都只是从一个外卖平台,“跳槽”到另一个外卖平台罢了。
“我本身是焊工,但做了两年多骑手之后,许多技能也都生疏了。”张先生说,外卖行业十分辛苦,工作量也非常大,但却很难积累下有用的行业资源或技能经验。
跑了许多年外卖之后,却发现没有任何经验收获,反倒将本身的职业技能忘了个精光。“要说送外卖唯一能够自豪的,或许就是阅人无数罢了。”他自嘲的说。
曾是一名外卖骑手的小许告诉懂懂笔记,他从一家3B院校毕业之后,因为找不到工作,所以成为了一名外卖骑手,心想着过度一番再另寻发展出路。
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做就是两年。当他想转行从事其他职业时,却发现除了配送外卖的经历之外,简历上根本写不出任何其他具有竞争力的实践技能。
“结果就从外卖小哥,变成了现在的快递小哥。”小许无奈的说,外卖从业者数量虽庞大,但可以让他们转行、跳槽的对口行业、岗位并不多。大多都智能转做是快递员、流水线厂工甚至保安等劳力性质的工作。
在张先生和小许眼里,外卖骑手的工作,虽然收入可观,但却没有任何前景与“希望”可言,只能在平台所制定的严苛“规矩”下,付出廉价的劳动力,赚取辛苦的血汗钱。
易观在3月发布了《2018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年度综合分析》中显示,国内外卖市场订单量已经高达55.7亿单,平均客单价也都在35元左右,且未来三年,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还将保持稳中增长态势。
不得不说,在“懒人经济”推动下的外卖行业,前景形势一片大好,但外卖小哥们的生存环境却没有因此有太大改观,反倒是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平台、监管严规之下,收益被不断压缩。再加上平台不断提高的佣金比例之后,不少餐饮商家尝试不依靠骑手配送外卖,以弥补被抽佣后的损失,更让外卖小哥们失去了大量抢单接单的机会。
或许,国内外卖平台不断增加的竞争态势,会让这个行当变得更加艰辛,也会让新旧交替、人员流动的频次更快。相关数据显示,最高峰时全国各平台(自营加外包)的送餐员曾近百万人次,这样的一个群体,势必会在各个方面影响到餐饮行业、外卖市场,以及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的发展。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多看看他们的遭遇,多分析他们对整个社会治理方面的影响,无疑将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