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皆来源小品《真假老师》
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艺术来源于生活。
这两年,家政工人系列小品——家政工那些事,登上了央视春晚的大舞台,其中著名小品演员贾玲演的家政保洁员,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在2018年春晚小品《真假老师》中,一位五年无差评的家政保洁员在小雇主“差评”的“威胁”下,伪装成“假妈妈”来应付老师的家访。
当小雇主的父亲回家时,保洁员转眼又变成家访的“假老师”,当“假老师”将“口角”说成是“抠脚”时,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该剧的编导把保洁员的文化水平给编得太低了,似乎家政工人就是目不识丁。这是否对家政这个劳动群体有些不公平?虽然说真正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也要给有尊严的劳动者一点点尊重吧!
当小雇主的父亲面对着保洁员伪装的“假老师”,态度可谓是“尊师重教”,而面对着被儿子说成是家政保洁员的家访老师时,说话的态度简直就是“180度的大转弯”。在这里,可以看出对家政保洁这个行业的歧视,还是具有普遍性的。
最后是这位“文化水平特低”的家政保洁员道出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钱。“我以为留守现象只是在农村,没想到你们城市里也是普遍的啊”,这种现象在中国社会也是普遍存在的。
这位小雇主很大方地拿出二百元给保洁员,说是演出“劳务费”。保洁员倒是不贪财,只要了一百元,但后来,她把门把手拉坏了,又把这一百元还给雇主了,这部分情节就脱离了现实。为生活奔波的劳动者——家政保洁员,她们干的每一单,家政公司都是要收提成的,难道她回家政公司自掏腰包交提成吗?这里的艺术就不是来源于生活了。
那么让我们再看看2019年春晚小品《啼笑皆非》,它给人的感觉就是让人哭笑不得。
经过努力打拼,小贾终于获得了“金牌保洁员”的荣誉。突然有一天,小贾的胳膊疼(去医院挂号费50元,还得花高价的医疗费。医生说是睡觉压的,开了点药就消费了二百左右),但又接到新订单,本来打算保住金牌的荣耀让客户取消订单,但来到客户家,却发现客户正在投诉上一个保洁员。因为上一个保洁员说自己胳膊疼,要取消订单。为了不让自己像上一个保洁员一样被投诉,小贾只能忍着疼痛接单干。
当她发现客户的茶几上有满二百减一百的家政服务广告单时,就雇了一个,既能替自己解决订单,还赚了差价。
当剧情达到最高潮时,这位保洁员道出:“投诉是你作为消费者正常的维权手段,但绝不是你无理要求服务人员惯用的伎俩。”确实,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客户的投诉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消费员,你的投诉也许会决定家政服务人员的去留、薪资、信誉等,这些都是与客户评价直接挂钩的。
总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彼此的不易,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指责,要做到把问题解决到最好。
“作为一个服务人员,好好干活得了呗,一天到晚的尽瞎猜,一句也没猜着。”这句台词不是家政服务人员工作的真实写照。家政服务人员接单到客户家就是干活,干完这单就接下一单,哪里有“瞎猜”的时间啊!在这个高消费的城市里奔波着,为了挣点辛苦钱还得面对生活的压力、房租、高价的水电费......
剧情的最后,客户好“大方”啊。不知道是哪个家政公司的金牌保洁费用一小时二百元?是否有“天价”之收费也?虽然说艺术是可以加工的,但是加工得太夸张,也就失去了真实的生活写照了。
这两个小品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在“投诉”的威胁下发生的,通过艺术加工,客户一出手就是“二百元”的“天价”保洁费。如果现实生活中的客户都这么“大方”,那么在家政服务行业这个大市场里,就不存在各种“纠纷”问题了。
希望来年的春晚节目——关于家政工那些事的小品,在给人们增添乐子的同时,也能尊重劳动者,给她们一个真实的写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