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日本无条件投降68周年纪念日,这一敏感日期历来是日本右翼躁动加剧的时候。日前,已有多名安倍内阁成员表明有意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而内阁文部科学大臣下村博文因“八一五”要外访,已提前参拜。
有学者表示,日本在近段时间表现出的种种“右倾化”新动向表明,安倍政府正在修宪、强军的道路上加速前行。虽然当前日本仍受“和平宪法”等因素制约,暂时难以复活军国主义,但其危险倾向已展露得愈加清晰。
“和平宪法”条款被陆续架空
安倍无疑是日本在冷战后思想最保守的首相之一,修宪、强军的强烈愿望贯穿其执政理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认为,目前看来,直接修改宪法条文的“明文化修宪”方式面临的障碍很大,日本政府将继续退而求其次采取“解释性修宪”方式突破“和平宪法”的框架。“解释性修宪”完全可以达到“明文化修宪”的效果,可以让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拥有进攻性武器、放弃“专守防卫”原则。事实上,“解释性修宪”正是日本政府的一贯手法,“和平宪法”的条文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从未被修改,但实质上很多设限条款已被陆续架空,颇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意味。
在有关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问题上,杨伯江分析称,由于行使集体自卫权对于强化美日同盟、提高日本军事能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安倍急于打破“和平宪法”对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限制。在安倍的上一任期内设立的“关于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础的恳谈会”就已经提出了4种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情形,包括运用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射向美国的弹道导弹;当美国舰船在公海遇袭时,同行的海上自卫队舰船可以还击;当与日本共同行动的多国部队遇袭时,日本可以还击;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时,为排除妨碍可以使用武力。今年5月,安倍又主张当澳大利亚和韩国遭到攻击时,日本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为日本进一步扩大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范围埋下了伏笔。”杨伯江担忧,日本今年关于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讨论恐不再限定具体情形,只要是“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武力攻击,日本都可以进行武力干预,这等于变相谋求行使“战争权”,从实质上改变了“和平宪法”第九条的规定。
借口“中国威胁”大力发展军事
“‘出云’号轻型航母的下水是日本强军过程中的具体步骤。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日本还会加强潜艇与反潜力量。”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向记者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以所谓的“中国威胁”为借口不断加强海空力量。2007—2008年日本先后出台《海洋基本法》、《海洋基本计划》,加强海洋战略与安全战略;2010年日本通过新的《防卫计划大纲》,进一步谋求其在东海的制海权、制空权。从军事实力上来说,“出云”号作为新的海上作战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攻防和远洋投送能力。战后日本一直标榜“专守防卫”,但这艘轻型航母显然已超出“专守防卫”所需范围。
此外,“出云”号的战略意图令人玩味。有不少分析认为,“出云”号曾为日本海军一艘装甲巡洋舰的名称,在日俄战争和侵华战争中执行过任务。在明知会刺激周边国家的情况下,依然沿用战前日本帝国海军主力战舰的名号,其背后的政治意图令人生疑。
“命名‘出云’或许暗含针对钓鱼岛的深意。”刘江永告诉记者,日方声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所谓论据之一是1885年日本政府再三实地调查,未发现中国统治的痕迹才于1895年占有。而“出云丸”正是当年冲绳县在钓鱼岛周边海域进行调查的一艘商船的名字。此番日本将这艘轻型航母命名为“出云”号未必是巧合,背后或许有强调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立场的意图。不过,以上所谓论据实则完全歪曲了历史:一是所谓的再三实地调查实属子虚乌有。其实,冲绳县只在1885年奉命秘密调查过两次,一次主要是口头询问,一次搭乘“出云丸”前往,均未见登岛记录。此外就是外务卿的一次情报调查密函。二是1895年日本窃占钓鱼岛之前的上述秘密调查,反而从不同侧面证明了日本政府当时已知钓鱼岛并非无主地而早就由中国命名的事实。因此,日本未敢立即占领钓鱼岛,而是大力加强日本海军,秘密准备发动甲午战争。待战争胜局一定,伊藤博文内阁便立即决定窃占钓鱼岛。
“如今‘出云’号下水是日本政治右倾化在军事领域的一个反映。日本防卫战略重心明显转向以中国为主要假想敌,在加强海空作战能力的同时主动拉拢美国对抗中国,这在二战后还是第一次。现在安倍内阁又在制定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值得高度重视和警惕。”刘江永对记者说。
日本社会进步力量大大削弱
令人担忧的是,日本社会集体“右转”趋势不仅体现在政界,还表现在媒体界、教育界及民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对记者表示。
十多年前苏智良到日本谈日军的战争罪行、慰安妇问题,受到的关注度很高,日本主流媒体也会报道。但近几年情况迥然不同,很少有日本人对日本帝国主义罪行的话题感兴趣。苏智良分析,日本是一个集体主义意识非常强的国家,一个人朝右走,大多数人都会跟着走。现在日本舆论几乎呈现出一面倒的情形,即使过去立场相对客观的媒体也趋于保守。对于二战,日本媒体热衷渲染日本作为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悲情形象,而对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加害者”形象很少报道。“总的来说,日本社会的进步力量已经大大削弱,整个日本民族的反省力量越来越弱。”
令人疑惑的是,在安倍政府急速走向右倾化的同时,连日来又屡屡高调表态,称希望与中国对话,推进首脑会谈。杨伯江表示,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实则反映了安倍主观意愿与现实条件之间的落差。尽管安倍把修宪、强军作为执政目标,但他也不得不顾及现实的政治利益。虽然自民党赢得参议院大选之后,在野党的掣肘作用被削弱,安倍政府的执政基础有所稳固,但同时面临的执政压力也有所增加。“安倍经济学”的可持续性效果令人怀疑,安倍政府还会面临国内的经济难题。日本想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就必须顾及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和中国的关系。
对此,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认为,安倍政府打的是政经分离的算盘。一方面,日本离不开中国市场,想拉拢和中国的关系;但另一方面,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不会改变,修宪、强军的所有政策都不会改变。安倍希望举行中日首脑会谈的表态并不是日本会做出实质性让步的信号。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